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特輯| 明白這三點,再不怕單身!(有聲中文)

作者:Paul Mok, 香港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在教會裡,我們很常會談到有關戀愛、婚姻、家庭和子女等議題。然而單身或獨身的議題卻很少被提到。可這卻是很多年輕人會感到困惑的問題之一。到底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怎樣以聖經或者上帝的角度去看待單身?

其實在聖經中,從來沒有對單身的問題保持沉默。因此在參考聖經以及各屬靈書籍后,對於單身我得出了三個結論。但願透過以下三點的分享讓我們能夠對獨身有更多的了解外,也可以引導我們如何跟教會中單身的弟兄姊妹相處。更重要的是把正確的觀念傳授給年輕一代的基督徒。

1.單身不是一種缺憾

在中華傳統觀念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而單身是一個不完整的狀況。當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結婚,周圍的人,包括自己都會覺得有問題。每逢過年過節,家人和親戚都會特別關心我的感情狀況,「哎,都這個年紀了,怎麼還不找一個人在一起呢?」「你看你弟弟都有女朋友了,你還不趕快找一個!」

另外,我們也很常把自己的人生看作一份里程碑的清單:讀完中學,考上好的大學,選個好的專業。這樣以後就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當然,女朋友最好也在大學時期認識吧!這樣當事業穩定后就可以馬上結婚生子等等。我們都很想為自己的人生早早做好準備,「填」好這份人生清單,尤其是填上「伴侶」這個空格。因此只要時間久了,這個空格還是沒打上勾的話,我們就會開始着急。其實教會裡也有不少肢體對於自己單身的情況感到着急,卻又不敢在教會裡表現出來。這是因為傳統觀念導致至今仍有許多人都會認為自己還沒對象的話就是不完整,加上教會鮮少提供有關的信息,所以就會「不好意思」提出來。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聖經馬太福音19章4-5節寫到:「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 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其實這裡所表達的是兩個完整的人結合為一個完整人,而不是兩個缺了一半的人走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我們並不是一塊拼圖,必需要找到另一塊拼圖才可以成為一幅完整的畫,而是單身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美麗的圖畫,在上帝的帶領下,把兩幅完整的畫合而為一。

無論我們單身與否,都無需覺得自己是不完全的。試想想,假如今天我們找到伴侶了,可還是不滿足,那麼最關鍵的問題就不會是在於我們是否有另一伴了。因此每當我感到寂寞孤單時,我便會去參加教會的聚會,找熟悉的弟兄姊妹傾訴。因為我知道唯有耶穌基督才能真正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求,否則我們只會被慾望掏空我們的心靈。

我們的心不放在人身上,而是要讓耶穌基督使我們生命得豐盛、得完全。不是以婚姻為最終目標,反而是以追求主的國和義為人生目標。當我們願意這樣順服在祂的計劃中,祂就會把其他的東西都加給我們了(馬太福音13章12節)。

2.單身不單是關於我們自己

不久前,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說關於單身的好處,並宣揚單身的美好。若稍微觀察一下,也會發現近年來有不少的不婚主義當道的聲音出現。

但馬太福音19章11-12節記載: 「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唯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經文中的閹人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我們知道的「太監」; 另一個意思就是獨身一人。耶穌基督教導門徒,作為基督徒不應該只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要像保羅說的,「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舍己。」(加拉太書2章20節)保羅教導我們不是再為自己而活,所有事都是為基督而作,因此也包括單身。

所以如果今天我們還在單身中,我可以大膽地說: 這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更是主的計劃,計劃如何擴展祂的國。我曾經也經歷過一段痛苦的戀愛。對方是我的同學,也是一位基督徒。正當我以為這是上帝為我預備的另一半時,對方卻突然疏遠我,說她不再愛我了。雖然很痛苦,但上帝卻在我單身的這段時間讓我更多地明白祂的心意,學習將目光定晴在祂身上,以祂的國和義為首。

感謝主,如今我雖依然單身,但因着單身的原故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對單身的看法,鼓勵在同樣處境中的人;又因着不需要照顧另一半的原故,可以更多將時間放在參與教會的團契或事奉上等等。上帝就這樣讓我在單身時,靈命成長得更快,又因着單身,我可以更多地思想如何貼近祂的心思意念。可能今天有些弟兄姊姊還沒看見主的計劃,但仍要堅持住!降服在祂的跟前,相信祂就必造就你。

3.獨身是一種恩賜

保羅向哥林多教會說:「我願意眾人像我一樣;只是各人領受上帝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哥林多前書7章1節)裡面提到的恩賜,其中一個就是獨身。

