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段痛苦的婚姻

 

作者:Jess Ragg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佳音

 

 

我是在一次全國性的大會上認識他的。當時,我是迎賓組的一員。我倆都19歲,都在教會做實習生。我和他都是教會敬拜團的成員。我們可以說是完美的模版基督徒夫妻了。

並且我們也都按照教導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堅守了在青年小組中被教導的關於戀愛的一切界限。

我們戀愛了幾年後才訂婚。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人們會問:「你有看到什麼危險信號嗎?」我說只有些「小插曲」,比如有一次他喝多了,吐了一身。但並沒有出現太令人擔憂的情況……

我們完成了教會為期12周的婚前輔導,就連那對為我們輔導的眼光敏銳的夫婦也絲毫沒有對他心生懷疑。

然後我們舉行了一場美麗的婚禮——一場所有基督徒姊妹都渴望的童話般的婚禮。

只不過我的婚姻並不是基督徒童話。

 

 

我「基督徒童話」婚姻的真面目

 

大約過了一年,事情才出現了蹊蹺。他講的事情前後不符,銀行對賬單也看起來很奇怪。每當我就他人告訴我的令人擔憂的事情向他提出質疑時,他都會反駁我說那是謊言或是別人圖謀不軌。在他口中,別人總是「壞人」。

他不允許我質疑他任何事情,因為我的質疑讓我 「瘋狂」和「掌控」。慢慢地,我開始質疑自己對事實的感知是否正確。我變得焦慮、孤立,狀態大不如前。

在經歷了痛苦的兩年後,這一切到達了極點,他開始沾染毒品。

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需要幫助。在情況沒有好轉之前,我需要讓自己和孩子遠離他。

但他不想為我和孩子做出什麼改變。幾周後他出軌了,我知道後感到我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突然間,我從那個「成功的基督徒女孩」(已婚,有家庭還有一個漂亮的孩子)變成了單身媽媽,教會裏的人看一眼我的孩子,再看一眼我的無名指上沒有婚戒,會問我是否剛剛得救。

尋求幫助是我必須學會做的最困難的事情之一,而這一切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我再也不能假裝沒事了。

 

 

從破碎的婚姻中走出的艱難旅程

 

我從婚姻的崩潰中走出來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然而我很感恩朋友和家人幫助我分擔,我還有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心理咨詢師,他們的幫助讓這一路變得沒那麼難。

三年後,在我和一個真正很棒的男人的蜜月旅程中,當時我正在新西蘭北島北部的奧馬哈海灘上撿貝殼,上帝讓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緊緊握住的一段經文。

「『耶和華召你,如召被離棄心中憂傷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棄的妻。』這是你上帝所說的。」(以賽亞書54章6節)

我感覺上帝在對我說:你再也不要把自己看作是被拋棄的妻子,你要去經歷你作為一個被珍視的妻子的身份。

那時,我正為著剛結束的美好婚禮而興奮,驚訝於上帝無與倫比的信實以及我嫁給的這個男人的忠誠,他不僅愛我,而且也愛我的女兒。所以,我想,不,我為什麼要回看被拋棄和破碎的自己呢?

當我們回到家,拆完禮物,看完婚禮照片,上帝警示我的真相隨著婚姻生活的開始,終於浮出水面。

任何一個經歷過糟糕時期的人都知道,要使自己完全擺脫那個時期的影響遠比走出那段時期更難。即使最壞的階段已經過去了,你仍然很難擺脫那種恐懼、你曾經自我保護的心態和相應的應激反應。

比如,我就變得很謹慎並且總會把別人往最壞的一面想(這是我的自我保護機製)。有一次,我和現在的丈夫在車裏,他正告訴我他多年前就戒煙了,這時我在中控臺上看到了一個類似電子煙的東西。我一把就拿過它,「那這是什麼!?」我質問他,因為我不想再被愚弄了。

結果那只是一瓶古龍水。

我不得不重新學著不把人往最壞處想。

對我有幫助的是,我有朋友們和一位優秀的專業咨詢師,他們都鼓勵我提出對的問題並且傾聽自己,不僅僅是聽我大聲說出來的話,還有我心裏的想法。

雖然這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我的丈夫對我非常有耐心,他肯定我,並提醒我,我們現在的婚姻不一定要像上次那樣。

 

要擺脫我們的過去並非易事

 

逃離過去,最終擺脫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這一切都是逃離埃及。我說的埃及指的是那些緊緊纏裹著我們的事物對我們的奴役和捆綁,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結束這一切得自由。可能是一件大而沈重的事情,可能是虐待,成癮,或其他具有創傷力的事情。或者也可能是長期的自我懷疑,一段給你帶來傷害的友誼,一段根深蒂固的、你似乎無法擺脫的不健康關系。

