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短詩五首-光從來不是孤獨的

 

 

作者:一勤

 

 

美好的仗

 

我們是不甘於日子的平庸與重複的,

願意為主打那美好的仗,

多麼渴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

然而主的心意

是讓我在這日復一日的生活中,

能夠一點點見證他的榮耀,

這似乎更難,

也更能結出生命的果實,

願主不斷加我力量。

 

 

群山

 

連綿的群山,

仿佛人心中的溝壑,

讓花兒開遍山中,

綠草如茵,

溪水流過,

在靜謐中洋溢著生命,

在盼望中消解孤獨。

 

 

大海

 

我曾許多次見過大海,

在海風與濤聲中,

體味人生的孤獨與沉重。

遠天、大海,

人生、旅途,

一束光承載的生命,

在歷史中流淌,

一匹火焰的駿馬,

奔跑在我前面的沙灘上。

 

 

 

光明太多讓人習以為常,

設若在漆黑、孤獨、彷徨路途中的

一點光明,

則給人許多勇氣、膽量、安慰,

讓人感動不已,記憶深刻。

 

 

寂靜

 

在這寂靜的午後,

我望著窗前,

看到光從來不是孤獨的,

它與所照亮的成為一體。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短詩五首-拷貝一個蘿蔔送人

 

作者:穗玲

 

高山低谷》

 

我們總是

在高山上歡呼

在低谷裡哭泣

但有一天我們學會了

在高山上戰兢

在低谷裡歡喜

 

因為禰願意時刻引領我們,

叫我們不只是經歷高山低谷,

更是經歷禰。

 

 

《船》

 

懼怕是無孔不入的

只要稍微埋下頭

就需要你加大力氣

才能仰臉

 

人心被真正窺探的時候

黏稠如漆如夜

不停蠕動甚至翻滾

 

誰可以在沼澤裡自救呢

誰可以指望共同乘坐的這一艘船

唯有 仰臉

拉住一雙不要命的釘痕手

 

 

《一路恩典》

 

就像

枝頭花瓣滑入明淨水池

就像

孩童與蝶在綠中起舞

就像

夜空中那一抹月亮裡的微笑

 

我的心莫名歡喜

謝謝禰的牽引、忍耐

甚至每一個沉默

 

 

《除非》

 

我無法因為你更大的悲傷而取消我的悲傷

我無法因為你更大的歡樂而取消我的歡樂

除非這悲傷與我有關

除非這歡樂與我有份

不料,禰真的來了

使“除非”成為事實

 

 

《轉》

 

這世界腐爛了

羞恥啃噬了所有的心靈

從亞當尋找無花果樹的葉子

開始

 

囚犯們知道怎麼忘記自己的身份

他們也樂於拷貝一個籮蔔送人

轉啊轉啊

我們一起轉啊轉啊

光亮且永遠都不會到手的蘿蔔

和著拉磨聲

一直陪你

直陪到歲月超過你的年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我不再糾結上帝對我的旨意是什麼

 

作者 :Jess Ragg,紐西蘭     

翻譯 :Anna

 

二十歲左右時,稚氣未脫、意氣風發的我時常被這個問題困擾:上帝對我生命的旨意到底是什麼?

「上帝呼召我去做什麼呢?」

「我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上帝將如何使用我呢?」

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尋求「目的」和「呼召」。

我讀了很多書,做了很多小測驗,熱切地禱告,牧師每次呼召我都走上台去回應,好像在努力揭開我所擁有的「特殊恩賜」——也許是說預言,或者禱告使病人得醫治?——我肯定有這種能力的,只是需要「解鎖」而已。

但是這些努力都沒能讓我找到方向,沒有任何一個「先知」講道者把我從人群中呼召出來,告訴我未來的道路究竟是什麼樣子。

我熱切尋求為上帝而活,尋求祂對我的特殊呼召,這些都挺好的,但這逐漸演變成了我在努力為上帝做工,而不是上帝要透過我來做些什麼。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我最終學會將我的問題和尋求交託給上帝。這絕非是我靈光閃現一時間突然領悟到的,而是當上帝把我的視角調整到和他一致時,慢慢向我顯明的。

在我靈修的時候,上帝不僅向我說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詩篇37篇4節),祂還告訴我們在此之前,我們有要做的部分: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詩篇37篇3節)。

當我默想反思這段經文時,上帝教導我,祂給我目的不是要我到達的一個目的地,而是參與到祂的國度中——在每一天生活的大小事上做善工。

上帝教導我,在祂的國度里工作並不分三六九等。

一個引領復興或拯救孤兒的人活出了有意義的生命,可一個勤奮工作、用心服侍上帝並愛和供養家人的清潔工同樣很棒,也是上帝所喜悅的。

 

關於尋找意義的一些思考

我們努力尋求人生的目標,但問題是我們認為這個目標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害怕去委身做什麼,怕它並不是上帝呼召我們去做的因而錯過了我們生命真正的使命。結果,我們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急切尋求那條正確的道路。

