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我敢愛耶穌了!(有聲中文)

 

作者:黃筱珊,台灣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幾乎所有女人都對戀愛劇本買單,從公主系列童話到浪漫韓劇,大部分女人一直都是嚮往愛情,渴望有人愛慕的。回想一下妳在被追求時,那份喜悅的感受,是否源自於「我是討人喜歡,是值得被愛的」呢?若要說有什麼能讓人朝氣蓬勃的,那就是「被愛」了!

然而在現實中,你我的男主角總是不像劇本寫的那樣,時刻滿足我們想被愛的需求,甚至對方也會向我們索取愛。缺乏愛的雙方,卻在彼此身上尋求愛,這段感情就可能會如同乾枯的泉源般,無法再湧出任何愛情滿足對方。

現實中無法被滿足的愛,可以來到上帝面前「被所愛」,但如何才能真實感受到的愛?

一直以來,我都努力地在追求愛,無論是在愛情、親情、友情上,都認為要盡最大的努力才可能被愛。一路跌跌撞撞的我,當聽到「上帝在我不認識祂以前,就已經先愛我,我被祂愛著很久很久了」這個真理時,我好開心終於找到愛了,幾乎馬上就受洗!然而諷刺的是,上帝的愛雖然是吸引我的關鍵,但我也只在理性上了解這個真理,而無法真實地感受到。

回想從前,我無論是在哪個團體,幼稚園、小學,到每個社交圈、每間公司,甚至是親友,都覺得自己不被喜愛。每一次換新班級、新工作,都會對周圍朋友或同事有「他們應該覺得我是不討喜的人、我的存在感應該很低、我沒什麼用處⋯⋯」的念頭,以至於我很害怕看到以前朋友圈的任何消息,到最後,還會刪除他們的聯絡方式。在認識上帝後,我仍然處於這樣的狀態,然而可怕的是,我絲毫沒有察覺自己竟是如此的自我否定,只知道自己時常戰戰兢兢,無法放鬆,靈命也浮浮沉沉。直到某次在一篇講道影片中,我被主講的牧者點醒了。

從「努力被愛」經歷到「祂無條件愛我」

那位牧者引用了這段經文:「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 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加拉太書5章16-17節 )

他解釋著:「《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不單指無力行善,也是指不去行惡,若你夠愛耶穌,就不會去行惡」

我回想起自己仍會犯的惡行(例如:跟他人比較、口舌之罪……等),發覺自己「原來不夠愛耶穌」,一種歉疚且對自己失望的心情便油然而生。然而我開始向上帝禱告懺悔,突然地,內心深處有一個意念冒出:「我不是不夠愛,而是不敢愛耶穌」。我思考著為什麼,才察覺到原來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得跟主說我愛祂,因為我有罪、我不夠好,所以不配得愛祂,也不配被祂所愛。

像是什麼被揭穿了一樣,才發現原來這是撒但的謊言!它跟了我好久好久,也阻擋了我領受上帝的愛!在發現了謊言後,我向上帝尋求能拆毀這謊言的真理,上帝回答我:祂在我有罪不認識祂時,就已經先愛我,在我自以爲無罪但卻有罪時,祂仍然愛我;無論是否有犯罪祂都愛我,祂愛我很久了,也愛我到永遠!

我再次降伏在上帝大能的愛面前,坦承自己是個罪人,也感謝祂愛我不是因我無罪,我也不需要完美無瑕才可以愛耶穌,而是現在就可以愛祂了。因為我敢愛祂了,才能完全感受被祂所愛,我也因此感到無比的釋放及被愛!

感謝上帝,再次破碎我的生命,讓我更多感受祂的愛!如果你也與曾經的我一樣,內心接收不到上帝對你的愛,我鼓勵你,讓自己持續處在「有上帝同在」的環境裡,持守去教會、參加小組、讀經、禱告,繼續等候上帝,相信祂會在對的時機、以適合你的方式,讓你全然領受上帝對你的愛。

最後分享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經文,但卻能充分表達上帝對你我的愛,期待你細細品味之後能有所感動:

 

「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以從容的愛來應對干擾(有聲中文)

 

作者:Daniel Ryan Day,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Daniel和他的高中戀人步入婚姻,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他是《What』s Next: Your Dream Job, God』s Call and a Life That Sets You Free》的作者,也是我們《靈命日糧Our Daily Bread》事工的播客。他擁有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碩士學位,並被按立牧職。

