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3條彎路,我才知道什麼才是上帝的智慧和最好的時間

 

作者:Philip Roa      翻譯:奇奇

 

在我 20 歲出頭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我想在 25 歲之前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音樂人並在教會服侍,並且我那時也會已婚,專註在我的事業和家庭生活中。

25 歲如約而至又很快過去,我卻沒有實現目標當中的任何一項。我現在 31 歲,全職寫作和兼職玩音樂(當我的樂隊朋友需要幫助時)。我還沒有結婚,但正和交往兩年多的女友慢慢朝那個方向靠近。

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因著我當年的不成熟和固執,我最初的計劃與上帝給我的計劃和時間安排是多麼相悖,尤其在我一開始就沒有與祂核實的情況下。

儘管這樣的計劃導致我犯下了一些相當痛苦的錯誤,但我感謝上帝使用這些錯誤教我今後哪些事情要避免。

 

 

未經過深思熟慮就做出承諾

 

當我剛從大學畢業時,我感到自己無所不能。我什麼都想做——白天做生意人,晚上做搖滾明星,周末在教會服侍。

我作為鼓手加入了一個朋友的樂隊,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我的責任(深夜排練、無償演出以及作為一名活躍的樂隊成員需要的其他付出)。除此之外,我還積極地在教會的樂團中服侍。

我媽媽不贊成我的搖滾明星夢,尤其當看到它影響到我的睡眠和健康之後。但我一心要實現我的夢想。最終,我意識到我沒有做好自己身體的好管家。無法得到足夠的睡眠使得我當時白天無法正常工作。

之後我便決定退出樂隊,但當時卻未能很好地處理。雖然其他樂隊成員們尊重我的決定,但他們問我是否可以演完我們已經預訂的幾場演出,因為他們需要時間來尋找新的鼓手替代我。

然而,當時的我覺得再待下去就是不順服,因此堅決地拒絕了。主唱很生氣,多年來不再和我說話,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幸運的是,後面有了轉機。時隔五年多後,我有次偶遇了那位主唱,最後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談了很久。我終於能夠向其敞開心扉並請求對方原諒我之前的不成熟,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得以和好。

現在,我學會了在做出承諾前仔細考慮我是否可以真正委身於某件事,這樣我的「是」就是真正的「是」。如果我做不到,就優雅地說「不」。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為這些決定禱告並祈求智慧。

 

 

對我喜歡的人不置可否

 

多年前,我與青年事工中的一位年輕女士建立了友誼,她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後我開始每天給她發簡訊說些有的沒的。

雖然我確實對她有感覺,但我沒有與上帝確認與這位女士進入戀愛關係是否是祂的帶領(劇透警告:並不是)。在內心深處,我的一部分知道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處理情感上的事情。

然而,我又沒有勇氣明確向對方表達我的意圖(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想要進入感情的意圖),主要是因為我沒有準備好接受因此要費的周折。

我也沒有想過我們這樣的關係會給她帶來怎樣的感受。我的猶豫不決最終導致她認為我們之的關係不一般,當她當面和我確認時,我卻否認了。

從那以後,我們不再講話,不久她就去了另一個教會聚會。我就以這樣一種可怕的方式失去了這個朋友。

雖然我之後並沒有與她和好,但這個經歷卻教會了我對自己喜歡的人要表意明確。在我追求我現在的女友時,就做到了這一點。

當我感覺到上帝在催促我去追求她時,我不只是通過聖經經文和禱告來做確認。我還向我的屬靈督導夥伴和牧者尋求智慧和建議,他們都一致給了我肯定的回復。

 

 

在選擇職業道路上繞彎路

 

當我剛開始工作時,我感到有從父母而來的壓力要走經商的道路。雖然他們同意我學習一個非商業專業,但我開始工作的那幾年都在試圖「重回正軌」以達到他們想要我做的。

問題是,那時候的我並不知道我父母的計劃和上帝的計劃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認為順服他們所說的一切自然意味著我在順服主並遵循祂的計劃。

我申請了他們推薦給我的每份工作,哪份通過了面試我就接受了哪份,之後便是只工作幾個月就辭職。

幾年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從事我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寫作),但我沒有詢問上帝的旨意如何,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有的沒的地寫作,從而導致了和之前相同的模式:申請工作,接受,不久後再辭職。

在認真、清醒地審視了自己這一路的經歷之後,我終於克服了這一點,卻花了十年的時間。

 

 

我學到的教訓來自這句深深打動了我心的箴言:「人心多有計謀,唯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箴言 19章21節)。