上帝在你的生命中真的有一些特殊的呼召,需要用你獨一無二的恩賜和個性去完成嗎?當然。

但是並沒有那麼複雜。我們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去過一個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

在使徒行傳3章1-10節中,有個很棒的故事,講到彼得、約翰去聖殿的路上遇到了一個生來瘸腿的人求周濟。

約翰和彼得停下來,對他說:「你看我們。」

那人就看他們,指望得著施捨,然後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他拉著這個人的手,扶他起來,乞丐就得痊癒了。

在這次相遇中,我學到了三點關於目的的功課:

 

我們可以在最小的事上服侍主

彼得和約翰是那個時代的基督徒明星人物,是使徒!但是他們並沒有高高在上、忙到無暇停下來關心路邊有需要的人。

幾年前,我以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所追尋的目的。我是教會晚上敬拜的鍵盤手,這可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但是當我最終得到這個職位時,記得當時的我就以為我沒有必要再去門廳和新來教會的人攀談,也不用去做諸如更換衛生間里衛生紙的這種小活兒了。

但是使徒們的榜樣提醒我:沒有事情小到不值得我們去做,也沒有一些人卑微到不值得我們去服侍。

我們常常有個錯覺,認為我們的人生目的必須高尚偉大。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了周圍的需要,也能夠去幫上忙,這就是在回應呼召。

 

我們沒有金銀——但我們有基督

當使徒們想要提供幫助時,他們明白他們沒有金銀,只有基督(第6節)。

當我們認為自己可以給對方提供很多幫助而不只是讓他們認識上帝時,基督徒的自戀心理就會出現。

以我為例,我喜歡給別人解決問題。當一個人身處困境來向我求助,我的本能反應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步驟,或者給他們推薦一些能幫到他們的書籍。

我就是在以書籍和指南的方式努力給他們「金銀」,而我應該去做的卻是向他們介紹那位至高者——基督。事實上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事乃是和他們一起禱告。

記住我們生活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所謂的「超能力」,而是向他人介紹最寶貴的那一位,耶穌。

 

我們要把彼此拉起來

他們拉起來他的手,扶他起來(第7節)

成為晚上敬拜的鍵盤手是我已經實現的夢想。但後來新加入的一位女孩代替了我,成為了主鍵盤手,而我則被排到第二鍵盤手的位置。為此我頗為惱火。

我有沒有為這個女孩在恩賜上的成長和她擁有的獨一無二、與我不同的恩賜而開心呢?並沒有。

我是否這樣想,「這個女孩在聚會中能夠發揮她的恩賜,給敬拜增添活力是多麼令人驚嘆的事?」一點沒有。

我對幫助這個女孩絲毫不感興趣,因為我太關注自己能不能往上爬了。

我們對目的的尋求很容易變成以自我為中心和自私的。我們想知道上帝如何透過我們的生命來成就奇妙的事,卻無意間錯過了在他人的生命中與上帝同工的機會。

使徒行傳記錄的這個故事提醒我,以自我為中心而活從來不是、將來也不會是基督徒被呼召要去做的事。

 

 

我大學畢業拿到學位後,有幸帶領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做一些創意寫作的項目。我很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課程的內容也很有趣,但我最津津樂道的是這個項目可能會讓某個年輕人想要在將來繼續為祂而寫。

我有機會來鼓勵和幫助那些比我更有才華,比我走得更遠的人,我可以在他們尋找呼召的歷程中陪他們走一段路,這樣的想法每天激勵我從床上爬起來面對新的一天。

最近我能以放鬆的心態來感受到上帝在我生活中很溫柔的呼召。我不再是那個閃耀著光芒,負責晚上敬拜的鍵盤手,而是感恩於手裡所做的辦公室工作(能夠用上我在聖經學院學到的一切),同時努力做一個好媽媽養育女兒。

儘管沒有找到我下定決心要尋求的清晰的服侍位置,上帝卻經常給我機會講道、寫作,這都是我珍惜和喜愛的。漸漸地,祂使我變得更樂意去忠心地完成祂所託付給我的任何任務。

我的未來是一場激動的旅程。儘管我沒有那張整全的地圖可以看到一切,但我知道那將是一段為了祂的國度而充滿價值的旅途。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我感覺上帝離我很遙遠,是我的問題嗎?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譯:奇奇

語音播讀:小七

 

有一次,我的朋友在跟我通話結束前問了我們之前的慣例問題:“你有什麽私密的代禱事項嗎?” 她要問的是我心底深處的禱告事項,不是我會隨便發在 Instagram 上的那個。

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許這已經說明了問題。

那是我與上帝相處的時間變得很短的時期之一:無論是我因為春假而睡得更晚了一些,還是因為總有一個孩子在奇怪的時間醒來,或者是我有太多的瑣事,或者只是因為我自己不知道該對上帝說什麽,並且我也感覺不到上帝給我的明確帶領。