 

當我的咨詢師向我推薦Chuck de Groat的書《Leaving Egypt(走出埃及)》 時,我腦海中出現了這個概念。以色列人從埃及到應許之地的旅程就像情緒的過山車。前一分鐘,他們還在說「這太神奇了,上帝是最好的!」,下一分鐘,他們就在建造金牛犢來敬拜,公然質問摩西為什麼把他們帶出埃及卻讓他們死在曠野。雖然他們的身體已經離開了埃及,但他們的心還在那裏(民數記11章1節,4-5節)。

 

離開埃及是艱難的。走出去也許是身體上的事情,但更多時候是一件精神上的事情。練習控製自己的想法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這些想法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熟悉。它們是牢籠,雖然讓人不舒服、不愉快,但我們已經很熟悉它們,因此要比前方的未知情況更能讓我們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離開埃及的束縛,以新的自我進入上帝要帶領我們去的「應許之地」?

 

 

通過「re-membering(重組會員)」來離開過去

 

敘事療法中有一個術語叫做「re-membering(重組會員)」。它是讓我們和斷開的事物重新連接,無論是一段記憶還是某個人。

 

結束第一段婚姻時的我已經不是那個剛步入婚姻時的我了。我害怕我「骯臟的秘密」會被發現,我把自己與我所愛的一切斷絕開來,與朋友、牧師、事工和我的愛好……完全隔離。

 

我需要「重組」我是誰,聖經中和上帝所說的我是誰。

 

當我們與過去爭戰時,我們必須像以色列人一樣「重組」他們不是奴隸,他們是上帝的子民,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後裔——也就是摩西經常提醒他們的(民數記15章39節;利未記26章44-45節)。同樣的,上帝也呼召我們帶著破碎的過去離開我們所在的地方,並要給我們一個在祂裏面的新身份(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你呢?也許你發現自己會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常常令你空虛和疲憊的糟糕關系中。或者你正在與某種癮癥作鬥爭,這讓你每次照鏡子時都覺得自己醜陋不堪。

 

請記住,你的罪並不能定義你。上帝已經把你從其中救出來了。

 

在你自己的故事中,尋找那個「例外」的故事,那些由於與你習慣的負面故事不「一致」而常常被你忽略的故事。重點關註這些故事——你曾經擁有過一段不錯的關系嗎?你有沒有戰勝過自己的癮癥?

 

這種「重組」不僅僅是被動的思考,還包括參與一些能夠使我們的新身份真正紮根的活動。

 

當以色列人吃逾越節的筵席(耶穌贖罪和救贖的預演),當他們每天在沙漠中收集嗎哪,當他們獻上燔祭時,這些活動和儀式就在提醒他們自己是誰以及他們的上帝是怎樣的。

 

我通過寫日記和待在可以誠實面對自己感受和重新校準自己的地方來「重組」。

 

敬拜對於用上帝的真理來重塑我的生活很有幫助。

 

寫贊美詩是我用來連接上帝對我和我的處境所說話語的一個出口。我想起了我發現前夫出軌的第二天寫的一首歌的歌詞:我可能會彎曲,但我永遠不會被折斷/我可能會跌倒,但你會幫助我站起來。

 

離開埃及很艱難。有時候,過去的想法會不請自來地進入我的腦海。但因著上帝的恩典,我的過去對我的影響每天都在減弱。

 

 

我感謝我的婚姻,感謝我丈夫和我一路走到今天。感謝我們從結婚第一天就開始坦誠地對話,以及它教會了我真正的安全感是什麼。我感謝我丈夫的耐心和願意讓我感受自己的感受,並且不讓這些改變他對我的愛。我不僅為我們正在一起建造的未來感到興奮,也為這婚姻帶給我的安全感給我勇氣讓我敢於冒險,更進一步地做我自己和做上帝呼召我成為的人而高興。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女人,要多少證據,才敢相信自己的確被愛?

 

作者:Jessie    作者:穆如清風

 

「我要你現在就告訴我,你想不想?」眼前的他表情變得複雜和沮喪,「你為什麼會懷疑呢?」最終他對我說出我滿意的答案。我終於罷休,不再逼問他那些問題。

你想不想這麼做?其實,我內心深處真正要問的是:你還愛不愛我?身為女人,我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渴望被愛,渴望一直被愛,渴望被無條件地愛。所以在被愛這件事上,我總免不了要拚命「收集證據」,我會一遍又一遍地提問一些在對方看來是理所應當的問題,從而得到肯定的答覆;或者觀察和揣摩對方的言行舉止,來給我的「被愛」補充說明。

再或者,我會努力討好對方,希望對方因為我的好行為而愛我。我很矛盾,我似乎是在尋找對方愛我的證據,但我同時也在尋找對方不愛我的證據。我似乎有了一個預設:他不會愛我的,他不會接納我的。事實上,不管是哪一個證據,都永遠不足!

