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天生耳聾怕什麼,上帝說不自憐

noselfpity

作者: Yahya A. Tioso, 印度尼西亞;英譯中:孔曉慧,中國

我有一大把理由让自己自憐。其中最大的一個理由就是身體的缺陷:我天生耳聾。直到七歲那年,父母把我送到一所專門為殘障人士開設的特殊小學后,我才學會說話。

整個童年,我只有在家與家人相處或在學校與跟我有同樣境遇的小朋友相處時才感到輕鬆、自在。我缺乏自信,不敢在公共場合與人打交道。比如,每次點菜時,我都會讓父母或姐姐幫我點,因為怕別人聽不懂我說話或笑話我嗓音奇怪。

我經常擺出一副我是受害者的模樣,覺得自己理應得到同情與幫助。我給自己的借口始終如一:“我有什麼辦法?我聽不見,所以需要幫助啊。”那時,我並沒意識到,如果持續活在這種心態中,我將錯失良機去開發上帝賜我的潛能與才華。

但上帝通過祂奇妙的工作向我展現了祂無盡的慈愛和大能。祂教會了我如何擺脫自憐,又如何用祂的話語更新我的心思意念。

1. 凡事仰望上帝

從特殊學校畢業后,父母把我送入普通高中。那兒沒有對耳聾學生的特殊照顧。儘管知道父母是在禱告尋求了上帝的引領后才做出的決定,我內心仍舊害怕,擔心那兒的學生個個比我聰明,害怕課業跟不上。

真是說什麼來什麼。一入學,我就受挫了。正常孩子和聾兒之間的差異太大了。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外星人,孤立無緣、與人隔絕。沒人願意接近我。老師語速太快,根本跟不上。我什麼都聽不懂,常常躲到廁所里哭。

我開始懷念過去。那時在學校里,老師進度慢,我都能聽懂。朋友也能聽懂我的話,跟我一起玩,多麼輕鬆愉快!

當我實在受不了時,我跟父母提出轉至特殊學校。令我吃驚的是,父母沒同意,而是問我:“你現在最迫切的需要是什麼?”我立刻回答:“朋友”。

他們讓我迫切禱告,向上帝要一個夥伴。我照做了,上帝也應允了。

一天,一個同學向我走來,問我會不會說話。我回答:“會說一點兒。”

從此,他成了我的好朋友,喜歡與我交談。聽不懂我說什麼時,他就讓我重複一遍。如果我重複幾次他仍不懂,他就讓我寫下來。如果我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他也同樣先多重複幾次,然後寫下來。這樣的一來一往讓我逐漸有了開口說話的自信。

上帝這樣的恩典真是讓我驚奇。這段經歷使我信心倍增,相信祂垂聽祂子民的禱告。我也學會了在困境中向上帝求援,而不是耽於自憐。

2. 心懷感恩

自憐讓我只關注生活中糟糕的一面,而忽視了上帝所賜的各樣恩惠。自憐讓我喜歡與人比較,不滿自己所處的環境,怨天尤人。

“上帝為什麼把我創造成這個樣子?”
“為什麼我沒有其他人漂亮或帥氣?”
“上帝為什麼讓我出生在現在的家庭?”
“為什麼我的父母沒有朋友的父母好?”
“生活要是能輕鬆點就好了。”

但上帝開了我的眼睛,讓我看到生活中充滿值得感恩的事情。祂給我一個充滿愛的家,一個舒適的住處,又有好吃的食物,上學的機會,還能交到好朋友,遇上好的老師,等等。

最感恩的是上帝引領我認識祂,並經歷祂的愛。聖經說我們都是祂手所造的,包括我自己(詩139章13-14節)。祂是如此愛我們,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在十字架上為我贖罪,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約翰福音3章15節)。

當我開始定睛上帝的愛和良善時,我的心如釋重負,充滿喜樂。相比於祂所賜的,我所有的問題都不值一提了。雖然有時生活不容易,可上帝不斷加我力量,並與我一起面對。我的眼睛不再總是看到問題,而是看到上帝的偉大。

3. 把“人身權利”交給上帝

因為自憐,很微妙地,我開始相信,因為我不幸的遭遇,我有權利要求別人的照顧、幫助、服侍、和特殊對待。我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並且一旦別人達不到我的期待,我就萬分失望。

比如我會抱怨:“為什麼沒人留意到我、幫助我或成為我的朋友?”潛意識裡,因為我耳聾,我總期待他人為我做這做那。一旦沒獲得關注,不必要的壓力和心痛便隨之而來。

記得到馬來西亞上大學時,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遠離親人和朋友。我很難過,新環境適應得也不是很順利。雖然有禱告,但事情看起來並沒有任何好轉。就在那時,上帝向我的心說話。祂說:“我的孩子,把你的“人身權利”交給我吧。你得到關照的權利,獲取幫助的權利,還有你享有朋友的權利,都交給我。”上帝的命令聽起來很奇怪,讓我感到很意外。剛開始,我並不想聽從。但是當我回想起,在過往的經歷中,上帝是如何為我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時,我終於決定順服。我把自己所有的“人身權利”交給了祂,即使那時並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第二天,我的心徹底改變了,內心平安涌流,也終於明白上帝為什麼讓我把自己的“人身權利”交給祂。當我交出自己的“人身權利”之後,我不再期待他人因為我的特殊狀況而給予我幫助和照顧,而是轉向上帝,相信祂會在最恰當的時間供應我的一切所需。

