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我們為什麼願意向上帝懺悔,卻不願彼此坦誠認罪?(有聲中文)

作者:Adriel Yeo, 新加坡

翻譯:詹啟聖,台灣

語音播讀:LOM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基督徒彼此之間的友情毫無疑問算得上是基督徒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卻很少像婚姻關係那樣被談及。畢竟,聖經並沒有說所有人都會結婚,卻很清楚地說了人們都需要委身群體中,才能夠長大成熟,互相鼓勵,並且感受來自上帝的愛(以弗所書4章13節,希伯來書10章24-25節)。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夠培養出健康的基督徒友誼呢?最常見的回答是多多與朋友一起禱告和一起讀經。但回顧自己二十多年來在教會的成長曆程,我發覺還有一個一直都很少被提及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在基督徒群體里的坦承認罪。

一周又一周,我們會在禮拜中默默地向主承認自己的罪,然後一起背誦公禱的懺悔經文。請別誤解我的意思:在教會裡的認罪,對於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身份以及我們是因着耶穌的寶血才得赦免(以弗所書1章7節)這兩點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我們是不是因此而忽略了在小組裡面認罪的重要性?我想不起在講道中聽過幾次這樣的信息,雖然或許也有可能是我在牧師提及這些信息時剛好睡著了。

你可能會覺得,「在小組中懺悔自己的罪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在最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時也是這麼想的。然而後來我發現:朋友間的彼此認罪可以給團契帶來你無法想象的效果。

我這輩子其實大部分時間跟我的教會都有種距離感,我並不希望其他人了解太多我在教會以外的生活。但這樣隱藏我的罪,讓我在教會朋友的面前築起了一道圍籬,這道圍籬使得別人不能了解真正的我。

或許你會說,至少我有在上帝面前認罪啊!但德國神學家及殉道者潘霍華牧師做了有趣的觀察並挑戰了這個想法:

「為什麼我們認為向上帝認罪遠比對一位弟兄認罪要簡單得多呢?上帝是聖潔無罪的,祂公平的審判罪惡以及所有的不順服。但弟兄卻跟我們一樣是有罪的,他能從自己的經歷出發理解我們隱藏的罪。那為什麼我們不會覺得在弟兄面前認罪比在神聖的上帝面前認罪要容易一些呢?

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們所謂的對上帝懺悔認罪,是不是只是在欺騙自己?是不是我們其實只是對自己認罪,然後告訴自己你已經得到赦免?而這是否也造成我們不斷地再度犯罪?基督徒的軟弱是否正是因為我們活在持續自己原諒自己,而沒有真正得到原諒這個事實中?」

是這樣子嗎?我回想自己無數次的在睡前隨口嘟噥着對上帝懺悔,自以為得到祂的赦免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上帝真是聖潔的,祂如何看待我們的罪難道不比基督徒弟兄如何看待我們的罪而更讓我們緊張嗎?然而現實中,我們似乎害怕對人認罪過於對上帝認罪。

當然,我們可能有特別的原因不願意對某個弟兄坦白我們的罪,例如害怕讓他因此跌倒。但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時候我們擔心人的審判過於擔心上帝的審判。還有,不幸的是,有些時候,人遠沒有上帝那麼能夠原諒人。

根據潘霍華牧師的說法,接下來我們必須要看到上帝如何透過我們在群體內的認罪來讓信徒共同成長。沒有承認的過犯會讓人與群體隔離,因為要持續隱藏這個過犯。基督徒若不願意在群體里承認自己的罪,就無法誠實、透明地過日子也無法接受他人的幫助。當我們對自己的基督徒同伴認罪悔改時,也就卸下了所有的驕傲,我們才能夠站在一起,彼此承擔重擔,真正地互相代禱(雅各書5章16節)。

 

在團體內懺悔認罪的潛在危險

但這並不表示在團體內懺悔認罪是毫無風險的。事實上我至少可以想出兩個風險。第一點是對你的認罪對象而言的。聽你懺悔認罪的人必須始終牢記真正的赦免唯獨來自於基督的十字架,絕不是由某個人來給予赦免原諒。

聽者的角色是將認罪者指向聖經,使其在經文中得到上帝的赦免。這才是團體的真正力量。聽者不能把自己當做上帝,而是應該向認罪者展現基督的大愛(約翰福音13章34-35節),讓其確信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正是為了我們犯下的這些罪而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個危險則是對認罪者而言。「為了靈魂的益處,萬萬不可將懺悔認罪當成自己的敬虔。」潘霍華牧師這麼說。我們得救不是因為我們認了罪,也不是由於我們在信仰上多麼努力,而是源於耶穌基督的寶血。換句話說,我們並不是因為認罪而得到救贖,而是因為相信基督才得到救贖。因着信,懺悔認罪是自然的結果。認罪及悔改是靠着聖靈所結的信心的果實。

