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軟弱變剛強

讀經:

耶利米書20章7-13節 

德魯因為服事耶穌而被監禁了兩年。他讀過一些宣教士的傳記,知道他們在被監禁期間仍然心中喜樂,但德魯承認自己並非如此。他告訴他的妻子說,上帝選錯了人來為祂受苦。他的妻子回答:「不。我想上帝應該是選對了人,因為這件事絕非偶然。」

或許,德魯可以體會先知耶利米的遭遇。耶利米忠心地事奉上帝,警告猶太人,上帝會因他們的罪孽施行懲罰。但在上帝的審判臨到之前,猶大國的領袖毆打耶利米,又把他栓上枷鎖。耶利米責怪上帝說:「耶和華啊!祢愚弄了我」(20章7節,新譯本)。耶利米認為上帝沒有遵守承諾,上帝的話使他整天受人辱罵和譏諷(8節)。因此,耶利米說:「願我生的那一天受咒詛!我為什麼要出母胎,經歷勞苦和憂傷,並且我的年日都消逝在羞辱之中呢?」(14、18節,新譯本)

德魯最終獲得釋放 [....]

靈命日糧 : 為福音而活

讀經:

提多書2章1-10節 

在1916年,納爾遜·貝爾(Nelson Bell)剛從家鄉維吉尼亞州的醫學院畢業。不久之後,他就帶著新婚六個月的妻子來到中國江蘇淮安。22歲時,他成為仁慈醫院的外科醫生,這是200多萬人居住的地區唯一的醫院。納爾遜和家人在淮安生活了25年。在這段期間,納爾遜經營醫院、進行手術,並與成千上萬的人分享福音。納爾遜·貝爾從當初被一些排外的中國人稱為「洋鬼子」,到後來得到人們的愛戴而被稱為「鍾愛華」。他的女兒路得,後來嫁給了佈道家葛理翰。

儘管納爾遜是位出色的外科醫生和聖經老師,但並不是他的專業技術和聖經知識吸引許多人歸向耶穌,而是他的品格以及他活出了福音的真理。使徒保羅在寫信給希臘人提多,這位負責管理克里特島教會的年輕領袖時提到,活像基督至關重要,因這將使福音得著「尊榮」(提多 [....]

靈命日糧 : 如同弟兄姐妹

讀經:

提摩太前書5章1-2節 

有一位教會的小組組長問我是否可以與她單獨談話,我在諮詢室找到了她,當時她眼眶泛紅、淚流滿面。四十二歲的凱倫渴望結婚,現在就有一位男士追求她。這位男士是她的老闆,但已經有了家室。

凱倫的哥哥經常對她冷嘲熱諷,父親對她也漠不關心,她很早就發現,自己很容易因為男性的示愛或追求而受感動。即便信仰使她的生命更新,建立了新的界限,但她仍然渴望得到愛,這份瞥見卻無法擁有的愛,對她是一種折磨。

我們交談之後,凱倫和我一同低頭禱告。在真誠有力的禱告中,凱倫承認自己陷入了試探,並表明會拒絕她的老闆。她將自己的渴望交給上帝,離開諮詢室時,她感覺輕鬆多了。

那天,我體會到保羅的勸勉是多麼明智,就是我們在主裡要以弟兄姐妹相待(提摩太前書5章1-2節)。我們如何看待對方,會決定 [....]

靈命日糧 : 祂的計劃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9-11節 

本.馬爾科姆森(Ben Malcolmson)的回憶錄(Walk On)內容非常精彩。他是一個幾乎沒有美式橄欖球比賽經驗的學生,卻在2007年成為美國南加州大學玫瑰碗冠軍隊的非招募球員。作為一名大學校園記者,馬爾科姆森決定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撰寫艱苦的選拔過程。令他難以置信的是,他竟成為球隊中的一員,這是人人都嚮往的事。

在得到意想不到的機會加入球隊之後,馬爾科姆森的信仰促使他尋求上帝對他的旨意。他積極地與隊友談論信仰,但得到的冷漠反應讓他灰心喪氣。當馬爾科姆森禱告尋求指引時,從以賽亞書得到了強而有力的提醒,上帝說:「我口所出的話……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它去成就事上必然亨通」(55章11節)。這番話讓馬爾科姆森得到啟發,以匿名的方式送給每位隊友一本聖經,可惜他再次遭到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