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真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Why-Christmas-Doesnt-Make-Sense-1024x613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翻譯:梁士煥,中國

作者介紹:在媒體工作多年之後,Leslie最終決定從播報壞消息的職業轉為播報好消息。他相信話語的能力(尤其是幽默的話語)。他現在是靈命日糧事工的編輯。

說真的,如果仔細想想的話,聖誕節真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不信你看看下面這幾點。

上帝成為……人

上帝怎麼會想要成為人?一位有絕對權柄,掌管整個宇宙的上帝怎麼會願意成為一個軟弱、不完美的凡人?祂怎麼會甘願跟我們一樣?

然而,耶穌的降生又確實是這麼回事——儘管祂是上帝,卻選擇成為柔弱的嬰兒、經歷青春期成長的痛苦,並跟祂在地上的父親學做木匠活(話說祂之前的工作是創造宇宙)。祂還試圖讓身邊的人相信自己是他們的救主,也是全人類的救主。祂幹嘛費盡周折做這些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幹嘛不直接從天上搞定一切,就不用降世為人啦?

答案只有一個字——“愛”。為了將人類從本應受的刑罰中救贖出來,耶穌必須先成為人。只有祂自己成為人,並且作為人而死,祂的犧牲(或譯作“獻祭”)才能完全被接納,讓所有相信祂的人脫離永遠的死亡。這意味着耶穌必須降低自己的尊嚴,降世為人,且以人的樣式生存。但是不管怎樣,祂還是這樣做了,因為祂愛我們。這就是聖誕節的故事。它聽起來非常沒道理,但是真愛從來都是沒道理的。

上帝的兒子降生在……馬槽

如果今天(或者過去)有一位王子要降生,你認為他會降生在哪裡呢?大家會怎樣迎接他?當然是在最好的醫院裡,驕傲的國王會以最大張旗鼓的方式歡迎他。還記得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兒子——喬治王子出生時的情景嗎?那真是萬眾矚目啊!醫院外人山人海,就等着瞧一眼王室的孩子。

然而,耶穌卻生在髒兮兮的馬槽中,圍觀的都是動物。沒有慕名而來的人群,也沒有排場。誰是祂的首批訪客?貧窮的牧羊人。這好比王子降生在油漬斑斑的車庫中,周圍堆滿各種亟待維修的車輛,有好奇的員工們下班後過來瞧上一眼。我們說的可是上帝兒子的降生。然而,上帝卻認為,讓祂的獨生愛子降生在最卑微的環境中,是合適的。

為什麼?因為,正如《聖經》提醒我們的那樣,耶穌是柔和、謙卑的君王,祂“騎着驢,就是騎着驢駒子”(馬太福音21章5節)進入耶路撒冷,而不是坐在金色馬車上。耶穌並未像列王們那樣,與精英們共度一生,向普通百姓稱霸;祂與窮人、地位卑賤的人及最糟糕的罪人們混在一起。祂是一位舍己的救主和僕人式的君王:“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5節)。

人們講關於上帝兒子的故事時,通常不會是這樣的。一位偉大的君王,居然以最卑微的方式降生在世,並且對低微之人的興趣遠超過精英們,這不合邏輯。

耶穌降生……為的是之後的死亡

觀察任何一位父母望着其新生兒的表情,你可能會看到驕傲、開心,以及對新生兒長壽並取得成功的期盼。沒有哪位父母願意經歷的事情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但是,當上帝看着祂的兒子聖誕節降生在馬槽時,祂知道,這個孩子降生是為了有一天死去,並且以一種可怕的方式死去。

想象一下,耶穌居然像小孩子那樣逐漸長大、學習祂父親的行當,並召聚門徒訓練他們,那會是怎樣一個情景。等待祂的卻不是常人憧憬的光明、幸福的未來。等待祂的唯有英年早逝和十字架上的羞辱及痛苦。但是祂卻毫不懷疑自己的命運(馬可福音8章31節),並提醒門徒,這些必然會發生。

如今,我們以喜樂和歡欣慶祝聖誕節。然而,發生在伯利恆安靜一隅的第一個聖誕節,會是何等的讓人喜憂參半!有點諷刺,對不對?這不禁讓人想,聖誕節到底有什麼好慶祝的。但是,我們有的確有理由來歡欣,儘管2000年以前這次令人驚異的誕生導向的是30年之後同樣令人震驚的死亡。(請繼續讀下去)

犯罪的我們……卻得救了

聖誕節的故事很好記:上帝的兒子耶穌降生了,好讓我們得救。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忘記一個細節:我們一點兒也不配。我們不是無辜的受害者,被罪惡所害,絕望地等死,需要一位救主。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應當死,並且已經被定罪。沒有合適的理由來拯救我們。

然而,上帝卻差派祂的兒子降世來拯救我們。如果拍成電影,這就像是一位大英雄受差遣,要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拯救一船被判死刑的殺人犯,並且這群死囚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現在,想象一下這位英雄的父親,為了不配的罪人犧牲了祂的兒子,還願意接納他們成為自己的兒女,好與他們分享自己擁有的一切。

這真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當我們一點都不配時,上帝選擇賜給我們救恩,不僅如此,還繼續賜給我們做祂兒女的驚人特權(弗2章4-6節)。聖誕節就是這般的不合邏輯!