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這種恩賜?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你現在是獨身一個人,那麼你就有獨身的恩賜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一生持守着獨身。所謂擁有獨身的恩賜,是指當你還沒找到另一半時,上帝就在這段時間把這獨身的恩賜給你。讓我們可以有機會好好專註於祂的愛與使命。

我們怎麼去看待主賜給我們的恩賜,就反映出我們如何去追求祂的國和義。回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上帝愛我嗎?如果我們認為愛的話,我們自然而然會對祂給於的使命有完全不同境界的看法——因為祂愛我們,所以把最好的禮物和計劃賜給我們!相反的,只要我們有那麼一丁點的懷疑祂的愛,那麼祂的計劃和呼召都會變成「命運在玩弄我」的價值觀!

我們或許在感情的道路上有經歷過一些痛苦和失望。但相信主耶穌的愛是信實不變的。人是軟弱的,因此我們無法只依靠人來使自己完整。唯有耶穌基督才能。你可能會想說,「你們根本就不明白我的情況!」但你是否還記得聖經里以色列人入迦南地的故事?縱使以色列人抱怨,不聽從上帝的律法,跪拜偶像。但上帝卻仍堅守自己的約,因為祂愛每一個人。

主是我們的光,祂愛我們,且在祂裡面沒有難成的事,包括我們現在認為的問題。我們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要跨越曠野,但我們在途中卻可以看見嗎哪降下,看見城牆倒下。因此,讓我們以信心等待祂的回應吧!要相信祂是全能的主。

所以,獨身,亦或是單身都不是一種缺憾,而是祝福,是上帝要在我們身上成就祂的旨意的祝福。我們再也無需認為自己不完整,因為我們在基督里早已得着完全。

參考文獻:
Whitmore B. SINGLENESS. 2/19/2017. Beijing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Fellowship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怎麼感覺單身成了我無法逾越的界線(有聲中文)

作者:Wu Yan Ping,新加坡
翻譯:Penny Lau, 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界線是用來做什麼的?是用來把不同的事物劃分成不同類別的。依據我現在的處境,站在我界線另一邊的不是有對象的,就是已經結了婚的。而我,仍然站在原處,等待時機跨過那條線。

沒錯,我還單着。有人說,人過了一定的年齡,要找對象就難上加難了。不幸的是,我已經過了那個年齡。我身邊已經沒有合適的對象了,因為與我年齡相仿的男生不是有女朋友就是已經結婚了。

我從來沒談過戀愛,我也每天都在為這件事禱告,期盼着上帝為我安排一位弟兄,好讓我可以跨過單身的界線,最終和心儀的他步入婚姻。這個願望差點就實現了。當時我的教會正籌劃着與另一間教會合併,因此我有機會認識其他與我年齡相仿的弟兄姐妹。為了讓弟兄姐妹可以彼此認識,兩間教會在去年年尾辦了一次聯合聚會。

在那一次聚會中,我認識了Xavier。他是另外那個教會的會友。我們一開始就很投緣,而且我們都很喜歡哲學和歷史。我們一起參加青年小組聚會,也私下一起吃過晚餐。即便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Xavier 也會送禮物給我,在我需要時他也都會不辭辛苦地幫助。

在接下來的五個月里,我漸漸地對他產生了好感。我不再只是把他當做朋友而已了。我心想:我的機會來了,終於有可以考慮結婚的對象了。Xavier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弟兄!他時常鼓勵我,也總會在我難過的時候發信息為我加油打氣。並且他既聰明又有幽默感。和他在一起讓我覺得很舒服。

而且Xavier的很多行為也讓我覺得我們的關係不只是單純的友誼。於是我很想把心裡的話和感受,一一向他傾述。但是,當他開始告訴我有關他前女友的事時,我就打住了這個念頭。他的前女友嫁給了別人。他一臉惆悵地給我看他與前女友一起騎大象的合影,又跟我講述朋友是如何背叛了他,把前女友從他身邊搶走。

很明顯,Xavier還沒有放下他的前女友,並且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仍然耿耿於懷。同時,他還告訴我他對另一位女士有意思,並已經與她約過幾次會。聽Xavier講這些時,我儘力保持冷靜,而我的內心卻其實已經碎了一地。

最終,我們的教會沒有合併。我又回到了自己的教會。我覺得我的機會實在太渺茫了。我是教會唯一一個三十齣頭的單身女性,遇見其他單身男性的幾率也非常小。我真的覺得好孤單,而且看不到我的未來。