 

 

自卑和自大在我體內形成一座名叫「自我」的偶像,我的靈魂知道自己不配被愛,但我同時又想要證明我值得被愛。於是開始抓住我以為我擁有的:我的性格、外貌、財富、年齡……我以為我是因為擁有這些所以才值得被愛,所以我不能失去這些東西。這座雕像開始形成一個黑洞,把所有的證據都否定了、吞噬了,又釋放出苦毒來消損自己和別人的愛。

這和信仰竟然非常相似!人總想要透過自己行為來賺取上帝的饒恕,罪使我們無法相信上帝竟然會無條件愛我們,這怎麼可能?我們以為上帝接納我們是因為我們相信祂,星期天去教會敬拜祂、願意成為基督徒,洗禮歸入主名下,向祂禱告……是因為我們做了這些,所以上帝接納我們。然而事實是,上帝是因為救主耶穌基督的緣故接納我們,祂並不因為我們的任何行為,而單單是因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所以我們對上帝的回應,就是不憑著眼見,而憑著信心(哥林多後書5章7節)。聖經上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章1節)這份相信本身,就是我們被上帝接納的證據,因為這份信心正是上帝所賜,並不是我們自己有的。人總想要用行為來賺取上帝的接納,就像我總是想要討好,並且以行為來賺取別人對我的愛。我拚命尋找別人因為我的好行為而愛我的證據,其實本質上是不相信。證據已經足夠,只是在於相信或者不相信。

相信實在是一件艱難的事,因為它要求我們把自己交出去,跳那信心的一躍。但是我們不是看見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就會看見。否則就算我們看見了證據,我們還是不信,就像法利賽人,「祂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跡,他們還是不信祂。」(約翰福音12章37節)當我們仔細思考這節經文:「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馬太福音13章58節)我們也會明白,上帝總讓我們在相信之後才更加看見祂的作為和大能。

 

 

在信仰上,我們會尋找「得救確據」,在一段關係中,我們也免不了會收集各種「被愛的證據」,這並沒有錯,因為愛我們的對象也會願意給我們提供證據。但對我們自己,關鍵的還是不憑著眼見,憑著信心,並且這份信心的對象是基督。否則我們見到了再多的證據,聽了再多肯定的話語,我們總無法滿足。我們是不配被愛的,但是感謝耶穌基督!祂成為我們能夠去相信的根基。因為只有祂能無條件地愛我們,也只有祂能全然滿足我們被愛的渴望。

你相信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雖然結了婚,但我仍然孤獨

作者:Jane Lim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洋瀾

 

「上帝叫孤獨的有家。」(詩篇68篇6節)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讀到了這一、句經文。在我擦拭餐桌時,好幾天都吞沒著我的孤獨感再次浮現。

儘管我丈夫實際上就在離我幾英尺外的沙發上坐著(清楚地證明我並不孤單),但那一刻我確實感到孤獨。我渴望女性友誼帶來的那種滋養靈魂的親密關係——願意傾聽和詳細交談、溫柔的語氣、安慰的擁抱或拍著肩膀,最重要的是聽到她們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或「對,我也是這樣!」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覺得我已經竭盡全力在控制自己想要逃避結識新朋友的本能反應,這會使我焦慮。從一年前嫁到這個新的國家到現在,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報名參加了一些課程,並試圖通過一些尷尬的交流與新朋友建立聯繫(聊幾句之後就聊不下去了,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沉默…..)。

偶爾會有一些小有收穫的時刻,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坐在一群人中間,感覺要麼說不出什麼話,要麼自己與談話內容格格不入。我發現自己非常想念以前朋友,因為無法見到他們而感到沮喪,擔心當我們再次見面時會彼此疏遠。

所以,我無數次轉​​向上帝。

「上帝啊,我好孤單。我需要我的朋友們。我需要一個朋友。只要一個就好。一個我可以交談並敞開心扉的朋友。一個能夠理解我內心的朋友。」

「我是你的朋友。你可以和我談談。我了解你的內心。」

「但你不在這裡」,我內心的孩子抱怨道。「至少不是有形地在我身邊。我需要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是人,上帝。我需要一個真實的人。」

就在這時我停了一下。然後我想起了那節經文。

上帝啊,你叫孤獨的有家是什麼意思?我明明有家人,但是……我孤獨的解藥是家要怎麼理解?

