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我們為何不敢說「不」

作者:Sarah Tso     翻譯:奇奇

 

「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雅各書 5章12節)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剛拒絕了聽我母親對某個親密家庭成員的抱怨。我告訴她,最好是和對方當面把事情說出來,而不是向我傾訴和從我那裡得到可能毫不相關的「建議」,因為我並不清楚其中的事實和細節。

有一個重要的詞可以幫助我在家庭矛盾中定義自己的角色——界限。「界限讓我看到我需要在何處收手以及對方何時需要自己來處理,讓我有一種主人翁意識。界限幫助我們留下美好的,去除不好的。」作家Henry Cloud寫道。

當談到說「不」時,重新審視界限的概念對我們很有幫助。就我剛說的例子而言,我不能去解決我母親和那位家人之間的問題。如果我插手,這樣做就意味著我要承擔她的責任,這就超越了我的界限。

如果我這樣做了,他們最終可能會習慣於避免艱難的對話,從而無法解決未來的衝突。

即便如此,說「不」仍然是很艱難的。一方面,我是在對年長,並且在我的生命中擁有權威地位的人說不——畢竟,我們有多少人可以輕易地對自己的母親說「不」呢?

我們無法說「不」,原因有很多,例如:

1、我們不希望別人對我們印象不好;
2、我們不想製造衝突或傷害他人;
3、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但是,如果我們不學會如何說「不」並建立自己的界限,就很容易最終傷害自己和可能涉及的其他人。

今天你有遇到什麼需要說 「不」的事情嗎?也許是因著要在某個事工服侍而拒絕另一個服侍邀請,或者是結束一段沒有任何進展的戀情。

又或者是拒絕某個年長且對你有權威的人提出的不健康或不合理的要求。

我們要小心這些棘手的情況以及阻礙我們說不的原因,我們可以思考以下幾點來幫助自己更好地說「不」:

1、了解你的極限和優先事項

當耶穌在地上時,祂並沒有治癒每個病人,也沒有親自向每個人傳福音。

祂在祂人性的極限範圍內工作,並專註於祂的使命——通過死在十字架上來拯救我們,並呼召祂的門徒將祂的好消息帶到世界的盡頭。如果連耶穌也有工作的極限,我們不應該認為自己可以超越祂。

我們只有這麼多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可以用於我們的工作和我們身邊的人。在生活的不同階段,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排列我們的優先事項順序並重新安排自己的日程。

並非所有好的事情都同樣重要,所以我們需要認識到什麼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並分配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這些事。這有助於我們對可能是好的但不那麼重要的事情說「不」,並且不會感到內疚。

2、表達要清晰並尊重對方

作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章2-3節)。我們也被教導「愛人不可虛假」,我們應該恭敬人(羅馬書12章9-10節)。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在說「不」時向對方表達尊重:

選擇合適的時間和環境(例如,如果是敏感請求,將他們叫到一邊或私下給他們發消息)

感謝他們提出請求(例如,「感謝你提出這個想法,但恐怕我無法做出承諾/幫助你」)。

這樣做還可以幫助你澄清你只是拒絕這個請求,而不是拒絕這個人。

給對方機會回應你所說的話,並確認他們的回答,讓他們感到被傾聽。

有時,對方會試圖說服你重新考慮,但如果你已經清楚說「不」是正確的做法,那麼就溫和而堅定地提醒對方你拒絕的原因和想法。

含糊不清(例如,在你明明知道你想要拒絕卻說你不確定的時候)或更糟的「障眼法」可能很容易就讓自己脫離困境,但它們既沒有清晰地表達你的回復,也不尊重對方。

而當你實際上並不打算回復對方,卻提供「開放式」的回答(例如「我有空時再回復你」),是不誠實的,並且會給對方虛假的希望,這不是一種尊重對方和有愛的方式。

3.不要屈服於恐懼

有許多微妙的原因讓我們害怕說「不」。可能僅僅是因為害怕離群——尤其是在一個周圍的人都說「是」的大環境中。

又或者像是拒絕我們生活中的權威人物(例如父母、老闆)這樣困難的事。尤其是當說「不」可能顯得不尊重他們,可能會導致我們失去他們的好感時。

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優先事項和能力高低。在回應之前,我們可以花一些時間思考如何以尊重對方的方式講述我們的角色、職責和日程安排。

