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時…..

作者:Elisa,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控制不住的怒火

我很大聲地在電話里說:「你講完了嗎?可以聽我講了嗎?」然後一股腦把我心中的不愉快,委屈、埋怨傾倒給了對方。

這是我第一次情緒失控,向對方發火。我覺得自己在很有禮貌地聽她講話。但當我開始要解釋時,剛一開口,她就打斷我……這讓我實在抑制不住怒火。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對方是我就讀大學的不同班同學,我們在其中一科必修課程的社區課業中被分為一組。偶然相遇,對方被選中擔任主席,我是副主席。然而我們在活動的場地考察上出現了矛盾。

第一次在場地考察後,她告訴我們不要對任何組員透露資料,原因是我們的計劃方針還不明確,她希望可以先做些資料收集。這個想法沒有錯,但我希望至少可以跟組員交代。雖然我不是很認同在團隊里存在著這種神秘感。但是,我還是願意選擇順服掌權者的權柄。

除了副主席的身份,我也是屬於市場組的一員。於是我發了場地考察的照片給市場組的成員,主要是希望我們能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海報設計。後來,在市場組的聊天群組裡,成員們討論著之前在會議中定下的方針,並對此有些質疑,還是副主席的我,明白主席需要做些研究調查,於是便對他們說:「具體的事情,主席會對這再發聲明。」市場組的成員們又向我發表了一些蠻有建設性的看法,我覺得可以提供主席做參考,或許可以採用他們的想法。

我透過信息,告訴主席這些看法。然而在我們的信息對話中,我看出了對方責備的意思。我就打了一通電話給她,想著可以向她解釋清楚。然而,她責備起我了,說我向外人透露了資料。我告訴她,我沒有透露任何資料,只是在她的同意下,發照片給市場組做海報而已。當有組員問起,我也只是跟他們說: 「 主席有想法之後,會在組裡通知。」
矛盾升級

讓我震驚的是,下一次會議中,她在未曾與我商量的情況下就草擬了會議大綱。作為副主席,我感到自己完全不被尊重。加上我又因自己的一些私事而遲到,在我進到會議室後,市場組只是簡單地跟我說了一下會議內容。但當我表達我對此的想法時,他們卻保持沉默。我感到自己被冷落和孤立了,這感覺太憋屈了。也許是因著我壓抑不住的音量,主席叫我到前面跟她講。

帶著不滿的我在會議大發雷霆,將我對策劃的意見毫不掩飾地對著主席大聲哄叫,還拍了一下桌子。全場鴉雀無聲。發怒之後,我深知自己失控了,在心中默默禱告後,我不知不覺地,安靜地回到了我的位子。我感到又憤怒又羞愧,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辭職。刻不緩慢,一回家我就打辭呈給教授。

發怒令我無法控制情緒,嚴重到開始偏頭痛。「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 10章12節 )我雖然知道這樣不討上帝的喜悅,但我的心裡有太多的委屈,加上之前對話積攢的怒氣,我內心的平安徹底失去了,導致我對待身邊的人也變得暴躁,缺乏耐心。我向主認罪,並尋求恩典,求主賜我力量寬恕她。

 

主動工

我看見上帝奇妙地在我們之間動工。主席所做的計劃書被教授拒絕,並要求我們提交一份新的策劃。這是我在任職期間,需要完成的事項,所以我要求教授給我機會與主席合作再做一份給她。教授答應了,讓我,主席和現任副主席合作完成。這件事中,我與現任副主席也產生了小摩擦,她處處維護主席,深怕我會傷害她。

我個人覺得很無辜,主席先發脾氣,她卻叫我不要再跟主席爭吵。我只是訴說出計劃書的問題所在,主席就說我態度壞,不願與我談。我真的好冤啊!

第二天早上,當我還在思考該怎麼向教授報告我們的狀況時,沒想到,教授就主動發信息給我說她有義務為我們解決矛盾。因此要求我加她進組。由教授做中間人,讓我們彼此發表各自的感受,她也給了我們中肯的回饋,希望我們可以各自進步,一起完成。因此,我們的關係重新修復和好,總算可以和平相處了。

我們各自道歉後,把話聊開,當下我們用很愉快的心情完成了我們的計劃書。在過程中,我們彼此有商有量,討論要怎樣完成它。第一次,她詢問我的意見,也用笑臉表情符號回復我。就這樣,我們和好了。我也做好自己市場部的本分,合力完成了整個計劃。
面對自己的問題

從這次的教訓中,我學習到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下,我都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因為我的驕傲和愚昧,會讓人和自己受到傷害。我需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 (腓立比書 2章3節),不要放大自己的感受。就好像上帝沒有要求我完美,我又如何能要求他人一定要依著我的標準對待我呢!