「哇,你走得真快,」當我們從大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時,一位同事說。

不幸的是,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別人這麼說。當我們在市區散步時,我從朋友那裡聽到了這句話。我從父母和兄弟姐妹那裡聽說過。甚至在約會的時候,我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也曾把我的手往後拉,對我說:「慢點,跟我一起走。我們不趕時間!」

我的速度在不知不覺中向周圍的人暗示:「讓我們把這件事做完吧,因為我很忙。」我希望我能說,我只有「走得快」這一種方式告訴別人:他們沒有我的日程安排、或我必須做的事情重要。

我經常發現自己在穿過走廊時手裡拿著手機查看信息或電子郵件。我發現自己在開會的時候會看會議室的時鐘,或者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查看郵件。我注意到,當有人跟我說話的時候,我有時會越過他們看別的地方,有時我會試圖向門口走去,或延遲共鳴,讓人知道我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還有人要去見,還有事情要做。

但不健康的匆忙的主要跡象是當有人打斷我時我的感覺。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被打斷了兩次——一位同事問我一個問題,還有一位朋友想問如何修理他家的東西。我擺出一副歡迎的面孔——微笑著說句友善的話——但在內心深處,我希望他們倆都快點,這樣我就可以重新開始寫關於匆忙的文章了。我的內心——老實說——第一反應是沒有愛的,即使我的外在反應說:「歡迎!我很高興你能來。」

最近,有段聖經經文我讀了好幾遍,我覺得上帝在讓我聽到朋友、同事和我自己的感受。就好像上帝在說:「放慢腳步,與我同行。我們不趕時間。」

 

打開門的鑰匙

這段經文是哥林多前書13章,是一個名叫保羅的基督教傳教士寫的。有一次,保羅前往哥林多,在那裡植堂了一個新教會。保羅離開這個教會去了另一個城市後,他聽說了這個教會的分裂和會眾自我毀滅的行為(聽起來有時像我的教會)。他通過現在稱為《哥林多前書》的信回應了這些問題。

據我所知,他信中的焦點,即教會所面對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被稱為愛的篇章,保羅的意圖似乎是,真愛是解決許多問題的答案。保羅是如何描述這種愛的?

他一開篇的詞是「愛是恆久忍耐」。忍耐這個詞可以翻譯成「等待」,並帶有一種不會因為拖延而變得煩躁或沮喪的感覺。

換言之,愛並不匆忙,愛可以被打斷(即使是在你努力完成任務時被同事或朋友打斷)!

保羅接著還提到了其他一些積極的詞語,可以用來定義愛,它是恩慈的,充滿希望的,它保護。保羅還告訴我們愛不是什麼。愛是不自私、不容易生氣、不作害羞的事(比如我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查看電子郵件或看時鐘)。

我不知道保羅從忍耐——從容開始講是不是因為在某些方面,它使恩慈和希望等特質成為可能。為了讓我友善,我需要被打斷,我不能著急。恩慈不會因為拖延而變得煩躁或沮喪。我想知道忍耐和從容是否是打開通往愛的積極品質之門的鑰匙。

相反,我想知道保羅是否知道忍耐——從容——可以防止那些在沒有愛的時候會出現的醜陋。當我很匆忙的時候,很容易生氣,尤其是那些讓我慢下來的人(啊哼,路怒)。我匆忙的本質是自私——我認為我的日程安排比我的人際關係更重要。

像我這樣匆忙的人總是計算人的惡,因為我們很清楚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妨礙我們忙碌的「愛閑聊的人」。我傾向於避開這些愛閑聊的人——尤其是當我感到不堪重負的時候。當然,倉促行事會讓別人感到不受歡迎或者不像我今天要做的事情那麼重要(比如寫一篇關於倉促行事的文章),這就是害羞的事。

愛說:「喂,你好嗎?」

 

愛並不匆忙,可以被打擾。它不會在辦公室或約會時走得太快,也不會讓朋友不得不說:「慢點!跟我一起走。我們不趕時間。」耐心而不慌不忙的愛說:「喂,你好嗎?」然後停下來傾聽對方的回答。接著,耐心而不慌不忙的愛會再停留片刻,看對方是否有什麼話要說。

當我被挑戰去面對愛的「不匆忙」這個本性時,上帝也不斷提醒我另一個關於耐心的經文。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章9節)

