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在逼迫中信靠主

讀經:但以理書3章13-18、25-27節 

艾詩從小在菲律賓一個反對基督教信仰的部落中長大,她曾因病重性命垂危,當時有位阿姨為她禱告後,她就接受耶穌的救恩。如今,儘管面對暴力甚至死亡的威脅,艾詩仍在當地社區帶領查經班。樂在事奉中的她說道:「我實在無法不向人介紹耶穌,因為我的生命一直經歷到上帝的大能、慈愛、良善和信實。」

在逼迫中事奉上帝是現今許多人面臨的光景,正如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位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青年一樣。我們從但以理書看到,他們即使面對死亡的威脅,仍拒絕敬拜尼布甲尼撒王的大金像。他們勇敢地宣告,上帝有能力保護他們,但「即或」上帝不拯救,他們仍選擇事奉祂(但以理書3章18節)。當這三個人被扔進火窯的時候,上帝確實與他們同在苦難中(25節)。更讓眾人驚奇的是,他們不但沒被火燒死,而且連「頭髮也沒有燒焦」( [....]

靈命日糧 : 傷口灑鹽

讀經:約伯記5章17-27節 

在廣播節目盛行的黃金年代,美國著名諧星弗雷德·艾倫(Fred Allen,1894-1956年)以帶著悲觀色彩的詼諧方式,為處在經濟蕭條和戰爭陰影下的人們帶來歡笑。但他的幽默感其實源自於親身遭遇的痛苦。他不到三歲就失去母親,後來又與有成癮習慣的父親漸行漸遠。他曾從紐約街頭的車陣中救出一個男孩,並對那男孩說了一句令人難忘的話:「孩子,你怎麼了?你不想變成大人,面對世間的苦難嗎?」

約伯的一生就是在如此艱難的現實生活中展開。他起初表明信心,但終至陷入絕望,而朋友的責罵有如在傷口上灑鹽,讓他更加痛苦。他們振振有詞地責備約伯,還堅持表明若他承認自己犯錯(4章7-8節),並因上帝的勸誡而改過自新,他就有能力對這些災禍一笑置之(5章22節)。

約伯的「安慰者」固然出於一番好 [....]

靈命日糧 : 無畏的信心

讀經:使徒行傳4章8-13節 

尼泊爾人潘理涵(Prem Pradhan,1924-1998年)於二戰期間為英國空軍服役,當時他的戰機被敵軍擊中,在跳傘逃生時不幸受傷導致終生瘸腿。他曾提到:「我跛了一隻腳,上帝竟呼召我去喜馬拉雅山上傳福音,不是很奇怪嗎?」後來,他在尼泊爾傳揚福音,遭到殘酷的迫害,甚至被扔進「死亡地牢」裡,在惡劣的環境中掙扎求存。在15年內,潘理涵在14個不同的監獄裡待了10年。但他仍勇敢地為主做見證,為基督結出改變生命的果實,在獄中帶領多名獄卒和犯人歸主,這些人後來也把主耶穌的福音帶給自己的同胞。

使徒彼得也因歸信基督,以及上帝藉著他醫治一個瘸腿的人,而遭受逼迫。但他抓住機會,勇敢地為基督作見證(使徒行傳4章8-13節)。

如今,我們也許會像彼得一樣面對眾人的反對(3節),但 [....]

靈命日糧 : 大能的勇士

讀經:士師記6章11-16節 

狄恩·伊曼(Diet Eman)是一位平凡而害羞的年輕女士。當德軍在1940年入侵荷蘭時,她正在談戀愛,有一份工作,享受與親友相處的快樂時光。後來,她寫道:「當大難臨頭時,你會想要像駝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土裡。」然而,狄恩卻感到上帝的心意是要她抵抗德國人的暴虐統治,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猶太人及其他被追捕的人尋覓藏身之處。這位原本不起眼的年輕女士成了上帝的勇士。

聖經也記載上帝使用一些不起眼的人來事奉祂。就如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並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士師記6章12節)可是當時的基甸看來卻絕不像大能的勇士。在以色列人遭米甸人欺壓時期,他為了不讓米甸人發現,便偷偷在醡酒池打麥子(1-6、11節)。他來自最弱小的瑪拿西支派,而他也是家裡最微小的(15節)。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