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徹底改變

讀經:列王紀下23章3-7節 

在我們密西根州的家裡,多年來牆上一直掛著一把裝飾華麗、祭典上用的弓和箭囊。這些是父親留下來的遺物,是當年我與父親在加納宣教時獲得的紀念品。

有一天,一位來自加納的朋友到家裡做客。當他看見牆上的這把弓時,臉上露出了詫異的神情。他指著綁在弓上的一個小配件說:「這是一種祭拜偶像的用品,是所謂的魔法符咒。我知道它沒有任何威力,但我不會把它留在家裡。」我們聽了,立即把弓上的符咒剪下來扔了。我們不希望家裡有任何敬拜假神的物品。

猶大王約西亞在成長的過程中,並不瞭解上帝對祂百姓的期望。當大祭司在荒廢已久的聖殿裡找到律法書時(列王紀下22章8節),約西亞王就讓人把律法書讀給他聽。在他聽到上帝論及拜偶像的後果時,就即刻大刀闊斧地進行徹底的改變,讓猶大眾人遵守上帝的律法,這種改變遠 [....]

靈命日糧 : 以富餘補不足

讀經:哥林多後書8章13-15節 

學校食堂與很多大型餐飲業一樣,往往因無法預測需求量而準備過多的食物,剩餘的飯菜最終都被扔掉,造成浪費。然而,有許多貧困學生的家庭三餐不繼,到了週末更得忍飢挨餓。因此,美國有一間學校與當地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共商解決方案。他們妥善包裝剩餘的食物,讓有需要的學生帶回家,同時解決了浪費食物和學生挨餓的問題。

過多的食物造成浪費的確是要解決的問題,但多數的人都不會把富餘的錢財視為問題。其實學校這項計劃背後的原則,與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建議是一樣的。保羅知道馬其頓眾教會當時貧窮缺乏,所以他請求哥林多的教會能以自己的「富餘」來「補他們的不足」(哥林多後書8章14節)。保羅這麼做的目的是要使各教會之間保持均衡,避免一些教會捉襟見肘,而一些教會卻綽綽有餘。

保羅並非要讓哥林多的信徒 [....]

靈命日糧 : 祂護衛我們

讀經:詩篇91篇1-10節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一位母親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她的孩子,證明了母愛的偉大。當時,她五歲大的兒子正在屋外嬉戲,突然她聽到兒子的尖叫聲。她火速衝出屋外,驚恐地發現兒子的身邊多了一個「玩伴」──美洲獅!這頭大貓正撲在兒子身上,把兒子的小腦袋含在嘴裡。母愛的力量讓她奮不顧身地上前與大貓搏鬥,徒手撬開獅口救出了愛子。這位母親的英勇行為讓我們想起,聖經也用母愛來描繪上帝對祂兒女堅定的愛與保護。

正如母鷹照顧雛鷹一樣,上帝也溫柔地看顧和安慰祂的子民(申命記32章10-11節;以賽亞書66章13節)。同樣地,正如母親永不忘記所茹養的親生骨肉,上帝也永不遺忘祂的百姓,且不會永久停止對他們的憐恤(以賽亞書54章7-8節)。最後,正如母鳥以羽翼遮蔽雛鳥一樣,上帝也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祂的子民,「 [....]

靈命日糧 : 可靠的愛

讀經:羅馬書12章9-21節 

我傷心、自責、憤怒、困惑,百感交集地自問:為什麼我老是想起這件事?

多年前,我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與一個關係密切的人斷絕來往。在此之前,我曾多次請對方停止那令我深受傷害的行為,但只換來對方的拒絕和否認。今天,聽說她進城來探親,我的思緒頓時陷入過去的種種情境,心情跌宕起伏。

正當我的思緒久久難以平復時,聽到了收音機播放的一首歌曲,歌詞不僅描述被人出賣的悲痛,也提到深切期盼那造成傷害的人能被改變並得醫治。當我沉浸在這首縈繞心頭的歌謠時,眼眶滿是淚水,這首歌表達了我最深切的渴望。

在羅馬書12章9節,保羅說:「愛人不可虛假。」這提醒我們,並非所有的愛都是真誠的。但我們的心仍深切渴望認識真實的愛,也就是不自私、不操縱別人的愛,是充滿憐憫和無私的愛。這種愛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