耶穌的生日……我們收到了禮物

每年的12月份,我們都會舉辦盛大的聚會來慶祝祂的生日——然後我們互贈禮物。如果仔細想想,就會覺得匪夷所思。你可能會問,這是誰的生日聚會呢?

諷刺的是,最大的禮物卻不是給壽星的,而是壽星給我們的那份禮物。這份禮物是什麼呢?奇異的救恩:耶穌拯救我們脫離本應永遠死亡的刑罰,赦免了我們所有的罪,並賜我們永生。這就是我們在祂生日那天得到的禮物。這是祂非常樂意賜給我們的禮物。

是的!聖誕節實在沒道理……不過,幸虧聖誕節沒道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聖誕節,把心交給誰?

heart-700141_640作者:橘子,馬來西亞

聖誕節對我來說是個再熟悉不過的日子。每逢這個時候,街上到處都掛滿了美麗的燈飾、教會開始派送超級豐富的禮包,裡面通常會有我最愛的薯片。在教會,我們還可以參加聖誕活動,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跟好朋友們在舞台上表演、跳舞等。平安夜則是跟弟兄姐妹們去報佳音,之後再跟好朋友在家裡倒數等。除此之外,爸媽還會帶我們到外地遊玩呢!所以只要聖誕節一到來我就覺得好開心!那麼,你的聖誕節又是怎麼過的呢?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在教會了解到原來聖誕節的重點並不在於聖誕老人和聖誕禮物,真正的重點應該是救主耶穌基督為我降生到世上,使我的罪得到赦免。得知這一點后,我內心決定不再讓自己沉溺在錯誤的思潮中,而是要積極地參與教會的聖誕服侍,以此來回應主。

話雖如此,但自己的生活模式卻不是那麼一回事。高中生涯結束之後,我便開始了留學海外的日子。新的環境里有好多新奇的事物吸引着我,旅行、跟朋友聚會、社團活動、時尚、自由,一切都太有趣啦!然而在國外的第一個聖誕節,卻顯得格外不一樣——沒有親密好友來我家倒數、沒有家人陪伴在身邊,只剩下一堆做不完的事情,自己彷彿被時間拉扯着走似的。

我看着屈臣氏玻璃門上掛滿紅色聖誕帽、街道上大學生們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地,十分熱鬧。但對我來說這本該情意綿綿的冬天,如今卻只剩下冷颼颼的寒風刺穿我的衣服,孤單的字句悄悄落在心頭,我突然好想回家,好想回到有愛我的家人、有愛我的教會、有歸屬感的那個地方。

然而那一年的聖誕,學校舉辦了一個特別活動──聖誕樹點燈儀式。在這次活動中,我被大學學姐分派了任務,也就是為點燈儀式拍照。我看到有學長姐在忙碌地預備詩歌和見證戲劇,也看到有些基督徒老師一起組成詩班唱起了讚美詩,甚至校長也來到了我們當中。其實聖誕節期間對大學生而言本該是最忙碌的時侯,因為期末考將近,加上各種活動不斷,根本就沒有什麼閑暇時間。然而,這群人卻選擇付出自己的時間,全心全意地用實際行動在校園裡分享耶穌基督的愛。他們看起來是如此的喜樂,因為他們的焦點完全在上帝身上。相比之下,自己更像是複印機一樣,每天忙碌於許多事情,選擇被世俗的事物給捆綁,生活焦點從不在主身上。漸漸地,這世界便偷偷地把我的心給偷走,使我變得常抱怨和充滿負面的情緒。

因此,當我看到這些甘心樂意為主付出的人後,心裡開始想,“我的心愿意被什麼東西充滿?我的時間是被世俗事物給佔滿還是讓上帝進入我的生命?即使在忙碌的情況下,我仍然願意選擇付出努力,回應愛我的主嗎?”

