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救恩臨到

讀經:路加福音2章25-35節 

在16世紀,當意大利神父利瑪竇到中國傳福音給未得之民時,他藉著展示一些宗教藝術品來講述基督的故事。他們欣然接受馬利亞懷抱著嬰孩耶穌的肖像。但當他拿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圖畫,嘗試解釋這位神子必須被處刑時,他的觀眾卻表現出反感和震驚,因為他們沒法敬拜一個被釘死的上帝。

當我翻閱收到的聖誕卡時,赫然發現其實我們基督徒也差不多如此。在我們慣例的聖誕慶祝中,我們大概不太會想到起源於伯利恆的故事,最終卻走上各各他一途。

在路加福音描繪的聖誕故事中,似乎只有年老的西面一人領悟到上帝計畫中的奧祕。西面告訴馬利亞:「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然後,他還預言馬利亞的心靈將被刀刺透(2章34-35節)。

西面知道雖然表面上一切都沒 [....]

靈命日糧:永恆的獎賞

讀經:哥林多前書9章24-27節 

烏克蘭體操選手拉里莎•拉特尼娜曾創下18面奧運獎牌的紀錄,分別贏自1956、1960和1964年的奧運。這個維持了48年的紀錄,終於在2012年倫敦奧運時,被邁克爾•菲爾普斯以4×200米自由泳接力贏得第19面金牌時打破。《國際體操》雜誌曾表示:「拉特尼娜彷彿在歷史的洪流中消失了。當蘇聯解體時,我們就把她遺忘了。」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有時候所付出的努力是會被遺忘的。當運動員致力於操練身體,他們努力換來的是至終會毀壞的獎牌(哥林多前書9章25節)。但隨著時間的消逝,不只獎牌會毀壞,人們對於這些豐功偉業的記憶也會逐漸模糊、淡忘。如果運動員可以為了獲得世上的獎賞而作出這麼大的犧牲,且這些獎賞終究會被遺忘,那麼基督徒們應該付出多少代價,來贏得不會朽壞的冠冕呢?(提摩太前書4章8節) [....]

靈命日糧:戲服或制服?

讀經:羅馬書13章11-14節 

我們的助理牧師尤妮思曾針對基督徒的門徒訓練課題,講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她說:「戲服是穿上之後,你要假裝你的身分符合這身裝扮。反之,制服卻是穿上之後,提醒著你正是這個身分的代表。」

她這一番話,讓我想起自己在美軍受訓的第一天。那時,我們每人都拿到一個箱子,且被命令把所有便服都放到那個箱子裡,寄回家中。從那時候開始,每一天,身上穿的制服都提醒我們,自己已步入有紀律的訓練階段,且將改變我們的態度和舉止。

使徒保羅告訴在羅馬的基督徒說:「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馬書13章12節)。接著又說:「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14節)。這樣先「脫去」又「披戴」,為的是一個新的身分和已改變的生命(13節)。

從我們決定跟從基督,接受祂 [....]

靈命日糧:懷疑者的盼望

讀經:以賽亞書55章6-13節 

我在職場擔任牧師,有機會跟許多不同的人交談。在這些人當中,有些對基督教信仰抱著懷疑的態度。從談話中,我發現了阻擋他們相信基督救恩的三大障礙。

意外的是,最首要的阻礙並非他們不願意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是有些人懷疑自己是否足以引起上帝的關注。其次,有一部分的人認為自己不值得被上帝饒恕,因為人們常常是對自己最嚴厲的審判者。第三個障礙又是什麼呢?是因為他們疑惑:假如上帝存在的話,為什麼不跟他們說話呢?

現在,讓我們用上帝的話語來跨越這些障礙。首先,上帝是不欺哄人的。上帝應許若我們閱讀聖經,祂保證祂的話語不會落空(以賽亞書55章11節)。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讀了聖經,就會發現上帝不斷地對我們說話。聖經常常提到上帝對世人廣施恩典和憐憫(7節),祂比我們自己還願意原諒我們。一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