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如基督的付出

讀經:羅馬書12章1-3節 

在1905年,美國作家歐亨利(O. Henry)發表了膾炙人口的聖誕故事《博士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那時,他雖然正努力要從自己的困境中回歸正軌,但仍寫下這動人的故事,描繪出那有如基督一般的美好品格──犧牲。故事描述在某一年的平安夜,有個貧窮的婦女賣掉自己美麗的長髮,為她丈夫買了一條金錶鏈。但過後她卻發現,她丈夫賣了自己的懷錶,為她美麗的長髮買了一套梳子。

他們給對方最棒的禮物是什麼呢?犧牲。他們兩人的舉動都展現了深刻的愛。

作者用這故事代表了在聖子耶穌降生後,幾個博士獻給耶穌愛的禮物(參閱馬太福音2章1、11節)。然而,耶穌長大之後,有一天祂將為世人犧牲自己的生命,祂的付出遠勝於博士所獻的禮物。

在每日的生活中,基督徒 [....]

靈命日糧 : 聖尼古拉

讀經:馬太福音1章18-25節 

我們所知道的聖尼古拉(Saint Nicholas)大約於公元270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希臘家庭。不幸的是,父母在他小時候就去世了。他跟叔叔一起生活,叔叔疼愛他,並教導他要跟隨上帝。傳說尼古拉年輕時,聽聞有三姐妹沒有結婚的嫁妝,即將落入悲慘的境地。尼古拉想要遵行耶穌關於幫助窮乏人的教導,便拿出自己繼承的財產,給這三姐妹一人一袋金幣。往後多年,尼古拉不斷把自己其餘的財產分給窮人,照顧許多人。在往後的數百年裡,尼古拉因慷慨給予而受到尊崇,也讓人們想像出「聖誕老人」(Santa Claus)這個人物。

雖然浮誇的商業行銷可能會扭曲聖誕節的真諦,但送禮物的傳統確實與尼古拉有關。尼古拉的慷慨是出自對耶穌的忠誠。他明白基督的慷慨超乎想像,基督帶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那就是上帝,因耶穌就是 [....]

靈命日糧 : 最大的安慰

讀經:約書亞記1章1-9節 

多年前,我們全家去四角落(Four Corners)遊玩,那是美國唯一的四個州邊界的交會點。我丈夫站在標有亞利桑那州的一角,大兒子跳進猶他州的角落,小兒子沙維爾牽著我的手,一起踏入科羅拉多州的角落。當我走到新墨西哥州那一角時,沙維爾說:「媽媽,妳怎能撇下我,把我丟在這裡!」我們雖在一起卻又彼此相隔,四個不同的州都能聽見我們的笑聲。現在兒子們都長大了,不在身邊,我對上帝的應許有更深的體會,無論祂的兒女在何方,祂都必陪伴在他們身邊。

摩西死後,上帝呼召約書亞成為領袖,並向約書亞保證,當祂擴張以色列的疆土時,祂必與約書亞同在(約書亞記1章1-4節)。上帝說:「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5節)。上帝知道約書亞成為以色列百姓的新領袖,有時會感到懷 [....]

《詩篇》靈修 35 | 面對別人以惡報善,該怎麼辦?

讀經:詩篇靈修35

大衛的詩。

1 耶和華啊,與我相爭的,求祢與他們相爭;與我相戰的,求祢與他們相戰。

2 拿著大小的盾牌,起來幫助我;

3 抽出槍來,擋住那追趕我的。求祢對我的靈魂說:“我是拯救你的!”

4 願那尋索我命的,蒙羞受辱;願那謀害我的,退後羞愧。

5 願他們像風前的糠,有耶和華的使者趕逐他們。

6 願他們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華的使者追趕他們。

7 因他們無故地為我暗設網羅,無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8 願災禍忽然臨到他身上,願他暗設的網纏住自己,願他落在其中遭災禍。

9 我的心必靠耶和華快樂,靠他的救恩高興。

10 我的骨頭都要說:“耶和華啊,誰能像祢,救護困苦人脫離那比他強壯的,救護困苦窮乏人脫離那搶奪他的?”

11 兇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

12 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13 至於我,當他們有病的時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

14 我這樣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為母親哀痛。

15 我在患難中,他們卻歡喜,大家聚集。我所不認識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擊我,他們不住地把我撕裂。

16 他們如同席上好戲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

17 主啊,你看著不理要到幾時呢?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他們的殘害,救我的生命脫離少壯獅子。

18 我在大會中要稱謝你,在眾民中要讚美你。

19 求你不容那無理與我為仇的向我誇耀,不容那無故恨我的向我擠眼。

20 因為他們不說和平話,倒想出詭詐的言語,害地上的安靜人。

21 他們大大張口攻擊我,說:“啊哈!啊哈!我們的眼已經看見了!”

