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完美的名字

讀經:以賽亞書7章10-17節 

在八月一個炎熱潮濕的日子,妻子生下了我們的第二個兒子。但他遲遲沒有名字,因為我們正努力尋找一個合適的名字。我們在冰淇淋店冷靜了幾個小時,又坐了很久的車沉思默想,仍然無法做出決定。出生三天以來,他都只是被稱為「魏寶寶」,直到最後我們為他取名為彌迦。

要挑選一個合適的名字可能會令人挫敗,但上帝卻能為永遠改變一切的那一位,挑選一個完美的名字。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指示亞哈斯王向上帝求「一個兆頭」,以加強亞哈斯的信心(以賽亞書7章10-11節)。雖然亞哈斯拒絕求問,但上帝還是給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14節)。上帝給這孩子起了名字,祂將成為經歷絕望者的盼望兆頭。這個名字深植人心,馬太在描述耶穌誕生時,為這個名字注入新的意義(馬太福音1章23節)。耶穌是「以 [....]

靈命日糧 : 捐得樂意

讀經: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生於第三世紀的聖尼古拉斯從來沒有想到,在他離世的幾個世紀後,自己竟然會被人們稱為「聖誕老人」。他只是一個愛上帝又真誠關心別人的人,並時常捐出自己的財物,樂意行善。據說,聖尼古拉斯知道有個家庭正陷入巨大的經濟困境,於是他便在晚上的時候去到他們的家外頭,從敞開的窗戶擲入一袋黃金,而這袋黃金剛好就落在壁爐旁的鞋子或長筒襪中。

早在聖尼古拉斯之前,使徒保羅就敦促哥林多的信徒要樂意捐助別人。保羅寫信告訴他們,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極其需要經濟援助,並鼓勵他們慷慨給予。保羅也向他們解釋捐獻自己財物的益處和祝福,並提醒他們「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哥林多後書9章6節)。他們樂意慷慨付出的結果便是「凡事富足」(11節),並且榮耀上帝。

天父啊,願祢幫助我們不僅是在聖誕節期間,而是 [....]

靈命日糧 : 傳述聖經

讀經:詩篇78篇1-8節 

在荷蘭人家裡常見的藍白色裝飾性瓷磚,最初是在荷蘭南部的台夫特市製造的。磁磚上通常描繪了荷蘭人熟悉的的圖案:美麗的自然風光、隨處可見的風車,以及人們工作和玩耍的場景。

19世紀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聖誕頌歌》一書中,寫到這些磁磚如何被用來傳述聖經故事。他描述了一個由荷蘭人建造的舊壁爐上,鋪著這些古樸的台夫特瓷磚:「上面有該隱和亞伯、法老的女兒、示巴女王……以及使徒航行海上。」許多家庭將這些磁磚作為教學工具,全家人聚集在溫暖的壁爐邊,一起分享聖經的故事,並且學習認識上帝的特質──祂的公義、憐憫和恩慈。

聖經的真理至今仍與我們息息相關。詩篇78篇鼓勵我們「把古時隱祕的事說出來,就是我們所聽過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列祖告訴我們的」( [....]

靈命日糧 : 這一代人

讀經:列王紀下20章1-19節 

在1964年,年輕的環境保護人士傑克·溫伯格(Jack Weinberg)說:「永遠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他的評論將一代人貼上了標籤,後來他對此感到後悔。回首往事,他說:「我隨口說的一句話,完全被人扭曲和誤解。」

你是否也聽說過針對千禧一代的貶損評論?或是千禧一代對你這一代人的負面評價?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負面思想可以是雙向的。當然,這應該有更好的溝通方式。

雖然希西家是一位英明的國君,但他對下一代卻缺乏關懷。希西家年輕時患上絕症(列王紀下20章1節),哭求上帝使他存活(2-3節)。於是,上帝加增他15年的壽數(6節)。

然而,當希西家得知一個可怕的消息,即他的子孫有一天將被俘虜時,他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甚至還說:「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