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結了婚,但我仍然孤獨

作者:Jane Lim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洋瀾

 

「上帝叫孤獨的有家。」(詩篇68篇6節)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讀到了這一、句經文。在我擦拭餐桌時,好幾天都吞沒著我的孤獨感再次浮現。

儘管我丈夫實際上就在離我幾英尺外的沙發上坐著(清楚地證明我並不孤單),但那一刻我確實感到孤獨。我渴望女性友誼帶來的那種滋養靈魂的親密關係——願意傾聽和詳細交談、溫柔的語氣、安慰的擁抱或拍著肩膀,最重要的是聽到她們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或「對,我也是這樣!」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覺得我已經竭盡全力在控制自己想要逃避結識新朋友的本能反應,這會使我焦慮。從一年前嫁到這個新的國家到現在,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報名參加了一些課程,並試圖通過一些尷尬的交流與新朋友建立聯繫(聊幾句之後就聊不下去了,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沉默…..)。

偶爾會有一些小有收穫的時刻,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坐在一群人中間,感覺要麼說不出什麼話,要麼自己與談話內容格格不入。我發現自己非常想念以前朋友,因為無法見到他們而感到沮喪,擔心當我們再次見面時會彼此疏遠。

所以,我無數次轉​​向上帝。

「上帝啊,我好孤單。我需要我的朋友們。我需要一個朋友。只要一個就好。一個我可以交談並敞開心扉的朋友。一個能夠理解我內心的朋友。」

「我是你的朋友。你可以和我談談。我了解你的內心。」

「但你不在這裡」,我內心的孩子抱怨道。「至少不是有形地在我身邊。我需要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是人,上帝。我需要一個真實的人。」

就在這時我停了一下。然後我想起了那節經文。

上帝啊,你叫孤獨的有家是什麼意思?我明明有家人,但是……我孤獨的解藥是家要怎麼理解?

我能感覺到我又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從過去的經驗我知道,越想越找不到答案,所以我停下來,繼續過我的一天。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找友誼

那天晚上,我被安排與我們教會音樂部的幾個人見面進行試音。在疫情封鎖期間決定唱歌聽起來並不是最明智的決定,我內心裏面焦慮的小人兒在最後一刻想要臨陣出逃,但由於我害怕成為一個不守承諾的人,加上我丈夫的鼓勵,我還是去了。

在他們讓我唱了幾首歌之後,我們坐下來聊了一下。我以為會是很表面很快速的聊天。後來,當他們開始詢問我所在的聖經學習小組、我的屬靈恩賜以及我可能探索的不同事工時,談話進入了深層次。我很驚訝也很欣慰這些女士們問了我這麼多關於我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與音樂事工無關。

經過一個小時的交談和聆聽彼此的故事後,她們主動提出為我禱告。當中一位禱告了類似下面的話 「上帝,我們來到你面前,因為在你裡面沒有缺乏——我們什麼都不缺。你是我們的避難所和盼望……你知道我這個姐妹的內心……」

我不記得她用過的確切詞語,但信息非常清楚——在上帝裡面,我們一無所缺。祂知道並供給我們所需的一切。就在那一刻,我哭了。這是上帝派人說出了祂從一開始就想對我說,我需要聽到,但卻堅持要聽一個有形的人對我說的話。我感覺自己的需要被看見,也被聆聽了,心裡很得安慰,知道孤獨的終極答案不是出去和人見面,而是住在上帝的裡面,上帝是唯一一無所缺,完全可以滿足我的。

在上帝的家中找到我的位置

那天晚上,我在安慰和鼓勵下回家了。在我們最後一次在 WhatsApp 上的交流中,其中一位女士讓我跟她們保持聯繫,告訴她們我的查經學習情況和我的代禱需求,這讓我在信仰上有問責。

上帝讓我看到了我是如何成為祂家庭的一份子的。祂對孤獨的回應是將我們指向祂的身體——教會,並提醒我們通過接觸教會,我們可以彼此連接;因著看到可能需要我們的地方,我們可以走出獨處並學會給予,在給予的同時,我們也獲得了。

所有這一切都因著我們擁有同一位供應我們所有需要的上帝(腓立比書 4章19節)。我再次被提醒,這不是祂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回應我的禱告,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祂是看得見我們的需要也聽得見我們痛苦的上帝,所以我可以繼續懇切並為具體的事項禱告。

儘管我還沒有再次見到我的新朋友們,但那次與她們的會面鼓勵我與已經認識的人開始更多的對話和見面,無論是我的同事,還是我查經小組中的人,或者是很久沒見的老熟人。當我再次感到孤獨的時候,就是提醒我要給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的人發信息的時候,我會詢問她們的情況,以及我可以如何為她們代禱。