原來上帝早就把選擇權交在我們手中。當你選擇為主付出、焦點單單在上帝身上時,無論做什麼或再怎麼忙碌,內心仍然歡喜快樂;相反的,若生命當中沒有上帝,或者焦點不在上帝身上時,即使你過得再怎麼精彩,內心都不會有真正的喜樂,因為喜樂是從上帝而來。感謝耶穌,使從我狹隘的眼光中出來,看見何為更有價值的生命。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章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我的聖誕傳統

Why-I-Set-Up-A-Christmas-Tree-Every-year-1024x613作者:Karen Kwek,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我對聖誕樹的裝飾有很多自己的要求——樹身至少高1.8米,樹枝上要掛滿綠色的針形樹葉,全部用手工的裝飾品,再加上一閃一閃(不要那種閃得太厲害的!)的聖誕燈。

雖然我住在一個熱帶國家,並且我的聖誕樹也是假樹,那又怎樣?雖然隨着聖誕樹流行款的不斷翻新,與那些色彩搭配、美輪美奐的冷杉相比,我的聖誕樹早已顯得有些簡陋,不是特別搭的裝飾物,倒是都寄託了某些特別的情愫,那又有什麼關係?1個月後,我又得把所有東西打包,封存11個月,這些也難不倒我,我還是要擺出聖誕樹,因為對我們家來說,沒有比擺出聖誕樹,裝扮聖誕樹更能讓我們感嘆“聖誕來了!”

那這些聖誕節的傳統都是從哪兒來的呢?在基督教出現之前,人們已經開始在冬天的時候把那些長青的樹枝搬回家,提醒自己春天馬上就到了。而如今我們看到的聖誕樹裝飾,應該起源於400年前的德國。那時,基督徒開始裝飾長青樹,以此來紀念耶穌所帶來的永恆生命。傳統都是因為要記住或重複講述某個重要的消息或事件而來的。基督教的傳統也是這樣一路發展而來——有時替代或是轉換一些本來不屬於基督教的風俗或儀式。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現在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多少都跟我們所在的文化、習俗相關。

比如,在英國,傳統的聖誕大餐通常在下午進行,桌上的菜肴包括烤火雞或烤鵝,裡邊通常會塞一些餡;再會有烤土豆,球芽甘藍,熱乎又美味的肉汁,再配香料熱紅酒、百果餡餅或聖誕布丁,是不是光看這些名字就已經餓了。在美國,很多地方冬日大雪過後的雪景美過任何明信片,鄰裡間也會炫耀自家院子里的聖誕裝飾,通常會有雪人和馴鹿。我有一位住在美國西海岸的朋友,每年她都會自己烤巧克力軟糖和聖誕餅乾作為禮物送給大家。在澳大利亞,聖誕節剛好是夏天,大家比較熱愛的是聖誕燭光合唱會(Carols by Candlelight)。這是在澳大利的主要城市每年都會舉行的戶外演唱會,到現在已經70多年了。澳大利亞人特別熱衷於戶外活動,因此我在悉尼的朋友,聖誕大餐吃的是海鮮燒烤——還是在海邊吃的。

因此,既然聖誕節並不是只有一種慶祝方式,對你來說,什麼最能讓你感到聖誕節的氛圍呢?曾經有一度,我就像這個世界那樣慶祝聖誕節,不過又是一個歡慶的節日,有聖誕老人和那隻叫紅鼻子魯道夫的馴鹿還有聖誕節自己的故事罷了;也不過又是一個可以跟大家互送禮物,參加派對的日子;同時,不過又是給自己多一個借口,可以唱唱溫暖的歌曲,吃吃肥膩的美食。

但除此之外,聖誕節有更深的意義。聖誕節的英文“Christmas”本身就是從“Christ’s Mass(基督的聖事)”一詞而來,也就是用來紀念基督或彌賽亞生日的慶典。“基督”或“彌賽亞”是用來稱呼上帝揀選的王的稱號,這個稱號告訴我們,上帝已經賜耶穌權柄管理萬物,也賜祂權柄把一個不認識祂、不接受祂統治的世界帶回祂面前。不理會上帝的結果是與祂永遠的隔離。但上帝卻將耶穌派到這個世界為我們背負刑法——祂出生就是為了為我們死——好讓我們獲得生命。因此,聖誕節最核心的信息,就是我們受邀與上帝建立友誼,建立活潑的關係!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書1章15節)

任何一個聖誕節傳統本身都不是聖誕節真正意義,或者說,守聖誕節的傳統並不會讓我們成為一名基督徒。因為基督徒指的是通過上帝的兒子耶穌與上帝建立關係的人。如果我們沒有培養我們與上帝的友誼,並享受這份友誼,即便是聖誕大合唱、降臨節日曆、聖誕劇這些非常棒的基督教傳統都會變為空殼。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所做的顯示了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健康關係,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也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意義——有意義的傳統就是這樣誕生的。

打個比方,我的聖誕樹和布置聖誕樹這件事情,已經開始意味着團聚。每一個手工的裝飾品都來自某一個降臨節的教會活動,而聖誕樹也陪我們度過了無數次與家人朋友分享美食和信仰的時刻。

如果沒了我的聖誕樹,聖誕節還會是聖誕節嗎?當然!在我的心裡,每一天都是聖誕節。但是因為我可以選擇以怎樣的方式來慶祝12月25日(如果是東正教國家,那就是1月7日),所以我要仔細地思考應當遵循哪個聖誕傳統,並將其當成自己的傳統來過,而不僅僅是跟風。

你呢?你有哪些聖誕傳統嗎?哪種傳統最能創造機遇,讓我們可以紀念並與他人分享耶穌,並將這個喜樂的消息傳遞下去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不想搞砸聖誕節?學好這五招

5-ways-not-to-share-about-christmas-1024x613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翻譯:Fish Lin,中國

聖誕節來了!

