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友誼的思考——為什麼我們會容忍糟糕的友誼?

 

作者Jess McDonald Ragg

翻譯:Eric

 

你們有並沒有想過和朋友的關係能像電影《牛仔褲的夏天》裡的四姐妹一樣?周圍的朋友都是幫助你的,他們都為你著想、支持你,並知道你什麼時候需要鼓勵,什麼時候需要勸戒。

其實,友誼往往是有點難界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甚至有時候友誼關係會不太健康。我想起了我小學時的“閨蜜”,她會說我“你變胖了”,並在背後說我八卦,還經常提醒我她家比我家富有。高中時我有個好朋友,他會故意鼓勵我穿不適合我的衣服,並說服我們整個小群體的朋友們甩開我,在畢業舞會上合影留念。

然而,我仍然會邀請她們參加我的生日派對,和她們一起吃午飯,總而言之,我仍然稱她們為我的“朋友”。

也許你也陷入無益和不健康的友誼中?我不是在談論正常的緊張關係或面對關係衝突的例子。我指的是對你有負面影響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會讓你在這段關係中感覺自己很卑微:用不易察覺地玩笑的方式貶低你。一些朋友似乎總在暗示他們在生活中比你更成功,以此來貶低你。

或者你的朋友讓你琢磨不透,你不知道她們今天會以哪種狀態和面目出現在你面前。

或者這些朋友似乎總是需要你的幫助和支持,但當你需要支持時,他們似乎從不出現。

那我們又為什麼會容忍這樣的朋友呢?我來分享一些建議,我想我們可能會好奇我們居然可能需要在關係方面重新學習一些東西。

首先,我們寧願有差勁的朋友,也不願沒有朋友。我們容忍別人隨心所欲地對待我們,因為我們認為這總比獨處要好。我們擔心如果我們反擊,我們會被他們拋棄。

我們不願意孤單,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的是,人類真的是為關係而生的(創世記2章18節)。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是處在關係中的存在。

問題是,我們可能會因過度害怕孤獨到不健康的程度。我懷疑這種對孤獨的厭惡是雙重的:

  1. 當忙碌和被他人包圍的噪音消散時,我們會感到恐懼,因為這時我們會需要面對自己的一些我們不敢面對的想法。

然而,我們在聖經中看到,孤單(耶穌自己也經常退下來獨自一人)和孤獨的時候是正常的(詩篇16篇安慰了我的心,我們讀到大衛是孤獨和被離棄的,但上帝與他同在,祂是信實的)。

  1. 我懷疑我們把獨處等同於不重要或一文不值。我們認為如果別人不想和我們在一起,我們一定不值得朋友花時間在我們身上。

這就是我們保持不健康友誼的更深層原因:我們認為我們不太可能找到更好的朋友,因為我們本就認為自己沒有那麼好。

最近,我讓丈夫看了翻拍的《賤女孩》,格雷琴在瑞金娜女王衣櫥裡的場景讓我印象深刻。“我有什麼問題?”她唱道:“我說話的方式,穿著的方式有什麼問題?”

也許,像格雷琴一樣,我們也習慣於問,“我有什麼問題?

我想說這可能是最根本的問題。由於這種消極的自我認識,我們容忍自己被虐待。讓別人對我們為所欲為似乎更容易,因為在某些方面,這會讓我們感到自己被需要和有價值。

對自我的消極看法——一種深層的自我蔑視感——是不符合聖經的。這與上帝希望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是不一致的(詩篇139篇13-14節,哥林多後書5篇17節,21節)。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章10節)。我們有一個榮耀的呼召和崇高的目標,這與將自己視為一個“錯誤”和毫無價值是完全不相容的。

我們能容忍糟糕的友誼,還有什麼原因呢?我們希望自己友善、友好、“包容”他人。

我們認為這意味著為了“維護和平關係”而忍受對方的不良行為,或不敢“論斷”他人特定的行為。對於我們這些天生不敢面對衝突的人來說,說出我們的真實感受太難了。這可以從我們的談話中觀察到,我們經常沒有勇氣對他人說,“你這樣做有點卑鄙”或“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

也許我們不明白如何才能在不顯得苛刻的情況下指出對方的問題。“仁慈”和“寬恕”難道不是基督徒應該做的事嗎?