親愛的,如果你也處於孤獨的季節,求上帝將你安置在祂的家中——給你機會與其他信徒聯結,除去你心中對被拒絕或與大家隔絕的恐懼和焦慮,並相信祂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不要放棄在生活中遇到難題的時候和困難的時刻與上帝摔跤。祂可以的,也會照顧你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三十多歲仍然單身的我,有祂安慰   

作者: Grace Lim

翻譯: 夏天

有聲播讀:小七

 

從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渴望找到另一半,建立一個我們可以一起敬拜上帝的家。

然而,我想要早婚的計劃並沒有實現。 相反,我在20-30歲經歷了好幾次並不開心的交往和拒絕。而現在我已經 30 多歲了——仍然單身——有時我真的感到非常孤獨。

經由朋友介紹或在教會裡認識異性的辦法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我的大多數朋友不是在交往中就是已經結婚了,而我所在的教會,也主要是由青年人或年輕家庭組成的。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古怪的、被落下的那個。怎麼說呢?找那些已婚的朋友一起出去玩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經常挪不出時間,他們的優先事項和我的不同,而且由於我們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很少有共同話題,我也很難透過他們認識其他的人,因為他們的大部分朋友都結婚了。

此前我習慣了只是坐著等待上帝賜給我對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想法發生了變化。我聽說過一些透過使用約會APP 而成功結婚的故事。這些例子讓我想到,我是誰,竟然框住上帝,限制祂所能做的?我相信上帝能夠使用任何媒體,包括線上約會APP,賜我一位敬虔的伴侶。

自從我註冊這些約會APP以來已經一年多了,我必須承認這一路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些人這麼說:線上約會不適合膽小的人,使用者需要無數次滑動屏幕做選擇,重複的寒暄和提問,最後可能還是以失望告終。然而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斷地祈求自己的心能一直定睛上帝,祈求聖靈在我的尋覓過程中引導我,畢竟,我的初衷是建立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家庭。

在經歷了很多次的拒絕後,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建立連結的人。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包括我們的信仰。在見過幾次面後,我們發現真的很喜歡彼此的陪伴。我心裏面想著,也許他可能就是「那個人」。然而,我還是禱告上帝的旨意得以成就,並向我顯明那一位是否就是祂為我所預備的對象。

上帝這次倒是很快地回應了我的禱告。一天下午,我就接到那位男士的信息,說他對我不感興趣,他看不到我們在一起有未來。他的話使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我們前一天才見過面,度過了非常開心的時光,也交談甚歡。

失望和疑惑中,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約會時做錯了什麼。雖然我很希望依照上帝的旨意而行,但我還是忍不住為這件事情沒有如我所願而感到難過。我非常傷心,也感到困惑,為什麼上帝這麼突然地關上了這道門,因為我認為這個人具備我心中理想對象的特質。

然而,因著祂的恩典和溫柔的憐憫,上帝在我的破碎中與我相遇。我感覺到一個溫柔的聲音問我:「如果你完全相信上帝並願意讓祂的旨意成就在你的生命中,你為什麼會如此傷心和憤怒呢?」

上帝看見了我內心中的爭戰——想要遵行祂的旨意,卻在祂的旨意成就時感到沮喪。

這個問題促使我反思並求問上帝,祂想教導我什麼?雖然祂沒有像我希望的那樣答應我的禱告,但上帝讓我從這次段經歷中學到了兩個功課。

顯明我內心的真實景況

首先是我內心的真實狀態被顯明了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心渴望滿足自己的慾望,到一個地步慾望就吞噬了我們。

伊麗莎白·艾略特 (Elisabeth Elliot) 曾說過:「幾乎沒有任何事能比孤獨感更能讓我們自憐自艾了。」 儘管我過去的人際關係和經歷告訴我,上帝是那位最關心我益處的,但當我感到非常孤獨時,我就無法看見這個真理。 正如耶利米書 17章9節 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 壞到極處, 誰能識透呢?」

然而,上帝知道我的心思意念,也知道我是否真的像我所禱告的那樣將自己的心交給上帝來掌管。 於是,問題來了:當事情沒有如願以償時,我還會繼續敬拜祂嗎?

