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不分裂的家

讀經:以弗所書2章17-22節 

在1858年6月16日,亞伯拉罕‧林肯以伊利諾州共和黨新提名參議院候選人的身分,發表了著名的演說《自相分爭之家》,特別提到了美國不同派系之間因奴隸制度而產生的緊張關係。這番言論在敵友雙方陣營都掀起了波瀾。在演說中,林肯引用了耶穌在馬太福音12章25節所說的話,提到一個自相分爭的家必站立不住。林肯會使用這個比喻,是因為它不但廣為人知且淺顯易懂,可以打進聽眾的內心,讓他們意識到國家當前的危機。

自相分裂之家必站立不住,反過來說,一個團結合一的家才能站立得穩。原則上,這也是上帝的家應有的樣式(以弗所書2章19節)。上帝的家雖然是由背景各異的人們所組成,但我們都是藉由耶穌在十架上的犧牲,得以與上帝、與人和好(14-16節)。基於這個真理(參閱以弗所書3章),保羅教導眾信徒說:「用和 [....]

靈命日糧 : 被大魚吞下

讀經:約拿書2章1-10節 

邁克正在潛水捕龍蝦,沒想到卻被一條座頭鯨一口吞下。在黑暗中,邁克感覺到魚嘴的強大肌肉擠壓著他,以為自己就要命喪於此。其實鯨魚對他根本沒興趣,30秒後,鯨魚將邁克吐出去。邁克也奇蹟似地一根骨頭都沒有折斷,只是身上有大片的瘀青,以及被大魚一口吞下的奇特經歷。

類似的事早有先例。約拿就曾被「一條大魚」吞下肚,在魚腹中待了三天,才被大魚吐到陸地上(約拿書1章17節,2章10節)。但兩者卻有不同之處,邁克是遭鯨魚誤吞,而約拿被大魚吞下是因他恨惡以色列的仇敵,不願他們悔改。當上帝要約拿去尼尼微宣講真理時,他竟坐船朝相反方向而去。最後上帝差派了一條如鯨魚般的大魚,要將約拿喚回。

我明白約拿為何憎恨亞述人。亞述人在過去不斷侵擾以色列人,甚至在五十年內他們會將北國的以色列民擄走, [....]

靈命日糧 : 信靠祂名

讀經:詩篇9篇7-12節 

在我小時候,曾有一段時間害怕上學,因為有些女生會欺負我,以殘酷的惡作劇捉弄我。所以每當休息的時間,我都會躲到圖書館去。在那裡,我讀到了一系列與基督教有關的故事書。我記得第一次讀到「耶穌」這個名字時,不知怎麼,我就知道耶穌深愛著我。在隨後的幾個月,每當我踏進學校,害怕將會被人折磨、捉弄時,我就會禱告說:「耶穌,請保護我。」因為知道耶穌正看顧著我,我就會比較堅強與鎮定。慢慢地,那些女生也因為厭倦了欺負我而罷手了。

許多年過去了,信靠耶穌的名繼續支撐我度過許多艱難時期。信靠祂的名,就是相信祂所說關於祂的特質都是真實的,這使我能全然仰賴祂。

大衛也深知信靠上帝的名所帶來的安全感。當他寫下詩篇第9篇的時候,已體驗到上帝是公義信實的全能掌權者(7-8、10、16節)。因此, [....]

靈命日糧 : 憐憫勝過苦毒

讀經:以弗所書4章25-32節 

當紐約世貿雙塔在2001年9月11日轟然倒下時,格雷格·羅德里格斯是受難者之一。他的父母在悲傷欲絕之際,仍謹慎思考自己對這種恐怖攻擊的反應。隔年,他的母親菲麗思遇到了艾莎·瓦菲(她兒子被指控協助恐怖分子)。菲麗思說:「我展開雙臂走向艾莎,抱著對方一起哭泣……我們彼此沒有隔閡,因為同樣都是傷心的母親……同樣為兒子傷心哀痛。」

菲麗思與艾莎面對相同的痛苦與悲傷。菲麗思相信,如果自己因為兒子的罹難而心懷忿恨,雖然合於情理,但卻無法治癒喪子的錐心之痛。菲麗思聽了艾莎講述的家族故事,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抵擋了內心只想將他們視為敵人的誘惑。菲麗思渴望公義,但仍相信我們必須停止想尋求報復的誘惑,因這種報復心理會在我們受到傷害時,不斷啃噬我們的心靈。

使徒保羅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