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等候--耶和華以勒

作者:金倩,河北石家莊

holding-hands

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參加完主內弟兄姊妹的婚禮回家,實在感慨萬千。

這麼多年來,看著我周圍的朋友戀愛、結婚、度蜜月、生baby,我都由衷地想要為他們按個大大的“讚”!看著很多人一步步地走過來,有的走散了,也有的走進了婚禮的殿堂。有些牽著的手,說好了再也不鬆開,卻終究還是鬆開了;有些一直兜兜轉轉、沒有交集的人,最後卻甜甜蜜蜜地結為夫婦。

關於愛情,我周圍很多朋友都相信命中註定。可是,他們往往既不能確定眼前出現的人是不是真命天子,同時又怕會錯失良機,結果是只好跟著感覺走,並且美其名曰“順其自然”。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許多小夥伴們如穿越戰火一般滿身瘡痍,甚至斬釘截鐵地宣佈自己再也不談戀愛。

在我看來,戀愛婚姻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美好祝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選擇了走某一條路,就要學會欣賞那條路上的風景和承受其中的風險。正因如此,這些年來,我一直兢兢業業地在情感路上自強不息。我沒有駐足不前,但也知道前路也許會有艱難險阻,因此不會盲目嘗試。與其心急火燎、跌跌撞撞,不如真的停下來——等。

然而,沒人願意等。等,太被動?太高貴冷豔?與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脫節?總之,“等”似乎就代表被拋下,沒人願意等。

不過,最近我剛讀了《等風來》這本書,發現安靜的等待也可以是一件積極的事情。這本書的序言引述一位飛行傘滑翔翼教練的話說:不管你有多著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衝,衝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的我們只需要靜靜地,等風來。

在我看來,真正的等待,不是消極怠惰,不是駐足不前,而是清心預備。在戀愛婚姻這件事情上,我選擇讓上帝來引導我,因為祂是世上最瞭解我的那一位。

一生那麼長,我會遇見和錯過許多人,既會看見美麗的風景,也會經歷困難險阻。為此,我都衷心感謝上帝,因為『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有預備。上帝的應許不會落空,我只要相信祂,就不用害怕錯過人生中美好的事物。

是的,我願意等,因我內心篤定,相信上帝對我的人生必有最好的預備。

「……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雅歌2章7節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

雅米筆記:

等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身旁的朋友紛紛結婚生子,長輩多次催促、乃至積極安排相親時,等待更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謝謝金倩姐妹真誠的分享,也願她的分享能鼓勵同樣在期待愛情的你。

願你保守己心,勝過保守一切。願你持守對上帝的信心,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都能發現祂的恩典,並且心存感謝。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修路的真諦

 

Juizhaigou, China 2009

作者:CC,香港

感恩,在2013年聖誕假期我有機會再次到國內一個落後的地方服事一羣高中生。服事的內容包括頒發助學金、到山區進行家訪、和高中生舉辦營會。

根據中國的法例,任何人均不得向未成年的人傳講西方宗教。因此,這次的服事不能向學生談及福音,否則會影響未來的事工。我曾反覆問自己,我既不能向學生傳福音,那麼我所做的跟非基督徒所做的慈善工作有何分別?上帝藉一句經文回應我:「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馬可福音1章3節)。我明白所做的是福音的預工。

經過這次旅程,我對「修路」可謂有雙重體會。在 2012年的聖誕假期,我也曾到該地的山區探訪。那時,山路非常崎嶇不平,所以在絕大部分的路程,車子極之顛簸。但在一年間,政府修了很多路,今次再去山區探訪,很多路都變得平坦了,要去學生的家沒以前那麼困難了。

體會「修路」的深層意思是在和當地的高中生一起活動:吃喝、聊天、唱歌、看短片、玩集體遊戲。雖然未能將福音傳給他們,但我能向他們分享合乎真理的價值觀;雖然不能帶他們認識神的愛,但我能讓他們感受到從上帝而來的愛。

