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癌症非但沒有毀了我,反而給了我一個新的開始(有聲中文)

作者:Rica Sham,馬來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34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鼻咽癌,一種鼻後頭頸部癌。但那天讓我大吃一驚的是隨之而來的消息:我的癌症已經發展到第四期初級階段了。

那一年是2018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完成了我的文憑課程後,我懷著複雜的心情回到馬來西亞。當我為自己在音頻工程和聲音製作(Audio Engineering and Sound Production)課程中獲得優異成績而欣喜若狂的同時,我也很難過,因為我不得不離開這個我已經漸漸愛上的地方。現在回想,那時開始,我生病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但我並沒有太在意。

在去墨爾本之前,我注意到我的右耳被堵住了,好像耳朵里有水一樣。但是在我去看過耳鼻喉科專家後,便不再那麼恐懼了,因為除了耳朵堵塞之外,沒有發現嚴重的問題。醫生建議我一個月後去複查,但由於我那周就要出國了,所以我決定不去了。

在墨爾本的9個月里,癥狀一直持續。在我快要回來的時候,我感到頭痛和下巴疼痛,但阿司匹林似乎每次都能解決問題。雖然我的聽力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我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疼痛,而且在我的聲音製作課程中,我仍然能做得很出色。

回到家後,我才決定徹底「修復」我的耳朵,這樣我就可以恢復聽力以便正常工作了。這一次,耳鼻喉科專家堅持要我做活檢,那時我和丈夫才意識到事情有多糟。

在我收到活檢結果和CT掃描報告的同一周,我被確診為鼻咽癌4A期,我們對這一消息感到難以置信,悲痛欲絕。

我必須要做三個療程的化療——每個療程需要住一個星期的醫院,接受24小時靜脈點滴注射。之後,除了周末,我需要接受35天的每日放療。除放療外,我每周需要進行一次腫瘤同步放化療,每次持續4個小時。長時間的等待,以及在醫院度過那麼多時間,讓我身心俱疲。

 

 

 

*Rica在醫院接受治療和化療,丈夫Leonard在她身邊。

 

在這段時間裡,我的丈夫、家人和好朋友們都儘可能地支持我和為我禱告。這是我一生中面對的最艱難的一件事。

雖然每個癌症患者的經歷都不盡相同,但我們所經歷的副作用是相似的,比如脫髮、疲勞、口腔潰瘍、嘔吐、味覺喪失、食慾減退等等。因著放射治療,我得了口腔潰瘍,嚴重影響了我的下顎運動。我根本不能張嘴,這意味著我不能吃任何固體食物。我有四到五個月的時間只吃流質食物,每天喝六次配方奶粉。由於潰瘍,我一直感到口腔疼痛,無法入睡或休息。所以我不得不每天服用止痛藥來控制疼痛。

我覺得我撐不下去了。我無數次地祈求上帝,讓我從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中解脫出來。然而,每一次,上帝都藉著祂的話語、子民、某些事件和禱告提醒我,祂永遠與我同在,永不離棄我。每當我躺在床上接受放射治療時,上帝的話語都給我帶來安慰,那時我所能做的就是默想和在腦海中背誦祂的話。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篇4節)

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得以渡過難關,漸漸從治療中康復了。儘管離我接受治療(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3月)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時仍然覺得非常感動。

到今天為止,我的癌症已經治癒了一年多,我最近的一次CT報告沒有顯示出癌症的跡象。

許多人都無法相信我在癌症後的轉變,因為我現在已經恢復到正常的體重指數。有些人甚至懷疑當時我的癌症僅僅是在早期階段,因為我看起來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營養不良,頭髮也完全長回來了,我的皮膚也從放療的燒傷中完全癒合。這真是上帝在我生命中行的神跡。

 

 

 

*2019年3月,Rica從癌症中康復過後幾個月後的轉變。

 

 

癌症沒有毀了我的生活,反而給了我一個新的開始。我學會了重估生命中重要的事物,更加珍惜與愛人在一起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在患癌症之前,我往往工作過度,但現在我把照顧我的身體作為我的首要任務。我學會了更加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甚至吃飯也讓我很開心,因為我有過一段時間沒法吃東西!我也學會了更有耐心和鼓勵別人。

當然,有些事情我仍在努力和適應,比如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我的自信,安排定期的複查。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我的下一個任務是什麼?