 

找到適合的群體

那麼我們在哪裡能找到可以讓我們懺悔認罪的群體呢?個人認為剛開始最好是在非常親近的朋友所組成的小組裡。Grace works的創辦人Tan Soo Inn牧師寫了好幾本關於屬靈友誼的書籍,他提到一個3-2-1法則,我覺得非常適用也很有幫助。這個想法建議一個由三個人組成的小組,每次碰面兩小時,每個月聚會一次。

雖然我還沒有使用過這個 3-2-1法則,但我的確有一位我經常碰面的好朋友,我會跟他分享及認罪坦白(你可以說我運用了2-2-1法則)。我們的交情之所以那麼深是因為我們不只彼此分享基督,而且我對他完全透明從來不掩飾我的軟弱和過犯。

我們彼此的坦承認罪提醒我們自己的生命每時每刻都需要上帝的恩典,而且讓我們知道在這條成聖的道路上,我們並不是孤軍奮戰。

對於從來沒有這麼做過的人,第一次的嘗試可能會讓你覺得很尷尬,甚至是害怕。但聖經的確要我們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雅各書5章16節),所以我們應該要思想,缺乏與屬靈同伴彼此的懺悔認罪,會阻礙我們靈命的成長和成熟。

正是透過與屬靈同伴的相互懺悔認罪,我才明白弟兄姊妹們是在基督的十字架前跟我一同走天路的罪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靈修小文|榮耀上帝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封面圖片拍攝:finnbmo,中國

「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祢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祢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示錄 4章11節

今年的職業美式足球超級碗(Super Bowl)總決賽中,費城的鷹隊(Eagles)以爆冷的姿態, 勝出 5連冠的新英格蘭愛國者隊(Patriots)。這個賽果,令不少人感到驚訝!比賽結朿後,鷹隊隊員一起 跪在場地的中心,手牽手低頭禱告!

當傳媒記者爭相訪問的時候,他們是這樣回應的。鷹隊主教練Pederson 說:「我只可以將頌讃歸給我主及耶稣基督,是祂賜給我這個機會的!我想告訴大家,這是世上最出色的球員及堅固的團隊!」而球員Nick Foles則表示 :「我將榮耀歸給上帝!在這裏,我的女兒、妻子、家人及隊員與我一起,是多麼蒙福的!」另一位球員Zach Ertz 回答:「最先及最重要的,是令上帝得到榮耀。上帝若不與我們同在,便沒有今天的成果。這個團隊是令人驚喜的!」

雖然跟隨上帝並不代表一定會拿冠軍,但這種拿到冠軍第一時間便將榮耀歸給上帝的做法令人敬佩,是每個基督徒應當效法的。上帝的工作,在此之前,很早便在鷹隊中凝聚力量。除了隊伍集體的訓練外,每星期球員都會聚在一起,研讀聖經、禱告及分享。鷹隊隊員更走進社區支援有需要的青少年,並且到貧乏的地方,參與宣教的工作。這個團隊,以信仰為中心,依靠上帝的話,彼此造就,愛上帝愛人。雖然今屆超級碗已完結,但我相信,上帝仍然會藉着球隊裡的每個基督徒來榮耀祂的名!

其實人生就好似一埸比賽。在不同的階段,我們努力拼搏,希望被認同、得到掌聲、甚至榮譽。然而,在這場比賽中,我們是否願意放手去相信上帝的帶領?與祂一起,成就更美好及更大的事情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給耶穌的一封信——不要讓我離開祢(有聲中文)

作者:Nico, 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mom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親愛的耶穌,

祢好!相信祢知道我是誰,且是在我還沒出生以前祢就認識我。這是我第一次給祢寫信,所以開場白不懂要說些什麼才好,不過我知道祢會明白的。

耶穌,今年是我認識祢的第三年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雖然已過了三年,可那份剛認識祢時的感動卻日日如新,彷彿昨天才發生。

我還記得,小時候的第一個禱告是以交易式的口吻來尋求祢的幫助。因為當時對我而言祢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不易親近。所以我的禱告都是戰戰兢兢的,把自己的要求說完后,結尾加上如果祢幫助了我,我會如何報答祢之類的話。那時,我請求祢醫治媽媽的病,並說如果祢成全我,我就會下定決心去教會看看。如今,每當回想起這件往事,我都會忍不住笑開。想想祢給我的祝福總是超乎我的想象,渺小如我又怎能回報祢無比大的愛呢?