我需要被提醒:順服上帝作我生命的主,並交託自己的每一個渴望,降服在上帝的手中。 我需要向自己重複這個真理,並對自己的心說話:耶穌用祂自己的生命買贖了我,我的生命不再是我自己的(加拉太書 2章20節,哥林多前書 6章19-20節)。 這些經文安慰了我,讓我看見,有人愛我甚至到了為我上十字架的地步。

學習忍耐的功課

其次,這次經歷也算是一堂耐心的功課。 全心相信我的未來在上帝的美好心意之中(羅馬書 8章28-30節;以賽亞書 55章8-9節),這樣的信心幫助我在等待的過程中有耐心。 我明白祂對於美好的定義可能與我所能理解的不同。 正如箴言 3章5節提醒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我明白了不需要單靠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某人或使某事發生(我的意思是,例如 ,每天三次檢查手機,或是為了脫單找對象,拚命嘗試聯繫不同的人)。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依然可以忠心地做上帝託付我的事,例如在教會和社區中服事、利用時間寫這樣的文章(寫作是一種讓我擺脫孤獨的有效方法), 積极參与生命小組,並關心周圍有需要的朋友。

與上帝親密同行的時光讓我明白祂是至高且良善的上帝,祂在我的生命中做美好的事。 這樣的經歷也提醒我,當事情沒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樣發展時,要繼續依靠聖靈。

我可能不明白每件事發生的原因,但借著每天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帝,幫助我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思意念與上帝的心意對齊。 作為回應,祂也用祂的力量和智慧充滿我。

我在過程中也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來度過那些艱難的日子,例如在禱告中跟上帝訴說我的孤獨,大聲宣吿上帝的美好應許,去散步或打電話給某個朋友。 做這些小事有助於讓我的思緒遠離那種會使我消極憂悶的自憐情緒。

我不知道上帝什麼時候會應允我為另一半的禱告,但我相信祂有祂的時間安排、我知道耶穌會在我的孤獨中與我同在。 事實上,我知道祂正在使用我的孤獨來拉近我與祂的距離,這是多麼美好而珍貴的關係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大齡單身可以不將就!因為往後餘生都有主

作者:Wendy
有聲播讀:佳音,中國

 

最近,我的心情煩躁不安,特別抓狂。特別煩惱時想大聲吶喊,把內心的不愉快都釋放出來,可是沒有效果。只好乖乖地來到祂的面前,呼求祂賜我安靜的心,挪去心裡的煩躁和怒氣,讓我平靜下來。

心情煩躁起因則是大齡剩女的標籤,和隨之而來的煩惱。作為即將步入三十的單身女青年,家人雖然嘴上沒有特別念叨我的婚姻,可行動上卻表明他們其實很在意。那天,我隨著姐姐、姐夫一起去山上果園摘水果。才剛到,果園的女主人就開始問我:結婚了嗎?有男朋友嗎?當她得知我還單身時,就提出把她兒子介紹給我認識。我當下有些猶豫,要展開認識嗎?他不是基督徒,與我不同信仰啊。我沒回答,只是沉默。

回去路上,姐姐、姐夫一直說那位男生的好話,又分析那家家庭情況、物質條件如何,結論得出園主的兒子條件也不錯!總之,他們的意思是勸我去認識認識,說不定就合適了呢?一路上,我保持沉默。一方面是內心糾結要不要去試著了解對方;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跟家人發生衝突、關係鬧僵。

當下,我透過車窗看向外面的天空,想到自己雖然三十了,難道就要將就嗎?若是這時候我放棄自己的標準去和不信主的人戀愛結婚,那我這幾年以來的等待和堅持豈不是全部白費了?況且,他們看上我的那些好,都是被主改變的生命啊!如果從來不認識祂,我也是自私、蠻不講理、愛生氣、暴脾氣的人。如果我沒有因信主而改變,他們還會說我好嗎?又想,我生命已經被祂翻轉,那如果我現在又去找不信主的人進入婚戀,那過去那些改變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天,家人一直催我給人家答覆。於是那天下午,我直接打給對方,想告訴他我不接受,可是這通電話沒有打成。後來因為姐姐的念叨和催逼,氣氛緊張起來,不好情緒開始出現,我和姐姐又吵了一架。當時我的內心很受傷,這明明不是我的錯,我主動打電話了,對方不接也要怪我嗎?姐姐不應該站我這邊嗎?怎麼倒說我故意拖著人家?爭吵後,我一邊哭一邊跟祂訴苦:「……我現在好難過,主,我現在該怎麼辦?我心裡好累,禰幫幫我吧!」

後來,透過禱告和姊妹們的勸勉,我嘗試和園主的兒子聊天相處,但不是當成相親對象,而只是一位非信徒普通朋友。有一次聊天,我明確地表明我的信仰,對方也表達了不相信任何宗教的態度。不久之後,對方就表示只做朋友。聽到這話,我心裡挺高興的!因為這免去了我的煩惱。

結婚不是兩個人,更是兩家人的事。當對方的父母仍舊不放棄時,我向天父禱告:天父爸爸,我將這事交託給禰。若真不合適,求禰從中攔阻,或讓男生不要聯繫我吧!因為我知道自己本相如何。只怕我和不信主的人結婚,以後無法帶他到禰面前,反而自己也漸漸離開禰了!