雖然我可能沒有從上帝那裡得到所有的答案,但我想成為一個鼓勵者,並把我的故事分享給任何願意聆聽的人。我要鼓勵那些正處在恐懼中和正在經歷黑暗時期的人,要相信上帝,並知道在這場戰鬥中,你並不孤單。上帝的應許是可信的,祂給我們盼望。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三個方法教你應對生活的變動(有聲中文)

作者:Dominic Tham,馬來西亞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在堪培拉學習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我在那裡的生活幾乎完美:住在不錯的街區,每個月我都請朋友到家裡吃兩三次晚餐;有一份體面的初級系統分析員的工作,薪水也很高;所在的教會人人都以真心互相服侍,並渴望去到其他福音未及之地。生活似乎美好地有點不真實。

後來,因為學生簽證快到期,我必須回到自己的祖國馬來西亞。我嘗試申請繼續留在澳大利亞,但兩次都被拒簽。傷心欲絕的我不情願地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家」之路。

回到馬來西亞後,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找不到工作,也和朋友失去了聯繫。我也很難重新適應和家人住在一起的生活,因為我既失去了獨立性,也無法自由地請別人來家裡吃飯了。我倍感孤獨。

經過幾個月的尋求和禱告後,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也加入了一間教會,在那裡我(有點兒)找到了家的感覺,但我仍然懷念在堪培拉時的那種合一和歸屬感。

某次周末當我和團契小組去怡保(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度假時,轉折點來了。一路上我們都在聊天打趣,這讓我想起了過去和澳大利亞朋友在堪培拉的公路旅行,一種團體感油然而生。

慢慢地,這間教會成了我的家,現在我已經在這裡服事了一年。在我服事的這段時間裡,上帝為我開啟了許多機會,認識新的人,並且與和我有相似境遇的人並肩前行——我們都掙扎在生活的轉變和歸屬感的問題中。

如果你也剛從海外歸來,或正在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團契,下面是我學到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1.倚靠上帝的帶領

當時我極度想繼續留在堪培拉。我深愛著那裡的朋友和我所屬的團契,所以在這些被奪去時我感到一部分的自己好像死去了。我禁食禱告,希望上帝會回應我讓我留在堪培拉。但在我失望的時候一個朋友提醒我,上帝的意念和道路都高過我們的(以賽亞書55章9節)。

這句經文使我充滿了新的希望。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在馬來西亞開啟一段精彩紛呈的新旅程,倚靠上帝並在所經歷的每一段時節中向祂學習。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發現若是沒有我父親和朋友們的幫助,我根本無法獲得現在的工作。這份工作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工作地點離我所在的教會只有一站的地鐵距離,這就意味著我從教會回家時不用擔心交通問題了。

我曾以為依靠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事,而不必依賴他人。但上帝卻說,永遠不要輕看祂會如何利用他人來幫助我,而我也渴望看到上帝在未來給我的預備。祂是位畫家,我的生活就是祂的畫布。

 

2.和原來的團契保持聯繫

剛開始,我以為搬回馬來西亞就意味著與澳大利亞的朋友斷了聯繫,但多虧了科技發展,儘管有時差,我仍能與他們保持聯繫。有時我會登陸Zoom和他們一起學習聖經,或者和我以前的生命小組的成員閑聊。總的來說,不管是分享主內的表情包,還是探討自己在學習的聖經章節以及如何將它運用到生活中,都可以通過互發信息來實現。

我認識這些人已經很長時間了,所以很高興仍然能夠與他們保持聯繫,並向他們尋求建議和指導。

有一次,我向他們抱怨道,沒有人像他們一樣愛我、關心我,我常常覺得自己付出的愛和關心沒有得到回報。我的朋友就友善地讓我去讀幾節經文,比如馬太福音22章37-39節,並提醒我因著上帝的愛我也能夠愛別人。

 

3.建立並發展新團契

與老朋友保持連結固然重要,但接觸新團契中的朋友也必不可少,你還要刻意向上帝禱告有可以對你講真話並鼓勵你跟隨上帝的人能走進你的生活。

在教會裡找到你想與之建立關係的人——可能是和你一起服侍的同工,新團契小組的組員,或者是你注意到的在過去幾周一直獨自坐著的人。第一次打招呼可能會有點尷尬,但你可以禮拜結束後邀請對方與你和你的朋友共進午餐,對此,其一定會很感激。

上帝創造我們就是讓我們去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創世記2章18節),所以走出舒適區向教會裡的人問好,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吧!