我們也可以練慣用表達清晰但也表示道歉的語氣說「不」,以表明即使我們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但仍然尊重他們。我們往往很容易因為害怕讓對方失望,或者怕給人粗魯和刻薄的印象,就答應對方的要求。

但是,當我們不情願地說「是」時,其實對自己和他人都是不誠實的。

我記得當我知道不會和對方走向婚姻時,我不得不拒絕對方另一次約會的邀請。要做到這一點,我必須向對方表明,我想要的婚姻伴侶的特質是什麼,並闡明為什麼我們最好不要繼續見面,以避免浪費彼此的時間。

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以及對自己來說什麼最重要,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的界限並學會更好地說「不」。同時,我們也需要接受拒絕對方會導致對方疏遠我們的事實。

但是,如果我們出於正確的理由恭敬地說「不」,那麼我們就不必為此感到內疚。相反,我們可以學會大方地給對方空間和時間來接受我們的拒絕。

4、在不確定時尋求他人建議

如果你不確定該怎麼做或擔心你的回應可能會傷害到某個人,那求助於值得信賴的朋友或牧者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這將有助於確保你正確評估此刻的情形,並了解自己的拒絕在對方聽來,是怎樣的感覺。

我記得幫我的好朋友「評估」她一直在約會的對象。在那次約會之後,我們得出了共同的結論,即這個男人不適合她。之後她先向我演練了一遍她的分手辭才去和對方見面,以幫助她確保措辭清楚且尊重對方。

因著祂要我們彼此擔當各人的重擔(加拉太書6章2節),就讓我們互相幫助做出明智的決定,在必要和適當的情況下拒絕或接受他人的請求。

我們可以提醒彼此在禱告中把一切都帶到上帝面前,因為知道祂會聽我們的禱告並且會以對各方最好的方式做工。

這使我們不再需要凡事都靠自己,並帶領我們體驗「在祂裡面保守我們心懷意念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6-7節)。

說「不」可能很困難,但鼓勵我們的是,我們可以以充滿愛和智慧的方式來說不,從而不破壞對我們很重要的關係並使我們遠離無益的事和期望。

讓我們在對他人的回應中不斷努力做到誠實和有愛,以體現上帝的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定睛耶穌,不看風浪

作者:以利亞       有聲播讀:以晨

 

2012年的夏天是我人生中最黑暗最苦難的一年,猶如電影《2012》一般,我的世界天崩地裂般展開了。

在那一年剖宮產產下一個不足月的男嬰。他在這世界上存活了27天,那27天是我們全家苦難和煎熬的一段日子,災難突然而至,那種心情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心裡就好像在熱鍋上翻騰。

我接受福音是在2000年,但那個時候的我只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不聚會也不懂如何禱告,甚至不禱告,更別說屬靈成長了。遇見困難或者不順心的事只會自怨自艾,在主面前是一個極其不順服而頑劣的嬰孩。

在我心裡上帝成了「阿拉丁神燈」,只有當我想要什麼 ,想要滿足自已的要求和慾望的時候才向上帝要這要那。回想那時的我,真是靈魂活在私慾的世界,而肉體便是活在罪中。

我每天都在不安中度過,這個滋味難以言表。在單位里爭強好勝斗心智,在家裡跟丈夫常常爭吵。在外人看來風風火火一副女強人的樣子,但外強中乾只是追求錢財上的事情,最終搞的自己身心疲憊,精神不振。