“聖經不是教導我們如果有人打我們右臉,連左臉也要轉過來由他打嗎?”是的,經文是這樣說的(馬太福音5章39節)。但是這節經文說的是不要報復或對別人的錯誤行為以牙還牙。這並不是說我們必須允許他人繼續傷害我們。

聖經中提倡的好的友誼是在愛中說誠實話的友誼(以弗所書4章25節)。箴言27章告訴我們,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6節),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17節)。

我聽說過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所有痛苦的事都會給我們帶來傷害,也不是每件傷害我們的事都會使我們痛苦。我們需要思考我們和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

最近,我女兒踩到了花園裡一個特別尖銳的刺上。為了拔出尖刺,我不得不用力擠壓她腳周圍的皮膚,這很疼!但如果我不願意造成這種暫時的刺痛,情況會更糟。

當我們與他人劃清界限,比如指出他們正在做的傷害我們的事情,我們是在愛他們,幫助他們發現問題所在,並為他們提供一個改變的機會。

如果你有一個自誇的朋友,或者是一個精通用微妙手段貶低他人的朋友,你可以先溫和地告訴他們,別人聽到他們的話是如何解讀的。這至少讓他們有機會聽到不同的觀點並意識到他們的問題。

我們容忍有害友誼的第三個原因是什麼?我們總願意相信朋友有好的一面,我們認為如果我們愛和支持他們,他們最終會改變。

我非常努力地向我高中時最好的朋友作見證(就是那個故意把我排除在朋友合影之外的人),我會邀請她參加青年小組和教會的營會。由於我是她認識的唯一一個基督徒,我感到有義務繼續我們的友誼,即使這顯然對我不利。

雖然我們可以就我們的界限與他人溝通,但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無論是糟糕的男朋友還是有毒的朋友,我們都無法將他們塑造成與他們自己決定要成為的樣子截然不同的人。

上帝並沒有叫我們為了傳福音的緣故而捲入不健康的關係中。即使是仁慈和愛之本體的耶穌,也沒有簡單地為了讓人們相信福音,而允許人們對祂為所欲為。我想起耶穌在馬太福音10章(12-14節)中對門徒的教導。

祂告訴門徒讓百姓接他們到家裡,但如果百姓不歡迎或不聽他們的話,門徒就要離開。

如果你發現自己因為以下原因之而陷入了不健康友誼的糾結中,我祈禱你能:

1)讓上帝醫治你消極的自我認識和對孤獨的恐懼;

2)學習到愛不僅僅是“友善”和“包容”;

3)明白上帝不希望我們為了給祂作見證而保持不健康的關係。

在我們學會遠離不健康友誼的過程中,以下是三個建議,將會幫助我們尋求更多有利生命成長的友誼:

首先,為這件事禱告。在生活中,我曾有過幾次專門為友誼禱告的例子,而上帝每次都會回應我。祂可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迅速解決問題,也不會提供泰勒·斯威夫特式的“陣容”,但要為能擁有好的友誼關係持續禱告。

其次,做一個複盤。你培養的關係,是那種造就你的關係嗎(即使有時你們彼此意見相左,或者你們經歷過衝突)?你的朋友們是否幫助你更親近基督,或鼓勵你在基督裡成長?你能做些什麼來在這種友誼上投入更多?