我能感覺到我又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從過去的經驗我知道,越想越找不到答案,所以我停下來,繼續過我的一天。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找友誼

那天晚上,我被安排與我們教會音樂部的幾個人見面進行試音。在疫情封鎖期間決定唱歌聽起來並不是最明智的決定,我內心裏面焦慮的小人兒在最後一刻想要臨陣出逃,但由於我害怕成為一個不守承諾的人,加上我丈夫的鼓勵,我還是去了。

在他們讓我唱了幾首歌之後,我們坐下來聊了一下。我以為會是很表面很快速的聊天。後來,當他們開始詢問我所在的聖經學習小組、我的屬靈恩賜以及我可能探索的不同事工時,談話進入了深層次。我很驚訝也很欣慰這些女士們問了我這麼多關於我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與音樂事工無關。

經過一個小時的交談和聆聽彼此的故事後,她們主動提出為我禱告。當中一位禱告了類似下面的話 「上帝,我們來到你面前,因為在你裡面沒有缺乏——我們什麼都不缺。你是我們的避難所和盼望……你知道我這個姐妹的內心……」

我不記得她用過的確切詞語,但信息非常清楚——在上帝裡面,我們一無所缺。祂知道並供給我們所需的一切。就在那一刻,我哭了。這是上帝派人說出了祂從一開始就想對我說,我需要聽到,但卻堅持要聽一個有形的人對我說的話。我感覺自己的需要被看見,也被聆聽了,心裡很得安慰,知道孤獨的終極答案不是出去和人見面,而是住在上帝的裡面,上帝是唯一一無所缺,完全可以滿足我的。

在上帝的家中找到我的位置

那天晚上,我在安慰和鼓勵下回家了。在我們最後一次在 WhatsApp 上的交流中,其中一位女士讓我跟她們保持聯繫,告訴她們我的查經學習情況和我的代禱需求,這讓我在信仰上有問責。

上帝讓我看到了我是如何成為祂家庭的一份子的。祂對孤獨的回應是將我們指向祂的身體——教會,並提醒我們通過接觸教會,我們可以彼此連接;因著看到可能需要我們的地方,我們可以走出獨處並學會給予,在給予的同時,我們也獲得了。

所有這一切都因著我們擁有同一位供應我們所有需要的上帝(腓立比書 4章19節)。我再次被提醒,這不是祂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回應我的禱告,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祂是看得見我們的需要也聽得見我們痛苦的上帝,所以我可以繼續懇切並為具體的事項禱告。

儘管我還沒有再次見到我的新朋友們,但那次與她們的會面鼓勵我與已經認識的人開始更多的對話和見面,無論是我的同事,還是我查經小組中的人,或者是很久沒見的老熟人。當我再次感到孤獨的時候,就是提醒我要給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的人發信息的時候,我會詢問她們的情況,以及我可以如何為她們代禱。

親愛的,如果你也處於孤獨的季節,求上帝將你安置在祂的家中——給你機會與其他信徒聯結,除去你心中對被拒絕或與大家隔絕的恐懼和焦慮,並相信祂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不要放棄在生活中遇到難題的時候和困難的時刻與上帝摔跤。祂可以的,也會照顧你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三十多歲仍然單身的我,有祂安慰   

作者: Grace Lim

翻譯: 夏天

有聲播讀:小七

 

從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渴望找到另一半,建立一個我們可以一起敬拜上帝的家。

然而,我想要早婚的計劃並沒有實現。 相反,我在20-30歲經歷了好幾次並不開心的交往和拒絕。而現在我已經 30 多歲了——仍然單身——有時我真的感到非常孤獨。

經由朋友介紹或在教會裡認識異性的辦法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我的大多數朋友不是在交往中就是已經結婚了,而我所在的教會,也主要是由青年人或年輕家庭組成的。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古怪的、被落下的那個。怎麼說呢?找那些已婚的朋友一起出去玩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經常挪不出時間,他們的優先事項和我的不同,而且由於我們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很少有共同話題,我也很難透過他們認識其他的人,因為他們的大部分朋友都結婚了。

此前我習慣了只是坐著等待上帝賜給我對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想法發生了變化。我聽說過一些透過使用約會APP 而成功結婚的故事。這些例子讓我想到,我是誰,竟然框住上帝,限制祂所能做的?我相信上帝能夠使用任何媒體,包括線上約會APP,賜我一位敬虔的伴侶。