4. 相信上帝和祂的計劃

小時候,我經常問媽媽:“為什麼我生下來就耳聾?”她每次都回答:“因為媽媽懷你的時候生病了。”但是她的回答從來都沒有讓我滿足。

一天,我又問她同樣的問題。這次,她沒有像往常那樣回答我,而是打開聖經,讓我和她一起讀約翰福音9章1-3節。經上說:“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

很多人認為身體的缺陷是罪的結果……要麼是那個人的罪,要麼是父母的罪。但是耶穌在這兒明確地說上帝有時會容許人出生時帶着缺陷,因為祂要在這個人身上有更大的計劃。

讀到這段經文,我內心釋然了。原來我不是一個有“缺陷的產物”,即便我身患殘疾,上帝在我身上也有自己的計劃。雖然我不能完全了解上帝會如何透過我的生命來做工,但是我希望盡最大努力來過一個討祂喜悅的生活。

慢慢地,我開始結識更多的朋友,也能夠跟上課程。我甚至在學業中表現出色,從7年級到11年級,除了兩次以外,我一直都是全班第一。最終,我有機會出國留學,並在大學里的一門課上獲得了“最佳產品設計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甚至結婚成家。

現在回想起來,我能夠看到上帝是如何通過我的生命來展現祂的大能和慈愛的。

如果一個正常人有所成就,那可能不足為奇。但是對於一個與人交流有障礙、課堂內容理解有困難的人來說,如果名列前茅,大家就知道不太可能是靠他的個人能力了。同樣,我還見過一個用腳畫畫的人,比普通人用手畫出來的還美。

我相信上帝揀選身體有缺陷的人或被世界定義為弱者的人來向世人彰顯祂的榮耀和計劃。(哥林多前書1章26-29節)

這樣的認識帶來了我心態上的改變,幫助我不再給自憐找理由。我可以信靠上帝,因為祂可以使用祂子民的軟弱和任何境況,也包括我的軟弱和境況,來彰顯祂的榮耀。

點擊此處關注作者網站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印尼文原文刊登於雅米印尼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耶穌不曾放棄的,我憑什麼視若無睹

invite freinds-1267709_1280

作者:黃康耀,馬來西亞

隔天就是復活節,就在我極力邀請一位非基督徒朋友來參加復活主日崇拜卻遭到拒絕時,一位基督徒朋友對我說了一句:“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信仰強加在別人身上。”雖然我明白不強人所難這個道理,但是,當與聖經的真理並排時,面對基督不曾放棄,甚至願意用生命來贖回的靈魂,我真的可以將我這位非基督徒朋友的救恩看得無關緊要嗎?於是我開始反覆思想上帝的話。

腓立比書2章6-8節說,“祂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原本有無盡尊榮的上帝的兒子,為了祂所顧念的罪人以及為要除去我們的罪孽,道成肉身降世為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在基督里得以再次被悅納,進入觸不可及的聖潔光中,也可以來到施恩寶座前領受憐恤、恩惠和隨時的幫助,並敬拜祂。

我若漠不關心親朋好友的救恩,亦或草率看待的話,我豈不是與耶穌基督看待靈魂的眼光背道而馳?

如果我因為害怕被拒絕、被嘲笑而以福音為恥的話,不就意味着我寧可不訴說上帝的大能,也要隱藏自己的軟弱嗎?

如果我不願為耶穌基督的緣故放下自己的舒適和驕傲,這不也意味着我視大使命為可有可無,視耶穌基督的同在為多此一舉,祂所賜的豐盛生命還不比我的世俗生活來得更好嗎?

尊重一位畫家最好的表達方式,莫過於好好珍惜他的作品。因此,我愛上帝,就要愛按照祂形象所造的人,而最能表達愛的方式,不就是把上帝的愛介紹給他們嗎?