第三,積極主動。這需要勇氣和努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更有意識地追求能夠結出屬靈果實的友誼。

最近,有一位女士,我很喜歡在接孩子時和她聊天。我在學校裡認識的媽媽不多,所以我鼓起勇氣,走近她,當我們聊天時,我提議可以單獨約一次咖啡。後來我發現她是我見過的生命最豐盛的人之一。

主動可能會很可怕,但如果你需要有益和敬虔的關係,而你認識的人中有些可能是這樣的人,那就去請他們出去玩吧。很可能你離真正的友誼只差一個“深刻而有意義的”對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當我的朋友放棄信仰……

 

作者:Ashley Munoz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小七

 

 

這是一場嚴峻的追趕。我朋友的好朋友幾個月前離世了,從那以後他一直對上帝很生氣。

我試著安慰他,引導他回到上帝身邊。我說耶和華給祂所愛的人預備了好的計畫(耶利米書19篇11節)。我們可能不知道祂為什麼讓這種痛苦降臨到你朋友身上,但我們知道祂掌管著一切——包括祂對祂百姓的關愛(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但我的朋友根本聽不進去。當我說耶穌關心他的朋友時,他笑了。“如果祂真的在乎,那麼他為什麼會死呢?”我意識到他沉浸在悲痛之中,這也許足以成為他背離他認為自己認識上帝的理由。

目睹我的朋友拒絕信仰真是令我心碎。

這位朋友曾在聖經學習中經常與我分享智慧的見解,我認為他真的有一顆愛上帝的心。在我過去面對艱難的診斷結果時,他坐在我身邊陪伴著我。他是那個哪怕生氣了,也仍然愛我,鼓勵我,支持我的朋友。

起初,我發誓永遠不放棄——不放棄邀請他來教會,一起讀聖經,或者一起禱告。我決心在與上帝的對話中盡可能多地提及他。畢竟,他曾經與上帝那麼親近。我認為如果我堅持向他伸出援手,他肯定會再次回到上帝身邊。

但在這一切發生之前,我決定和父母談談這件事;他們都是老信徒,應該有智慧可以分享。從我與父母的談話中,我意識到向我的朋友施壓讓他恢復信仰可能會適得其反。這可能會讓他對上帝更加憤怒,並且因著我執意說服他做在這段困難時期他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而對我生氣。

那個週末,當我去參加我的青年團契時,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即離棄信仰的人是否得救了。有人提出,如果一個人放棄信仰,可能是他們一開始就沒有真得救,然而這也可能帶來一個更有盼望的消息:我們不能否認他們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會信主。

聽到這些,再加上父母的話,我很受鼓舞。雖然我的朋友現在不信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再也不會相信了。

我重新振作起來,開始思考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向他傳講好消息。

繼續傳達上帝的愛

一個背離信仰的朋友需要愛的程度不亞于一個老信徒朋友,就像一個生病的朋友和一個健康的朋友同樣需要愛一樣。因此,對我來說,不斷向我的朋友表達上帝的愛是很重要的(箴言17章17節),我能效法的最好的榜樣就是耶穌,祂在地上的時候給各種各樣的人傳講真理,儘管祂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

無論我這位朋友目前處在他信仰旅程的什麼階段,愛他就意味著當他需要陪伴時,我都會在他身邊,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羅馬書12章15節),並向他展示耶穌那比兄弟更親密的愛(箴言18章24節)。

回想我們交談的那一天,我意識到愛不是和他爭論,甚至也不是向他宣講上帝的愛,那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需要有人傾聽他。

所以,與其說這些,我不如借一雙聆聽的耳朵和一個可以哭泣的肩膀來表達對他的愛。

凡 事 盼 望 , 凡 事 忍 耐 (哥林多前書13章7節)。我希望我對他表現的愛能讓他再次認識到上帝對他的大愛。

 

召集信徒為他禱告

在青年團契的那場聚會讓我意識到,我們一直都在面臨著一場屬靈爭戰(哥林多後書10章3-4節,彼得前書5章8-9節)。因此,我請求我的朋友允許我與在基督裡的弟兄姊妹分享他的掙扎,以使我們能為他禱告。

 