自從我註冊這些約會APP以來已經一年多了,我必須承認這一路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些人這麼說:線上約會不適合膽小的人,使用者需要無數次滑動屏幕做選擇,重複的寒暄和提問,最後可能還是以失望告終。然而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斷地祈求自己的心能一直定睛上帝,祈求聖靈在我的尋覓過程中引導我,畢竟,我的初衷是建立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家庭。

在經歷了很多次的拒絕後,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建立連結的人。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包括我們的信仰。在見過幾次面後,我們發現真的很喜歡彼此的陪伴。我心裏面想著,也許他可能就是「那個人」。然而,我還是禱告上帝的旨意得以成就,並向我顯明那一位是否就是祂為我所預備的對象。

上帝這次倒是很快地回應了我的禱告。一天下午,我就接到那位男士的信息,說他對我不感興趣,他看不到我們在一起有未來。他的話使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我們前一天才見過面,度過了非常開心的時光,也交談甚歡。

失望和疑惑中,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約會時做錯了什麼。雖然我很希望依照上帝的旨意而行,但我還是忍不住為這件事情沒有如我所願而感到難過。我非常傷心,也感到困惑,為什麼上帝這麼突然地關上了這道門,因為我認為這個人具備我心中理想對象的特質。

然而,因著祂的恩典和溫柔的憐憫,上帝在我的破碎中與我相遇。我感覺到一個溫柔的聲音問我:「如果你完全相信上帝並願意讓祂的旨意成就在你的生命中,你為什麼會如此傷心和憤怒呢?」

上帝看見了我內心中的爭戰——想要遵行祂的旨意,卻在祂的旨意成就時感到沮喪。

這個問題促使我反思並求問上帝,祂想教導我什麼?雖然祂沒有像我希望的那樣答應我的禱告,但上帝讓我從這次段經歷中學到了兩個功課。

顯明我內心的真實景況

首先是我內心的真實狀態被顯明了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心渴望滿足自己的慾望,到一個地步慾望就吞噬了我們。

伊麗莎白·艾略特 (Elisabeth Elliot) 曾說過:「幾乎沒有任何事能比孤獨感更能讓我們自憐自艾了。」 儘管我過去的人際關係和經歷告訴我,上帝是那位最關心我益處的,但當我感到非常孤獨時,我就無法看見這個真理。 正如耶利米書 17章9節 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 壞到極處, 誰能識透呢?」

然而,上帝知道我的心思意念,也知道我是否真的像我所禱告的那樣將自己的心交給上帝來掌管。 於是,問題來了:當事情沒有如願以償時,我還會繼續敬拜祂嗎?

我需要被提醒:順服上帝作我生命的主,並交託自己的每一個渴望,降服在上帝的手中。 我需要向自己重複這個真理,並對自己的心說話:耶穌用祂自己的生命買贖了我,我的生命不再是我自己的(加拉太書 2章20節,哥林多前書 6章19-20節)。 這些經文安慰了我,讓我看見,有人愛我甚至到了為我上十字架的地步。

學習忍耐的功課

其次,這次經歷也算是一堂耐心的功課。 全心相信我的未來在上帝的美好心意之中(羅馬書 8章28-30節;以賽亞書 55章8-9節),這樣的信心幫助我在等待的過程中有耐心。 我明白祂對於美好的定義可能與我所能理解的不同。 正如箴言 3章5節提醒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我明白了不需要單靠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某人或使某事發生(我的意思是,例如 ,每天三次檢查手機,或是為了脫單找對象,拚命嘗試聯繫不同的人)。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依然可以忠心地做上帝託付我的事,例如在教會和社區中服事、利用時間寫這樣的文章(寫作是一種讓我擺脫孤獨的有效方法), 積极參与生命小組,並關心周圍有需要的朋友。

與上帝親密同行的時光讓我明白祂是至高且良善的上帝,祂在我的生命中做美好的事。 這樣的經歷也提醒我,當事情沒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樣發展時,要繼續依靠聖靈。

我可能不明白每件事發生的原因,但借著每天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帝,幫助我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思意念與上帝的心意對齊。 作為回應,祂也用祂的力量和智慧充滿我。

我在過程中也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來度過那些艱難的日子,例如在禱告中跟上帝訴說我的孤獨,大聲宣吿上帝的美好應許,去散步或打電話給某個朋友。 做這些小事有助於讓我的思緒遠離那種會使我消極憂悶的自憐情緒。

我不知道上帝什麼時候會應允我為另一半的禱告,但我相信祂有祂的時間安排、我知道耶穌會在我的孤獨中與我同在。 事實上,我知道祂正在使用我的孤獨來拉近我與祂的距離,這是多麼美好而珍貴的關係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