斗轉星移,就這樣過了幾年。上帝是奇妙的上帝,對於衪所愛的,但卻不順服的人會借著各樣不順遂的境況來教導。

2011年之前我的工作一直很順利,各項指標都能令公司和自己滿意,其實現在知道是上帝的看顧。但那時的光景是——我常常不理會上帝,常常抱怨祂對自己的「不公」。感謝上帝祂依然憐憫我,只有祂知道我的難處和軟弱,這位上帝真曉得我的需要,也了解我在生活中的掙扎。

名列前茅的工作成績、老闆的賞識、再加上自己賣力地工作,盡乎瘋狂地加班,收入一年比一年賺的多,工資一個月比一個月高,業務能力不斷地長進,但是這些最終導致的是自我膨脹,我甚至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基督徒,上帝在我心中成了可有可無的「主」。此時的上帝依然寬容等待憐憫我,只可惜當年的我矇昧無知,渾然不覺。

那時,我與丈夫的關係也是不好,甚至嫌棄他。更糟糕的是我不願意要孩子,將孩子視為「負擔」,結婚多年也不要孩子,甚至懷孕了也選擇流產,兩次都以自己工作忙,沒有準備好而放棄孩子,錯失了上帝給我們的兩個可愛的孩子,現在想來都是犯罪。

可當時的我,一心撲在工作上,專心積累物質基礎。我身負幾十萬的房產貸款,又為將來養老、生孩子不停地算計著········所以,越是想到這些就越鉚足了勁奔世界,找錢財,依靠它。

每天腦子裡總是房子、車子和票子,自己的健康每況愈下。失眠、煩燥,緊張的人際關係圍繞著我,甚至我還患上了焦慮症,睡覺的時候指甲都會不自覺的掐破掌心,早上醒來手是緊握著的,嘴裡是苦澀的,心裡是煩躁的。

就這樣持續了一年多,在我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2011年上帝反轉了我的一切,不是將我推向更高,而是把我狠狠地摔在地上。

那一年辦公室里來了一個女領導,她總是對我所做的事百般挑剔,因為我的薪資高於她,她對我更是充滿妒忌之心,處處設難,甚至陷害我,聯合其它同事冷落我。很快地我從一名曾獲得優秀員工稱號的人,落後成為領導口中的「最差員工」。

2010年年末,女領導向公司打報告要開除我,並將報告交到了董事長手中籤發。頓時,我感覺賴以驕傲的工作和引以自豪的事業心被徹底打碎。整個人如跌入谷底,眼前一片黑暗。但感謝上帝,祂也在這事上顯明衪的憐憫,使我將來可以榮耀上帝的名。

就在報告交轉到董事長手裡進行最後簽發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董事長將報告留下來,並親自打電話找我談話。當我說明一切緣由後,不僅沒有被辭退,還被調到單位最有前途,其他人夢寐以求的部門。

但我心裡清楚,自己的身體已經亮起紅燈。頭疼頭暈、身體開始消瘦,臉色發黃、體力不支,而也就在那時,我心裡總有一個意念說:你該回家了!自己也產生了要孩子的願望,非常想回歸家庭。半年之後我主動辭職,這一舉動令上級領導和同事們震驚。

現在很慶幸當時選擇回歸家庭。因為在那次風波里,主保守了我,我沒有成為一個灰溜溜的失敗者,而是讓我主動地放下一切。上帝深知我的軟弱,不會給我過於所能承受的苦難。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都是祂的恩典!

2011年下半年,辭職在家的我,心力交瘁,但卻仍然準備懷胎。不久孩子如約而至,可是由於身體的原因,整個孕期我幾乎吃不下任何東西,嘔吐不止,聞到什麼都噁心,整個人好像生了一場大病。

八個多月的時候出現早產的徵兆,又伴有妊娠子癇,產前高壓達180,只得剖宮產下了一個不足月的男孩,他患有先天食管閉鎖症,出生第三天就動了手術並送進重症監護室。那麼小的孩子就要經歷那些苦痛,作為母親真是心疼啊!在醫院裡花錢如流水,一周就花掉了幾萬塊,全家沉浸在萬般痛苦之中。