令我驚喜的是,他答應了,他很感激我告訴我們的朋友們他正在經歷一段艱難的時期並為他代禱。

因此,我們一起禱告,出於對耶穌呼召所有罪人悔改的信心(路加福音5章31-32節;提摩太前書2章1-6節),祂必不丟棄祂的百姓(詩篇94篇14節)。我們一同禱告我的朋友能得 救 ,  領受主所賜的聖靈(使徒行傳2章21節,38節)。

我們今天仍在禱告。我們約定每週在青年團契結束後,一同禱告,並在一周內隨時向對方更新禱告要點。

交托給上帝

我至今仍在學習如何服侍我的朋友。自從他和我分享他離棄了信仰的消息以來,已經有幾個月了,我正在鍛煉自己,準備用幾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讓他的心回到基督面前。這有可能永遠不會發生。但我想,“這難道不是更能成為我繼續為他禱告的理由嗎?”

撒旦希望我們氣餒,牠會向我們撒播一個又一個謊言,阻止我們禱告,阻止我們從上帝得力量來對抗牠的破壞工作。但是上帝站在我們這邊,並且祂已經取得了勝利。

我感到欣慰的是,上帝給每個信徒都有一個救贖計畫(羅馬書8章28節),而且只有祂自己有能力實現救贖(哥林多前書3章6-7節)。我可能不知道上帝為我朋友預備的計畫是什麼。但只要祂掌權(我知道祂將永遠掌權),我就可以把我朋友的救贖交托給祂。

幾天前,我決定給我的朋友寫一封信:

最親愛的朋友,

我寫信是想讓你知道你說得對:我不理解你。

我不能夠理解你在朋友去世前不久在電話裡聽到他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心情。我不明白你有多無助,有多痛苦。我也不明白你現在有多難過,如何掙扎在內疚和悲傷中並處理善後事宜。

我只想說,我很抱歉你不得不經歷這一切,悲傷也沒關係。我知道沒有誰能夠真正感同身受你所經歷的。但我希望告訴你你並不是唯一一個經歷這種痛苦的人,我盼望這能夠給你帶來一點安慰。

我知道你已經告訴我你不再相信上帝了:不相信祂的良善、祂的大能和祂的主權。我很想聽你分享更多。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在這裡等你。我可能不完全理解,但我在這裡陪你一起,傾聽你,並與你一起處理這些感受和想法。

我想要來同你一起承擔這些痛苦。陪伴你面對,直到你準備好再次站起來。

隨時與我交談。

愛你的,

Ashley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安慰深陷離婚哀痛的朋友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小七

 

 

編者按:雖然離婚在現今社會時有發生, 甚至連基督徒的婚姻也不能幸免,但是上 帝設立婚姻時並不希望我們離婚。本文只 是側重探討當不幸發生時,同理和關愛深 陷離婚哀痛之人的重要性。

吉納維的聲音從電話那端一股腦地傳到我 的耳朵里。她此時正處於一場可怕的離婚 大戰之中,法庭的各種程序還未走完。聽 著她所講述的——丈夫出軌、情婦懷孕、 她自己幾乎精神崩潰,以及丈夫對她的情感操縱——等等各種情節,我的腦海中仿 佛浮現出一副乾坤顛倒、劇烈晃動、混亂 不堪的可怕畫面。

她的婚姻生活已經分崩離析,不復存在了 :她失去了共同面對人生艱難的隊友—— 他不僅是兒子們的父親和後盾、是幫她接 送孩子、修理洗衣機、搞定賬單的那位、 也是噩夢驚醒後讓她平復心緒的臂彎和愛 戀她的人。

