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來禱告吧!

讀經:尼希米記1章4-11節 

美國總統林肯曾私下向朋友透露:「有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已走投無路了,四面楚歌,只能跪下禱告。」在艱苦的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不僅自己花時間熱切禱告,他還呼籲全國人民一同禱告。在1861年,他制定「全國謙卑禁食禱告日」。到了1863年,他再度發表禁食禱告日的宣言:「國家和人民都有責任倚靠上帝至高無上的力量:謙卑痛悔地承認自己的罪惡和過犯,同時確信真正的悔改能得到憐憫與赦免。」

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70年後,波斯塞魯士國王下詔,所有想要返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都可以回歸故土。當以色列人尼希米擔任亞達薛西王的酒政時(尼希米記1章6、11節),得知那些返回耶路撒冷的人「遭大難,受凌辱」(3節),「就坐下哭泣」,悲傷了好幾天,禁食禱告(4節)。他為自己的同胞熱切禱告(5-11節)。後來 [....]

為自己打算或成全他人,上帝的故事未完待續……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木木

 

 

這個學期,有一位畢業回國工作了5年的姊妹,又重新回來念書,也回到教會來。我有這位元姊妹的聯繫方式,只是沒有聊過天,所以當牧者問我們,是不是還記得有這位姊妹的時候,我是知道的,只不過之前沒有聊過天,只是記得在小組分享的時候短暫地接觸過,並沒有什麼過多的認識和瞭解。但是這個學期因著我和她是同一所學校,而且住得也很近,我和她的交流便多了起來。除了每週的敬拜,還會約飯,約學習。也得知她很多的事情,比如經濟上的壓力,她希望能夠在上學期間找一份助教的工作,也希望假期能有合適的工作,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同時我們也為這件事禱告。

只不過學校助教的位置確實是少,我心裡覺得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只是不見得如她所願。因為我剛開始讀研究生的時候也像她這樣想,如今我最後一個學期都結束了(從下個學期開始,我不需要再交學費,只需要寫完論文就可以畢業),上帝並沒有按照我的想法供應我。只是我心裡確定上帝會用自己的方式供應她,像供應我一樣。“因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章1節)

隨著我們這個學期尾聲的到來,我和這位姊妹也開始盤算假期要如何度過,如何在假期找到合適的兼職(我還是要賺取生活費和房租)。在和她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她的壓力和焦慮。我便安慰她,說我會幫她聯繫,詢問認識的人關於助教的事情。在上帝真的沒有難成的事情(創世記18章14節) 第二天,我認識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問我下個學期能不能幹助教,因為她下個學期要開始寫論文,沒時間做助教的工作,想讓我來替她。但是工資是以獎學金的方式,免學費,需要在校生。並且這個專業假期也會有集訓,需要課堂翻譯,也可以一起做。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心裡真的激動,迫不及地想把這個消息告訴那個姊妹。我和朋友說,自己應該是做不了,但是我有朋友可以做,想給她推薦。

一番溝通瞭解之後,我掛斷朋友的電話,想要撥通那位元姊妹的電話,但是卻一直沒有人接聽。隨著對方的無人接聽,我的心情也有了異樣。不再是一開始的為姊妹感謝上帝,而是上帝啊,為什麼?為什麼她禱告就得應允,但是你卻不聽我的禱告。我感受到我的嫉妒,我憤怒,在那一瞬間好像爆發了。我知道我沒有辦法去隱藏我的感受,我知道我要說出來,所以我當下,就給主內的姊妹發語音,講述事情的經過,還有我的感受。因為這幾年我是怎樣的跟隨上帝,我心裡有怎樣的掙扎,她都知道,所以我知道她會明白我的感受。

當我在慢慢地講述整個事情的時候,我的心情得以平靜,雖然主內姊妹並沒有及時地回應我,但是我卻有了安靜自己的時間。當我回想上帝對我的帶領,雖然上帝沒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為我成就,但是上帝確實供應了我,而且也還在供應我。我心裡就向上帝禱告:“我知道祢的恩典夠我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我知道祢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我知道祢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9節)祢知道我的前途,祢知道什麼是適合我的,我感謝祢所賜的一切。主啊,其實我也知道這份工作,如果不是我介紹給這位姊妹,我知道你也會使用其他人將這個祝福給這位姊妹。所以主啊,我感謝讓我能夠參與到祢的計畫中,見證祢的大能。”

我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我覺得自己整理得很好,也很快,我也覺得自己被說服了。雖然後來我收到主內姊妹的消息,她說明白我的感受,也告訴我不用太快去整理自己的心情,慢慢來。但是我覺得我真的沒有什麼要整理的了,因為我覺得我都參與到上帝的計畫當中了,還有什麼比這更榮耀的事情呢?我還有什麼好糾結好委屈的呢。

