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讓人們知道

讀經:使徒行傳11章19-26節 

泰國北部有一間跨宗派的國際教會(The Gathering),在一個星期天,來自韓國、迦納、巴基斯坦、中國、孟加拉、美國、菲律賓和其他國家的信徒們,聚集在一間既簡陋又破舊的酒店會議室裡,齊聲高唱《唯獨基督》和《我是天父的孩子》。在那樣的環境下,這些歌詞顯得格外感人。

沒有人能像耶穌那樣把人們聚集在一起,祂從一開始便是如此。在第一世紀,安提阿有18個不同的族群,每個族群都有專屬的地區。當信徒初到安提阿時,他們原本「只向猶太人」傳講關於耶穌的福音(使徒行傳11章19節)。然而,這並不是上帝對教會的計劃。很快地,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到了安提阿,他們開始「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20-21節)。城裡的人注意到,耶穌正在消除猶太人與希臘人之間幾世紀以來的仇恨, [....]

靈命日糧 : 虛擬的同在

讀經:歌羅西書2章1-5節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衛生專家建議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身體距離,以減緩病毒的傳播。許多國家要求國民自我隔離或留在家中。許多公司都儘可能地讓員工在家辦公,但有些人卻因疫情而失去工作以致經濟拮据。我和其他人一樣,透過網路平台參與教會和小組在線上聚會。在這個世界上,儘管我們無法實體見面,但仍能以新的形式聚在一起。

然而,並非只有網路能讓我們保持聯繫。作為基督教會的肢體,我們能藉著聖靈彼此連結。千百年前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曾提到這個概念。雖然他沒有親自建立歌羅西教會,但他非常關心教會以及他們的信心。儘管保羅無法親自跟會眾在一起,但卻提醒他們,他的心與他們同在(歌羅西書2章5節)。

我們會因財務、健康或其他現實中的原因,無法常常與我們所愛的人同在,而現代科技卻能幫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指南針

讀經:詩篇119篇105-112節 

在二戰期間,錫曼諾夫(Waldemar Semenov)在美國一艘商船上擔任初級工程師。在距離北卡羅來納州海岸約480公里處,一艘德國潛水艇浮出水面並向該商船開火。商船被擊中後,隨即起火燃燒並開始下沉。錫曼諾夫與船員們將救生艇放到海中,靠著救生艇上的指南針駛向航道。三天後,一架巡邏的飛機發現了他們的救生艇,通知美國海軍艦艇於隔日將眾人救起。幸好有那個指南針,錫曼諾夫與其他26名船員才得以獲救。

詩人提醒上帝的子民,他們都有指引生命方向的指南針──聖經。詩人將聖經比作「燈」(詩篇119篇105節),為那些尋求上帝的人提供亮光,照亮人生的道路。當詩人在人生的驚濤駭浪中載浮載沉時,他知道上帝能用聖經提供屬靈的經緯度,使他得以生存。因此他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發出亮光,指引他的人生方 [....]

靈命日糧 : 不要怕!

讀經:路加福音2章8-14節 

在《花生漫畫》裡,奈勒斯因藍色安全毯而為人熟知。他無論走到哪裡都拖著這條毛毯,而且也不為需要它才有安全感而覺得難為情。他的姐姐露西則特別討厭這條毯子,經常想方設法要扔掉它。露西曾試著把毯子埋起來、做成風箏,或用於科學展覽項目。奈勒斯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那麼依賴毯子,不時會嘗試要把它放下,卻總是忍不住又去撿回來。

在電影《查理‧布朗的聖誕節》中,查理沮喪地問道:「難道沒有人知道聖誕節的意義嗎?」奈勒斯手握藍色安全毯走到舞台中央,朗讀路加福音2章8-14節,當他讀到「不要懼怕!」的時候,他就丟下了毯子,就是在他害怕時緊握不放的安全毯。

為何聖誕節能提醒我們不要害怕呢?那向牧羊人顯現的天使說:「不要怕!……有一位救主為你們降生了。」(路加福音2章10-11節,當代譯本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