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休息與工作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1-13節,4章9-12節 

在十九世紀約翰·德懷特(John S. Dwight)所寫的一首關於「休息」的詩中,他婉轉地責問人們怎能將「休閒」與「工作」分開:「沒有真正的勞苦,怎麼會有真正的休閒呢?」他認為享受真正的休閒不是逃避生活中的責任,在詩中他說:「責任要全力以赴;善用而不浪費它,否則就無法休息。想看近處環繞美景?只有承擔責任,才有如此景象。」

詩人的結論是透過愛和服事,人們便能獲得真正的休息與喜樂,這令人想起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勉勵。使徒保羅談到上帝要他鼓勵信徒,行事為人要對得起召我們的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2節),接著他做了更詳盡的解釋。

保羅描繪了一種安靜下來,過正直、愛與服事的生活景象,他為眾信徒禱告,求上帝讓他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3章 [....]

靈命日糧 : 提高警覺

讀經:申命記4章1-9節 

滑雪場的大門貼著注意雪崩的警告標誌,一名男子與幾個朋友穿過大門,開始玩單板滑雪。在第二次滑雪下山時,有人大喊:「雪崩!」很遺憾,這名男子沒能逃脫,最終葬身於滾滾雪浪中。事後,有人批評這名男子經驗不足,但事實上,他是個經過認證的「野外雪崩救生嚮導」。一位研究人員指出,越是受過雪崩訓練的滑雪者和滑雪板愛好者,往往更容易相信錯誤的判斷,他說:「這名男子不幸罹難,是被自己的錯誤判斷所欺騙,因而放鬆了警覺。」

在以色列人準備進入應許之地時,上帝要祂的子民提高警覺,小心且謹慎。因此上帝命令他們要遵行一切「律例典章」(申命記4章1-2節),並牢記上帝過去對那些不遵行律法的人所施行的審判(3-4節)。以色列人要「謹慎」地自我檢視,也要殷勤保守自己的心靈(9節)。這能幫助他們提高警惕,防止外 [....]

靈命日糧 : 為主發聲

讀經:出埃及記4章10-17節 

從八歲開始,麗莎便有口吃的毛病,自此她變得害怕出席需要與人交談的社交場合。後來,麗莎透過語言治療克服了困難,並且決定用她的聲音去幫助別人。於是,她成為電話熱線的輔導志工,幫助那些有情緒困擾的人。

摩西也必須面對自己不擅言辭的難處,以帶領以色列民脫離為奴之地。上帝要摩西向法老傳達祂的旨意,但摩西不肯前往,因他認為自己不是個能言善道的人(出埃及記4章10節)。然而,上帝反問他:「誰造人的口呢?」並向摩西保證:「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11-12節)

上帝的回應提醒了我們,即使我們有軟弱不足之處,但上帝仍能使用我們來成就大事。可惜,雖然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卻依舊缺乏信心。正如摩西還是退縮不前,並求上帝另請高明(13節),所以上帝就讓摩西的哥哥亞倫與他同去 [....]

靈命日糧 : 真神之愛

讀經:詩篇57篇 

在1917年,美國加州的商人弗雷德里克·萊曼(Frederick Lehman)在面臨經濟困境時,寫了《真神之愛》這首詩歌。當時,他充沛的靈感使他很快就寫了前面兩節詩歌,但到了第三節的時候,他就卡住了。後來,他想起多年前人們在一所監獄的牆上發現的一首詩。一名囚犯將詩句刻在石牆上,表達對上帝之愛的深刻體會。那首詩剛好能配合萊曼的詩歌節拍,於是萊曼便採用部分的內容做為第三節的歌詞。

有時候,我們也會像萊曼和那監獄中的詩人一樣面對困境。但即使在絕望的時候,我們仍能呼應詩人大衛所說的話,並「投靠在[上帝]翅膀的蔭下」(詩篇57篇1節)。我們可以為各種煩惱「求告」上帝(2節),向祂講述我們正遭遇的苦難,以及我們處「在獅子中間」(4節)的懼怕。相信我們很快地就會想起過去上帝的供應,並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