通過思想這節經文,我看到了我在職業生涯中是如何走向兩個極端的——從盲目相信父母的智慧到崇拜自己的智慧。這兩種情況中,我都把上帝放在了后座。

所以,十年來第一次,我花時間禱告,祈求上帝給我一份不僅能給我成長機會和高收入,還能讓我有時間服侍我的家人和在教會做門徒事工的工作。

在做這個禱告時,我就決定了不再只為自己工作,我想在自己的生命中尋求上帝的旨意,跟隨祂的帶領,並在一切的事情上榮耀祂。

雖然過去十年很不容易,但我學到了兩個重要的功課。

首先,工作是為主多結果子並祝福有需要的人的機會。第二,當我面臨重大決定時,需要尋求上帝,求祂來帶領我。

我也開始認識到,尋求敬虔的建議需要我有意識地花時間為我所計劃要做的事情禱告,並等候上帝通過祂的話語和祂安置在我身邊的人(即我的屬靈家人們)來指引我。

通過以上的經歷,我看到了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是如何給我帶來痛苦的,然而上帝卻完全能夠使用這些痛苦來幫助我和其他人在信仰上成長,更信靠祂。

雖然我是走了彎路才學到了這些的,但我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在其他弟兄姐妹的信仰之旅中為他們帶來幫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活水

讀經:約翰福音7章37-39節 

我收到了一束來自厄瓜多爾的花。花束送到我家時,已經凋萎下垂、失去活力。說明書上寫著,將花束插在清涼的水中,便能使花朵恢復活力。但在這之前,必須先修剪花莖,讓它們更容易汲取水分。不過,它們真的能活下來嗎?

隔天早上,我得到了答案。這一束厄瓜多爾的花變得生機盎然,綻放著好些我從未見過的花朵。水的確能夠帶來改變,這讓人聯想到耶穌談到活水的比喻,以及水對基督徒的意義。

聖經記載,有一個撒馬利亞婦人到井邊打水,耶穌向她要水喝,表示祂願意喝這婦人所打的水,進而改變了她的生命。起初,這個撒馬利亞婦人對耶穌的請求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猶太人向來看不起撒馬利亞人,但耶穌對她說:「妳若知道上帝的恩賜和對妳說『給我水喝』的是誰,妳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妳活水」(約翰福音4章10節)。後來 [....]

寫在結婚三周年——合一、謙卑

 

作者:驚悅      有聲播讀:郁青

 

人們總是本能地想要證明自己有多聰明多強大,但是在婚姻中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缺乏智慧才是更重要的;

人們也總是喜歡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婚姻有多幸福,教育孩子多麼有方法,

似乎自己在經營婚姻和育兒的事上很有智慧,但其實無論婚姻還是育兒一路上都會磕磕絆絆,時常是喜憂參半。

我們都很想努力去見證上帝的榮耀,讓世人看到上帝在自己身上的恩典,但是祂告訴我,不必強調你多有智慧多麼剛強,你只需坦然承認自己的軟弱就好。

是啊,我們都很容易去自我證明和自我彰顯,無疑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是個更好的人,然而本來的我們並不是這樣,比起彰顯自己的優秀,承認自己的軟弱和有限其實更難。

 

 

和先生就這樣度過了婚姻中的第三年。第一年的我們更多沉浸在新婚的喜悅和對新生命的期待中;

第二年我們開始獨立生活、養娃,時而分工時而合作;

第三年的我們開始接受一些挑戰,孩子兩次生病住院、懷二胎、搬家,讓我們走出舒適區不斷去突破。

也在這一年的經歷中,我們不斷學習謙卑,更常屈膝在上帝面前,也在彼此面前更謙卑。

《婚姻的意義》中有這樣一句話,「婚姻沒有製造弱點,只是把弱點暴露出來」。

我們時常忘記自己有多軟弱,在這個世界的欺哄下,我們也假裝「剛強」來遮掩自己的軟弱,許多時候連自己都信以為真。

所以在婚姻中,比起「示弱」,我們更善於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剛強」,而婚姻也因此多了許多衝突與磨合。

 

 

進入婚姻,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丈夫的幫助者,我也一直致力於幫助我的另一半,但是最初這樣的幫助卻讓對方感到被冒犯被轄制。

許多時候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好心幫助你,你為什麼那麼不知好歹,有時候甚至揚言,我以後閉口不言,省得費力不討好。

但是安靜下來心中卻滿是責備。幫助者是上帝給我的責任,即便是一時氣話,說出來仍然是對上帝的冒犯。

最初在這樣的衝突中,我常常感受到委屈和無力,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甚至在上帝面前抱怨,想作一個好妻子怎麼就這麼難?