22 耶和華啊,祢已經看見了,求祢不要閉口。主啊,求祢不要遠離我。

23 我的上帝我的主啊,求祢奮興醒起,判清我的事,申明我的冤。

24 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祢按祢的公義判斷我,不容他們向我誇耀。

25 不容他們心裡說:“阿哈!遂我們的心願了!”不容他們說:“我們已經把他吞了!”

26 願那喜歡我遭難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慚愧,蒙羞辱。

27 願那喜悅我冤屈得申的歡呼快樂,願他們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耶和華喜悅他的僕人平安。”

28 我的舌頭要終日論說你的公義,時常讚美你。

 

面對別人以惡報善,該怎麼辦?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你真心實意地對某個人好,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在那個人生病的時候,你為他擔憂甚至為他禁食禱告。你善待他,然而他卻以惡報善,在別人面前做假見證陷害你,甚至要置你於死地。你甚至都不知道他為什麼那麼恨你,要如此對待你,他恨你似乎沒有理由,你也無從解釋。面對這樣的回應,你一方面心如刀絞,一方面還要逃避他對你的惡意。如果你曾有這樣的經歷,那你或許能更深地體會詩篇35篇。在這首詩裡,大衛為自己被如此對待而向上帝傾訴和求告,懇求上帝伸冤,對惡人有所懲罰。而主耶穌直接將詩篇35篇19節應用在自己身上:“這要應驗他們律法上所寫的話,說‘他們無故地恨我。’”主耶穌能明白那種被以惡報善的感受,因為祂自己正是被如此對待。

這首詩篇可分為三個段落,第1-10節;第11-18節和第19-28節。每段都用了不同的隱喻來表達訴求,祈求上帝伸冤和拯救。第一段落大衛特別以“戰士”的形象來說明上帝的大能“耶和華啊,與我相爭的,求祢與他們相爭;與我相戰的,求祢與他們相戰。拿著大小的盾牌,起來幫助我;抽出槍來,擋住那追趕我的”(1-3節)。4-5節大衛也表達對敵人“咒詛”,“風前的糠”象徵沒有生命、虛空、如被風趕逐飄散的糠秕。“道路又暗又滑”說明敵人所在之處充滿危險和不安,對比詩篇常說的“寬闊之處”和“平安之地”。大衛求主使惡人自食惡果,掉在自己設的網路裡,而他自己則要從內心深處(“骨頭”)頌贊上帝對他的拯救之恩。

第二段落以一個“惡獸”的形象說明大衛被兇惡地對待:“兇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這讓我們聯想到主耶穌的遭遇,他是如此地恩待猶太人和百姓,醫治他們的疾病,憐憫和關懷他們。對待背叛自己的加略人猶大,耶穌待他就像朋友和弟兄。然而臨了,這些人卻“如同席上好戲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16節)。他們聚集起來,高喊“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就像野狼聚集在周圍,要把這位善待他們的耶穌撕裂。主耶穌直接地引用這首詩篇,說明這首詩篇正是指向自己的經歷和內心的活動。他再次懇求上帝伸冤,拯救他的靈魂脫離仇敵的殘害,而他自己則要在大會和眾民面前讚美上帝。

第三段多次以“判斷”、“伸冤”來說明詩人的無辜,以一種在法庭上祈求正義得以伸張,罪惡得到懲治的姿態懇求上帝。敵人不僅用言語來陷害和攻擊詩人,而且對詩人被冤枉惡待表示興高采烈,因為這正是遂了他們的願“啊哈!啊哈!我們的眼已經看見了!”(21節)” 阿哈!遂我們的心願了!”(25節)。詩人大衛在此特別求告上帝按公正審判他的案情,叫那些惡人羞愧,無法得逞。當上帝的公義彰顯,惡人遭報,義人和詩人自己要因為上帝的眷顧自己的義僕而傳說祂的公義;為了上帝的救恩終日讚美祂。

主耶穌明白那種被以惡報善的感受。如果我們也被如此對待,我們可以效法大衛和主耶穌,大膽地來到上帝面前傾訴,同時也求告上帝公義的彰顯,因為上帝是眷顧祂僕人的。當祂的公義彰顯,義人得救、惡人遭報的時候,也是祂得榮耀和稱讚的時候。感謝上帝,我們有一位為我們伸冤的上帝,我們的委屈祂都看見;又有一位明白我們的主耶穌,我們的心情祂都體會。

讓我們一起禱告:

公義、眷顧祢百姓的天父,感謝祢是如此的公義又慈愛。當我被以惡報善,有委屈的時候,我可以來到祢面前向你傾訴。我也相信祢會為我伸冤,就像祢為主耶穌伸冤一樣。感謝主耶穌道成肉身,體會了人的苦楚,明白那種感受,帶給我切身的安慰。願我的口也能時時刻刻頌贊祢的名,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面對不公義的對待,我們可以如何向上帝傾訴?
  2. 上帝的公義和主耶穌基督的經歷如何安慰你面對別人的以惡報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