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祢寶座前

作者:信實,山西

drop-of-water-351778_640

嘈雜的世界,繁瑣的俗世,
已將我阻擋,使我遠離祢;
隨性的生活,繁重的壓力,
已將我壓碎,使我忘記祢;
自我的放縱,無聲的苦惱,
已將我重挫,使我不明祢;
無助的掙扎,無力的彷徨,
已將我遺棄,使我懷疑祢。

但每次我到主前,到祢施恩寶座前,
能重新認識自己,使我甚覺虧欠祢;
每當我到主跟前,到祢大能膀臂裡,
能重新找到港灣,使我深覺很安穩;
每當我到主跟前,到祢信實應許裡,
能重新得著力量,使我深覺心堅固;
每當我到主跟前,到祢溫柔懷抱裡,
能重新得著盼望,使我深覺不孤單。
每次到祢寶座前,我再次看到方向,
使我一步又一步,更加追求親近祢;
每次到祢寶座前,我再次得著盼望,
使我一日又一日,更加渴慕認識祢;
每次到祢寶座前,我再次學習信靠,
使我一事又一事,更加堅定仰賴祢;
每次到祢寶座前,我再次復活生命,
使我一次又一次,更加願意委身祢。

哦,主!哦,主!哦,主!
祢的大能、祢的力量、祢的幫助、
祢的慈愛、祢的憐憫、祢的恩典、
祢的保護、祢的看顧、祢的引導、
祢的監察、祢的全知、祢的榮耀、
祢的信實、祢的作為、祢的應許、
祢的美善、祢的聖潔、祢的公義、
祢的供應、祢的超越、祢的得勝、
祢的至高、祢的權柄、祢的尊貴、
祢的饒恕、祢的赦免、祢的接納、
祢的揀選、祢的呼召、祢的認定、
祢的豐富、祢的智慧、祢的救恩、
祢的守約、祢的溫柔、祢的賜福!

每次到祢寶座前,祢的屬性吸引我,
使我深深地知道,祢是我今世唯一,
除祢我別無所求,唯到祢的寶座前,
盡心獻上我自己,為要回應祢厚恩;
每次到祢寶座前,祢的作為吸引我,
使我深深地信靠,祢是我唯一追求,
除祢我別無所慕,唯求單單跟隨祢,
盡力遵行祢旨意,為要傳揚祢聖名;
每次到祢寶座前,我真誠地開口求,
使我深深地相信,只有祢真正懂我,
除此外無人可賴,唯要專一尋求祢,
盡性口唱讚美祢,為要一生獻與祢;
每次到祢寶座前,我傾心將心呈明,
使我深深地明瞭,只有祢永不棄我,
除此外有誰憐我,我唯單單見證祢,
盡意此生把祢愛,只因在祢寶座前。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靈命日糧:口哨聲

讀經:撒迦利亞書10章1-8節 

拉哥美拉島是加納利群島中一座極小的島嶼,這座小島上再度流行一種獨特的語言,這語言聽起來像是鳥兒唱歌的聲音。在這片有許多峭壁和深谷的土地上,連學童、遊客們都在學習如何吹口哨,效法以前島上的人們,利用哨聲來與兩英里以外的人溝通。一位牧羊人再度使用這古老的語言來與他的羊群溝通,他說:「我的羊認得我的哨聲,就像牠們認得我的聲音。」

聖經裡也曾經出現吹哨子的情況,上帝被描述為向祂的羊群吹哨子的牧羊人。先知所想像的畫面也許是這樣:有一天,上帝將吹著哨子帶領迷失、散落各地的人,重新召集他們,回歸到祂面前(撒迦利亞書10章8節)。

多年之後,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翰福音10章27節)。可能耶穌所指的就是牧羊人的哨聲。羊聽不懂人的話語,但是牠 [....]

靈命日糧:心靈呼喚

讀經:撒母耳記下1章17-27節 

在2011年3月,災難性的海嘯襲擊日本,摧毀了沿岸無數的市鎮和鄉村,奪走近16,000條生命。作家兼詩人格萊特.埃利希(Gretel Erlich)前往日本,見證及記錄當時的毀壞情況。然而,當她眼見滿目瘡痍的景象,覺得實在無法報導當時的境況,於是她寫了一首詩描繪當時的情景。在美國公共新聞電視網受訪的時候,她說:「我的老朋友,已故詩人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曾經說過:『詩歌是出自心靈深處的呼喚。』」

在聖經裡,我們可以看見詩作總是用來表達內心的情緒,從喜樂的讚美到失落的憂傷,都是詩歌的題材。當掃羅王以及他的兒子約拿單戰死沙場時,大衛極其悲痛(撒母耳記下1章1-12節),他將自己的心靈寄託在一首詩當中,並稱之為「弓歌」:「掃羅和約拿單,活時相悅相愛,死 [....]

靈命日糧:重複警告

讀經:加拉太書1章6-10節 

「請注意,電動走道即將抵達終點。請注意,電動走道即將抵達終點。」如果你曾經使用過機場的電動走道,你就會聽過這種不斷重複的廣播。

為什麼機場要不停地重複這個廣播呢?這是為了要確保使用者的安全,並且保護當局的利益,若有人使用不當而受傷,機場當局也不須負責。

重複的廣播雖然令人厭煩,但也的確有它的價值。事實上,使徒保羅認為不停重複的警告是有必要的,因此他在加拉太書當中也這樣做。但比起避免在機場絆倒的危險,他所警示的更為重要。保羅警告加拉太人,無論是他或天上使者,只要有人傳講的不是他們曾聽過的福音,都不要聽信(1章8節)。就在下一節,保羅又再說了一遍。這是一個值得再次強調的警告。因為當時加拉太人開始相信救恩是源於好行為,而不相信真正的福音,即不相信救恩是基督所成就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