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伸出援手

讀經:

利未記25章35-38節 

在20世紀初期,美國法律嚴禁黑人及外來移民在加州的科羅納多市租屋或購買房屋。但在這項帶有歧視的法令通過之前,有一位生而為奴的黑人格斯.湯普森(Gus Thompson)已經在科羅納多市購買了土地,建了一棟寄宿公寓。1939年,格斯把房子租給一個華裔家庭,最終還把土地賣給他們。在將近85年之後,這個華裔家庭的幾位成員出售了這片土地,並捐出所得的金額來幫助黑人大學生。此外,他們也致力促使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一間學生中心,以格斯夫婦的名字命名,作為紀念。

利未記談到善待別人的真正涵義。上帝囑咐祂的百姓:「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25章35節)。上帝教導百姓要公平地善待本族的同胞與外來者,特別是有需要的人。他們要因著對上 [....]

靈命日糧 : 毫無遺憾

讀經:

路加福音12章13-21節 

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是從事安寧療護的護理員,她在陪伴臨終病人時發現了一點,他們在談到自己的遺憾時,都沒有提及人們終其一生所追逐的事物。她特意詢問這些臨終病人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有什麼不同的選擇嗎?」他們的回覆大多圍繞著幾個主題,於是她整理出臨終者最常感到遺憾的五件事:(1)真希望我有勇氣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2)真希望我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3)真希望我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4)真希望我有跟朋友保持聯絡;(5)真希望我能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

布朗妮列舉的這五大憾事,讓我聯想到在路加福音12章耶穌所講的比喻。有個財主打算建造更大的倉房以貯藏他豐盛的糧食。之後他告訴自己,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悠閒地度日,直到離世(18-19節)。但此時上 [....]

靈命日糧 : 母親的回顧

讀經:

創世記29章31-35節 

美娜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說:「我根本就不喜歡母親節。因為這個節日會讓我想起,自己是個很糟糕、很失敗的母親。」

美娜帶著很高的期望開始了她為人母的生活,但現實迫使她一再降低標準。美娜說:「當媽媽真的是我人生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其中一個孩子總是讓她生氣和失望。

上帝選擇讓利亞成為以色列的一族之母,為雅各生兒育女。當時利亞必然對每個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而她給頭四個兒子的名字都與她當時面對的困境有關(創世記29章32-35節)。但是後來聖經所記載的灰暗故事中,利亞的兒子們扮演的都是壞人的角色,有的是殺人凶手(34章24-30節),有的是人口販子(37章17-28節)。她其中一個兒子猶大,還在聖經其中一個見不得人的故事中成了反派角色(38章)。

但上帝卻從利亞 [....]

靈命日糧 : 完全的信心

讀經:

彼得前書1章3-9節 

我朋友珊蒂三歲的兒子施洛已經住院好幾個月了,世界各地有成千上萬的基督徒一直為他祈禱。當醫生表示施洛已經完全喪失腦部功能時,珊蒂打電話給我說:「有時候,我擔心自己對上帝沒有完全的信心,我知道上帝能醫治施洛,讓他和我們一起回家。但若上帝要將他帶回天家,讓他完全得醫治,我也能接受。」我向她保證上帝最瞭解她的掙扎,並且說:「妳已順服上帝,這就是完全的信心!」幾天後,上帝將她的寶貝兒子帶回天家。雖然珊蒂因失去孩子而深感悲痛,但她仍舊感謝上帝,以及所有為他們代禱的人。珊蒂說:「我相信上帝依然美善,依然掌權。」

在耶穌再來之前,我們活在這世界上都會面對「百般的試煉」(彼得前書1章6節)。我們需要處理悲傷所引發的真實情緒。然而,每一個在基督裡經歷「重生」的人(3節),都能因著對耶穌的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