有些事情再也無法輓回了——孩子們的安 全感和信任感、夫妻間的友誼、教會兄弟 姐妹的尊重、她待在家裡照顧孩子做全職 主婦的夢想……

我的腦海裡忽然閃現出曾經聽過的一句話 「離婚就像是家裡死了人卻無人來安慰 。」 用吉納維的話來說就是 「我親密的、完整的、起初的家永遠地死去了」

情緒萬花筒

哀痛,包括離婚的哀痛,與通常的悲傷不盡相同。

有時哀痛會呈現這樣一些特徵:保持表面 的形象、孤獨、憤怒、否認、焦慮 純粹 的恐懼等。

我清晰地聽到吉納維描述自己的感覺時反 復重復著一個詞 骯髒 這個詞不時地出 現,就像露在毛衣外面脫線的線頭一樣非 常難看。而我在「骯髒」這個詞的背後聽到 的是羞恥。

離婚似乎常常與失敗及羞恥聯繫在一起 ——尤其是對基督徒而言。她從小在教會 里長大,而「離婚」就像教會里的一個禁區 ,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此時她承受著不 被接受的壓力,彷彿有人在她耳邊不停地 低語著:你離婚了、你是個失敗者。

這個時刻對於我們這些作為朋友的人來說 是一個重要的時機:那就是無條件地、以 堅定不移的愛與接納來彌補人們對離婚的 偏見所帶給當事人的傷痛。這是我們向朋 友顯明耶穌如何愛他們的機會——這種愛 與前任的愛迥然有別。

耶穌如何對待被厭棄的人

想想耶穌如何對待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 約翰福音4章1-26節 還有那個犯了姦淫 的女人(「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 不要再犯罪了」 祂在約翰福音8章中如此 說。

羞恥 那種對於被孤立,認為「我不配」的 恐懼 的解藥,正是福音的根本所在。

或許你的朋友說 「我很失敗 」

但耶穌說 「你要靠著我得勝 」(加拉太書2 章16節, 20節)

離婚意味著:「我不想和你在一起。」 耶穌卻說 「我接納你,使你與我親近。」( 羅馬書15章7節, 以弗所書2章13節)

離婚意味著:「我不知如何繼續活下去。」 而耶穌說 「我為你存留了盼望和未來。」( 羅馬書5章5節, 8章23-24節) 離婚意味著:「我對你的愛不足以讓我堅 持下去。」

耶穌卻說 「我永遠愛你 」 (哥林多前書13 章4-8節 「我一直和你在一起,昨日今日 一直到永遠 」 (希伯來書13章8節)

幫助朋友也能讓你從耶穌的角度看待福音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 就完成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

我們如何才能幫助朋友走出哀痛重新振作 起來呢?

1. 要做長期準備

離婚的哀痛與其它哀痛類似,事情發生後 的頭六個月,以及接下來的一整年(節假 日、家人的生日及令人心碎的各種紀念日 )都是最艱難的時刻。把這種哀痛想象成 聲波也許更容易理解——波峰和波谷緊緊 連在一起,而且一波一波連綿不斷。

陪伴朋友適應離婚後的新日常,會佔用我 們大量的時間——而且, 這種陪伴並不 總是輕鬆愉快的時光。你可能會親眼看到 朋友最不堪的一面:痛哭流涕、無端指責 、忘恩負義、尖酸刻薄、驚慌失措……

愛並非易事,但卻總是值得我們在這上面 投入時間。

你也許在想:「如果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怎 麼辦 」

但是請永遠不要低估陪伴的力量——僅僅 陪在其左右就有作用 實際上,當約伯的 朋友們沈默不語時才是對約伯最大的幫助 。朋霍費爾寫下以下這段睿智的話語,提 醒我們總是急於給出所謂正確答案的危險之處。

正如我們對上帝的愛始於聆聽祂的話語一 樣 對他人的愛也應該從學會聆聽開始…… 很多時候,基督徒,尤其是傳道人,認為 他們與他人在一起時唯一能給予的幫助就 是要 「提供」某些東西。他們忘記了聆聽可 以是一種更好的服侍。

因此,請一邊聆聽一邊禱告——即使你對 於朋友是否能夠輓救她的婚姻充滿了好奇 和疑問。使用以弗所書4章29節中的四條准則過濾 你將要出口的話語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 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 見的人得益處 」