上帝透過第三者的介入,平息我們之間的紛爭;祂也教導我不應該引起爭論,倒要追求和平(以弗所書 4章31節)。如果有時間倒流的機會,我會學習忍耐,不與她起爭論。至少在會議中,要先顧及她的顏面,而不是對她發脾氣。當我們無法達到共識或溝通的時候,盡量在找到溝通方式前,控制自己的脾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

我終於厭倦了隱藏自己的罪(有聲中文)

作者:Dorothy Norberg,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真相總會大白的。」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這句話讓我心生恐懼,因為當我母親這麼說的時候,意味著即便她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的悖逆,她還是知道我犯了錯,並等待上帝來譴責我的良知。

這句話出自民數記32章23節,是摩西用來警告以色列民不要違背他們與上帝之間的盟約關係的。但這句話也說明了即使我們有辦法掩蓋犯罪的證據並拒絕承認自己的罪,我們最終還是無法逃避我們犯了罪的事實。

當我讀懸疑小說的時候,總是會期待著偵探揭露罪犯的那一刻。但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自己更像是那些掩蓋自己罪行的罪犯,害怕自己不得不面對真相及其後果的那一刻。我覺得沒有什麼比讓人看到我有多壞更讓我害怕的了。

隨著我漸漸長大,我不再浪費母親的時間,對我顯而易見的行為撒謊,但我開始用其他方式犯罪。教會裡的人認為我是一個可愛的女孩,但在家裡,我的性格特點是愛發脾氣,蔑視他人。當青年領袖們稱讚我聖經知識豐富和品格優秀時,我試圖讓他們看到我根本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虔誠,但他們卻覺得我是謙遜,反而更加讚賞我。他們根本不會知道我實際上有多壞。如果讓大家看到我裡面有多破碎,大家肯定會被我嚇跑,所以在公眾場合我會保持自己的行為符合大家的期望。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個偽君子。

面對自己的本相

我會花好幾個小時沉浸在自己所感知到的罪惡感和無罪感中,這讓我對懸疑小說產生了畢生的興趣。Hannah Anderson在她的書《All That』s Good》的某一章中寫到懸疑小說幫助她發現了真相的重要性:讀者會喜歡讀偵探小說是因為他們在其中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的東西——確定性、真相和結果。這些也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但同時也是我最害怕的。

在我的青少年時代即將結束之際,我如數家珍地閱讀著Agatha Christie的每一部懸疑小說,享受著她的著名作品Hercule Poirot和Miss Marple以及她那些不那麼知名的偵探冒險系列。Agatha Christie出版於1920年至1973年之間的推理小說,以其巧妙曲折的情節和道德核心而聞名。她筆下的偵探們熱愛正義、不顧個人和社會代價一心去尋找事實真相。

正如Hannah Anderson所寫的:「追求真相需要的不僅僅是知道事實的走向。它還需要不論如何都誠實地跟著事實走。」當我讀到書的結尾,看到兇手是某個可愛的人,或者是一個我喜歡的人時,我會在心裡嘆息,因為我不希望兇手是他們!

當我在消化虛構小說里的真相時,我意識到這些懸疑謀殺小說多麼真實地展現了人類墮落的本相。我們都傾向於對那些不討人喜歡的人做最壞的假定,卻又最大化地忽視那些看似富有同情心之人的罪惡。但我們都是罪人,而且我們並不總會把內心的罪惡展現給人看。

一想到那些我關心的角色因著他們的所作所為而面臨坐牢或死刑,我就感到很痛苦。但這是他們應得的懲罰,如果偵探沒有發現他們的罪行,無辜的人還會一直被懷疑。

真相必須被揭露出來,即使結果會令人不快。在讀小說中認識到這一點使我更加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本相。與此同時,每天讀一篇謀殺懸疑故事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危險信號,意識到我曾經因為困惑和無助而忽視的罪已經深深紮根於我的日常習慣和思想之中。