建立人際關係和煮泡麵不同,這需要時間——要花時間去認識新朋友並一起參加一些活動。就我自己而言,我在教會中組織了幾次桌面遊戲和披薩之夜的活動,真的是有趣又能讓大家認識彼此的夜晚。

重回馬來西亞和找到一個新的團契對我來說並不容易,但卻是值得經歷的。雖然現在的生活和我曾經在腦海中的規劃有一點不同,但我開始意識到其實在送我回家的時候,上帝就知道祂在做什麼。也許是因為在堪培拉的生活太過於安逸,回到馬來西亞我反而有機會去學習信靠上帝,看到祂在我生命中的信實——不論祂把我放在哪裡。

現在,我偶爾仍然發現自己在努力適應馬來西亞的生活,但我相信上帝正在我的內心和周圍做工。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剛剛回國,如果你也正在思念著在海外的朋友,或對自己能否適應家鄉的生活感到迷茫,我的建議是不要著急,利用這段時間持續信靠上帝,相信祂在前方帶領著你的每一步。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這五項「細微」的過犯,你也在犯嗎?(有聲中文)

作者:Jasmine Ong, 紐西蘭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唐柵柵,中國

 

 

在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看到,個人選擇會影響整個社區:要麼是幫助減少病毒的傳播,要麼則是加快病毒的傳播。 我在自己的屬靈生命中也看到了相似之處,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決定慢慢地影響了我自己的生活,同時也影響了我生活圈裡的其他人。

有時候一些微小的罪就在那裡,每一個都潛伏在我們意識里的灰色地帶。我們很容易去給這些「小」罪找理由,當下覺得無可厚非,卻一點一點讓這些罪把耶穌本要賜給我們的喜樂和完全從我們的生命中抽走。

 

1.偏心待人

當一個朋友建議我去認識教會裡更多的人時,我會做出一些關懷他人的舉動,但實際上,我對結識目前朋友圈之外的人不感興趣。並且在我認識了新朋友之後,我只願意和其中友善和外向的人打交道,而疏遠那些讓我感到奇怪的人。並且我將之歸責於我的內向型人格。

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除了偽善之外,這裡還存在一種微妙的罪。在雅各書中,迴避某些人而偏向另一些人被視為偏心待人。雅各書2章1-13節中,作者斥責了教會中那些偏愛富人而不友善接待窮人的人,而我則是偏愛教會裡我認識的人和外向的人。

但這不是教會應該有的樣子。正如基督已經接受我一樣,我不斷祈禱上帝像幫助彼得那樣幫助我理解真理——上帝不偏待人,而是悅納所有敬畏祂,並行義的人(使徒行傳10章34節),好叫我成為管道,可以向上帝所有的子民傳遞祂的愛。

 

2.將八卦偽裝成「分享」

「我只是在處理自己的感受。這不是八卦,因為它確實發生了。」當我又抓住一個朋友聽我講我最近的一次爭吵時,我這樣告訴自己。

我習慣於將八卦偽裝成「分享」,並任由其肆虐發展,直到有一位朋友向我展示了另一種方式。

他小心翼翼地隱瞞了傷害他的人的名字,拒絕透露任何進一步的細節,只說他感到受傷,並且相信上帝會醫治他。

這迫使我思考我究竟為什麼要跟人分享我與他人紛爭的細節。我搜索了聖經,希望能從中找到借口為我的行為開脫,但是我發現經文告訴我的只有寬恕別人的過失或與他人私下解決(箴言19章11節,馬太福音18章15-17節)。

因此,這些天,當我又想」分享」時,我會停下來問自己:必須透露這些信息嗎?這樣對我們任何一方有什麼幫助?我分享這件事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3.工作中微妙的偷竊行為

我一直在工作中「小偷小摸」——特別是午休結束後還在閑聊,時不時地遲到個五分鐘,或者在工作時間查看個人社交媒體頁面等。

但是,你可能會想,其他人都這樣呀,就算我們的上司有時還不是如此!然而,聖經在這個問題上立場堅定。我們要全心全意地為主而不是人工作(歌羅西書3章23-24節)。這意味著我們要在工作時間全心全意地去完成我們工作中的任務。

自從意識到自己在偷取僱主的時間後,我對工作方式進行了一些更改:為了集中精力工作,我開始將手機放在儲物櫃,並且卸載了手機上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並跟同事分享我的這些新認識。

當然,這不是一直都有效的。鑒於當前的全球大流行,我刷新聞頁面的次數超過了絕對必要的次數。在這些情況下,我會在下班後繼續工作一會兒,以彌補錯過的時間。

 

4.逃避重要的對話

有太多次,對於朋友不明智的計劃,我都是強迫自己擠出一個微笑,然後一起點點頭。我不想冒險告訴他們我的真實想法,怕破壞了我們的關係。只要他們開心就好,不是嗎?