在這以後,信主多年的母親每天帶著我禱告,求主醫治孩子,能使他康復早日回家。但是越禱告孩子的病情就越嚴重,噩耗不斷從醫生那裡傳來,我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主耶穌不聽我們的禱告,不把孩子健康地帶回來。

我的媽媽幾度跪著向主發出了哀哭:「為什麼這事會臨到我們家裡?為什麼會發生在我的女兒身上?」。她甚至對主說若不醫治好孩子,就再也不信衪了。

很奇妙,那時的我不但沒有垮下去,反而勸母親不要這樣禱告,要剛強,一切都會好起來!但心中卻平靜地想,上帝可能不會像媽媽祈求的那樣成就了。

戴德生曾經說過:即便你毫無知覺,上帝也在帶領你。

是的,後來才知曉這是聖靈的工作,是上帝愛我的方式,祂要徹底拯救並反轉我的人生。經過27天的煎熬,孩子的病情越發嚴重,竟沒有了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機來呼吸。當我知道孩子無法挽留的時候,心裡徹底平靜下來,有種說不出來的平安臨到。

如同大衛當年得知兒子已死,便起來穿衣吃飯一樣。深夜裡我獨自捧著孩子曾經抱過的小被子,聞了又聞,親了又親。向上帝流淚禱告說:「我不恨這結果,也不恨這個生來就有疾病的孩子。上帝啊,我把他交給你啦,我相信有一天我們母子會見面!」

丈夫送走孩子的那天,正值2012年夏天最炎熱的日子。本來艷陽高照的天空,突然下起大雨。那天真是讓人終生難忘,我放聲地哭喊:「我的孩子,我的兒子!」

此時我知道天父比我更為傷心,祂也會心疼我的遭遇。衪不停的將「上帝與我同在」的一年放在我心裡。現在想來,若不遭遇如此,我怎麼可能回頭,怎麼可能投入主懷,如何接受天父給我日後的恩典和祝福呢!

直到孩子被送走的時候,我也沒能看上他一眼,摸過他一下。這對於我來說,不見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就在那個時候我的心全然轉向了上帝。

2012年盛夏之時我回到教會,開始熱切尋求主,在教會開始美好團契生活。讀聖經,禱告,結識教會的弟兄姊妹,靈命在生活中不斷地長進,愛主的心與日俱增,多年受洗的願望也得以實現。漸漸地也和丈夫在教會參與服侍工作,對上帝的家充滿了熱情,與弟兄姐妹們開始籌備組建青年團契的聖工。

只要是教會的事,都主動去問去做。不僅如此,上帝還奇特地反轉了我的生活,幾十萬的貸款全部還完,接著我的丈夫也歸到了主的名下,那拜偶像40多年的婆婆公公認識了主耶穌。

時間很快到了2014年,35歲的我在禱告里得知:上帝會在五月份賜給我一個孩子。主說:撒拉怎樣有的孩子,你也將怎樣獲得。我怎樣除去人對哈拿的羞辱,就怎樣除去你的!」

回憶起我懷孕時的日子,仇敵雖然也不時用驚嚇來恐嚇我們,但上帝在仇敵前為我擺設筵席,我們選擇「只看耶穌,不看風浪」,越有困苦越禱告,越是靠近主,母親越是奉主名去聚會,每天我都會在家裡讀經靈修。

2015年元月順利生女兒,她20天時就能抬頭、慢慢爬行,兩個多月就能在我的輔助下自己抱著奶瓶喝奶,照看她的月嫂說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健壯的女嬰,如今女兒4歲的多了,聰慧可愛,身體健康,她常都與我一起謝飯禱告,感謝主耶穌的恩典!

