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如何改寫了我的戀愛公式
作者:Grace Heng
翻譯:Verena Chi
我從二十一歲開始尋找愛情。我曾經夢想過我心目中的理想男人:他是一名基督徒、比我年長一些、高大、英俊、很紳士。他知道如何掌控一切,讓我神魂顛倒;也是一名好的傾聽者、擅長唱歌,並積極在教會裡服事。
我曾經會連續花好幾個小時瀏覽像是“十個他喜歡你的象徵”和“如何吸引你的暗戀對象”這樣的文章,並閱讀關於不同人格類型的文章。我為自己創建出來的理想愛情打造了一個公式,附上一系列的清單。儘管我總是被提醒要相信上帝會賜給我適合的伴侶,但我覺得這太抽象。有了這份清單,至少我認為自己有在做一些事情。
我會用這份清單來評估我遇到的每個人。每當有人引起我的注意時,我就會嘗試在我們之間找到其中可能的連結——意思是在共同的信仰團體中,比如我們可以參加敬拜團隊、青年團契或教會活動等。但我的這些行為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因為對方常常對我毫無興趣。
導致我越是試圖尋找另一半,就越是害怕被拒絕。
時間一長,我的清單開始像一張保護網,成為我的安全機制。對我來說,如果對方能夠滿足所有條件,就會減少並降低我們不相容的風險,可以讓我免於心碎的痛苦。
升級我的約會遊戲
很快,我就帶著我值得信賴的戀愛清單涉足約會Apps。一開始我不敢隨便跟陌生人說話,而且發信息讓我感覺自己沒有戲,因為這些對話從來沒有讓我擁有真實約會的機會。
所以我參加了幾堂約會顧問的課程,這樣我就可以讓專家審視我的清單並幫助我弄清楚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課程結束後,我的清單在各方面,不管是教育程度、嗜好、身高、宗教、種族、生活方式等都變得更加明確。
約會顧問也會發給我一些潛在配對對象的資料,讓我盛裝出席每次約會時,都能帶著簡短的清單以便我能更好評估對方。從打招呼開始、自我介紹、握手方式、穿搭風格、談吐風度、幽默及主動性、對女生的尊重程度等,每一項都很值得評估!
但每次約會後,我都會感到有點失望…..要麼是對方無法讓人暢快談話,要麼就是他的信仰程度似乎很膚淺,再來就是我們沒有相同的興趣。
如果約會顧問是用我的完美清單來為我尋找和匹配對象,為什麼起不了作用?是我太膚淺,只是在尋找一個符合清單條件而且看起來也夠帥的人嗎?
不過就算我向教會的朋友及父母傾訴我的戀愛困境,我也沒有真的跟上帝
談論過這件事。我知道我想要一個敬虔的伴侶,但我卻從來沒有想到要向上帝詢問關於這方面的任何事。
當我停止尋找…..卻出現了一個人
我開始思考我是否真的那麼不受歡迎,我是否應該繼續堅持我的清單…..於是我決定讓自己暫停一下,不再繼續約會,然而這時卻出現了一個引起我注意的人。其實,從一開始我就知道這個人不是適合交往的好選擇。
儘管如此,我還是經常與那個人來往,再加上我收到的關注和曖昧訊息,完全讓我偏離了正軌。
那個人完全不符合我的清單,但是我卻無法否認我對他的感覺,因為我是多麼想受到我喜歡的人的重視和愛慕。
我的掙扎反復持續了三年…..我內心的爭戰最終導致我患上嚴重的焦慮,需要服藥和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幫助我意識到我對被拒絕和遺棄有強烈的恐懼感,而我的焦慮源自我無法忽視我被這個人吸引,但卻又不能夠妥協我的清單。
我也常常擔心輔導會因為我做的事而責備我…..但相反地,他鼓勵我努力改善與上帝的關係,好讓我能夠充分理解完全被祂所愛意味著什麼,以及作為一個人,我的價值並不會因為有人不喜歡我而減少。
但我仍然很難分享我的掙扎,因為不論是我的親密好友、父母、輔導還是牧師都無法完全理解我的感受。上教會參加禮拜變得很困難,罪惡感不斷增加…..我甚至覺得我無法與教會的肢體們交談。