我可以編造出一些故事來解釋和緩解我的問題和理想狀況之間的張力,然而與其去尋找證據來證實我的解釋,我更願意以那些最好的懸疑小說所鼓勵的真相標準來要求自己——願意麵對最準確、最不偏不倚的事實。

 

真相讓我們得自由

後來我發現我的情況比我原先想的要糟糕得多,我的內疚感變得更加強烈了。這期間,我對為自己的罪辯解越來越不感興趣了,因為我需要的不是更好的辯解,而是寬恕。

這種絕望感把我拉回到我小時候背誦過的那句經文:「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 1章9節 )

我緊緊握住這個應許。我知道,即使重新認識自己和正視自己的罪無比痛苦,上帝也不會把我撇在墮落的深淵。祂應許要潔凈我,我要做的就是認罪,憑信心尋求祂。

我堅信「真相比我的自我形象重要得多。」當我面對現實並在悔改中前行時,我體會到被一個早已深知道我一切的上帝所愛意味著什麼(詩篇139篇1-5節 )。我擔心的後果與上帝豐盛的恩典相比顯得微不足道。我知道,即使在我最不堪的時候,祂也會憐憫我。

正如詩篇作者所寫的:「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篇32篇1-2節)。我終於可以自由地面對真相了,也體會到了罪被洗凈的感覺。

當我終於將我的掙扎告訴人們時,他們對我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最讓我寬慰的是我相信並得到了主的恩典。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獻祭,我的罪被洗凈了,並以公義為袍(以賽亞書61章10節),這個真理把我從罪的捆綁、從過去對真相的恐懼中拯救了出來。

我的一切罪惡和我過去的一切不堪都在十字架上暴露無遺。雖然這令人想到就很痛苦,但也同時讓我擺脫了自己虛幻的良善面紗。我的罪必然會大白於世,但基督的憐憫會更新我,因為不論發生什麼,那知道一切真相的主都選擇愛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當我意識到自己沒有專心愛主時……(有聲播讀)

作者:Amy Ji,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作為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外加一個嬰兒的母親,這意味著我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更不用說靈修、聽講道、讀屬靈書籍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為了看完朋友推薦的一部電視劇,我連續三個晚上熬夜到凌晨。第四天早上,我對丈夫脾氣暴躁,對孩子們也非常不耐煩。我確實看完了這部劇,從浪漫的結局中得到了些許滿足。可是,那天早上我丈夫沒有咖啡喝、孩子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為我太累了,他們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使我心煩意亂。

那天下午晚些時候,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掛在孩子房間相框里詩篇第86篇的話語像一輛行駛的高鐵一樣擊中了我。11節說:「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

這是我們給寶寶Nathan的人生經文。我們選擇這節經文是因為Nathan生來心臟上就有一個洞,所以我們每天都為他禱告這一節經文。希望這洞可以自然閉合,不影響他的健康和身體成長,並且希望他的屬靈生命也穩固成長——成為一心一意敬畏耶和華的人。我們日復一日虔誠地禱告,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擔心會要做心臟手術,但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知道只有上帝才能保守他。

當我抱著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這句經文時,我感到一陣內疚。為什麼我如此迫切地為孩子心臟上的洞禱告,卻那麼容易忽略了自己情感分裂的內心?

整整三個晚上,我心甘情願地放棄了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職責,去追一部虛構的電視劇。然而,與此同時,我又向我的女友們哀嘆,說對於身為人母的人來說,持續的屬靈操練異常艱難。我沒有時間讀聖經,卻有足夠的時間瀏覽社交媒體;沒有時間坐下來聽完一場講道,卻可以愉快地一集又一集地看與我當前的生活和永恆的生命都毫無關係的電視劇。

全心全意愛上帝就應該更好地愛我的丈夫以及對我年幼的孩子更有耐心。全心全意全力地愛上帝與我完成每天做飯、打掃衛生、寫作和工作的職責一點也不矛盾。但對電視劇的一時痴迷卻是與這相悖的。它讓我不能夠在上帝面前盡到作為妻子、母親及作工者應盡的責任。最重要的是,它把我的視線從我最愛的基督身上移開了。

世界在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這在當今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瀏覽器上彈出的廣告、社交媒體上的促銷廣告,頻頻出現的促銷郵件無處不在。雖然世俗世界在告訴我們「點擊這裡」,「閱讀更多」……但沒有任何網路信息竊取技術或社交媒體用戶分析能比那位為了祂自己的榮耀和特別目的而創造了我們的造物主更了解我們。難怪申命記6章5節告訴我們:「你要盡心、盡性、儘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只有在祂那裡,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成就感和永恆的滿足。