過了一周之後,有另外的念頭出現在我腦海中:雖然助教幹不成,不是還有翻譯嘛,我能幹翻譯的呀(因為我也需要經濟收入)。我心裡想的是,我都把助教的機會介紹給那位姊妹了,而且我不是要翻譯全部,我只翻譯三分之一,這個她都不能分給我嗎?當我得知這位姊妹的計畫是想要全部翻譯,因為她只有接了所有的翻譯才夠交付她的學費、生活費、宿舍費。我心裡開始有了很大的掙扎,我的理性知道這是上帝給她的份,我不能和她去“爭”,但是我的心裡,我的感受是:我也需要,我想要去做。我向上帝坦白說,我真的很想去體貼姊妹的難處,我也真的想去祝福她,但是我真的做不到,我接受不了這個結果。我也不斷地在用經文說服我自己“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 要愛人如己”(利未記19章18節) 但是我還是放不下自己心裡的想要。

當我陷在艱難的時候,我看到了約翰福音13章6-9的一段經文,上帝用祂的話親自安慰我,讓我看到我裡面的標準,上帝也仿佛對我說:如果你不放下你的標準,如果不允許我干涉你的事情,你就和我沒有關係了。

“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耶穌說:“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聯手和頭也要洗”(約翰福音13章6-9節)。

當我看到彼得和主耶穌的對話的時候,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和上帝的對話。

起初我嫉妒,我憤怒,是我向上帝發怨言說:“上帝啊,祢在做什麼?我都畢業了,你才安排助教的位置給我,但是我卻做不了,這就算了,什麼?祢還要通過我把這個工作給別人。上帝,我真的不明白,我甚至是搞不懂祢。“

上帝說:“你現在不明白,但是你之後會知道。”

我說:“我想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上帝說:你若是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就和你沒有關係了。”

我說:“上帝我願意順服,願意按照你的話去行,因為祢比一切都貴重,求祢幫助我。”

我知道在一開始的時候上帝就幫助我。因為當我決定要做翻譯,並且想向我的朋友詢問翻譯的事情的時候,上帝讓我看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和我競爭這個工作的是我的姊妹,我也知道我如此掙扎的原因,也是因為對方是我的姊妹,不是別人。如果是別人我或許不會有這麼大的掙扎。因為我知道我如果做了,我的這個行為就不體貼我的姊妹(我明明知道她如此需要),這絕對不是上帝喜悅的事情。因為主給的命令是,彼此相愛。主也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章17節)。而且洗腳就是彼此相愛,彼此服事的象徵。主給門徒洗腳,服事門徒,給我們做了榜樣,我們也應該照著主所作的去行(約翰福音13章14-15節)所以我也要愛我的姊妹。

上帝也讓我看到我的眼光只是單單注視我想要的眼前的利益,而沒有看到上帝背後的心意。我總是覺得所有的好事情都應該臨到我,我對上帝的心意是既要又要,我知道我是不滿足的,我看到我自己裡面的醜陋、嫉妒、貪婪,我所有的愛心不過是偽裝的。但是上帝給我機會,讓我重新從心裡願意接納姊妹,去愛姊妹,不光因為這是主耶穌的命令,主耶穌也是這樣的愛我們。

後來我也從這位姊妹的口中得知,當年和她畢業的還有另外一位姊妹,也重新申請了留學並且被錄取了。只是因著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她還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書。這位姊妹希望借著這個見證能夠鼓勵到另外一位姊妹。因為我們曉得“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2章9節)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看到上帝的故事,未完待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訴不盡的愛

讀經:耶利米書31章1-6節 

「我如何愛你?讓我一一細說。」這是英國詩人伊麗莎白•白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所寫的詩句,出自英語文學著名的詩集《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集》。伊麗莎白與羅勃特.白朗寧(Robert Browning)結婚前,為他寫下這些優美的詩句,讓他深受感動。於是,羅勃特鼓勵伊麗莎白將這些詩集結成冊並且出版。但這些十四行詩的文字細膩深情,基於保留個人的隱私,伊麗莎白將這些詩當作是翻譯某位葡萄牙詩人的作品來出版。

有時候,當我們公開表達自己對某人的情感時,會感到有些尷尬。但聖經卻截然不同,其中毫不隱藏地展現了上帝的愛。先知耶利米溫柔地細述上帝對祂百姓的愛:「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31章3節)。即使上帝的百姓離棄上帝,但上帝仍應許要復興 [....]