這樣的無力和委屈感將我帶到上帝的面前,祂沒有指責我的埋怨,也沒有用對錯在我和張先生中間評判,上帝讓我想起那句刻在我們訂婚戒指上的話語;「愛是永不止息。」

我恍然大悟,在婚姻中,在夫妻之間,許多事情無關對錯,關乎的是愛。

倘若我愛我的丈夫,為著他的益處而幫助他,我的關注點就不在於我的建議是否被採納,當對方感到不愉快或者被冒犯,我應當反思自己的態度和方式而不是盛氣凌人地壓制對方。

我幫助他沒有錯,他的回應也是真實的,但是我們需要在愛中磨合,謙卑地彼此相愛。

 

 

結婚的三年里,我們也有了第二個孩子,我們絕大部分的紛爭都與孩子有關。在對待孩子的方式上,我有我的見解,他有他的方法。

大兒子才剛兩歲,正值第一個叛逆期,又是粘膩媽媽的階段,即便爸爸也日夜陪伴,但是爸爸還是難以安撫孩子的各樣情緒。所以爸爸在陪伴和教導孩子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會伴隨著孩子的哭泣。

孕期和產後情緒本就不穩定,加上對大兒子的虧欠,我就特別聽不得孩子的哭聲,這樣的一種情緒我會全部轉移到先生的身上, 以至於對他對待孩子的態度與方式上都大為不滿,這也使他感到沮喪甚至感到生氣。

次數多了後,我明顯感到我們之間的關係受到了影響。這樣的張力再次將我帶到上帝的面前。不覺間我又擺錯了生命的優先次序,丈夫又成了我最為忽視的對象。

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丈夫造成了傷害,其實他已經在盡他所能了,只是每個人方式不同,我的方式未必適合他的性格,並且我的方法並不是唯一正確的,作為父親他也需要成長。

想到當我面對孩子沒有控制好情緒的時候,先生並不會使我感到難堪,他會溫柔地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或者在事後我們溝通時他會讓我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合適,但也會表示對我的理解。

 

 

我開始意識到,我更多時候像個法官,隨時準備著審判他不合我心意的行為。

意識到不對,就要悔改。在一次我又想要向他表達我的不滿時,我開始沉默,向上帝開口。我不再在上帝面前埋怨,而是求上帝賜他作父親的智慧,也使孩子可以有一顆順服的心。

祈禱過後,我發現我不再總是站在先生的對立面去批判他的方法,而是開始與他認同,與此同時我也可以安靜我自己的心,去盡一個幫助者最該做的本分,就是為他守望。當我們不再各執己見,我們就可以在關係中尋求合一。

世人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實在是把婚姻妖魔化了。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自我的墳墓,埋葬的是那個驕傲的、自私的、自愛的、自憐的自己。

當我們甘心在婚姻中讓自己死去,就會發現我們會在婚姻中蛻變,也會成就對方,愛情就會在婚姻中開出馨香美艷的花。

我們都是軟弱的、驕傲的、自我的,但是因著上帝的介入,因祂是我們婚姻的權柄和遮蓋,我們可以得力量,我們可以悔改、謙卑,在愛里尋求合一。

前幾天翻看我們婚禮上的照片,翻到一張照片,是牧者在禱告時,將我和弟兄的手遮蓋在下面,而托住我們的手的是聖經。三年前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只是覺得這照片拍得很美,而三年後再看,看到了婚姻的意義。

托著我們的手的聖經,正是我們婚姻的根基,而牧者那隻手的遮蓋正是基督權柄的遮蓋。我們的婚姻是安全的、穩固的,因為有主在我們中間,我們在上帝的話語的根基上建造婚姻,在基督的遮蓋下享受美好的愛情,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婚姻更美好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魯莽的決定

讀經:民數記20章1-12節 

我在十幾歲時便會開車了。一次在高中籃球訓練結束後,我把車開得飛快,跟在朋友的車後頭要到他家去。當時下著滂沱大雨,我根本看不清他的車子。突然,就在雨刷撥開擋風玻璃上的雨水時,我驚見朋友的車就停在我前面。於是,我猛踩剎車,車子打滑衝出車道,撞上一棵大樹,車子全毀了。猛烈的撞擊也讓我陷入昏迷,後來才在醫院的病房裡醒過來。雖然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僥倖活了下來,但我也為這樣的魯莽行為付出昂貴的代價。

摩西也因做了魯莽的決定而付出極大的代價,這錯誤的抉擇是因為缺水,而不是像我那樣太多雨水。那時以色列人到了尋的曠野,「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民數記20章2節)。上帝告訴這位焦頭爛額的領袖,要他「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8節),但摩西卻「擊打磐石兩下」(11節)。上帝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