我知道領人歸主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我的朋友來參加我們的復活節敬拜,他也不一定馬上信主。但我願意持續地在生活中用上帝的愛去關愛身邊的朋友,也為他們禱告守候,不錯過任何機會邀請他們來見證我在主里的新生命。因為,耶穌不曾放棄的,我不能視若無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未來,路在何方?

signpost-20032_640

作者:Jie-Ying Wu,台灣

聊起未來這個話題時,多數人會侃侃而談自己對未來的期待,或自己所規劃的人生藍圖、夢想及成就。世人會用不同的外在條件來定義未來的好壞,例如:金錢、學歷、能力等。因此,不少人便投入許多心力去追逐這些條件,好能夠得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對未來如此的追求,看似合理,但卻暗藏著引發個人驕傲的危機,這些種種的條件甚至會束縛我們,讓我們難以活出上帝所賜予我們本應活出的樣貌。那麼,未來究竟在何方?下面讓我來分享幾點個人在尋求未來時所總結的經驗及方法。

1.檢視自己尋求未來的動機,一切須出自於愛

中學時期,我時常用成績來定義自己的價值。當時的我認為擁有好的成績即有好的未來。為此,我總是在考試上盡量拿到好成績。但漸漸地,由於太過執著於課業成績,我變得無法理解周遭同學為什麼不能專心念書,有時甚至會因此責備他人。不知不覺,眼光也變得越發狹隘,缺乏同理心。

高中畢業後,基於自己的個性和,也為了穩固自己的未來,我大學選擇了就讀法律系。然而大學生活卻和我想像的完全不同。大學所讀的書籍用語艱澀,很快我便對讀書失去了興趣,對校內的課外活動也提不起精神,大學夢就此破碎。後來,因為內心實在感到空虛無力,我選擇走進了教會尋求上帝的幫助。當時,我常問上帝,究竟要給我什麼樣的未來?上帝沒有立即回應我,而是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來破碎我的生命,教我心中要有愛。

上帝常常透過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提醒我:「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於我無益。」這段經文,在我尋求未來的方向中,一直不斷地提醒我,成為我檢視動機的指標。不論一個人有多少恩賜和才能,一切所做的事都須以愛為根基。若是出自於追求表現或虛榮心,換來的都只會是虛空與無益。相反,若一切所做的,是出自於愛,那內心自然就會充滿熱情以及對上帝的盼望。

2.放下個人意志,讓上帝引導未來

箴言3章5-6節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在尋求未來的過程中,難免會不小心按著自己的意思去行動。但我們是上帝所造的器皿,唯有祂知道哪一條路才是最適合我們的。我們若尋求祂,順服祂的旨意走向未來,必定能夠活出上帝所賜予我們所當有的特質與樣貌。

大學畢業後,我按著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想找到與本科系相關的工作,但上帝卻引導我進入了我從未想過的職業──小學助理老師。最初,我對於這份工作感到十分害怕。不過上帝卻讓我在其中學到如何與孩子相處,以及用心關心他們。透過這份工作,我也越來越了解自己,原有的冷漠性格慢慢得到上帝的修剪。後來,上帝更是在我心中放下了對孩子的擔負,使我日後得以參與教會的兒童事工。

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所安排的,不是人所能測度,但祂卻很樂意我們參與祂的計畫。當我們願意走向祂所安排的計畫時,內心便會知道祂要給予我們的異象是什麼了。

3.不只尋求自己的未來,還要學習看到別人的需要

過去,我一直想履行個人的理想,卻失去了了解他人感受的心。然而腓立比書2章4節教導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尋求未來,不僅是關乎自己的事,也關乎他人。世界並不繞著我們轉動,而我們需要留心的是心中有無這個世界。找尋未來的人,多數都期待自己能夠發展得更好,但這個向外發展的過程,必然會與他人產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有時需要扮演付出者的角色,而該角色即是學習如何謙卑做僕人。

腓立比書2章5-7節也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當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時,不是頤指氣使地要人們達到祂的要求,而是先看到人被罪挾制的心需要得著釋放。祂以僕人之姿,帶著使命,幫助我們能夠享受上帝所賦予的愛。所以,當我們用僕人的心尋求未來時,不僅容易使我們看見他人的需要,更能點燃生命中對主的熱情。如今,因著聖經的教導,我願意放下自我為中心,學習付出,學會關愛他人,在尋求未來的道路上也更喜樂了。

上帝所引導的未來,有別於世界的未來。這樣的未來,不是一昧地追求外在的領先,而是在過程中查驗自己的內心為何。內心動機出自於良善,有上帝的愛作為根基時,我們就會越發地清楚未來的意義。因此,若發現自己內心時常被外在的利益牽引時,愿保羅的鼓勵常常提醒我們:「不要效法這世代,要藉著理性的更新而改變,使你們可以分辨什麼是神的旨意——那美善、可喜悅、完美的旨意。」(羅馬書12章2節)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堂與地獄)

每一天

heart-996157_640

作者:Extol

每一天

最美好的一件事

就是能在祢的愛中與祢相遇

緊緊地握住祢的手

不願意再有分離

每一天

最寶貴的一件事

就是能聆聽到祢溫柔的聲音

句句深入我心

使我知道何為祢所喜悅的

每一天

最渴望的一件事

就是將所有的苦楚與歡樂

能與祢傾訴

因為沒有人比祢更懂我

每一天

最期待的一件事

就是卸下所有的重擔與包袱

讓祢的寶血來潔凈與醫治

使生命重新得力煥發光彩

每一天

最感恩的一件事

就是祢無條件地愛我應允我

為我預備的

總遠遠超過我的所求與所想

真的讓我受寵若驚

……

哦!天父,爸爸,我愛祢!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