《詩篇》靈修 38篇| 當上帝的子民犯罪……

讀經:詩篇38篇

大衛的紀念詩。

1 耶和華啊,求祢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

2 因為祢的箭射入我身,祢的手壓住我。

3 因祢的惱怒,我的肉無一完全;因我的罪過,我的骨頭也不安寧。

4 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

5 因我的愚昧,我的傷發臭流膿。

6 我疼痛,大大蜷曲,終日哀痛。

7 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

8 我被壓傷,身體疲倦;因心裡不安,我就唉哼。

9 主啊,我的心願都在祢面前,我的歎息不向祢隱瞞。

10 我心跳動,我力衰微,連我眼中的光也沒有了。

11 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災病都躲在旁邊站著,我的親戚本家也遠遠地站立。

12 那尋索我命的設下網羅,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惡言,終日思想詭計。

13 但我如聾子不聽,像啞巴不開口。

14 我如不聽見的人,口中沒有回話。

15 耶和華啊,我仰望祢!主我的上帝啊,祢必應允我!

16 我曾說: “恐怕他們向我誇耀,我失腳的時候,他們向我誇大。”

17 我幾乎跌倒,我的痛苦常在我面前。

18 我要承認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憂愁。

19 但我的仇敵又活潑又強壯,無理恨我的增多了。

20 以惡報善的與我作對,因我是追求良善。

21 耶和華啊,求祢不要撇棄我!我的上帝啊,求祢不要遠離我!

22 拯救我的主啊,求祢快快幫助我!

 

當上帝的子民犯罪……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這世界上有許多令人痛苦煎熬的事,戰爭、饑荒、天災……還有個人的抑鬱、愁煩、疾病。在這許多令人痛苦的事裡,“基督徒犯罪”也許是其中最被輕忽和最被低谷的一件了。“基督徒”,作為蒙恩得救的罪人當然會犯罪,但基督徒同時也是上帝揀選的百姓;是主耶穌基督為此釘在十字架上的對象;是曾經嘗過天恩的滋味,享受過上帝拯救、賜福和同在美好的人。這樣的人犯罪,得罪那位創造者和拯救者,他內心必定在經受著難以承受的煎熬和痛苦(想想三次不認主的彼得)。而今天靈修的詩篇38篇,正是描寫了上帝的僕人犯罪之後的境況和懺悔。

詩篇38篇是聖經中七首懺悔詩(第6、32、38、51、102、130和143篇)中的一篇,聖經標注這篇是“大衛的紀念詩”。雖然詩篇中並沒有具體指明大衛在詩中懺悔的罪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從內容中確定,大衛深知自己所遭遇肉體的痛苦和內心的煎熬都是源於自己所犯的罪。大衛在第3、5、6和7節說明自己的身體遭受苦楚“我的肉一無完全”,“我的傷發臭流膿”,“我疼痛,大大蜷曲”,“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大衛清楚他肉體的疼痛是因為自己犯罪的緣故,也知道自己是在承受得罪上帝的後果。因此在第1節中,大衛哀求上帝不要在“怒中”責備他,也不要在“烈怒”中懲罰他。就像一個已經知錯的孩子懇求父親不要在氣頭上重責自己一樣。

除了肉體的痛苦,大衛也承受著良朋親友的遠離(第11節)。因為大衛身上的“災病”,那些從前親近他的人都遠離他,大衛因此得不著關心和安慰。同時,素來恨惡他,想要他性命的敵人更是“口出惡言”(第12節),他們也許看到大衛當前的境況就說惡毒的話攻擊他,同時也因為大衛的跌倒而落井下石,更想著詭計要置他於死地。對此大衛只能“裝聾作啞”(第13節),因為追根究底他是在承受自己犯罪的後果。

因此大衛向上帝承認自己的罪孽,若非如此,他是罪孽就要將他壓傷。其實對大衛來說,“得罪上帝”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憂愁,因此在詩的末尾,大衛呼求上帝:“耶和華啊,求祢不要撇棄我!我的上帝啊,求祢不要遠離我!拯救我的主啊,求祢快快幫助我!”只有得到上帝的赦免和接納,他的心才能真正地得到安息。

基督徒犯罪並不稀奇,因為我們活在今世是不可能完全聖潔的。然而我們不能因為總是有悔改的機會或想到主耶穌基督的代贖而輕視犯罪這件事。無論大罪或小罪,我們都是得罪了那位創造我們又救贖我們的上帝。這位上帝是至高的上帝,同時又是愛我們的天父。就像一個孩子犯了錯,他固然會因為要承受罪的後果而感到傷心,然而最讓他感到難過的不應該是後果,而是他的所作所為使愛他的父親傷心失望。

感謝上帝,當基督徒為罪憂傷痛悔,祂必定不輕看。只要我們來到天父面前承認過犯,祂就接納饒恕我們。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求祢使我對罪敏感,為自己犯罪得罪祢感到憂傷,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也求祢使我能夠真正地悔改,因為祢是如此地愛我,又使祢的兒子耶穌基督替我的罪而死。願祢保守我遠離試探,即使面對試探也能得勝有餘。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當你犯罪之後,你是否會為自己得罪上帝而憂傷痛悔?
  2. 請為你最近一次具體的罪向上帝認罪悔改禱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