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不會太晚

讀經:馬太福音20章1-16節 

一天晚上,我去一間療養院拜訪,一位名叫湯姆的男士從他的房間裡悄悄地溜出來,想要跟我聊天。聊了一會兒,他問我:「如果我這麼老才成為基督徒,上帝會不會覺得受羞辱?」我對湯姆的問題並不感到驚訝,身為牧師,我常常會從許多年長者、成癮者或是前囚犯那裡聽到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要認識上帝或是被上帝使用都已經太晚、太遲了。

我花了一些時間和湯姆一同查考聖經中的人物,這些人都很有可能因為不堪回首的過去,而覺得要認識上帝已經太晚了。但是妓女喇合(約書亞記2章12-14節;希伯來書11章31節)以及稅吏撒該(路加福音19章1-8節),都不管他們有什麼樣的過去,仍然選擇信靠上帝。

我們也查考主耶穌所說有關葡萄園工人的比喻(馬太福音20章1-16節)。若是越早被雇 [....]

人生說明書

作者:上帝的小鳥,北京

我自認為是很聰明的女生,從小玩遊戲不看攻略,研究新用品不看說明書,因為多數情況下,我都能直接上手、搞定!每當我看長輩們需要自己看說明書還遲遲研究不出機關的時候,我就著急,心想:“用著用著不就知道了嗎?為何要看說明書?”所以,當婆婆非常細心地幫我們收藏好一大疊各種電器傢俱說明書時,我震驚了,覺得真的有必要收藏嗎?

一晃兩年過去,我們要搬家了。面對滿屋子父母精心為我們準備的傢俱與電器,突然有點慚愧。因為我們電器基本沒怎麼用,傢俱也沒有合宜地保養。很多情況下只是想到有某個需要時才去研究家電,而傢俱出問題了也才想到要怎麼恢復。真的要搬家,暫時別離這些父母所賜的禮物時,竟有些後悔。拿出婆婆精心收藏好的說明書,我才發現原來沙發需要每週用吸塵器打理,而不是濕抹布;微波爐其實有烤箱功能;電視機可以用來上網……

原來我們所得到的禮物,背後有那麼豐富的功能,而廠家也已提供詳盡的使用說明,好教我們維護,常用保新,而我們竟完全不知道!那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如此呢?上帝賜給我們這樣寶貴的生命,難道就會沒有說明書,任我們自由生長嗎?事實是,有這樣一本說明書,被我們遺忘在教堂、書店,甚至枕邊。提摩太後書3章16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註:或作“凡上帝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我翻開聖經,才發現上帝賜給我們好多功能。馬太福音第五章記載我們可以愛人,愛仇敵,還可以使人和睦。而對於我們生命當中的諸多問題,上帝也早已警醒:得罪我們的要原諒,眼目要清潔,婚姻要恆久等等。聖經其它章節也指出:父母要孝敬,老闆要尊重,孩子要鼓勵,另一半要謙卑地去愛。當我們拿出上帝給我們的人生說明書——《聖經》時,我們才會發現,天哪,原來錯過這麼多,原來過得這麼糊塗,如果早知道……

是的,如果早知道,這兩年我們的家電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捷與美好,而我們的傢俱也會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任性地跟父母吵,跟老公吵,還覺得全世界都得罪我;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一昧埋怨所受到的對待不公,而是積極改變自己;如果早知道,我會更好地保護自己,保護我們的家;如果早知道,我真的不用受那麼多“苦”,而是會收穫更多的驚喜與喜樂!

你也想重新發現生命的價值與寶貴嗎?翻開人生的說明書吧,因為上帝把一切都寫好,要引導我們人生的道路。我們不需要“跌打損傷”後才找到幸福。我們只需要放下驕傲,虛心來發現上帝所賜的美好!相信我,上帝的話語,你值得擁有!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箴言1章7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靈命日糧 :愛和禱告

讀經:詩篇92篇 

在一本童話書中,小熊維尼看著袋鼠媽媽跳著離開。牠心想:我希望可以跳得像牠那麼高。可惜有些人行,有些人卻不行,事實就是如此。

我們常看見年輕或能幹的人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是我們做不到的。他們行,但我們卻不行,事實就是如此。過去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一旦做不到了,很容易讓我們覺得自己不中用。

或許我們不能再像從前「跳」得那麼高,但因為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我們更懂得如何去愛人,懂得如何禱告。

「愛」是我們能夠給上帝、給人最棒的禮物。這絕不是微不足道的,因為透過愛上帝和愛鄰舍,我們就遵守了最重要的誡命。我們對一個人施慈愛或許只是舉手之勞,然而聖經提到最大的恩賜就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夠禱告,使徒保羅鼓勵歌羅西教會的 [....]

靈命日糧 :悲慘的成功

讀經:路加福音9章18-27節 

喬治.麥當勞(George MacDonald,1824-1905年)是一位蘇格蘭的牧師作家。他曾說:「若人所作的沒有上帝的同在,不是慘遭失敗,便是悲慘地成功。」這句話收錄在他的講道集(Unspoken Sermons)當中。許多現代的傳道人或作家也常會引用這個頗有深意的說法。

喬治的這句話,主要是在探討基督徒捨己的複雜課題,以及我們如何順服主耶穌的教導:「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加福音9章23-24節)

喬治認為真正的捨己不只是壓抑我們天性的慾望,而是「我們必須以基督的眼光看待事物。基督如何看待這事,我們也如何。我們必須讓上帝的旨意成為我們生命的中心⋯⋯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