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靈修1 | 約伯這個很有眼光的男人

約伯記1章-2章13節

第1章

1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

2 他生了七個兒子,三個女兒。

3 他的家產有七千羊,三千駱駝,五百對牛,五百母驢,並有許多仆婢。這人在東方人中就為至大。

4 他的兒子按著日子各在自己家裏設擺筵宴,就打發人去,請了他們的三個姐妹來,與他們一同吃喝。

5 筵宴的日子過了,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因為他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上帝。」約伯常常這樣行。

6 有一天,上帝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旦也來在其中。

7 耶和華問撒旦說:「你從哪裏來?」撒旦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

8 耶和華問撒旦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9 撒旦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上帝,豈是無故呢?

10 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禰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

11 禰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

12 耶和華對撒旦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旦從耶和華面前退去。

13 有一天,約伯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裏吃飯喝酒,

14 有報信的來見約伯說:「牛正耕地,驢在旁邊吃草,

15 示巴人忽然闖來,把牲畜擄去,並用刀殺了仆人,唯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16 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上帝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仆人都燒滅了,唯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17 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迦勒底人分做三隊忽然闖來,把駱駝擄去,並用刀殺了仆人,唯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18 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你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裏吃飯喝酒,

19 不料有狂風從曠野刮來,擊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們就都死了,唯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20 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

21 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22 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上帝為愚妄。

第2章

1 又有一天,上帝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旦也來在其中。

2 耶和華問撒旦說:「你從哪裏來?」撒旦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

3 耶和華問撒旦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

4 撒旦回答耶和華說:「人以皮代皮,情願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

5 禰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禰。」

6 耶和華對撒旦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7 於是撒旦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

8 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

9 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上帝,死了吧!」

10 約伯卻對她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哎!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裏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

11 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就從本處約會同來,為他悲傷,安慰他。

12 他們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

13 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

 

《約伯記》靈修1  | 約伯這個很有眼光的男人

作者:Radish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約伯這個富甲一方的男人生活在烏斯地,他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他的家產有七千羊,三千駱駝……

 

三和七這樣代表「完全」的數字都用在了這個男人所擁有的一切上,可見這個東方人中為至大的首富所擁有的一切正是我們每一個人做著「白日夢」都想得到的。

 

他是好父親的榜樣,他總是擔心和害怕這一群喜愛吃喝玩樂的」富二代們」在宴樂中有失了分寸,得罪了這位厚賜百物給他們全家的」大哥」,所以他精準確認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

 

不僅如此,在世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屬靈大拿!有多麽完美呢,那就是經得起上帝「用心地察看」。

 

狡猾的盜賊撒旦在地上走來走去,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牠看上了約伯。牠是一個出色的破壞者,並無知地挑戰著」真正的大哥「。只不過牠的能力卻是有限的,牠在只能在」大哥「的允許範圍之內做事。

 

牠在很短的時間頻繁降下天災和人禍,拿走了約伯那些看得見的東西:數不盡的財寶和牲畜、他最為寶貴兒女和超級重要的健康的身體。卻唯獨留下了他那」完美的妻子」給他雪上加霜。他妻子讓他像甩掉手中已經點燃的手榴彈一樣趕緊棄掉上帝,去死吧!死了就一了百了,啥痛苦也沒有。

可憐的約伯不僅遭受撒旦的折磨還娶了這麽個」豬隊友「,他撕裂外袍,剃了頭,放聲大哭,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不再是那個世界艷羨的首富,也不再是兒女承歡膝下的快樂父親,他徹底變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光桿司令。

 

失去這一切的他可能已經哭到變形了吧,連朋友都認不出來了!

 

只不過沒關系,約伯就是約伯,他沒有責備辱罵殘暴的強盜示巴人和迦勒底人;他也沒有抱怨」老大哥「拿走了這一切。即使是揚起的塵土和著他的眼淚也沒有擋住他心裏的眼光。

他只是說出了那句至理名言:「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章21節)

他和我們不一樣,即使富甲一方他仍然常常禱告、認罪、獻祭,他的眼裏充滿了警醒和敬畏。反之,在順境當中的我們常常很快就會把祂忘記,也常常被突如其來的困苦提醒,要親近祂,因為我們只會在困苦中才願意想起祂,其他時候我們都不太需要祂。

 

難道不是嗎?