因為迫切地想要進入一段感情,我甚至想過換教會,去一間有更多與我年齡相仿的弟兄的教會。我也嘗試到交友網站去認識朋友,但由於看不到對方的面部表情,要與他人建立關係或看清他們交友的目的實在是很難。我甚至不切實際地想過直接向Xavier表白,那樣或許我還有機會擺脫單身。

在我努力忘記Xavier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向上帝呼求,請求上帝把我對Xavier的好感全部拿走。我想要放下這份感情好去再尋找新的對象。

然而上帝並沒有安排新的對象給我,也沒有挪去我對Xavier的好感。相反,上帝在我憂傷難過的時候讓我去經歷一些別的事情來分散我的注意力。

我發現我對音樂有天賦,於是開始在教會的詩班唱歌服侍。我也開始參與敬拜讚美投影片的製作。因為對印尼文有所了解,我又開始學習用印尼文以及Bada語(一種印度尼西亞的方言)唱讚美詩,為我志願參加的一個活動做準備。

職場上,我是一名學校的項目負責人。我開始把學過的急救技能學以致用,幫助受傷的學生包紮傷口。

上帝通過這些小事讓我看到,即使沒有伴侶,我還是可以喜樂地度過每一天。比如說,我仍然很享受和家人一起外出,並且最近和一位朋友參加了國慶慶典的預演,度過了很開心的一天。

至今,我仍然不明白我現在所經歷的究竟意義何在。縱然如此,我很清楚上帝給了我新的看見,那就是要我用祂所賜的恩賜才幹來擴展祂的國度。

確實,在這種讓人無奈的情形中,我很容易就會陷入苦毒和自憐。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的第一反應是遠離上帝,不再思考祂和祂的話語。我會因為我的境遇和痛苦埋怨上帝,並遠離教會。

然而,我還是決定選擇敬拜上帝!雖然我還是很想擁有一段感情,越過單身的界線,步入婚姻,但是上帝卻把喜樂的歌放在我的心裡,彷彿在提醒着我無時無刻都要讚美祂。記得有一次我在早上五點半唱起詩歌,那些詩歌的歌詞是如此地激勵我,振奮我的心,引領我讚美上帝!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戀愛,其實可以變得更有愛(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1024082141

作者:Wendy W,新加坡
翻譯: 曉晴,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他真的喜歡我嗎?還是他只是在和我調情?他給我的回復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

我應該約她出去嗎?她不理我是什麼意思?我要不要跟她表白?

這些是我們在跟異性相處時經常會想到的問題。畢竟,當一段關係的發展方向尚未明朗時,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疑問:他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嗎?她喜歡我么?我應該怎麼做?

在當今社會我們的大多數交談都是在屏幕上進行的——通過短信或是社交媒體。而我們會因此錯失很多只有面對面交流時才能傳遞出的微妙線索。遺憾的是,這也意味着我們在交流中更容易發生誤解,也讓我們對對方說出的(或者沒說的)話感到更加焦慮。

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一系列描述這種似是而非的異性關係的新詞彙。

這其中有「失聯」——指當對某人失去興趣后就徹底從其生命中消失;還有「替補」,意思是為了以防萬一,你被列在對方的眾多選擇之中;還有“備胎”,也就是說儘管已經和別人確立了關係你還和有潛力的追求者保持聯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約會潮語,像是淡出、沒誠意等等……

然而,上帝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呢——就是那種友情以上但愛情未滿的關係?雖然聖經中並沒有為戀愛確立明確的律法,但它卻給了我們一些在戀愛中可以應用的規定。

事實上,耶穌在聖經中已經給了我們最大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7-39節)

美國牧師理查德·菲利普斯(Richard Phillips)和他的妻子莎倫(Sharon)在他們的書Holding Hands, Holding Hearts(《牽起手心相依》)中提到戀愛時說:

「在戀愛時,我們首先需要榮耀上帝。很多基督徒戀愛為的是追求浪漫並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但幾乎沒有人把戀愛當作是榮耀上帝和靈命成長的機會。」

「那愛人如己是什麼意思呢?這條誡命要求我們首先考慮對方的聖潔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快樂。如果你正在和某人戀愛但你覺得這段關係無法發展到婚姻,作為基督徒至少你能做的就是保證和你談戀愛是一次對靈命有益的經歷。」

在當今的戀愛過程中,這意味着我們要問自己:我能對他/她做的最有愛的事是什麼呢?