你的目標是幫助朋友度過這個最煎熬的階 段。幫助他們緊緊依靠上帝(而不是倚靠 你),因為祂是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 、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章6節;詩篇18章1-3節)。

2. 提出正確的問題

幾年前,我正在開會時接到一個電話,告 知我的房子著火了。

有關房屋損失的評估,顯然必須得等到火 被撲滅後才能進行。即使滅火的水——在 這個比喻中可與離婚程序相比——也會造 成毀滅性的損害。

開始修繕之前,必須對房屋進行全面的清 理,清除房子里積存的霉菌及水漬(會需 要多次清理)。若不這樣清理,就會造成 新房的不穩固。

提出能夠幫助朋友深入思考的好問題,可 以防止苦毒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你可以幫 助朋友找出並根除必須去除的東西,使他 們遠離怨恨和絕望。

你可以問以下這些問題:

——你此時留戀的是什麼? ——難以原諒的是什麼? (在表達真切的同理並且認真瞭解情況之 後說 「我和你一起為此禱告吧」

——有哪些負面的聲音和讓你深受傷 害的對話「片段」在你腦海中反復播放?上帝的哪些真理可以戰勝它們?
——目前有哪三項實際的幫助會使情形有 重大的改觀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的朋友 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絕望之中)。
——你的身份認同受到何種影響?(這個 問題是向你的朋友講述耶穌如何對待被厭 棄之人的好機會——內容參見前文)。

目前什麼樣的未來會帶給你希望?你能朝 著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是什麼?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 里」(箴言25章11節)。作為一個引導者 你擁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幫助經歷哀痛的 人重塑自我。當你聆聽時,用上帝的臉光 照他們。接受他們,與他們一起哀痛,坦誠相見。

3. 打好根基

你的朋友處在一個重建的過程中。吉納維 如是說 這一經歷 「動搖了我的信心,但 也深化了我的信心。」

這意味著你要引導你的朋友不要對前任 ——或是前面的房子比喻中已經腐朽的內 部結構——產生怨恨。使用鼓勵孩子時的 平和語氣(而不是像對一個憤怒的大人一 樣需要你站隊。

希伯來書勸誡道:「也要為自己的腳,把 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腳,反得痊癒 」(希伯來書12章13節)

打好根基並不意味著幫你的朋友找到新對 象,這可能更像抹平那些仍然散髮著霉味 的破洞。

如何才能打好根基?你可以嘗試幫助他們 達成以下目標。

建立可持續的日常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多 參與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時也認 可他們的哀痛)。

讓你的朋友享受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和 定期的體育鍛鍊 但要避免陷入成癮帶來 的虛假安慰。 用充實的工作轉移注意力,但要適可而止 。

循序漸進地每天邁出一小步:「我今天完 成了簡歷,然後又想出一個托兒計劃」 「 明天算算汽車貸款還欠多少」。當發現無 法處理更多事情的時候就停下來。

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都列出來,並就一些 有難度的問題,例如財務、育兒問題、是 否準備買房子等尋求一些好的建議。

4.尋求心理輔導

找一個離婚關懷小組,加入一個支持網絡。

不要再把時間花在「當初我應該那麼做、 或是如果我這麼做了會怎樣……」等假設 情形的反復推演上。作為朋友,你所提供 的幫助是否能夠賦予他們生命力,使他們 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你是否能夠鼓勵 他們思考什麼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 、可愛的(腓立比書4章8-9節)。

每當哀痛再次浮現時 選擇寬恕並主動地 有意識地去自我療癒。

吉納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深切的盼望。 她對我說 「我對自己的個人成長感到驚訝 ……經過這樣可怕的事情卻得到了如此美好的結果。」她能夠重新獲得並重新體驗 諸如孩子的安全、靈里的平安以及對全新 未來的盼望。