感恩的是,天父回應了我的禱告。之後幾天,那男生再也沒找我。當我家人問起,我表明對方沒找我,他們也無法說什麼,只能作罷了。

我很感恩天父賜我那麼關心我的家人,還有主里的弟兄姊妹。我知道他們愛我,對我包容、接納,讓我擁有家的溫暖。然而,我的主是我的唯一,在所有事上,我都願意尋求祂的心意,也願意為祂而活。所以大齡單身,可以不將就!因為往後餘生,都有主與我同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三十而已,單身不恨嫁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譯:夏天,中國台灣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三十多歲心態不佳的人真不適合線上約會:試想幾個月都在重複回答那幾個相同的問題,努力在一片尷尬中發展一段有趣的對話,在乏味的第一次約會時盡量不看手錶,這些都意味著特別需要忍耐力,而這些都是我事前沒預料到的。但是,年齡越來越大,我終於鼓起勇氣去尬聊,想要試試看是否會有什麼結果。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之後,我還真的跟某位迸出了火花。 這個人還挺有趣的。 他的內心世界似乎很豐富。 聊天時他的回答蠻有思想深度,提出的問題也很有意義,舉止得體。 儘管他很嚴肅,卻不失機智幽默感(和好看的微笑)。 我們喜歡同一部尖銳的英國喜劇、戶外活動和學習新事物。 在我們第一次約會的三個小時里,談話是如此輕鬆,以至於我根本沒想過要提前回家。

但是縱然他在約會軟體的自我介紹里標明自己是基督徒,我卻明顯發覺他並沒有建立起和上帝之間的個人關係。

對他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個更高級力量的模糊概念。他不確定十字架是如何「運作」的。 我們聊得越多,就越顯露出他的生命里沒有上帝的蹤跡。儘管他很上進,並且顯然正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然而驅動他前進的卻是他的不安全感。 他向我坦誠他害怕自己不重要且被人忽視。為了克服這種焦慮,他牢牢掌控著自己的生命絕對不會放權給他人——連交給上帝也不行,並且毫不懈怠地鞭策自己成為最優秀的那一批人。


想要「安定下來」的誘惑

繼上次四年前分手後,我告訴自己下一個約會對象必須既愛上帝又敬畏上帝。 我其實可以預見要與一個倚靠自己度過一生的人在一起會帶來哪些問題。 活過了小半輩子的我已經充分領悟到耶利米所說的:「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耶利米書17章9節),他說這個話可不是在開玩笑。

拿我自己來說吧,儘管我已經那麼努力將自己的心全然交給上帝了,結果這顆心還是給我帶來足夠多的麻煩。 試問,如果我的伴侶擺明了拒絕將他的心交給上帝,要我怎麼能夠做到相信他的任何決定或他所說的話呢? 我應該會總是懷疑他的意圖是不是出於自我中心或是自保的心思吧。更別期待他會成為我們家的屬靈領袖了。

我以為既然心裡有著明確的底線——我要的是以基督為中心、敬畏上帝的關係,並且是奔著結婚去的——現在遇到了這種不符的情況,自己應該可以想都不用想就果斷結束這段戀愛插曲。 但是當考慮這擺在我面前的選擇時,我卻猶豫了。

你已經不再年輕

你真的願意忍受下一次沉悶的初次約會嗎?

你還有多少機會能遇到這種投緣的感覺?

如果你繼續錯過這麼好的人,最終將會孤獨終老的。

當然,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他又不是無神論者。

催促我的時鐘在不停地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放棄一個符合社會擇偶標準的人對於我所在的這個年齡段的人有著更大的打擊。 我能感覺到我的思緒在爭先恐後地尋找某種妥協。也許我可以振作起來,帶領他成為門徒。 也許希望我未來的丈夫能夠成為家庭的屬靈領袖是挺好的但卻不是必要的一件事? 畢竟,我也有一些基督徒朋友的婚姻,在妻子更加屬靈的情況下似乎也運作良好。也許我只是在擔心最壞的情況:這個人符合其他所有的條件,只不過他還不認識上帝而已,但他已經準備好要進入婚姻了。 這一點太重要了!