這是一個與弟兄姐妹在基督里愉快相聚的好時節。

是一個告訴眾人,上帝愛世人甚至降下獨生子為我們贖罪的好時機。

更是提醒我們學好以下五大招的最佳時節。

1.不要強求每件聖誕裝飾都充滿“聖誕真義”。

看着聖誕慶祝活動充斥着市儈的商業氣息,着實令人感到惱火。但千萬別要求所有人都在裝飾、派對或者卡片上烙上福音。別再哀嘆“聖誕已無基督”——祂本該一直在你的心裡,在你的舉止里,在你所有的一言一行里 —— 而不是在咖啡杯或者聖誕卡上。

像個文化督察一樣強迫人們接受聖誕節的含義並不能使任何人迴轉歸向耶穌。事實上,這更可能讓人認為基督徒苛刻、教條主義又狹隘。相反,你應該保持謙卑,正如聖子也是以最謙卑的姿態降世。用你被更新的生命、關愛的行動以及鼓舞人心的話語來彰顯上帝的愛 —— 這才是聖誕節真正的含義。

2.不要只在12月25號這天做一個有愛的基督徒,接着又打回原形。

當教會比往常有更多的訪客時,你想要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這無可厚非。特別對於那些還未信主的朋友們,你希望他們都能感受到上帝的愛。但這也同樣適用於12月26號,27號以及之後的每一天。我們需要在聖誕節展現出基督徒最好的一面,因為全世界的目光都將注視着信徒的一舉一動。但他們也同樣在觀察你的每一天,觀察作為基督徒的你如何工作與生活。

歸功於聖誕季比往常更多的福音劇、唱詩班和推廣活動,確實有更多的人在這期間歸向主耶穌。但如果他們在隨後的主日進入教會,卻發現之前的那些笑臉變得冷漠,並且退回各自的細胞小組時,他們會作何感想呢?

3.不要把聖誕節當作基督徒專屬節日。

是的,基督徒比旁人更有理由去歡度聖誕,在慶祝聖誕節的時候也彼此更有共鳴。但小心我們總是把更好的禮物包給基督徒朋友,並彼此有一種“只有我們才知道聖誕節真義”的感覺。我們都知道,耶穌是為所有人而來。祂的降臨是全人類的福祉,而不專屬於信祂的人。你的大使命是(溫柔而充滿愛地)向還未認識祂的人傳福音。若是只局限於基督徒內,你將無法完成你大使命。

誠然,在聖誕期間教會的短劇、福音演唱會以及其他一切活動,都會讓你更加的忙碌。但你必須確保這些籌備工作不會綁住你,使你忘記那些人才是你真正要關注的。

4.不要無時無刻擺出一副狂熱衛道士的樣子。

你並不需要把每次聖誕派對都變成充滿火藥味的講道,拉下臉來細數每一個原因,告訴大家為什麼必須在這個聖誕節向上帝認罪。畢竟我們是來分享好消息的,並不是那嚴肅而又壓抑的信息。

快樂起來!讓你的朋友見識到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喜樂 ——這才是最好的見證。享受聚會,與每一位肢體相交,結識新朋友 —— 這才是將上帝的愛分享給眾人的見證。記住,聖誕節的終極目的是上帝的愛,憐憫與恩典。讓我們在分享真正的聖誕故事時不要遺漏了這些本質。

5.不要哀嘆聖誕節其實不是12月25日,而關於聖誕節,一切都搞錯了。

驚訝嗎?其實可能確實不是12月。牧羊人在曠野中看守羊群,大抵是不會在寒冬臘月進行的。但我們也永遠不知道耶穌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生的。是的,其實你可以把這個有趣的事實,作為與感興趣的朋友探討聖誕節以及耶穌的話題。沒有必要迂腐掃興,哀號大家都曲解了聖誕節的事實。你應該不會介意自己的生日派對選在一個方便的周末吧,提前或者推后一些實際上都沒影響呀。

沒錯,現如今許多慶祝聖誕的方式都不盡如人意。一些傳統其實也僅僅是傳統罷了。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聖誕節給了你機會去與眾人分享這有史以來最好的消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