就像詩篇126篇所描寫的:「當耶和華將那 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歌收割」(第 1 5節)

5.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幫助朋友

專業提示:心力耗盡會使得你能夠給予朋 友的幫助大打折扣。保持可持續的節奏, 留有足夠的餘地,有些事情可以完全委託 給其他人去做!肢體配合共同幫助哀痛之 中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當作超人。

單親家庭常常需要整個社區的幫助。當深 陷哀痛的朋友不能獨自走得更遠的時候, 你和你的小夥伴們可以(臨時)充當「訓 練輪」 為朋友送個披薩,如果他們要搬家 的話 舉辦一個打包聚會,安排一次按摩 ,或者引導他們遠離錯誤的,報復行為。

當你的朋友行在死蔭幽谷時,你和你的小 夥伴們要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手輓著手 地陪伴他們重獲新生,告訴他們耶穌會與 他們同行,祂滿有慈愛和憐恤,也不會指 責他們。幫助你的朋友從怨恨、苦毒或受 害者的心態中走出來,成為一個擁有未來 和盼望的得勝者(啓示錄2章7節 11節17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的朋友正在跟非基督徒交往,我該怎麼辦?

作者: Jane Lim      翻譯:悅    有聲播讀:木木

 

我就是那個朋友,曾經交往了一位非基督徒男友。

讓我來講講我的故事。我們因為有共同的朋友而相識(但並非被朋友撮合),我從第一眼見到他就喜歡他。基於「必須跟基督徒交往」的教導,我問了他的信仰情況。他告訴我他還沒想清楚,儘管他就讀於一間基督教學校,也理解救贖的含義,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和困惑,去教會也沒能完全幫助他解決這些疑問。

任何一個教科書式的基督徒都會說,這段關係應該結束了。但是我卻天真地以為,或許,我們可以只做朋友。

不出意料地,這段關係超越了友情。他聰明、風趣,並且(很抱歉這麼說)比我認識的所有主內弟兄都更有趣。我們可以聊很多的話題,包括信仰,他也很樂意聽我分享我的信仰,即使他自己不信。

因為很討厭「借約會來傳福音」,我從沒嘗試過帶他去教會,也不希望他是因為我們的關係而假裝信主。我希望他自己來認識上帝,這個決定可以不受我們之間關係的影響。

就這樣一年以後,當我清楚這段關係的走向的時候,我終於下定決心告訴了朋友們。因為如果繼續下去的話,我必定會越來越專註在這段關係上,從而會損害我跟上帝的關係。其實也不難去找借口,說這兩種關係並無衝突,但是聖靈啟示我,如果我不向上帝敞開與這個男生的關係的話,是不可能跟上帝建立忠誠而更親密的關係的。

我知道我們得做個徹底了斷,但是這個決定太痛苦了,我沒法靠自己做到。所以我找到兩個好朋友傾訴,我知道她們會很好地傾聽,不會立刻指責或者論斷我。而且,我相信她們會告訴我我需要聽到的話。儘管我不能清晰地記得她們說的每一句話,但是我記得她們很憐憫地傾聽和為我禱告。在很認真地聽我說完後,他們表示理解和共情,我記得其中一個朋友溫柔地說,「我想你知道該怎麼做。」這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因為她們把我當成一個成年人來對待,充分地相信我,而不是長篇大論地給我說教。她們既沒有嘗試去減輕我的掙扎,也沒有讓我輕易跳過。

相反地,她們為我禱告,並且請求上帝賜給我只能從祂而來的安慰和信心。這不是一個一次過的禱告,她們陪著我為我做了很多禱告,來讓我繼續聆聽上帝的話語,擁有傾聽的耳朵和心。

之後她們還時不時地問我情況如何。她們從不會給我設置時間限制或者發放最後通牒。與之相反,她們鼓勵我持續地尋求上帝,通過禱告與祂連接,並且聆聽祂的話語。

時間到了,上帝聽到並且回應了她們的禱告。經過了成年累月的掙扎,我終於聽到了上帝的話語,並且是以我完全不能拒絕的方式。上帝這樣問我:

你是否愛我勝過一切你擁有的?