這也讓我想起了另一位朋友的感嘆:“你知道嗎?我一直都在好好讀經禱告,但很多時候我卻感覺與上帝並不親近。” 我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如何讀聖經和禱告,以及他們如何努力以討上帝喜悅的方式生活。 但他們所追求的與上帝的親密感似乎還是很遙遠。

我絕對相信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更親近上帝。 但我也很了解感覺上帝如此沈默且離我很遠的感受。

何時需要停下來安息

借用作家露絲·海利·巴頓(Ruth Haley Barton)的比喻,我與上帝的關系常常可以比作一罐河水。 它需要靜置一段時間使沈積物沈澱,好使水變清澈。

但由於我們已經習慣了持續不斷的做事,所以水很難有沈澱的可能。 更不用說如果有些事情還沒發生,我們會感到有需要去做“更多”促使它發生。

我想到這一點在我親密關系中的體現:例如,我可以做所有“賢妻”該做的事情,以一切正確的方式服侍我的配偶,每次約會之夜都不缺席,清楚知道我老公喜歡喝怎樣的咖啡和他的鞋碼 。

但我知道我的丈夫卻常常希望我停止這些“賢妻”的忙碌,好使我能和他在一起,讓他可以愛我,就像我床上那條完美的象牙色毯子,在寒冷、痛苦的夜晚包裹著我一樣 。

在我以上帝的名義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中,我發現祂要求我更多地停下來並記住他稱我為祂所愛的。 在《主是我的勇氣》一書中,作者 K.J. 拉姆齊寫道:

上帝提醒大衛他來自哪裏,他是誰,以及他屬於誰。“我從牧場中提拔你,從放羊中選你為我民以色列的君王。無論你到哪裏,我都與你同在,我也在你面前剪除你的一切仇敵。”

上帝通過拿單提醒大衛,這個故事的中心是上帝所做的事。

對於像我這樣喜歡靠成就和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基督徒來說,這其中有一個令我耳目一新的概念。雖然我相信上帝認為我尋求祂的努力是好的,但最終,祂是陶匠、是造物主、是我生命氣息的來源:“因為你們立誌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立比書 2章12-13節)。

祂所做的才是一切的中心。雖然我努力全心尋求祂,但我必須認識到,祂才是那位發起我裏面尋找和被救贖力量的那位(耶利米書 29章13節,路加福音 15節)。啟發保羅寫下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這段經文的那一位上帝,也寫下了我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 30章15節)。

無論你在哪,上帝都與你同在

作者愛麗絲·弗萊林在《一起尋求上帝》一書中寫道:

“(在屬靈方面)我們所要問的問題不是‘我的生命應該怎樣?’而是‘我的生命中正在發生一些什麽?’我們就在當下尋找上帝,因為我們在自己生命中所面對的境況就是我們找到上帝的地方。”

所以我在網上搜索可能有助於給我屬靈指引的問題——更多地了解我生命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並看到上帝的手在其中的工作。 我自己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希望能幫助你加深與上帝的關系:

當你情緒低落、感到脆弱時,要留意那些你會特別容易相信的關於現實和你自己的謊言:

  1. 這周有什麽事情讓你一直無法忘卻?
  2. 你腦子裏有什麽難以擺脫的謊言? 謊言是如何到你頭腦裏的,它偷走或破壞了你的什麽?
  3. 列出三個你有時希望自己是但你卻不是的形容詞。
  4. 用五個詞描述上帝的創造中你的特質。

深入探究你遠離上帝的原因:

  1. 你最想要或最希望但尚未實現的事情是什麽?
  2. 在你一生中,什麽時候你感覺最接近上帝?那些時候有什麽固定模式嗎?
  3. 如果你現在能聽到一件你一直想從上帝那裏聽到的事情,會是什麽?
  4. 上帝最近在你身上所做的事是什麽?

 

 

 

 

 

 

例如,當我告訴上帝我無法從頭腦中擺脫的想法時,我會感到好奇。 祂是如何在我那些情感上無法抹去的思想中動工的? 就像耶穌如何“住在我們裏面”(約翰福音 1章14節)一樣,上帝希望祂如何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同在?

祂想如何與我互動,讓我離祂更近,塑造我並與我建立聯系?

或者就拿我希望上帝對我說的話來說吧。 這讓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哪些渴望?在詩篇中,大衛將他的渴望和情感帶入聖所,帶入他的禱告中。像大衛一樣,我能否向上帝祈求我渴望經歷祂的方式,或者允許上帝塑造我的某些不夠屬靈的渴望呢?

有時候,當我不知道該說什麽時就保持沈默吧,我與上帝的關系和其他關系並無二致——就像和好朋友坐下來喝杯咖啡一樣。這不需要劇本也不需要完成特定的目標。更不需要問:“這次一起喝咖啡的目的是什麽?”

目的就是你的出現。你和朋友享受彼此的陪伴,即使你們不說話。帶上真實的你自己,享受和朋友的約會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