值得慶幸的是,通過這段插曲,我學會了更有意識地守護與主在一起的時間。為了避免被誘惑,我把Facebook和看劇APP從手機上刪除了。我也在手機上設置了一個鬧鐘,提醒我每天讀主的話。我的大孩子提醒我每天晚上要靈修和禱告。我丈夫經常用晚上的時間做講道準備和預備帶領查經,並常常到很晚,這激勵我也這麼做。我也試著每周抽出一個早晨在網上聽一場講道,因為周日在教會的時候我必須要照顧Nathan而無法聽道。到目前為止,這個習慣僅僅持續了一個月。但我禱告自己能夠將它們繼續下去。不僅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我的孩子們能夠效法。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並沒有完全放棄「娛樂」。相反,我在學著用適度和更多種的方式來休閑,好榮耀上帝。

我會看電視劇,也會讀書、健身、聽音樂等等。我沒有讓自己再次被吸進那個黑洞,而是尋求了我屬靈姊妹們的幫助,讓她們監督我,時不時來問問我在做什麼,因為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取得勝利。

現在,每當我為Nathan的心臟狀況禱告時,我也記得為我自己的心禱告——因為它極其容易偏離正路,也極易受到誘惑。惟願耶和華賜我一顆一心一意的心。因為只有在聖靈的幫助下,我才能全心全意全力地愛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SSA特輯| 破碎的得修復(有聲中文)

作者:Hon Chin Foang,新加坡Good News Baptist Church主任牧師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我在25年前認識主。在跟隨主的25年里,祂帶領我認識了幾位深受同性吸引(SSA)問題困擾的弟兄。主借著我與他們的友誼,教會了我許多寶貴的功課,也改變了我的生命和服侍方向。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學到的以及至今仍在學習的關鍵點。

多年以來我一直在一所地方教會聚會。在我剛加入那會兒,一個40歲出頭的弟兄成為了我的朋友,並常常鼓勵我這個新信徒。他熱情友好的性格讓教會的許多人受到鼓舞。但隨著我對他了解的深入,我發現在他善於交際應酬的外表下卻藏著一個飽受挫折的靈魂,導致他長期以來思想悲觀,內心痛苦。在經歷了兩次腦部大手術後,他一直生活在反反覆復的抑鬱狀態中,常常哀嘆生活給了他一副爛牌。因著上帝的恩典,隨著我們更多的相處,我們的友誼也與日俱增。我們常常每周見一次,他甚至會邀請我在他家過夜。不久後,每次在他家過夜時,他都會希望我睡在他身邊,並在睡覺時牽著我的手。雖然一開始我覺得很不舒服(因為我和弟兄從來沒有這麼近的身體接觸),但我並沒有多想。直到有一天,他向我透露,他從小就受同性吸引問題的困擾。這一發現讓我理解了他對弟兄的情感依賴、對我用以表達好感的肢體接觸以及他對男性友誼的渴求。

上帝藉此讓我開始明白,他受同性吸引的問題僅僅是他內心深處對他所缺乏的男性關係、兄弟之愛和健康男性友誼需要的表現。因著恩典,主使我能繼續作為主內弟兄對他給予關懷和幫助。不幸的是,自從他向我透露了他內心深處的秘密後,就開始擔心我會背叛他的信任,泄露他的秘密。他時刻活在這樣的恐懼中,身心備受折磨。幾年後,我得知他自殺的消息,感到非常震驚。多年來,恥辱、恐懼和與SSA鬥爭的痛苦讓他疲憊不堪,最終走向死亡。在我與他八年的友誼中,主讓我明白那些在SSA問題中掙扎的人,最需要的是能讓他們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接納的安全關係。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與同性建立健康的友誼,且越來越有主的榮光。

在同一時期,主帶領我認識了另外兩個受同性吸引問題困擾的弟兄。一個是我當時在大學生團契所牧養的弟兄JT。在過去的23年里,我們從導師和門徒的關係,成為了彼此扶持的弟兄,然後成為一起幫助深受SSA困擾弟兄的同工。在我們起初建立門徒關係的那幾年,JT坦誠地告訴我他與SSA鬥爭的痛苦,也分享了他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缺乏父親的陪伴和肯定而造成的身心上的破碎。他曾被同學們欺負,被貼上「娘娘腔」的標籤,還曾被部隊的教官性侵。

