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結束?

讀經: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會有結束的一刻,有時甚至會令人失落沮喪。這感覺就像你讀到一本好書,你希望這本書不會結束。或是你看了一部好電影,你希望劇情能夠再拉長一點。

然而,無論好事或壞事,終將有結束的時刻。事實上,生命最終也會結束,有時甚至比我們預期的還早。每一位曾站在棺木旁看著至親好友的遺容的人,都明白心中那種沉痛的空虛,深深希望對方的生命不要就此結束。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樣無比的絕望之中,耶穌伸出了祂的手,並且藉著祂的死和復活,在我們生命中注入了盼望。在祂裡面,生命的盡頭只是永生的序曲,而「結束」這樣的字眼,將被充滿喜慶的「永恆」取代。我們的肉身都會朽壞,然而保羅保證我們「都要改變」(哥林多前書15章51節),並提醒我們,因著基督的得勝,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死啊,你 [....]

靈命日糧:愛無阻隔

讀經:馬太福音23章37-39節 

前些日子,我聽見鄰居房子的側面傳來陣陣淒厲的鳥叫聲。過後,我發現有窩雛鳥在鄰居的排氣孔裡。排氣孔的洞口有一片鐵網,分離了嗷嗷待哺的雛鳥和急著餵食的母鳥,成為阻隔牠們的一道牆。我把這件事告訴鄰居,他們立刻將鐵網撤走,並且把那窩雛鳥移到安全的地方,以便照料。

世界上很少有事情,會比愛被隔絕更令人心碎。以色列人長久以來引頸企盼的彌賽亞──耶穌基督,就曾被祂所揀選的人民拒絕,祂的愛受到阻隔。他用了母雞與小雞的比喻,來形容這些拒絕祂的以色列人:「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馬太福音23章37節)

我們的罪,正是阻隔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那堵牆(以賽亞書59章2節)。但「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

人的叛逆,挑戰上帝權威

作者:歐尼斯特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晚上睡不著覺,思索著自己的人生,並感到迷惘?我有過,而我也知道我並非是唯一一個有這樣感受的人。佛蘭西斯•史考特•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 這樣描述這種經歷:「靈魂最黑暗的時刻,像是淩晨三點鐘,日復一日。」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過著一種虛空的生活。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總是忙這忙那的。一旦挪開這些事情,有空靜心思考生活時(也許是在淩晨三點鐘?),我們可能終於發現,對於生命的意義,我們根本是毫無頭緒的。我們忙於各種事情,追求各種目標,以至於沒有時間停下來去想,自己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罪所造成的空虛感。我們拒絕了上帝的規則,也不屈服於祂的掌管之下。

如果我們掌控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方向,那唯一的結果就是空虛的心靈。令人悲傷的是,很少人會意識到我們的靈魂其實是在黑暗中徘徊。幸好,這並非終點,因為上帝已經將祂的愛子賜給我們,將我們帶出黑暗,進入祂奇妙的光明中。感謝上帝!

我們是否還在黑暗中徘徊?或正沐浴在上帝榮耀的光中?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靈命日糧:寇迪石

讀經:彼得前書2章1-10節 

在倫敦的很多地方,有許多雕像、建築或花園裝飾,都是由一種叫寇迪石的特殊建築材料製作而成的。寇迪石是在17世紀末,由艾莉諾·寇迪(Eleanor Coade)為她的家族企業研發的。這種人造石材堅不可摧,且禁得起時間、氣候和各種人為污染的考驗。雖然寇迪石是工業革命的一大成就,但在艾莉諾逝世之後,這種建材也在1840年代逐步地被矽酸鹽水泥取代。但儘管如此,這種堅固又帶著陶土質感的建材,成功地抵禦了倫敦嚴酷的環境超過150年之久,所以今日倫敦仍存留著許多寇迪石的塑像和建築裝飾。

使徒保羅將耶穌形容成活石,他說:「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上帝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得前書2章4-5節)。這救贖磐石的犧牲,是天父眼中的珍寶。基督就是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