他和我們不一樣,即使失去了全所有,他仍然看見賞賜的是祂,收取的也是祂。他和我們不一樣,然而我們的眼睛常常只會看見:大房子、大車子、大票子、大兒子、大身子(健康)、大……而我們卻常常看不見賞賜這一切「大大大大……」的上帝。

可我們即使擁有了不足約伯一百分之一的東西,但是當這百分之一的一丟丟失去的時候,我們就會抱怨、憤怒、失望…..更不要說失去再多一點點的時候,雪崩的速度都趕不上我們立刻棄掉祂的速度。

 

難道不是嗎?

 

他和我們不一樣,即使一無所有,他仍然相信並宣告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而我們常常陷入「因果論」當中,因為我認真讀經禱告,所以祂才會愛我;因為我在服事上特別努力,所以祂才會愛我;因為我是個義人,所以祂才愛我……

 

難道不是嗎?

 

一天主日早晨,上帝提醒我要去給兩位姊妹送聖誕襪,讓她們在聖誕的季節也能感受到上帝帶給她們的愛和溫暖。她們的雙腳已經不能再為她們的人生效力,她們的生活需要被全心照顧。祂也光照我,讓我知道我的眼睛總是看見我所沒有的,我想要的總是比我的需要更多,我看不見祂是如此深愛著我。我很健康,我可以去跑步,去健身,我擁有好多好多別人所沒有的東西。祂真的在四面圈上籬笆圍護我和我的家,並我一切所有的。

而我也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好,甚至其實在內心覺得自己真是糟糕透了,我並不值得被愛,所以我老是遭遇如此多的困苦艱難,這個謊言時常都環繞在我的心頭,使我總要絞盡腦汁去博得上帝的喜愛,如果我無法做到,我就害怕上帝會因此而懲罰我,我並不沒有用一個正確的態度和觀點去認識我與上帝的」父子關系「。

那一刻上帝的提醒讓我淚流滿面,我想到約伯在艱難困苦當中,他仍然可以稱頌耶和華;即使我們一無所有,祂仍然看我們為寶貴。在我們身上的苦難沒有一個不是被祂允許的,每一個苦難的重量都是被量過的,每一個苦難都是在糾正調整我們的眼光。

祂是愛我,為我舍己,我還有什麽理由不在每一日獻上感恩呢?我還有什麽理由要去自怨自艾呢?我豈不是放膽無懼去享受祂同在的每一個當下呢。

想要用這一首詩歌作為文章的結束,希望可以提醒我自己,也可以鼓勵到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新的一年讓我們做一個有眼光的人。

《眼光》

-天韻詩歌-

不管天有多黑
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
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
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
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誰能跨過艱難
誰能飛越沮喪
誰能看見前面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
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謝謝禰透過約伯記第一章和第二章讓我看見約伯對禰的敬畏,即使他面對無緣無故的苦難,他都沒有棄掉禰。求禰賜我這樣的心,也教導我調整自己的眼光,為自己所擁有的感恩,使我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能持守對禰的信靠。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問題反思:

1、我們是否每天都為我們所擁有的感恩呢?你會如何向祂獻上感恩?
2、當你在順境或逆境時,你會如何敬畏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約伯記靈修 | 約伯記簡介

作者:Paul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書卷簡介

  1. 作者:

有關於約伯記的實際作者是誰,我們基本上無法得知。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本書是由摩西所寫,或是由他改寫的。 而如果我們從經文的內證來看,會發現約伯應該是生活在族長時期(亞伯拉罕的時期),甚至是早於此時期 ; 因此,越靠近族長時期似乎就越有可能是約伯記的作者。所以,有些認為約伯記的作者是在第一或是第二世紀的論點,就會稍顯站立不住。但是,我們仍必須要承認: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能推論,卻無法確認約伯記的作者是誰。

儘管我們對於約伯記作者的實際身份無法得知,但卻可以透過經文對於作者有合宜的認識。我們無從得知他是否為以色列人,卻能知道他的希伯來文造詣極高,是位智慧的學者,也是一位耶和華忠心的僕人。

  1. 寫作日期:

由於難以推斷約伯記的作者是誰,因此對於成書的日期確認也顯得相當困難。根據經文的內證,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幾個可能時期:

  1. 族長時期。
  2. 所羅門時期。
  3. 主前第八、七世紀。
  4. 主前六世紀,耶利米先知的時期。
  5. 被擄之後。
  6. 瑪可比時期,主要是在主前二世紀。

上述每一個時期都有其支持的學者,以及能夠找到部分的經文內證 ; 但如果從整本約伯記來看,卻都有其站不住腳之處。有鑒於在討論作者的段落,筆者以為越靠近「族長時期」的可能性越高,因此會較認同安德生的看法:「約伯記可能是在摩西與以斯拉之間的任何時間寫成」。 但無論如何,約伯記的成書日期並不影響我們去認識和理解這卷書的信息。如唐佑之所說:「寫作日期並不重要,因為其中的信息是超時代的,可適切任何的時代」。

 

  • 主要文學類型:

約伯記的文學類型相當豐富且卓越,甚至對於西方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約伯記中,我們幾乎能夠看到所有舊約聖經的文學類型,像是:詩歌、咒詛詩、哀歌和智慧格言等等。 在本篇簡介中,我們無法介紹所有在其中出現的文學類型 ; 因此,筆者只會簡介其中一個主要的文學類型——智慧文學。

猶太人的希伯來聖經可以分成三大類:律法書、先知書和聖卷 ; 而聖卷的頭三卷書就是:詩篇、約伯記和箴言。我們可以合理地相信,猶太人之所以將這三卷書歸成一類,是因為它們共通的主題——智慧。而約伯記更是希伯來智慧的代表。 那麼,約伯記是在探討什麼樣的智慧?筆者認為只要我們認真地讀完一遍約伯記,便能發現是面對苦難的智慧,以及誰比誰更有智慧的議題。而最終,我們能看到耶和華在炫風中的顯現,使我們明白唯有「祂」才是那真正的「智慧」, 也唯有在祂裡面才能找到面對苦難的真智慧。

神學主題

  1. 苦難

如果我們要從約伯記中找出一個神學主題,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苦難」。而這個問題,也是從古至今所有的智慧人都在思考的大哉問。也就是「人為什麼要受苦」、「苦難從哪裡來」、「為什麼這些苦難會臨到我身上」; 這些問題也是約伯和他的三位朋友在彼此辯論的——「人為什麼受苦」。而當我們藉著約伯記裡耶和華上帝與撒旦的對話 ; 約伯與他三位朋友之間的來回交鋒 ; 約伯對上帝的呼求與禱告 ; 最後,耶和華上帝向約伯的顯現 ; 我們便能開始學習用一個比這世界哲學更整全的圖畫來思考「苦難」的意義:就是約伯記並沒有回答我們所有關於苦難的疑問,但卻告訴我們在一切的苦難之上,有一位超越一切的上帝 ; 祂是那位全知全能的掌握萬有的上帝,同時祂也是那位滿有恩典、憐憫和慈愛的救贖主。

  1. 對上帝的認識

伴隨著苦難的議題,在約伯記中另一個常被拿出來討論的主題,就是:「上帝是否為公義的——也就是『神義論(theodicy)』的議題」。簡單的介紹「神義論」所討論的內容,即是當我們環顧這個被死亡和痛苦所主導的世界時,不禁會發問:「若真有一位上帝,那麼祂是公義的嗎?如果祂是公義的,為何會允許世上有這麼多的苦難」?相信各位讀者對此議題一點也不陌生 ; 因為,不管我們是抱持著什麼樣的信仰或是世界觀,這都是我們必須要「誠實」面對和回答的問題。因真實苦難的來臨,會脫去我們虛偽的面具。

而類似苦難的主題,在約伯記中似乎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神義論」的答案 ; 但透過約伯最後的回應,我們卻有了不同的觀點。在一切的苦難之後,約伯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記42篇5-6節)」。約伯在遇見上帝之後的反應,讓我們想起了舊約的另兩位偉大的人物——約瑟和以賽亞。當以賽亞遇見這位全能的上帝時,他也呈現了類似約伯的反應(以賽亞書6章5節); 而約瑟在經歷過一切的苦難後,他也真實地經歷這位上帝,說出:「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世記 50章20節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約伯記甚至是整個舊約聖經,都沒有要直接告訴我們「上帝的公義」和「世界邪惡」之間張力的答案。反之,約伯和舊約的敘事讓我們看到,苦難和邪惡會成為這位全能上帝手中的工具——使我們能夠認識祂、經歷祂和享受祂的平安,最終我們會在這邪惡的世界裡屈膝敬拜祂,彰顯祂的榮耀。