上帝讓我明白,SSA和我們遭遇的其它問題和痛苦一樣,是這個墮落世界中的罪帶來的後果。以JT的例子來看,罪表現在他父親的不盡責,他的同學們對上帝按照自己形象創造出的人類尊嚴的恣意踐踏,還有教官對他的性侵。因此,主開始教導我如何成為JT的屬靈父親,以天父的慈愛關心他,而不是以自己屬血氣的和律法的眼光來看待他。我學習像對待其他的兄弟一樣來對待他,看他為一個身份和尊嚴建立在耶穌基督里和被上帝所愛的人。我也和JT一起成長,彼此鼓勵過性純潔的生活。我個人也常面對性方面的掙扎,也經歷過失敗和捆綁。在這一段同在基督里成長的天路歷程中,主正帶領我們成為彼此的同工一起去幫助更多掙扎在性破碎中的弟兄們。

很奇妙的是,主通過我的一個私交教會了我許多關於如何關懷有SSA問題朋友的寶貴功課。他在我信主早期成為我的屬靈導師。我們在大學裡認識,他的敬虔、僕人式的領袖風格和培訓門徒的熱情都成為眾人的榜樣。我從他與主同行、與人交通,對我和其他弟兄的慈愛和耐心,以及對上帝的服侍上,看到了基督的樣式。即使面臨挑戰,他依然身體力行。上帝保守這段友誼,我們成了最好的朋友。至今為止,他一直是我敬仰的屬靈導師,也是對我的基督信仰影響最大的人。直到我們成為朋友很久以後,他才和我分享了他關於同性吸引的掙扎,但這沒有影響我們的友誼和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我永遠感激他的事奉為我生命帶來的祝福。

因著他,我明白了主豐盛的恩典——祂救贖了我們,並賜予我們新生命為榮耀祂而活。主能奇妙地使用我們的掙扎和痛苦,使這些成為他人的祝福。我們也因此明白一切都源於基督,一切都因著主耶穌基督豐盛的慈愛和恩典而不再一樣。藉著聖靈的能力,祂在我們裡面做工,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生來榮耀天父。以上就是我的故事,我想要藉此向上帝獻上感恩,並致敬那些祂派來祝福我生命的親愛弟兄們。

最後,一路走來,我也明白了上帝呼召我帶領教會的弟兄姊妹去幫助那些受性問題困擾的人,並去牧養他們。因著祂的恩典,從去年開始,我們教會成立了一個支持小組,專門幫助那些受同性吸引和相關問題困擾的男性。在上帝裝備祂的兒女去幫助在性方面破碎之人一事上,我慢慢意識到以下幾個至關重要的原則和做法:

1.主任牧師必須樹立榜樣。面對教會,他必須願意呈現真實的自己,甚至破碎的一面。他應幫助教會建立一個安全的氛圍,讓人們能夠在此建立安全的關係,能夠敞開心扉、認罪悔改,並彼此坦誠自己最深的黑暗和掙扎。在這樣的集體中,他們共同尋求主,一同接受上帝的恩典、愛、鼓勵,甚至是管教。為了建立這樣一個安全的環境,主帶領我公開地與教會領袖和會眾分享自己的掙扎、捆綁、擺脫色情成癮的經歷和其他生活上的挑戰。

2.要幫助和牧養在性問題方面有掙扎的男女,教會需要接受裝備。為此,我們要信靠上帝,讓祂帶領我們在教會中建立針對男性和女性的事工。以我的教會為例,我們是借著禱告選出了一些在這方面有負擔的弟兄姐妹並訓練他們來領導此項事工。

3.此外,這些領袖們需要學習如何有效地幫助性破碎的男女轉變成為追隨耶穌基督的門徒。要使他們的工作更有成效,教會領袖們應以身作則,讓他們看到如何以上帝無條件的接納去愛他人,如何主動建立友情,並身體力行地活出基督的生命,幫助他人看到如何靠聖靈引導來確定自己在基督里真正的身份。他們需要知道人生真正的滿足來自生命活水的泉源——基督,然後去幫助別人也明白這個真理。

 

原文出自出版書籍《Good News for Bruised Reeds – Walking with Same-Sex Attracted Friends》

*本文經同意後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