但是箴言27章6節告訴我們,「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

我已經吃了教訓,知道為了避免尷尬的談話而撒謊會使他人和我自己都失去彼此之間真誠的連接,而友誼需要這種真誠的連接才會健康生長。例如,當一個基督徒朋友告訴我他會在結婚前考慮同居時,我發現自己更容易附和他的想法並改變話題,而不是告訴他要警惕不道德的性行為。我表現得更像一個敵人,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朋友。相反,我本可以對這個話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試圖了解他的觀點,並與他一起探討聖經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5.沒有行動

我思考的最後一點是,通常,我犯罪不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而是我什麼都沒做。

我的生活充滿了未實現的良好願望。我曾考慮過輔導高危少年、探望居家老人、為難民教授英語。我當然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事情,但我更喜歡閑暇時間在沙發上躺著、看電視和敷面膜。

雅各寫道:「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4章17節),以此鼓勵我們付出行動。對我來說,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王——主耶穌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從那時起,我開始委身所在教會的兒童事工,因為我知道他們很缺人手,而我正處在一個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高效服事的人生階段。

C. S.路易斯(C. S.Lewis)在《魔鬼家書(The Screwtape Letters)》一書中寫道:「通往地獄的那條最安全的路其實並不陡峭——它坡度緩和,地面平坦,沒有急轉彎,沒有里程碑,也沒有路標。」

承認這些罪並公開分享這些罪對我來說並不容易,因為我自然希望自己的罪不被暴露,但我感謝上帝讓我認識到自己的這些罪,並賜我朋友引導我走向上帝呼召我們達到的更高標準。儘管我很想忽略這些細微的過犯,但我還是把它們帶到了上帝那裡,並發現罪人真的可以得到恩典。

如果你也遇到上述問題之一,聖經提醒我們:「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里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馬書8章1-2節)。令人鼓舞的是,在我們掙扎時,我們可以來到耶穌面前,因為祂體恤我們的軟弱,並要賜我們憐恤、恩惠,做我們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4-16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雖遇困境,我卻與上帝更親密(有聲中文)

作者:多加,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在跟男朋友交往六年後,我終於面對我們關於未來的方向漸行漸遠這個現實,提出了分手。我本以為自己會走不出分手的陰影,但上帝卻在此期間讓我經歷了祂奇妙的恩典。

 

1.在困境中,上帝與我們同在

分手兩個月後,晴天霹靂的事情發生了。一天晚上我接到電話,被告知剛來到新加坡的母親生病了,併入了院。剛好那時因為疫情的緣故,我不能留在醫院照顧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跪在地上禱告。第二天半夜收到醫院的通知,母親呼吸不順暢必須住進加護病房。連續兩天的驚嚇,使我無法安眠。但上帝的話語提醒我「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章10節) 。感謝主,當時教會的朋友和學校的同事就像家人一樣去關心與為母親代禱,讓我在黑暗中看見光。

 

2.在困境中,經歷祂的恩典

住院十天的母親因擔心醫藥以及住加護病房的費用寢食難安,所以一心想出院。然而出院後母親的住宿仍是一個問題。從醫院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為著母親的醫藥費禱告。到家後,像家人般的房東告訴我,他能夠在經費上幫助我,並且同意讓母親搬來與我同住。我清楚地知道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借著房東讓我看見了祂的愛。到了結算醫藥費時,因有政府津貼,再扣除母親和我的公積金,剛好能結付醫藥費。「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章34節)。

 

3.在困境中,得到盼望

 

那周主日崇拜的信息是「盼望而不蒙羞」。當我在低谷時,上帝用這信息提醒我,我們控制不了患難,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患難,且相信上帝容許患難必有祂的美意。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善用患難,在患難中便可不至沮喪被擊垮。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能歡歡喜喜的。因為聖經上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章3-5節)。在患難中經歷上帝,以積極的態度看待患難就是鍛煉,學習忍耐就會老練。

雖然我失去了愛情,又遇到母親生病,但我卻因此與上帝更加親密。感謝上帝,透過困境,祂讓我不斷地經歷祂的信實,以至於看見在祂那裡有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