勝過一切我能給你的?

你相信我會讓你幸福嗎?

對你來說,是否有我就足夠?

這些問題刺痛我的心,我沒有辦法說不,所以儘管很痛苦,也很讓人心碎,我最終還是放棄了那段關係。

終極問題是,祂在我心裡居首位嗎?

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盡相同,我跟四位經歷相似的人聊過,就是一個關係當中,其中一人信主,另外一個是非基督徒或者對信仰不是很認真。從這些故事裡(包含自己的)我看到,問題出在更深層的地方,至少表明下面兩種狀況中的一種:

信主的一方並不如自己想像那般堅定(他們相信上帝,相信耶穌的救恩,他們會去教會,也參加聖經學習小組,但是他們生活的其他部分並沒有完全交給主)

他們不能,或者不願意把自己的幸福交給上帝。

我深刻地了解這種掙扎。我曾經不想放棄自己的幸福,也不相信上帝會為我預備伴侶。

曾經一度,我是帶著私心去跟隨上帝的,想著如果我做的足夠多的話,上帝會回應我的禱告,讓那個男生信主,來滿足我的渴望。但最終,上帝明確地告訴我,在我所有的追求中,我把祂當作了我想要達到目的的工具。通過我自身的痛苦經歷,我發現所有在這些事情上經歷掙扎的弟兄姐妹,都需要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作為朋友,我們不能用長篇大論來回應,或者用經文來攻擊他們。

這並不是說,作為朋友,我們要三緘其口。 我們要用愛心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15節),以此為目的,我們可以鼓勵朋友們,並幫助他們更接近真理。同時也要知道,我們跟朋友關係的親密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幫助的效果。你們之間的信任程度能支撐你們討論這個話題嗎?

以我為例,因為我跟上面提到的四個人的關係,沒有我跟我前面兩位朋友那麼親近,所以我不能同樣程度地鼓勵到他們。也就是說,他們通過跟我討論他們的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我機會,去傾聽和討論一些問題。我試圖去了解他們在關係中處於什麼狀態,對方讓他們覺得非其不可的原因。我問他們是否在這段關係中有所保留,是否預見了將會出現的問題。

除此之外,我也問了他們跟上帝的關係怎麼樣,並鼓勵他們不要停止追隨上帝的腳步,緊緊跟隨祂。在他們給我空間去表達的時候,我嘗試去分享我的見證,上帝是如何感動我,使我有能力做出分手的決定。經過這樣的交談,我希望可以挑戰他們去思考自己的戀愛關係如何暴露出他們跟上帝關係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上帝對他們的重要性。

最後,我也像我的朋友們那樣,為他們做了禱告。

希望我對他們的支持,能像我的朋友們對我的支持一樣「成功」,但是我知道人的轉變全靠聖靈做工,就像傳福音一樣,轉變人們的思想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只需要說出真理和表達愛。

我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下這些,並不是要提供一個解決方案,而是分享一下,如何在他人迷失時繼續與他們作朋友——去愛他們,陪伴他們,去了解他們正在約會的人,讓他們融入我們的生活。

這也就是說——或許你不同意,但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因此就結束與他們的友誼。我相信肯定有其他寫得更好的文章會投反對票,然而不管怎麼說,請仔細閱讀並在禱告中來考慮各樣的觀點。

對我而言,我想到我的那些非基督徒朋友們,我們的友誼並不以相同的信仰為前提條件。如果我可以繼續關心他們,我不更應該繼續照顧我的基督徒朋友們嗎?迴避和離棄她是好的選擇嗎?

儘管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但我認為,即使我們不認同朋友的選擇,也可以用某種方式支持他們,愛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將永遠關心他們,作為他們的朋友,我們仍然希望幫助他們將信仰堅持到底。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