隨着逐漸加深對祢的認識,我發現祢是位很靠譜的上帝。不僅聆聽我所有的煩惱,還會給我安慰。在我無數次陷入情緒的低谷、遇到挫折的打擊,我都感受到有一雙無形的手一直帶領我走過生命中的難處。在我常以為自己很沒有用的時候,祢沒有怪我的軟弱,反而讓我明白我在祢心裡的價值。因此,我的禱告便從交易式禱告變成一個孩子向親近的父親訴說心情般的禱告。久了,我也能把藏在內心深處很多的秘密毫無避諱地向祢傾訴。

以前我是一個很喜歡抱怨的人。遇到什麼問題,我都會習慣拿起手機打給我的朋友。一來是向她們發泄情緒,二來我希望她們可以給我實際的安慰和幫助。她們是真的可以安慰我,可卻不長久。她們也許可以給我一時的幫助,可更多時候我還是得靠自己。

但耶穌祢就不同。我看不到,也聽不到祢,可是祢卻給我最實際的幫助和最溫暖的安慰。祢絕不會在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向祢傾訴的時候,只能無能為力地回我一句加油你可以的來打發我,只因祢了解當時的我做不到。相反的,在祢讓我盡情地向祢發泄情緒后,祢會溫柔地摸摸我的頭,用祢的方式提醒我祢一直都在。祢說過,我的日子如何,我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33章25節)。

祢伴我度過了好多的陰天和雨天。天空放晴時,我就猶如一隻小鳥,迫不及待地飛往外面的藍天白雲,把祢忘在身後。等到在外遇到傷害,才會急忙飛回祢那可靠的避風港。又好比一個不成熟的小孩,平日里總是忘記一直苦等孩子來電的父親。直到在外闖禍了,才急忙撥通電話,尋求爸爸的幫助。

耶穌,在那些美好的晴天,我總會有意無意地忘了祢。因為我覺得環境很順遂,好像沒什麼特別重大的事需要在禱告里尋求祢的幫助。因此常常做敷衍的禱告,甚至偶爾還會懶得抽出時間向祢禱告。然而,少了和祢的連接,就算環境再美好,我的心也會失去一種很深的喜樂。我想,這是因為祢是造人心的,所以只有祢才能滿足人心。

誰說有困難了才可以來找祢?一段最美好的關係,是無論喜怒哀樂都會來到祢面前與祢分享的關係。我一直都很羨慕摩西,因為他可以像朋友一樣和祢面對面說話。(出埃及記33章11節)於是,我也慢慢地把祢當成我最要好的朋友,而不只是一個嚴厲慈愛的父親。我來到祢的面前,正如摩西當年來到祢面前一樣,與祢分享一天中遇到的幸運事,比如功課做得好,被教授稱讚,在迷路時有人為我指路,讀到一本很棒的書等等。在和祢聊天的過程中,我才深深明白所謂的幸運其實是祢給我的恩典。所以我也學會了感恩,感謝祢給我的一切。祢如同我的知己,為我遇到開心的事開心,也耐心聽我發牢騷,聽我發泄被人得罪的情緒。反正在祢面前,我不需要偽裝自己,也不怕被祢嫌棄。我真的好愛祢!我愛祢,可,我的愛卻很膚淺。

我常常懷疑祢。猶如彼得,明知祢愛我,卻常常不認祢。猶如雅各,明知祢給我的安排是最好的,卻常常和祢唱反調。祢從沒應許我天色常藍,可當我遇到久久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卻埋怨祢。當祢給我安排的路模糊不清時,我懷疑祢的信實,想「祢這位以馬內利的上帝,到底有沒有與我同在?

耶穌,對不起。每當事情圓滿落幕後,我才乖乖來到祢的面前和祢道歉。當我回首過往,才發現祢哪一次不是在我失去某樣東西后加倍補償於我?祢哪次不曾在我身陷泥沼的時候伸手拉我一把?

認識祢三年多,未曾真正見過聽過祢的聲音。我總是羨慕那些可以看見異象清楚聽見祢聲音的人。可祢要我在聖經中認識祢,因祢要對我說的話已在聖經里的字裡行間里顯明。從聖經里,我可以了解到祢的幽默、誠實、激動甚至是悲慟。祢曾經為人的真實情緒讓我覺得祢不是那位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貼近我生活的父親、知己和良伴。在和熙的陽光下、洶湧的大海前,甚至是聽到孩童調皮的笑聲都能讓我感受到祢的同在。因為萬物是祢所造的。於是,在做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決定前,心裡已習慣先詢問祢的意見。所以我很喜歡一首詩歌里的歌詞,往前的每一步,常在冒險,驚喜之中:雖然沒見過祂,天天模糊,天天清明……