我想你可以說,上帝邀請我們從容不迫是在邀請我們在彼此的關係中更像祂。

但說實話,這種從容不迫的愛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當我有事要做而有人打斷我的時候,我仍然會感到焦慮、沮喪,並且很難接受這些干擾。在這些時候,我提醒自己,上帝對我是從容不迫的,並呼召我對別人不要著急。

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微笑,深呼吸,把自己推入干擾帶來的不適之中。我希望通過這些步驟,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可以訓練自己,上帝給我怎樣從容的愛,我就以這樣的愛來應對干擾。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HIV徹底翻轉了我的生命(有聲中文)

 

作者 :Marlo Justine Gando ,菲律賓

翻譯 :Anna,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我從小在沒有爸爸陪伴的環境中長大。我的爸爸是一名麻醉師,辛勤努力工作來養活全家。因為從小缺失來自爸爸的教導和關愛,我是在兩個姐姐的陪伴下長大的,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男孩子,和她們一起玩化妝打扮的遊戲沒什麼不妥。

有一次,我媽媽出去工作,讓我和一個比我大的表哥呆在一起。我的表哥對我不斷性騷擾。第一次發生時我很震驚,但以後卻越來越享受與渴望這種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同性產生了越來越深的感覺。上大學期間我沉浸在對同性的吸引中不能自拔。有一些晚上,我會和一些男生見面,和他們發生性關係,爸媽全然不知。我那時覺得無所謂,也沒想過後果。

在那段時期,我還是教會青年小組的領袖。但雖然在外面看我在忙著帶領青年人敬拜上帝,我的內心卻被性的慾望佔據,一點點遠離祂。

我的內心渴求父親的關愛。我多麼巴望著能有人關心我,滿足我內心對父愛的渴求——自從爸爸在我小時候當場抓住我穿著女裝後,他就開始疏遠我。我認為,我的爸爸很厭惡我是同性戀,並刻意跟我保持距離。所以我在其他地方尋求愛和接納,希望有一天,能有人接納我本來的樣子,並信任我。

幾年之後,我在一個商務外包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想讓忙碌的工作轉移我的注意力,但顯然我錯了。我一有收入就開始光顧夜店酒吧,和同性戀者混在一起,放縱自己的同時還繼續保持在教會作為一名受尊重的青年領袖的職位。我過著雙重生活。

我還變成了同性戀社群的支持者,想幫助那些人提高對艾滋病的意識。我感覺我在支持一項正確的事業,雖然我自己對這個事業並不了解。

在2017年,我的一個同事在知道我倡導提高對艾滋病的意識後,問我能否陪他去做艾滋病檢測。我同意了,決定給自己也做一個檢測。在看到自己的化驗結果時,我驚呆了。我是HIV陽性。

這太不真實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的輔導員給我制定了服藥計劃以及其他的一些治療程序。在回家的路上,我試圖不理會自己正在經歷的負面情緒。

 

意外經歷來自上帝的恩典

我花了數周來接受這個消息。最初,我假裝無所謂,畢竟我還能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我越是儘力不去想,負面情緒越多。我決定辭職。之後,孤獨和抑鬱感隨之襲來。

一次我和我的姐姐躺在一張床上,我崩潰地問她:「我是不是一個壞人?」。姐姐抱著抽泣的我答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都有它的目的。儘管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個目的是什麼,但最後所有的事情都會顯明。」

當我把情況跟家人說了之後,我的爸爸說:」兒子,別怪我當初沒提醒過你」,然後爸爸擁抱了我。

即使知道我的狀況,我的家人也並未對我另眼相待或者拋棄我。他們讓我覺得好像這事從未發生過。

我的家人仍舊和我共餐,在家讓我分擔家務。自從告訴他們之後,這事就一直沒再被提起過。他們的積極反應幫助了我,尤其是身為醫生的爸爸對這個病很了解,但即使他很擔心我的狀況,也沒有表現出來。

因為我跟父母講了我的情況,爸爸開始花時間陪我和媽媽。我們一起去教會,一起吃飯,媽媽多年來的禱告應驗了。那時我才知道上帝按祂的時間安排好了這一切的事。

 