以下兩點可以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感受:

1.如果你喜歡(又或不喜歡)某人,請說清楚。

不要讓對方苦苦等待。想要在表達自己對對方有興趣之前更多地了解他/她並沒有錯,但是要注意你給對方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同時也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相反,如果你不喜歡對方,請講清楚。不要為了好玩而調情,尤其是當你意識到這樣做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曖昧時。正如雅歌2章7節告訴我們的:「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

如果你擔心直接地拒絕會狠狠地傷害到對方,那麼可以用更有愛的方式——比如給出一些微妙的暗示。你可以禮貌地拒絕他們的見面邀請還有故意拖延回復他們的信息。

同樣地,如果情況需要,你可以溫柔禮貌地告訴對方你並沒有考慮要進入一段關係。

儘管你會感到難受、冒失或害怕傷害他人,但是要記得我們必須要尊重對方,他們是我們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也是上帝的孩子。即使拒絕意味着當下會傷害到對方,但這至少比你過了很久之後再拒絕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小得多。

問問自己:我是否是按照榮耀上帝和尊重對方的方式在和他接觸呢?我向對方說清楚自己的感受了嗎?還是說我的回復會引起對方的誤解?

另一方面,如果你喜歡的那個人向你傳遞了模糊的信息——一會兒忽略你,一會兒又公開和你調情。那麼你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真誠地問問他/她對你的感覺如何。但如果你感到對方動機不純,那就遠離這段關係。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6章31節)。我相信你不會想讓對方遲遲不給你明確的態度,突然從你生活中消失、沒誠意,或者成為他們的備胎。那麼也請不要對別人這樣做。

2.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感覺,把它交給上帝吧。

很多時候我們和對方的關係並非那麼清晰。你可能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對方,尤其是當他的言行舉止在暗示你時。你是真的喜歡他/她么?還是被花痴、慾望、自尊、孤單或是理想主義等因素燃起了你這樣的感受?在過去的很多年中,因為少女的憧憬和青春期的荷爾蒙失衡,我無數次有過這樣的感受。我為著一個又一個的男孩痛苦、流淚和抱怨過。

在成為了一名基督徒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有一種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將我的所念所憂交託給耶穌——祂給我們的愛比任何男女朋友能給的都多。

在進入一段關係之前甚至是想要開展一段關係時,我們首先需要向上帝尋求洞察力和與對方相處的智慧。

幾年前,當我異常迷戀一位剛剛認識的同班同學時,我在日記中寫到:

「我察覺不到我們之間是否存在火花,我也不知道他對我是否有相同的感覺。當然就算他有,我能感知到么?我什麼跡象都看不到(所以我仍然繼續相信我們還是有可能的)。而這是最難過的部分:我雖然不確定但仍然選擇相信如此。因為他沒有明確地表態,我就一直抱着他可能也喜歡我的希望(這其實是潛在的危險)。後來事情發展到不論我走到哪都會想起他,他在我的腦海中一遍遍地出現,我對他的花痴日漸加深。

唉,他沒有迎合也沒有拒絕我對他的感情,所以他的頻繁出現成了我對他愛情萌芽的肥料、我們之間的相同點成了澆灌它的水份;這顆萌芽也隨着我們友誼的加深而越長越大。

我不確定這段友誼會把我帶向何處。但是我真誠地禱告上帝來引領我,最終祂會告訴我答案是什麼——是認可還是反對;與此同時上帝會讓我更多地了解他這個人,這樣我就能夠自己決定是否要繼續發展這段感情了。」

最終,上帝確實向我顯明了一些事情:我在幾個月後才發現,我喜歡的這個人不但不是基督徒而且已經有了女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我每天都會把這段感情交託給上帝——選擇將我的焦慮和不確定交出去和尋求上帝的智慧和旨意,並禱告求祂保守我的心——這些幫助我在發現真相后從傷害和失望中走出來。

你可能會忍不住分析對方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糾結他/她是否對你也有相同的感覺。

但是不要自己去掌控這些事,如果對方是你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上帝會讓你知道的,也會讓你喜歡的那一位明確的(如果對方也是基督徒的話)。如果不是,上帝也會告訴你。我發現,對於那些容易想太多和比較焦慮的人來說,這真是一個簡單卻又深慰人心的事實。

所以,你要全心仰賴耶和華,不論你心中有怎樣的渴望、擔憂或疑問,祂都會在最恰當的時間,按着祂給你最好的安排,將答案告訴你的。

「你要全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箴言3章5-8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

我在頭條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1000萬和真愛的可能你選什麼?」

WeChat Image_20171006082126

作者:王林,中國

前陣子,因着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的跳樓事件,我在頭條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問了許多人一個問題:「1000萬(人民幣)和一份真愛的可能,你會選擇什麼?」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09

不到一周,這篇文章就達到了超過4500人次的閱讀量並獲得29條回復。我起先的估計是絕大部分人會選擇1000萬。果然,頭條上和朋友圈的回復都印證了我的猜測。29條回復中,只有4條選擇愛情的可能,而獲得點贊數最多的回復全是選1000萬。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14

你的選擇會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一千萬?