從農村出來的學生,不但在物質上有許多缺乏,在他們心靈深處更見乾涸。因此,他們渴望有錢,改善家裏的狀況;他們渴望有愛,填補心靈的空虛。在吃飯時,我組裏的學生問我有否談戀愛,更鼓勵我談戀愛。他們認為,要有經歷、有經驗、才能學懂照顧終身伴侶。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我反問他們,在同輩之中有多次戀愛經驗的人是否學會了如何照顧另一半。他們回答「不是」,並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眼神。似乎他們已重新思考從世界而來的愛情觀。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辛酸故事。很多從小就缺乏關愛,因為父母都去城市打工。因此,有很多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竟能令他們覺得溫暖!我和他們相處不足兩天,有學生在送給我的感謝紙上寫道,覺得我像他們的哥哥,很親切。原來即便是一聲問候,一句鼓勵,他們都覺得溫暖,感到被愛被關心。

雖然這次旅程沒向高中生說過一句關於福音的話,但我相信上帝用得着所傳遞的愛心,預備他們的心接受救恩!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認識,並相信、接受主基督!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作者:潘錦霞

今天即使你覺得離上帝很遠,
你仍是祂眼中的瞳人。
祂一直在找尋你。
-大衛・C・麥克卡斯蘭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這是一句對大多數人來說耳熟能詳的諺語。

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 — 尤其是在像Facebook、Twitter和部落格等各種社交網站迅速增長的社會。輕輕的按下按鈕或者點一下滑鼠,人們就可以跟千里之外居住在他鄉的朋友們保持聯繫。我自己也很感恩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瞭解世界各地朋友的近況,還有,即使遠隔重洋也能聽見家人們熟悉的聲音、看見他們親切的臉龐。

這讓我想到:我們和天父的交流不是更便捷嗎?和上帝溝通甚至連點下滑鼠或者一個登入帳號的動作都不需要,而是無論我們心情如何,只需我們打開心門,歡迎祂,就可以隨時隨地和祂交流。

雅各書4章8節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即使我們罪惡深重,祂也不拒絕我們。祂是我們隨時和永遠的幫助,就如祂在馬太福音11章28-30節中承諾的一樣「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或許你曾對人生感到迷惘,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或許你曾想要向某個人傾訴你內心深處的黑暗,但又懼怕被論斷;或許你曾經感覺到自己像一座被孤立的島嶼。那麼今天,你完全可以來到祂的面前,向祂傾訴,把你的一切重擔卸給祂。

你可以這樣向祂禱告:「親愛的天父啊,謝謝祢這麼地愛我。謝謝祢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向祢傾訴。今天,我願意迎接祢進入我的生命,求祢掌管,幫助我卸下肩頭上的重擔,讓我能完全交托給祢。阿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那是我爸!

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箴言20章7節

有時,你不需要當面見到一個人,只要聽他孩子怎麼描述他,都能知道他是怎樣的父親。

孩子對父母的尊重程度,可以看出這些父母配得多少敬重。十誡的其中一條誡命提到要孝敬、尊榮我們的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但有多少父母有活出配得孝敬、尊榮的生活方式呢?

我無法想像,有什麼是比失去孩子對我的尊重更悲慘的事。如果我的孩子因為我而感到恥辱,我會是個最丟臉的人。然而,可以讓我感到興奮不已的事,莫過於我的孩子能驕傲地向一群人指著我說:「那是我爸!」

若要檢驗你是不是一個被孩子尊重的父親,一個很好的方式是自問:「我想不想讓我的孩子成為和我一樣的人?做我所做的事?到我所去的地方?」

父親們,不要忘記,在現今這個道德和屬靈敗壞的社會裏,孩子們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需要慈愛父母的專一引導和關注。

願透過上帝力量與智慧的幫助,你能立志成為那讓孩子引以為榮的父親,讓他能驕傲地對人說:「那是我爸!」 MRD

 效仿上帝的父親,

為人信實又真誠;

若他誠實也剛強,

他的子女必跟從。

為基督而活的人生是留給子女最好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