如今儘管生活中依然會遇見困苦,病痛和風浪,不同的是我學會了依靠主,信靠上帝,從耶穌那裡得到力量和幫助。我們所信奉的這位上帝是活的,是真實的。

沒有經歷過上帝的人總覺得在聽個神奇的故事,但是經歷過與上帝同在的我,真是感受到主的同在如蜜一樣甘甜,像泉水一般清涼,澆滅心中的煩憂。

主恩實在說不盡,報不完。經上記著:「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今天把這見證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鼓勵大家有經歷上帝的勇氣和信心。一個真基督徒是勇於經歷上帝同在的。上帝沒有按我的過犯待我,而是用衪慈愛給我憐憫恩典,是上帝把苦難變成祝福。

我也感恩上帝當年沒按人的意思成就我們的要求,因為上帝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若不是上帝親自帶領我們走過這苦難,別說房子車子,就是基本的生活也難保障。在風浪面前,我們選擇只看耶穌,不看風浪。

弟兄姊妹,你的生活不會因信耶穌而不再遇到困難或疾病,不會因此脫離苦難的攪擾,但上帝應許我們在祂裡面有平安;應許我們衪是以馬內利的上帝,衪已勝過死亡,我們就因信祂就稱義得勝。

主耶穌告訴我們:「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章27節)

只要信,不要怕。主的教導記在心裡,一切都在上帝大能的手中。這個世界不屬於撒旦,上帝才是這個世界和宇宙的創造和擁有者,我們不必懼怕。要有敬畏天父的心,因萬有都在衪的手中。

我願主來,主必快來,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原來,我的道歉只是冷漠的「社交策略」……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以晨

 

「能不能請你下次注意一下這個情況。不要再……」

看著這突如其來的信息,我一瞬間不知如何反應。其實說到底,這並不是我的責任,也不是我的錯。

對方並不是我的上司,也不是長輩,只是一個素昧平生的某朋友的朋友。我和對方一點也不熟,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

只因他片面地了解一些事,認定是我的錯,就丟了好幾個「情緒炸彈」給我,打我個措手不及。

回過神的那一刻,我已經對他表示歉意,對方也因此不再繼續「轟炸」。我心裡覺得委屈,同時也在心裡認定對方情商低。

相比之下,我還能道歉,而且其實也沒有多大影響我的心情,這說明我的情商是比較高的呢。

這麼一想,好像就可以比較舒服地面對這件事了。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這件事之後,又陸續發生了一些類似的事情。

而我的處理方式都是,每當我察覺對方快要生氣、或者對方不舒服,我就會立刻啟動我的「社交策略」。

道歉也好、好哄好勸也罷,總之,我不想面對也不想接收對方的情緒垃圾或是情緒炸彈。我只要截取對方話語中的「資訊」,對方的情緒我一點也不想接收,那與我無關,我也不想在意。

我一直以為這是情商高的表現。直到最近,我開始感到「社交疲乏」

我厭倦了人與人之間的「逢場作戲」。我覺得好累,每個人都好像在表演,在A面前是這樣,在B面前是那樣。漸漸地,我開始明白,原來我也是(我才是)那個逢場作戲的人!

原來大多數時候,我的道歉也好、安撫也罷,都不是出自我的真心。這些都是我的社交策略和手段。

我其實是在用一個「對不起」來堵住對方的嘴,用一句「是我不好」來換取我的耳根清凈。所謂的不願意接收對方的情緒垃圾,其實就是不想在乎對方的情緒。

對方心裡怎麼想,我不想管、不想知道、也不想面對。嘴裡說著愛對方,實際卻是極其冷漠。對方開不開心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我只在乎自己是不是舒服快樂。

表面上看是禮貌的、理智的、友善的道歉,安撫和安慰,但實際上卻是驕傲(我自認自己情商高對方情商低),冷漠(我不在意對方情緒)和自我中心(我只想耳根清凈讓對方閉嘴)。

我是這樣一個打著愛的旗號,卻絲毫沒有愛的人啊!對此,我感到十分掙扎,即使面對上帝,我仍舊無法放下內心那一小塊僅剩駐守的地方,我覺得我已經犧牲很多了啊,我已經順服很多了啊,他們其實也對我的「戲」感到滿意和舒服不是嗎?

