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窯匠的轉輪

讀經:耶利米書18章1-6節 

在1952年,邁阿密海灘有位店家為了防止魯莽或粗心的顧客打碎物品,便放了一個告示牌:「你打碎物品,就必須購買!」這搶眼的標語是對顧客的一種警告,而現今在許多精品店都能看到類似的標示牌。

然而,在陶瓷工坊可能有不同的告示牌:「你打碎物品,我們就改造更新!」這正是耶利米書18章闡述的真理。

當耶利米造訪窯匠的家,看見窯匠重新塑造「做壞了」的器皿,並小心地處理泥土「另做別的器皿」(4節)。先知提醒我們,上帝確實是位技藝高超的窯匠,而我們是泥土。祂有主權,可使用所造之物摧毀邪惡,也能在我們裡面創造美善。

即使我們有缺角或毀損,上帝仍能塑造我們。上帝是大能的窯匠,祂能夠並樂意從我們生命的碎片中,創造出嶄新又珍貴的陶器。上帝不會將我們破碎的生命、過失和已往的罪愆 [....]

靈命日糧 : 這是恩典

讀經:使徒行傳2章32-41節 

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第一幕讓我們看到了假釋犯尚萬強竊取神父的銀器。當尚萬強被逮捕之後,他以為自己會被送返礦場,但神父卻語驚四座地說,這銀器是他送給尚萬強的。警察離去之後,神父轉身對尚萬強說:「你從此不再屬於罪,而是屬於善了!」

如此洪恩大愛,顯明了那從諸般恩典的泉源湧流出來的愛。在五旬節那天,彼得對他的聽眾提起近兩個月前發生的大事,人們就在這座城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眾人聽了這番話就覺得扎心,並問彼得說他們必須做什麼,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使徒行傳2章38節)。耶穌已承擔他們應受的刑罰,如果現在歸信耶穌,他們就能免受刑罰。

這恩典充滿了諷刺意味。唯有基督受死才能使人得到赦免,但基督的死卻是人們一手造成的。滿有恩惠和能力的 [....]

靈命日糧 : 躲避上帝

讀經:創世記3章1-10節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跟同學們一起玩捉迷藏。我一緊閉雙眼、大聲數數,大家就立即跑去躲起來。我搜遍所有的櫃子、箱子和壁櫥,感覺就像過了好幾個鐘頭,但連一個人都找不到。直到小萍終於從天花板垂掛下來的那盆花邊蕨類植物後面跳出來時,我不禁好氣又好笑。因為那盆植物其實只遮掩她的頭,但她的身形卻清晰可見!

上帝是全知的,因此當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躲避」上帝時(創世記3章8節),其實他們仍然是「清晰可見」的。但他們並不是在玩捉迷藏,而是突然意識到自己做錯事並感到羞恥,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吩咐,吃了上帝說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

亞當和夏娃不聽從上帝的命令,就是背棄上帝和祂慈愛的供應。但上帝沒有憤怒地離棄他們,而是主動尋找他們,呼喚著:「你在哪裡?」(9節)然而,這並不表示上 [....]

靈命日糧 : 活著時付出

讀經:約翰福音9章1-12節 

有個成功的商人在他人生的最後數十年內,竭盡所能地捐獻自己的財富。這位億萬富翁為各種不同的需要捐獻現金,例如:為北愛爾蘭帶來和平;將越南的醫療保健系統現代化。甚至在離世前,他還花費3.5億美元將紐約市的羅斯福島轉變成一個科技中心。他說﹕「我堅信在活著的時候就應該付出,我認為沒什麼理由要延遲捐獻……此外,生前捐獻比死後贈予有趣多了。」趁你還活著的時候付出,實在是令人讚歎的態度!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和門徒看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就問耶穌:「是誰犯了罪?」(9章2節)耶穌一語道破﹕「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3-4節)。儘管我們所做的,與耶穌所行的神蹟相距甚遠,但無論我們付出些什麼,都應當甘心樂意,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