把我的雙面生活交給上帝

在大約休息了11個月,反思了哪些事對我是最重要的之後,我決定再找一份工作。後來也很感恩我被一家公司僱用了。之後我開始尋找一些可以信賴的小組團契,工作單位的一個密友把我介紹給我現在的門訓小組組長。我把我的情況給他說明,但他沒有論斷我。令我驚訝的是,他帶給我安全感。他幫助我重新振作起來,每天借著規律的聖經學習和小組分享來有目的地尋求耶穌。

隨著我家庭關係的重建、我牧者和最好的朋友在六年里的引導以及來自門訓小組的愛與理解,我開始把自己的雙面人生降服於上帝。但是我仍在重建的過程中。上帝只是剛剛開始祂的工作,祂每天都在把我進一步塑造成一幅美麗的藝術品,以展現祂奇妙的救贖恩典。

我是一個殘缺的人,不配得到十字架上的愛,是一個不配得到這份恩典的罪人。現在我因著更高的目的被重建,透過我生命的見證來彰顯耶穌的榮耀。我準備好了為了上帝的榮耀來面對一切艱難險境。上帝給我愛,帶給我改變。我是一個因著更高的使命被破碎的器皿。

我,Marlo Justine Gando,是一名上帝的僕人,我宣告耶穌是我的唯一,唯有祂以完全的愛愛我,祂也是我生命唯一的渴求。

今日,HIV在我的生命中有了新的意義:上帝已經贏得了我(HE IS VICTORIOUS over me)。

「感謝上帝,使我們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章57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考驗中更堅定基督的愛(有聲中文)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金句:「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

去年教會推出門徒訓練時,我有一個疑問。第一代門徒跟隨主耶穌三年半,遇到逼迫慌忙四散,後來卻對福音堅信不移,一切的付出是如何堅持下去的呢? 我已在今年報讀門徒訓練,在當中有很雀躍的啟發!

當我再讀彼得被呼召的經過,他的信心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革尼撤勒湖邊,耶穌囑咐彼得把船駛到水深之處,魚獲裝滿兩船。因此,彼得的信心初被建立,看到自己的有限,稱耶穌為主。跟隨主的日子,彼得的信心不斷被深化。耶穌給予他重大的託付,是建立教會的大使命。可是,當主耶穌被釘十架,彼得的信心受到重大考驗,他三次不認主。然而,當耶穌復活後向彼得顯現,沒有責備他,反而以三個題問堅固及穩妥他愛主的心。彼得竭盡所能,歡欣喜樂完成主對他的託付!就如彼得所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得前書1章8節)

今天無論我們在基督里是被放在什麼樣的崗位,每一位信徒必會經歷不少考驗。這些考驗,有的嚴峻,有的輕鬆;可能成功,亦可能失敗。可是一切的經歷,都是重要的。因為考驗背後,反映著基督門徒成長的印記,及基督鍥而不捨的愛及應許。

記得兩年前,一位朋友剛做眼部手術,出院後需要幫忙,我很快便答應她。可是手術後,她的情緒異常煩躁,替她敷理傷口時,常常需要費盡唇舌安撫她。接下來的日子,她未能適應視力變化,作出更多要求 (如購買日常用品,預備食物及打理一些瑣務)。不知不覺,這亦打亂我的日常生活。我感到睏倦,不想再堅持下去。當晚的禱告,我如盤向上帝傾訴,感謝主,我從祂那得到安慰,便決定堅持下去。兩周後,朋友的眼睛逐漸好轉,我如釋重負。

數月後,這朋友致電我,分享上帝在她手術上的愛。原來她自小已認識上帝,長大後忙於追求工作,早已失去信主的初心。然而在她康復期間,看見自己在最缺乏的時候,上帝安排不少基督徒在身邊,幫助安慰,她滿心喜樂述說上帝的恩典!是的,人的渺小對事情不完全理解,然而透過上帝的愛及奇妙的作為,曉得祂的名得到頌讚及傳揚。

我亦反省到自己幫朋友時的態度是比較狹隘。只定睛著自己的付出,在禱告中亦曾抱怨及想過放棄。可是基督門徒的付出,本應多考慮對方的需要,及是否被基督的愛所感動,同時不奢望回報,若這付出是從上帝而來的心意,祂必加力!上帝懂得我們的不足,在人的缺乏中顯出祂的信實及應許。

門徒訓練讓我安靜下來,檢視合乎聖經的價值觀,反思一些自己從未察覺的不足及上帝奇妙的作為。往後的日子,我更渴望在門徒訓練中,有更多反思的機會及數算上帝的恩慈!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