我為什麼還要敞開真實的我自己?即使我表現出我的真實,他們會明白嗎?會諒解嗎?他們如果都無法了解和接納真實的我,那我為什麼還要信任他們,把自己交給他們呢?

然而主的命令是:「要愛人如己」。我的禮貌、友善並不是真正的愛。若是真心愛他們,就會尋求他們益處,最低層面,至少會在乎對方的情緒,希望對方快樂。

我是這麼一個沒有愛,也不想愛的人。但是我若說我是愛上帝的,那麼我就要遵守祂的命令。

在與人分享我的掙扎中,我開始回想主是如何愛人的。約翰福音2章23-25節提到,眾人因為耶穌所行的神跡就信了祂的名,但是「……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祂知道萬人;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

主不將自己交給人,那是因為祂知道萬人的心。但是我不是主,我並不知道別人的心如何。所以,憑什麼我就認定對方無法接納真實的我,無法了解和明白我呢?

其實,我也害怕不被了解、不被接納,所以才不願意相信別人。其次,我們的主完全明白人心如何,但是人卻不明白也不了解主。

但即使是這樣,主還是選了十二使徒,與他們親近,自己也常與他們同在。祂也與罪人一起吃飯、交談、教導他們真理。祂到這世上來,並沒有獨自遵守了律法,獨自上十字架完成救贖便罷了,而是愛人、憐憫人,親近人。

末了,其實,主也清楚我是怎樣的人啊!驕傲、自私、冷漠、自我中心。祂看得一清二楚,但祂還是從高天來到地上,來到這墮落的人間,進入這一群罪人當中。只因祂完全順服天父的旨意,並且順服至死。

主在世上的時候,沒有人能了解和明白祂,但祂還是愛人,與人親近。這一點就給了我力量去順服愛人的命令。因為有主為榜樣可以效法。

同時,主完全了解和明白我內心的黑暗和污穢,但祂還是愛我,這給了我勇氣去學習真心愛人,敞開自己,也學習去信任別人。

仰望基督永遠是得勝的關鍵,祂不只是我的榜樣,更是我的救贖主;祂不只要我脫離罪惡,還要活出天國來。
雖然很難,但我想既然主在前方,那也可以一步一腳印地跟上祂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人生不如意時,抓住這3個真理

作者:Christine E.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以晨

 

作為一個天生的樂觀派,我通常會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然而有些時候卻並沒有。

我們一家曾在香港住了一段時間。我們的計劃是在香港長期居住並在那裡撫養我們的孩子。這是我的夢想,對此我無比開心。

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一家又搬回了美國。在旋風般的兩周時間裡,我們從香港陽光明媚的夏季亞熱帶天氣進入到北美漫長而黑暗的冬季。至少可以說,對於我的身體系統來說是一個大衝擊。

當我為失去的夢想而傷心時,我發現自己很難適應新的現實。有幾天我幾乎無法起床。悲傷似乎滲透到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中——即使是晚餐切碎大蒜這麼平常不過的事也會讓我流淚。

在理智上,我知道我們會沒事的。我知道,最終,放棄夢想的痛苦會減輕,我會重新笑起來的。

但是我通常的樂觀並沒能讓我很好地度過難關,我根本無法鼓起精神和意志去享受我們眼下擁有的一切。

當我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可樂觀的時候,我需要某個更強大的力量來讓自己在極度悲傷和失望中不放棄。

在那個過渡季中,我發現有幾個真理在不斷提醒著我。


1.傷心也沒關係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開朗、快樂的人。即使在極少數我傷心的時候,這樣的感覺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我很快就會恢復到平時快樂的自己。

但在那個漆黑陰冷的冬天,當我虛弱到無法起床,眼淚隨時會流下來時,聖經中的先知和詩人一直陪伴著我。雖然聖經提醒我們「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希米記 8章10節),然而它也記述了軟弱、絕望和悲傷的時節。