與新約關聯

在約伯記中,苦難和上帝的公義這兩條看似相斥的敘事線,在新約聖經中有了真正的交集。約伯是位義人,當他受苦時,他向上帝呼求公義 ; 而新約有一位比約伯更好的、那真正完美的義人——耶穌基督,祂一生完美地順服律法,活出天父上帝的旨意,祂是真正無罪之人 ; 祂本該擁有的是公義的冠冕,但祂卻為了彰顯「上帝的公義」而「受苦」。因為祂在十字架上承擔我們這群不公不義、本就該承受痛苦與上帝的憤怒之人的刑罰,彰顯了上帝完美的公義。上帝允許約伯受苦,但卻保存他的性命 ; 而上帝不只是允許耶穌基督受苦,更是讓祂承受罪的工價乃是死,彰顯了上帝完美的慈愛。唯有耶穌才是那真正受苦無辜之人 ; 但祂卻甘願捨去祂自己(約伯並不甘願),為的是讓我們這群該死的罪人,得以在一切的患難中享受從天父上帝來的真平安 。 因為我們如今領受的不再是奴僕的心,乃是兒子的心,使得我們能在一切的艱困中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4章6節)。安德生說得好:「但耶穌卻背負了所有人的罪孽。作爲所有罪人的代替者,祂的苦難是懲罰性的,背負罪的死刑;它們也是以愛充分而真實地共享我們人類所有的光景,這愛將自己徹底投入苦難的熔爐中」。 如今這位救贖主耶穌基督祂已經復活了,祂長遠活著為著屬祂的人代求(希伯來書7章25節);  因此對於基督徒而言,所有的苦難之路都有耶穌基督藉著聖靈與我們同行,到那日我們必與祂一同得享超越約伯的榮耀(約伯記42章10-17節)。而唯有從耶穌基督受難和復活的亮光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約伯記的含義。

對於約伯記的應用

藉著約伯記,我們可以看到上帝直接否定了約伯三友的宿命論式的苦難觀。也就是,過往在我們文化中很盛行的一種「機械式」的苦難觀(因為我做了A得到苦難,或是我沒做A得到苦難),這並不是聖經的苦難觀。同樣的,在我們的文化中,也提倡另一種正向思考式的苦難觀 ; 就是強調苦難不是真的苦難,「換個角度想就沒事」的思考模式,這也不是聖經的苦難觀。因為透過約伯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苦難是如此的真實,因為罪是如此的真實,讓我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約伯的回應,是我們可以首先去思考的。因為從上帝的回應中,我們能夠看到祂並沒有責備約伯的詢問和哀求,但是祂要約伯去觀看祂所創造的世界,來思想上帝的偉大和超越。如同詩篇的作者一般,上帝並沒有禁止我們來向祂呼求和哀痛 ; 但是上帝要將我們的眼目,從定睛在環境和這個世界的敗壞上,轉向祂榮耀的全能和慈愛。

而如今所有天父上帝的兒女們都擁有了比約伯更美的祝福和確據。因我們真實地看到我們的救贖主耶穌基督,祂為我們承擔了我們永遠無法承擔的真正痛苦—上帝的忿怒。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現在的痛苦」中祂必與我們同在,將祂的平安和更美的應許賜給我們。所以,苦難對基督徒而言是真實的,是痛苦的,卻也是有益的。我們可以享受在基督裡那真實的平安 ; 我們也可以因著經歷過苦難去安慰那些正在苦難中的人們(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最終,如同基督的釘痕是祂的榮耀,我們這些與基督一同受苦之人,苦難也成為了我們的榮耀。

 

啟示錄 21章1-4節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裝飾整齊等候丈夫。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做他們的上帝。 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參考書目:

安德生。《約伯記》。潘秋松譯。丁道爾聖經註釋。台北:校園出版社,2010。

 

朗文和狄拉德。《21世紀舊約導論》。劉良淑、黃業強和鄔錫芬譯。台北:校園出版社,2012。

 

唐佑之。《約伯記》。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2016。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