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毫無遺憾

讀經:

路加福音12章13-21節 

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是從事安寧療護的護理員,她在陪伴臨終病人時發現了一點,他們在談到自己的遺憾時,都沒有提及人們終其一生所追逐的事物。她特意詢問這些臨終病人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有什麼不同的選擇嗎?」他們的回覆大多圍繞著幾個主題,於是她整理出臨終者最常感到遺憾的五件事:(1)真希望我有勇氣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2)真希望我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3)真希望我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4)真希望我有跟朋友保持聯絡;(5)真希望我能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

布朗妮列舉的這五大憾事,讓我聯想到在路加福音12章耶穌所講的比喻。有個財主打算建造更大的倉房以貯藏他豐盛的糧食。之後他告訴自己,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悠閒地度日,直到離世(18-19節)。但此時上 [....]

靈命日糧 : 母親的回顧

讀經:

創世記29章31-35節 

美娜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說:「我根本就不喜歡母親節。因為這個節日會讓我想起,自己是個很糟糕、很失敗的母親。」

美娜帶著很高的期望開始了她為人母的生活,但現實迫使她一再降低標準。美娜說:「當媽媽真的是我人生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其中一個孩子總是讓她生氣和失望。

上帝選擇讓利亞成為以色列的一族之母,為雅各生兒育女。當時利亞必然對每個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而她給頭四個兒子的名字都與她當時面對的困境有關(創世記29章32-35節)。但是後來聖經所記載的灰暗故事中,利亞的兒子們扮演的都是壞人的角色,有的是殺人凶手(34章24-30節),有的是人口販子(37章17-28節)。她其中一個兒子猶大,還在聖經其中一個見不得人的故事中成了反派角色(38章)。

但上帝卻從利亞 [....]

靈命日糧 : 完全的信心

讀經:

彼得前書1章3-9節 

我朋友珊蒂三歲的兒子施洛已經住院好幾個月了,世界各地有成千上萬的基督徒一直為他祈禱。當醫生表示施洛已經完全喪失腦部功能時,珊蒂打電話給我說:「有時候,我擔心自己對上帝沒有完全的信心,我知道上帝能醫治施洛,讓他和我們一起回家。但若上帝要將他帶回天家,讓他完全得醫治,我也能接受。」我向她保證上帝最瞭解她的掙扎,並且說:「妳已順服上帝,這就是完全的信心!」幾天後,上帝將她的寶貝兒子帶回天家。雖然珊蒂因失去孩子而深感悲痛,但她仍舊感謝上帝,以及所有為他們代禱的人。珊蒂說:「我相信上帝依然美善,依然掌權。」

在耶穌再來之前,我們活在這世界上都會面對「百般的試煉」(彼得前書1章6節)。我們需要處理悲傷所引發的真實情緒。然而,每一個在基督裡經歷「重生」的人(3節),都能因著對耶穌的愛,在 [....]

靈命日糧 : 最大的驚喜

讀經:

約翰福音20章11-18節 

在經典的體育奇幻電影《夢幻成真》中,主角雷.金塞拉(Ray Kinsella)看見他已故的父親,以年輕的棒球好手出現。他第一次看到這麼年輕的父親,他對妻子說:「我只見過多年以後的他,而那時他已被生活折磨得疲憊不堪。看到他……我該對他說什麼?」這個場景讓我們想到:當我們看到已故的至親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會有什麼感覺呢?

當抹大拉的馬利亞第一次見到從死裡復活的耶穌時,她就有這樣的經歷。那時,她在空墳墓旁哭泣,她轉過身「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約翰福音20章14節)。為何她不認得耶穌?也許是因她滿眼淚水、視線模糊,或是因為一大清早「天還黑」(1節)。更有可能是,她最後一次見到耶穌時,耶穌被打得血肉模糊,最後被折磨致死。她從沒想到會再看到活生生的耶穌,復活的耶穌充滿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