resources

靈命日糧:主內一家

讀經:加拉太書3章26-29節,4章1-7節 

莫里斯•格里芬(Maurice Griffin)在32歲時被高德柏太太收養,正式成為他們家中的一員。20年前,他曾經是高德柏家庭的寄養孩子,在他們家住了4年之久。儘管莫里斯現在已經獨立自主,但他和高德柏全家一直都渴望能夠辦理正式收養的手續。在手續生效後,他們一家重聚,莫里斯說:「這大概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刻……很高興我終於回到家了。」

對於我們這些已經加入上帝家中的人來說,也會認為那時是此生最快樂的時候。我們相信基督為救主的那一刻,就成為上帝的兒女,祂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這是得到聖經保證的:「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加拉太書3章26節)。

我們一旦是上帝的孩子,就擁有屬靈的手足,也就是主裡的兄弟姐妹,而且享有永恆的基業(歌羅西書1章12節)。此外,耶 [....]

靈命日糧:比蜜甘甜

讀經:詩篇19篇7-14節 

電影「歡樂滿人間」中的瑪麗•包萍(Mary Poppins),是個樂觀的仙女保姆,她幫助所看顧的孩子重拾歡樂,克服生活困難。在生活中,我期盼有人對於未來有實際又樂觀的看法。我希望有喜樂且具創意的人,可以幫助我們從看似負面的事情上看到積極的一面。就如保姆包萍最出名的一句話:「只需要一湯匙的糖,就可以把藥吞下。」

大衛寫了一首詩歌,也說到類似的道理。他寫道:「耶和華的典章……比蜜甘甜」(詩篇19篇9-10節)。我們很少聽到真理是甜蜜的,倒是比較常聽到「良藥苦口」,難以下嚥。但是,真理並不單單是醫治疾病的藥物,更是增強健康的食物。真理不是預防接種或注射,而是上等的美味佳餚,吸引飢餓的人想「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34篇8節)。

我們唱「耶穌是最甜美的聖名」 [....]

靈命日糧:誤認身分

讀經:馬太福音16章13-20節 

在我讀高中時,我最小的弟弟史葛才剛剛出生。在他讀大學時,我們的年齡差距釀成了有趣的情況。他初訪大學校園,我和母親陪伴他同去。可是,當我們到那兒後,大家都以為我們是他的父親及祖母。最後,我們也沒有再糾正他們了。因為不管我們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不在乎我們之間真正的關係,而只記得這搞笑的身分。

耶穌問法利賽人:「論到基督,你們的意見如何?祂是誰的子孫呢?」他們回答說:「是大衛的子孫」(馬太福音22章42節)。彌賽亞的身分是很重要的,法利賽人的答案雖然沒錯,但卻不完整。聖經說彌賽亞降臨,並在祂祖宗大衛的寶座上掌權。然而,耶穌提醒他們,雖然大衛是基督的祖先,但基督卻不只這樣而已,大衛也要稱祂為「主」。

同樣面對這提問,彼得正確地回答說:「祢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馬 [....]

靈命日糧:堅心決意

讀經:路得記1章6、11-18節 路加福音9章51-53節 

從新聞報導看到,一群難民因家鄉飽受戰火蹂躪而被迫遷移。然而,其中一個十歲女孩說的話,把我震懾住了。儘管返回家鄉的可能性極低,這名女孩卻展現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懷著堅定的決心,說:「我們回到家鄉時,我要去探望我的鄰居,也要跟朋友一起玩耍。爸爸說,我們的房子沒了;但我跟他說,我們會把它修好。」

當談到我們對上帝的信心,以及對他人的愛心時,我們的生命就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路得記開始時記載了三個女人,她們因先後成為寡婦而相依為命。拿俄米在丈夫和兩個兒子去世後,決定回到家鄉伯利恆,便勸她守寡的兩個媳婦留在她們的國家摩押。結果,俄珥巴決定留下來,而路得卻誓言要與拿俄米同行,她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路得記1章16節)。「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18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