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可以改變一個生命

作者:Christie Weakly ,美國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路加福音19章10

昨晚第一次給自己做長裙大獲好評後,我決定和媽媽去布料店再挑些布料大顯身手。布料選好後,我和媽媽便排隊等候裁剪拿布。聽見喊叫聲,我們就走了過去。你們要什麼?裁剪處的女生說話沒好氣,聽著就讓人不高興。媽媽卻完全沒受影響,還好聲地問她是不是忙了一整天了。女孩子回答:是的。她打了四份工,生活非常辛苦。接著她說,我要當媽媽了,得養家糊口。

在她和媽媽的聊天中,我們發現她成長於孤兒院,後來被人收養,從來就沒有媽媽,哥哥也不斷在監獄進進出出。當她發現自己懷孕後,周圍的親人都勸她打掉孩子。她現在住的房子的主人——孩子的奶奶說,如果她執意生下孩子,就把她和孩子一起掃地出門。儘管如此,她還是想把孩子生下來。

天哪!媽媽僅僅用了5分鐘就瞭解了這麼多!而我,即使花上一個月與她一起也不會知道這麼多!聽她說要生寶寶,媽媽便立即跑到隔壁商店(真的是去的),買了一些嬰兒用品送給她。媽媽告訴她,上帝在看顧她,並為她不顧周圍人的反對決意要生下孩子而驕傲。女孩子哭了起來,一再感謝我們對她的關心、傾聽和幫助。她說,一個朋友一直邀請她去教會,但她因為周日要工作不能去,現在她會儘量去參加教會晚上的禮拜。媽媽在禮物上寫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並告訴她保持聯繫。

回家的路上,我反思自己是多麼自私和幼稚:我僅僅看到了這個女孩子不友好的一面,但媽媽卻看到了她的過去,以致瞭解到更多。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只看到眼前的現象:她是個罪人——她懷孕了,她與男朋友同居,卻沒有看到她真正的需要。她不需要別人告訴她她錯了,她所需要的是耶穌。她需要的是憐憫和支援:誰會為她未來的寶寶舉行新生兒派對?誰會為孩子的出生歡呼雀躍?所有人都想要她打掉孩子,她很孤單。

世上很多人都很孤單。他們不需要別人說:你的生活一團糟。這點他們自己知道。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耶穌在乎他們,耶穌想給他們一個整全的生命,耶穌想要醫治他們,他們也是天父的創造。如果我們基督徒不成為耶穌愛的管道,他們又如何知曉這些呢。

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謙卑下來。我決心每天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從祂的眼光看人,一旦愛的機會來到,求祂可以幫我抓住。

人的靈魂就在一線之間。要是那個女孩子後來去教會了?要是她成了基督徒?要是她的孩子長大後成為為上帝做大事的人?

上帝希望我們尋找並挽救失喪的靈魂。當祂需要尋找可用之人時,希望我已預備好。你呢?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

靈命日糧 :理財之道

讀經:提摩太前書6章6-12節 

瑪莉蓮和史帝芬結婚頭幾年,經濟一直很拮据。然而,瑪莉蓮看到他們那破舊的床單時,實在很想換掉它。因此她決定先用信用卡買一張新床單,然後才設法籌錢來繳清卡費。

然而,在當天靈修時,她讀到的經文正好是箴言22章27節:「你若沒有甚麼償還,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床呢?」瑪莉蓮馬上決定,不要為了一張新床單而負債。

如何使用金錢,是一件關乎我們個人和上帝之間的重要議題,往往很難做決定。但是上帝從不使我們孤立無援,祂告訴我們:「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箴言3章9節);又說:「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6章24節)

謹記這些真理,我們可以進一步從上帝的話語中,知道如何明智地使用金錢。聖經說:「免去一切的貪心」(路加福音12章15節), [....]

靈命日糧 :做得好!

讀經:以賽亞書35章3-10節 

在戴維·舒曼(David Schumm)的追思禮拜上,我們紀念了這位開朗樂觀、努力不懈且信心堅定,但卻患有嚴重腦性麻痺的人。戴維在世的74個年頭裡,一些生活上簡單的動作,他都得花上許多力氣。即便如此,他仍然總是面帶微笑,樂於助人。他在醫院擔任義工超過23,000小時,他幫助了許多人,尤其是那些邊緣青少年。

戴維預先選擇了以賽亞書35章3-10節,作為在自己的追思禮拜朗讀的經節:「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上帝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祂必來拯救你們。』……那時,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巴的舌頭必能歌唱;在曠野必有水發出,在沙漠必有河湧流」(3-4、6節)。這是以色列人被擄之時,上帝所賜下的應許。這應許提醒著我們一個 [....]

靈命日糧 :傳揚主福音

讀經:詩篇78篇1-8節 

在某次《連線》雜誌的訪談中,製片人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被問及他希望留給後人怎樣的印象時,他說:「我希望人們記得我是個製片人……希望我所編製的一些故事,對他們仍然有意義。……倘若你曾經撫養過小孩,你就會知道你必須向他們說明一些道理,否則,他們就必須吃盡苦頭……。因此,古老的故事必須以年輕一代能接受的方式,一再分享和傳講。我所編撰的情節應該和這些老故事相差不遠,因為我認為古老的故事仍需要讓人們知道。」

在詩篇78篇中,詩人知道上帝偉大的工作可能被遺忘,後代子孫可能迷失方向。於是,他呼籲上帝的子民,要樂此不疲地告訴下一代,上帝拯救他們的故事(4節)。不斷地傳誦歷史的目的,不單為熟記歷史,更是激勵後人要信靠、順服上帝,不要失去在主裡的盼望(7節)。同時也能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