耶利米哀嘆說:「我眼中流淚,以致失明,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 (耶利米哀歌2章11節)。大衛大聲說:「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熔化」(詩篇22篇14節)。耶穌非常痛苦,以至於祂的汗水「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節)。

我面對的考驗和經歷很難與大衛、耶利米和耶穌所經歷的悲劇和黑暗相提並論,但知道他們也會感到悲傷和哀痛令我很欣慰。我不需要假裝一切沒事。當我的心破碎時,我不需要假裝「快樂」。詩篇作者和先知提醒我,我可以傷心,傷心也是沒關係的。

2. 上帝仍然良善

那個過渡季我們所面臨的情況並不是自己選擇的。除了那年冬天和次年春天的悲痛情緒,我們驚恐地看著家鄉的政治局勢繼續惡化,疫情開始在世界範圍蔓延。感覺就像我們四周的世界正在像我們的小世界一樣陷入混亂。

我不明白為什麼上帝會做這樣的選擇,為什麼一位良善的上帝會允許這些事情發生。但祂比我知道的多得多,祂的道路——祂愛的表達——遠遠超過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9節)。

不得不住在一個自己不是出於自願選擇的地方,我因此能夠同理那些被困在埃及向上帝呼求、在巴比倫等候上帝、在羅馬佔領下絕望地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彌賽亞來釋放他們的以色列人。

但因著上帝無限的智慧、公義和憐憫,祂並沒有立即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舒適和繁榮。在祂的時間裡,祂為以色列人帶來了摩西、以斯拉和尼希米這樣的領袖。最後,祂給了我們基督——有一天祂會回來糾正每一個錯誤,治癒每一個傷害,並為我們這些他的跟隨者建立一個嶄新、公義和完美的國度。

雖然感覺我的小世界和整個外面的世界都在分崩離析,但我提醒自己上帝是良善而全能的(約翰福音 42章2節),祂無所不知(約翰一書 3章20節)。祂沒有忘記我們(詩篇 139篇7-8節)。祂的旨意終會實現(以賽亞書 46章10節)。

3. 上帝仍在動工

當我被這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包圍時,就很難看到那些好的事情。但就在我們等待著想要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的當下,上帝仍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

回到美國後,我們和我的公公婆婆一起住了幾個月,後來我才意識到這是上帝的禮物。在悲傷將我壓垮的日子裡,我無法想像自己要如何照顧我外向又精力充沛的四歲兒子。感恩的是,我公公婆婆有時間、精力和恩典早上帶我兒子出去散步,帶他參與家務,並聽他講一個又一個故事。在這段艱難的時期里,上帝讓我休息,同時讓我的兒子與他的祖父母建立關係。

教會的一家人邀請我們去他們家裡玩,上帝藉此給了我們團契的祝福。當我們沒有車開的時候,祂讓我們就住在一家超市旁邊,所以交通不便並沒有成為我們的問題。在那個過度季里,上帝也讓我看到了我丈夫長大的環境並見到了陪伴他成長的人,這也讓我們倆都更加了解彼此和自己。

儘管感覺一切都不如意,但上帝仍然在以很多方式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

我有時還會想起我在香港定居的夢想,有時想起我們之前在香港的生活,我的心還是會痛。但現在悲傷不再那麼經常出現了,我又學會了笑。我一周中能夠擁有的快樂日子已經多於悲傷的日子了。

雖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選擇的道路,但我正在學著想像我們的家人未來將在這裡過怎樣的生活。

我經常會環顧我的四周並感謝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和供應我們。

在我逐漸恢復天生快樂、樂觀的性格時,我會記得悲傷也是沒關係的。雖然我希望夢想成真,但未必會如願——一路上可能會有顛簸、失望和繞彎。但即使事情沒有按我期望的那樣發展,上帝仍然是良善的,祂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