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奇妙的拯救

讀經:約翰福音11章38-44節 

美國部落客(或博主)林凱文(Kevin Lynn)曾經犯案累累,生活幾乎崩潰。在他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他回憶道:「那晚我已經拿著槍抵在頭上,但上帝很奇妙地進入我的房間,也進入了我的生命。在那一刻,我真的找到了現在我所認識的這位上帝。」上帝的介入拯救了林凱文的生命。藉著這奇妙的經歷,上帝使他明白自己是個罪人,又讓他體會到上帝慈愛的同在。對於這次與主相遇的經歷,林凱文希望能讓全世界的人知道。於是他藉著YouTube平台,設立了一個專有的頻道,坦誠地與人分享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得著轉變的歷程。

當耶穌的朋友兼跟隨者拉撒路去世之後,許多人認為耶穌來得太遲了(約翰福音11章32節)。因為耶穌到達時,拉撒路已經被葬在墳墓裡四天了。然而,耶穌將這痛苦的時刻轉變為奇蹟,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正如 [....]

靈命日糧 : 明智的選擇

讀經:馬可福音8章34-38節 

美國宇航員克里斯·弗格森(Chris Ferguson)是太空飛行機組的指揮官,按預定計劃將飛往國際太空站,但他卻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的這個決定與飛行的機械運作,或宇航員同伴的安全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涉及到他認為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他的家庭。弗格森為了要出席女兒的婚禮,選擇退出這項難得的太空飛行任務。

我們不時都要面對艱難的決定,這些決定會迫使我們去評估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因為做出一個選擇,就需要犧牲另一個選擇。耶穌希望祂的門徒和圍觀的群眾都能明白這個真理,知道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就是要跟隨祂。所以耶穌告訴他們,要成為祂的門徒,就當「捨己」才能與祂同行(馬可福音8章34節)。這些人可能會想要追求自己的慾望,不願意為了跟隨基督而做出犧牲,但耶穌提醒他們說,這會讓他們付出更大 [....]

靈命日糧 : 名字的力量

讀經:創世記17章1-8、15-16節 

為了激勵在印度孟買的一些街頭兒童,創作歌手雷傑將他們的名字編成一首歌曲,並賦予每個名字獨特的旋律。雷傑教他們唱這首歌,希望能帶給他們一個與自己名字相關的美好記憶。這些缺乏關懷的街頭兒童,很少聽到人帶著愛來叫他們的名字,雷傑用這首歌表達了對他們的尊重與珍視。

在聖經裡名字相當重要,因名字經常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或新的身分。例如,當上帝與亞伯蘭和撒萊立下愛的盟約時,便為他們改了名字,並承諾將成為他們的上帝,而他們將成為祂的子民。亞伯蘭的意思是「尊貴的父」,後來改名為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撒萊的意思是「公主」,後來改名為撒拉,意為「多國之母」(參閱創世記17章5、15節)。

上帝賜下的新名字包括應許他們會擁有自己的孩子。當撒拉生下兒子時,他們滿心歡喜地給孩子起名 [....]

靈命日糧 : 故事還未結束

讀經:馬太福音6章9-13節 

英國警匪劇《重任在肩》的最後一集創下破紀錄的高收視率,因為觀眾都想知道劇中主角與犯罪組織對抗的結果。然而,當故事的結局暗示惡人終將獲勝時,許多觀眾都很失望。一位劇迷說:「我希望將壞人繩之以法,我們需要一個正義的結局。」

美國社會學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曾指出,我們都渴求世界有盼望和正義,希望有朝一日能戰勝邪惡,迫使那些罪犯面對自己的罪行。一個任憑壞人橫行無阻的世界,違背了我們對世間有正義的認知。那些失望的劇迷不自覺地表達了人類對恢復正義的深切渴望。

在主禱文中,耶穌指出了罪惡確實存在。罪不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使我們需要彼此饒恕(馬太福音6章12節);罪更是存在於屬靈層面,我們需要救贖(13節)。但我們擁有勝過罪惡的盼望,有朝一日,那沒有邪惡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