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最好的朋友

讀經:約翰福音11章25-36節 

我和一位老朋友已經好幾年沒有見面了,但我知道,在這段期間,他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並開始接受治療。有一次我剛好到他居住的那個州旅行,讓我有機會再次見到他。當時,我一走進餐廳,眼淚立刻奪眶而出,他也不例外。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碰面敘舊,而此時死亡的陰影籠罩,提醒我們生命是多麼短暫。我們眼中的淚水是源自這段長久友誼中深厚的愛,以及一起歷險、做蠢事、一同歡笑和經歷失落。這愛是如此深厚,以至於我們一看到彼此,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耶穌也曾落淚。約翰福音記載了那一刻。在拉撒路死了之後,耶穌詢問說拉撒路被葬在哪裡,猶太人說:「請主來看」(11章34節)。耶穌就走到祂的好朋友拉撒路的墳墓前。接下來,我們讀到顯示基督擁有人類性情的一句話:「耶穌哭了」(35節)。我常想,在那一刻是否發生很多事情,而約翰 [....]

靈命日糧 : 放膽付出

讀經:提摩太後書1章6-14節 

美國作家帕克.巴默爾(Parker Palmer)在一場畢業典禮的致辭中說道:「沒有人在臨終會說﹕『我這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而且自我保護,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非常滿意。』」他敦促畢業生說,「你們要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放膽付出。」

但帕克繼續說:「以這種方式生活的時候,你將明白自己所知甚少,失敗甚是容易。為這個世界付出需要培養一種初學者的心態,勇敢面對你所不知道的領域,冒著一次又一次失敗的風險,然後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重新學習。」

只有當我們的生活是以上帝的恩典為根基,我們才有勇氣選擇這種「放膽付出」的生活。正如保羅告訴他的門生提摩太,當我們記得自己得救是因上帝的恩典,上帝要我們過有意義的生活,就能滿有信心地活出上帝賦予的恩賜,並能「如火挑旺起來」( [....]

靈命日糧 : 見證人

讀經:創世記4章2-11節 

美國詩人亨利.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年)在他的一首詩中,描述了一艘沉沒的奴隸船。他寫下「鎖鏈上的骷髏」這句話,哀悼奴隸制度下許許多多無名的受害者。詩歌最後一節說:「這些是奴隸的苦難,他們從深淵怒視;從不知名的墳墓裡哭喊,我們都是見證人!」

但這些見證人能對誰說話呢?沉默的見證有什麼用處呢?

可是有一位見證人看到一切,那就是上帝。該隱殺害亞伯之後,假裝什麼都沒發生,甚至以輕蔑的口吻對上帝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但上帝說:「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創世記4章9-11節)

該隱已成為後世的警誡,正如使徒約翰發出警語:「不可像該 [....]

靈命日糧 : 永恆的教會

讀經:以弗所書2章14-22節 

「教會結束了嗎?」正當主日聚會快結束時,一位帶著兩個孩子的年輕母親來到我們教會問道。一位接待員告訴她,附近的教會有兩堂主日聚會,第二堂就要開始了。接待員還問她,是否需要有人送他們過去?這位母親表示需要協助,過後她很感激地去參加另一個教會的聚會。後來,那位接待員回想起那位母親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教會結束了嗎?絕不會結束,上帝的教會永遠存在!」

教會不是一個脆弱的「建築」。教會是由對上帝忠心的家人所組成的,保羅寫道:「你們⋯⋯是上帝家裡的人了⋯⋯並且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基督耶穌自己就是奠基石,整座建築都靠著祂連接配合,漸漸增長成為在主裡面的聖所。你們在祂裡面也一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書2章19-22節,新譯本)

耶穌建立的教會是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