耶穌,祢不是滿足人慾望的阿拉丁神燈,而是教我們在禱告不被祢應允時學會堅強地信靠祢,成為一個多結果子的孩子。謝謝袮,讓我從以前的交易式禱告,到只會向天父求助的孩子,成長為現在不管開心難過都來到祢面前向祢分享並為人代禱的我。我無數次懷疑祢對我的愛,可祢從不厭倦地把我重新拉回祢面前,證明祢比其他人更愛我,雖然很多時候我並不明白。

最後,祢能答應我一件事嗎?答應我不要讓我離開祢。不管以後晴天雨天,都讓我堅定地信靠祢,一生不偏離。也許有一天我真的忘了祢曾經對我的好,但這封信可以提醒未來的自己,在祢裡面的成長與愛。

我愛祢,耶穌。

Nico 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當我走上順服就蒙福的恩典之路(有聲中文)

作者:何怡君,台灣

語音播讀:Joj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從小,我在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凡我想投入的事,父母在給了建議后,多數會讓我自行決定。所以我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便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每個年紀都追求着屬於自己的興趣嗜好、情感和夢想。然而我很專註於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至有時會忽略身處的規範與環境。

從小我就不喜歡規律,不喜歡被約束,更不喜歡服從權威。求學時期都曾因不想上課就翹課。我覺得,喜歡創作的自己,就該擁有藝術家性格,自由自在地活着;而情緒也該自由奔放,想笑的時候就笑,想哭的時候就哭。即便大學時,雖然我認識了基督信仰,明白和感受到上帝的愛,但上帝的尊榮和威嚴卻離我好遠,總是有聽卻沒有懂。

一直到我大三時,自己隨意跳入的感情以分手收場,我才開始意識到,人生不是只求愛我的上帝、愛我的人護着我,跟着自己的感覺走,就能順着我的意願過下去。上帝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我這才真正明白我好需要上帝的指引,才能繼續前行。也在不久后,我找到一間教導較為嚴謹的教會,開始學習靈修,每周參加主日、小組、主日學、禱告會、事奉等。我剛開始很不習慣,覺得整個人都被這些規矩綁死了;但漸漸地,卻因着這些規矩,我才得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主身上,也因此變得更加認識主,自然而然地內心更渴慕主。當我這麼做時,我才看見自己那顆浮躁、驕傲的心,是多麼需要學習安靜和謙卑下來,被祂改造。

於是當我要踏入職場時,我積極尋求主,求祂引導我下一階段的方向。結果上帝卻要我看清現實環境,打破我曾懷抱五年的記者夢,轉而進入社福團體作文字工作。這是屬靈里一次關於「順服」的大考,感謝主,我以感恩的心通過考驗。

上帝不只讓我在工作上順服祂。之後,我亦開始感受到,自己難以順服上帝在地上所設立的頭,例如家中的頭——父親,公司的頭——主管。與他們相處時,我常太過執著於他們的缺點,像是主管的決斷明明不盡正確,卻又以職位壓着我,要我一定要聽她的;或是與父親訴說最近的煩惱時,他沒有耐心聽我說完,就開始以他自己的想法解讀,長篇大論又文不對題地回應。每每遇到類似的形況,都讓我心中升起好多的委屈和自憐自義,每次都只想抵抗他們、不願順服他們,反而以怒氣回應。

然而有一次,我對於被激怒就以怒氣回應,這樣的惡性循環感到無比厭倦。小信的我實在別無他法,因此決定轉向主求告,求主救我脫離這樣的苦毒。結果在跪下的迫切禱告中,上帝放下經文,作為教導與提醒。從彼得前書第二章到第三章,我與當時一同禱告的姐妹逐節禱告,經文說:「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彼得前書2章18節);「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得前書3章9節)讓我得以大大地從主那得着力量。當我願意順服主的教導與提醒,來去面對父親和主管時,雖仍非盡善盡美,卻漸漸多了些愛心,少了些批判。後來更是能存心在生活和工作上順服他們,喜樂地相處。

當主管強勢作主時,上帝使我看見她的辛勞——擔任管理職的時間不長,很多溝通的拿捏、事務的判斷仍在學習中,我不該扯她後腿,而是應該為她的領導力禱告,並儘力成為一個幫助者;當父親急於回應時,我漸漸發現他那深切的愛——對於我的煩惱,比我自己還要更加擔憂,因此急着想用自己的歷練為我解憂,而我也反思自己,平常有沒有認真聽父親說話,要學習在愛中尊重與成全彼此。

一路過來,上帝真的讓我看見順服真是個祝福。順服主不但不會讓我失去自由,還會讓我得到由內心發出的真正的自由。當然,叛逆的人能順服,不是靠着自己,乃是靠主成事,走上順服就蒙福的恩典之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