上帝如何把我導回正軌
即使我逐漸遠離上帝,祂卻仍然信實。
祂經常透過歌曲對我說話,提醒我祂永恆的愛、祂如何在暴風雨中賜下平安、祂是永恆不變的。
有天,我決定獨自參加一個復興之夜的敬拜聚會。我覺得我在教會裡無法做自己,需要一個透過敬拜與上帝溝通的地方。當我坐在那裡時,我感覺好像只有上帝跟我。
音樂開始響起,歌詞內容談到了單單地轉向耶穌。這提醒我,我所有的罪咎都不能阻止我親近祂。耶穌在我破碎的時候遇見了我,向我保證,沒有任何事物能使我與祂的愛隔絕,也沒有什麼是祂無法救贖的。
歌詞又接著描述我們的身體和靈魂是如何為敬拜而生。即使在痛苦中我也可以敬拜,因為這就是我被造的目的。敬拜不是我能做什麼來事奉,而是單單地將我的心獻給上帝。
在那一刻,我向上帝認罪,坦承我把自己的欲望擺在祂之上,並以為我的清單可以萬無一失。我低聲說:“上帝啊,我不能再繼續在沒有你的帶領下這麼做了。求禰來,來充滿我的生命。幫助我看到禰才是我一生的摯愛,因為禰配得。”在那關鍵時刻,我全然地意識到我的最愛應該是上帝而不是其他人。
我知道我必須與那個人徹底斷絕來往。所以,之後我發了訊息來結束了這一切。
讓上帝改寫我的愛情公式
我開始明白我的戀愛清單是如何跟我的強烈欲望連結在一起的。我想找到那個“完美”的伴侶,這代表著我對對方來說,也必須擁有這些完美特質才有吸引力…..但這都源自於我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
當我開始視自己為上帝所珍愛的孩子時,這給我帶來了信心。我被那位創造主所愛著,祂永遠不會離開或拋棄我。
祂的愛是無條件的,並不取決於我必須做什麼或交換什麼。
這幫助我用正确的思維看待我對被拒絕的和被遺棄的恐懼。即使我被拒絕或拋棄,即使我永遠不會被任何人選擇,但我已經被上帝選擇並被祂所愛了,我從來不是孤單一個人,因為祂與我同在。這個真理帶給我完全的平安和信心。
當我那天做完這個禱告後,上帝將我的愛情公式改寫為:“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
這個新公式的核心是上帝。祂對我的愛意味著:要先尋求祂的國,因著祂愛我,瞭解什麼對我最好。如果我要把這當作我的人生目標,我需要一個能和我一起做到這一點的人:一位愛上帝勝過愛我的人、一位重視敬虔和靈命成長的人、一位會鼓勵我在信仰上成長的人。
上帝也為我重新定義了所謂的吸引力。回頭再檢視我的清單,我知道我仍然可以在外表和魅力等方面有自己的偏好,但我現在有信心能夠優先選擇更重要的,像是:認真對待自己信仰的人、不害怕以榮耀上帝的方式約會的人、能夠結出聖靈果子的人。
即使這些優先事項可能會使尋找另一半變得更加困難,我也願意堅持下去。如果要結婚,我希望婚姻的旅程能讓我更加聖潔、在生命上更成長。
現在,當我遇到一個有可能的相處對象時,我會停下來問自己:“上帝在我對這個人的評價中處於什麼位置? 在這段旅程中我有聽從祂的指引嗎?不管結果如何,我是否準備好全然降服於上帝,把一切交給祂?”
在開始進一步交往前,我也會想到這個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如果這個人不喜歡我,或者上帝告訴我對方不適合我,我會願意順服嗎?”
如果回答是“是”,那麼我就會繼續進行。如果是“也許”或“不是”,那麼我就停下腳步,以避免最終將對方捧上神壇。
我現在經常與上帝談論我的生活,並誠實地分享我的經歷和感受。在上帝面前自省幫助我不急於行動,尤其是在約會這一方面。我現在不再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是選擇在做任何事情前禱告並放慢腳步,因為這樣我就可以與上帝同行和同工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