為真愛而死 VS 安全感

這樣的選擇結果或許跟我們對安全感的渴望不無關係吧,畢竟1000萬這個選項在實際生活中更真實,更安全。真愛在現實世界里到底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愛情太飄渺,人性太黑暗,一千萬卻能讓我們買房、買車,換iPhone X!並且,如果我有一千萬,什麼樣的白富美、高富帥不被我吸引呢?即便這一千萬吸引的人靠不住,至少我還有一千萬。可就是這個「至少」,讓多少人不敢毫無保留地去愛,去付出。說到底,我們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安全感的奴隸。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1000萬的選擇太世故,畢竟很多受歡迎的影視、文學作品里都歌頌了寧可死,也要愛的極致愛情,就好像梁山伯和祝英台、《泰坦尼克號》里的Jack和Rose、《大話西遊》里的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等。那麼多人認可這樣為愛而死的愛情,這一千萬又算什麼呢?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39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34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45

可問題的關鍵是,凡是會為愛而死的人,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確信所面對的是一份真愛,或者至少一方是真愛。而證明這種真愛的一個終極方式就是為對方死。因此,在文學或影視作品里,為對方死了似乎就能證明是真愛,甚至最終能贏得對方的心。只是在真實世界里,為對方死了卻也不一定能贏得對方的心,更不能證明這就是真愛。人複雜的心理動機里,愛情也沒有那麼完全的單純,即使一個人為另一個人死,我們也很難確認是愛情的驅使。因此,現實中的伴侶總會讓我們懷疑對方到底是不是愛我們?愛我們到底有多少?

選擇1000萬,但卻渴望真愛?

然而,即或大多數人選擇錢,也還是有人選擇真愛。而且,一些人雖然選擇1000萬,卻認為這1000萬隻是幫助和支持他們尋找真愛的途徑。換句話說,他們認為真愛比1000萬更有價值。不僅是愛,很多人渴慕公義,認為公義比金錢更有價值,只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公義並不總是勝出,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金錢,甚至可能選擇成為不公義的幫凶。同樣的,很多人渴慕人生的意義,認為活得有意義比僅僅活着更有價值。可是現實生活中意義很飄渺,也不總是能夠實現,所以我們選擇了生存。

WeChat Image_20171006082126

「我們選擇的,不是我們最想要的」?

這樣的矛盾,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我們不甘於 “現實”,而渴望那永恆的愛、完全的公義和有意義的人生?

有限的存在 VS 渴望永恆

我們每個個體,其實都是非常有限的存在。長壽的,能活到八、九十歲,偶爾能過百。但一生中能夠真正工作和產生影響的,不過三、四十年。我們的喜怒哀樂,不論當時多麼激蕩人心,在歲月的波濤中,也不過是浪花一朵。我們的思考、判斷和決定,不論我們以為如何深入、精準、前無古人,卻甚少能夠真正轉變歷史的車輪。絕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來,默默地去、不留下些許痕迹。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119

在這小小的星球上,我們留下了多少追求永恆的印記?

可即便如此,我們這些有限卑微的存在,卻仍時不時會閃出一種接近永恆的尊貴。雖然絕大部分人說自己會選擇1000萬,但是當一份真愛的可能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便會常常看到:我們當中最尊貴的,為之折腰;最卑微的,為之奮起;最勇敢的,為之退讓;最懦弱的,為之捨命。為什麼我們如此有限的存在,居然時不時閃出永恆的光芒?

約翰福音1章1-4節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 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或許,人真不是我們眼所看到的如此有限。我們本是那永恆的一部分,是按着那永恆的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創世紀1章26-27節),而我們的一生就是要重回那永恆的懷抱,讓永恆的光芒通過我們的生命光照在這個世界。

你覺得呢?

*此文章為作者王林 Franklin Wang授權,經雅米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文中圖片來自作者簡書原文
*原文出自簡書|1000萬和一份真愛的可能,大家選擇了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