我的直覺(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聖靈)看著所有這些合理化的想法,不為所動地揚了揚眉毛。而我那被恐懼支配的頭腦還在不停地尋找更多的救命稻草。


我夢想中家的樣子

我理智上知道我必須要祈求上帝的旨意成就,即使我情感上還無法做到。有天晚上,在洗碗的時候,一個問題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你希望傳授給你的孩子們最重要的價值觀是什麼?」

很小聲但一針見血,我覺得很像是來自聖靈的聲音。 「很簡單啊,」我想,「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可以與愛他們的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 他們的順服將是對聖潔上帝唯一合適的回應。 而且他們看每個人為「照著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因此每個人都值得他們尊重且尊榮地對待。」

對我來說,教給他們這些價值觀,就是我能為孩子們提供的最美好的生活。嘗過了生命中有上帝同在的豐富,自己從前那段不認識、抗拒上帝的歲月就像籠罩著悲慘的陰影。 上帝愛我、我愛上帝、也愛上帝所造的人,這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儘管我並不總能優雅地活出這樣的生命且沒有任何掙扎,但我真的相信這是通往豐盛和完整生命的唯一途徑。

第二個問題很快就來了,「但如果你的伴侶不相信這些,或者拒絕將這些擺在首位怎麼辦?」

忽然之間……我一整周都在對付的緊張和糾結都消失了。即便是我假想出來的孩子,我也無法想像讓他們過次好的生活。那我又怎麼可以,在知情的情況下,故意剝奪他們能夠在一個同心協力引導他們過最好生活的家庭中長大的機會呢?

也許上帝知道,這是與我溝通的最好方法。因為我更可能妥協自己的利益,但絕對不會輕易去犧牲我愛的人的利益。這個思考練習幫助我看到,我對未來配偶的選擇不僅會影響我,還會對其他人——那些我可能比愛自己都更愛的人——產生非常真實的影響。

我意識到,這一次,同樣是對我內心的考驗:我是否相信當上帝為婚姻設定某些界限時,祂也最清楚我們在婚姻中最需要的是什麼?

還是我傲慢到以為自己知道得更多? 也就是我認為自己「足夠強大」到能夠解決不順服祂的引導而導致的後果,我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創造美滿的婚姻?

在與嫁給非基督徒或靈命不成熟的弟兄的朋友交談後,我很快就消除了任何此類的幻想。 她們跟我說,無法與配偶分享她們內心最深處、與上帝同行的感受,是多麼孤獨;而獨自拉拽著家人們在屬靈的道路上前行,有多麼令人沮喪。 她們都說,儘管她們仍然要委身於現在的婚姻,但我還是有選擇權的,那就是:我絕對不應該就這樣安定下來。

相比之下,那些嫁給了敬虔弟兄的朋友們體驗了順服丈夫的意想不到的快樂,因為她們的丈夫盡最大努力愛她們,就像基督愛教會一樣(以弗所書5章25-29節),並且他們承擔了在屬靈上帶領家庭的責任。雖然這些朋友們也有她們的掙扎,但總體上來說她們的人生還是很幸福的,無論是作為女性還是作為基督徒。 她們不用明說,我自己也能看出來我為什麼不該就此安定下來。

經過幾周的思考,我告訴那位男士,我不會和他進一步發展這段關係。


直至今日的單身感言

我知道靈命的成熟意味著我的決定(包含關於婚姻的決定)都不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看這些決定是否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但是,以作為「上帝本體的真象」 (希伯來書1章3節)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做選擇,有時確實會讓我覺得是個重擔。 在低谷的日子裡,榮耀和順服上帝感覺就像是在壓抑並忽視自己的需要。

但在我狀況好一點的日子裡,我會想起上帝的應許,祂說:「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撒母耳記上2章30節)。 這句話提醒我,儘管祂不想讓我與一個不愛祂的人定下終生,但祂良善的本性也絕不會讓我孤單痛苦一輩子。

雖然祂可能不會按我所希望的方式滿足我的需要,但祂會讓我有豐盛的生命。畢竟,當我的生活既反映了上帝的聖潔,又顯示出祂是一位珍惜、愛和成全祂的孩子的父親時,這才是祂更真實的模樣。

在這單身的時節里,我看到祂賜給我深厚的屬靈友誼以減輕我的孤獨感,並讓我有機會為祂的國度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我正在學習相信祂的良善,——無論是什麼樣的形式和安排,都將會使我心滿意足。

老實說,如果上帝對我說,祂的旨意是讓我一輩子單身,我也還沒準備好。 我對上帝的信心還沒有到這個程度。 在這個階段,一天的「單身」一天當,對我來說來得更簡單一些。 只要我記得,我都會如此開啟我的晨禱:「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你;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詩篇143篇8節)。 這是我信心的行動,因為今天,我會有足夠的恩典,即便單身也活得美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