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書》簡介
作者:謝葆芳
《約拿書》是舊約中 12 部小先知書中的一部。與其他先知書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主要是敘事體(而其餘的先知書大多是詩歌體)。
約拿給以色列的預言(主要記錄在《列王紀下》 14章23-28節)很不同尋常,因為其他先知都是宣布對以色列民拜偶像的審判,而約拿卻給出了平安富強的信息,儘管在一個惡王的統治下卻依然得到了領土的擴張。
重要的一點是,據說約拿是上帝派去向以色列以外的國度傳福音的第一個「宣教士」。由於當時的亞述處於相對較弱的時期,並多次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這樣的環境可能有助於亞述人聆聽上帝的信息。
約拿的預言——不管是對以色列的還是對尼尼微的,都強調了上帝的憐憫,讓人們看到儘管他們犯罪,上帝仍然選擇赦免他們,不讓他們毀滅。
作者
《約拿書》沒有明確說約拿是作者,儘管許多學者認為他是,因為書中有太多的細節只有他自己知道。大多數人都認同這本書是基於約拿自己對其尼尼微之旅的描述而寫的。
寫作時期
書中的事件發生在公元前 780-753 年之間。據說這部著作可能早在公元前 8 世紀中葉就開始著筆了,然而許多學者認為它是在公元前 3 世紀完成的。
核心主題
約拿的故事指出了上帝對祂創造物的憐憫之心,祂不僅渴望拯救我們,也想要拯救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那些在我們看來「不配」祂恩典的人,甚至那些與我們為敵的人。
這本書還讓我們看到:
上帝對世界萬物有絕對的主權(興起暴風雨,派去大魚)上帝堅持不懈地要傳遞祂的信息(兩次為同一個使命召喚同一個先知)
當人們悔改時,上帝願意寬恕他們並不再審判
這本書向我們顯明了上帝豐富的恩典——不輕易發怒,滿有愛——以及我們需要謙卑和悔改。
需要悔改的地方包括當我們不相信上帝的計劃時很難順服祂,我們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缺乏同情心,以及我們的以自我為中心,當事情不順心時常常會苦毒抱怨。
接受了上帝拯救恩典的我們,應該意識到祂並非僅僅是寬恕我們而已,而是會持續不斷地塑造和磨練我們,使我們成為祂向世人施憐憫的管道和器皿。
大綱
約拿書的結構十分顯明,可以清晰地分成上(約拿書 1-2章)下(約拿書 3-4章)兩部分。
一、上帝的呼召與約拿的悖逆
1.約拿逃避上帝(1章1-3節)
2.上帝的審判和異教徒水手們的回應(1章4-16節)
3.約拿祈求憐憫和上帝的拯救(1章17節-2章10節)
二、上帝的呼召和約拿的順從
1.約拿聽從上帝的呼召(3章1-3節)
2.上帝的審判和異教的尼尼微人的回應(3章4-10節)
3.約拿憤怒的禱告和上帝的憐憫(4章1-11節)
約拿書兩部分之間的平行關係有助於我們認識並更深入地思考我們與上帝關係中的這種模式,即:
——上帝找到我們(給我們祂的話語,通過某件事呼召我們/讓我們知罪,拯救我們)
—— 我們回應(悖逆、順服、禱告、提出疑問、降服)
——從始至終,上帝繼續在我們生命中深深地動工(管教我們)
參考書目:
Thomas L. Constable 博士所寫的關於《約拿書》的筆記
ESV學習聖經
Robert M. Solomon所著:《追尋的上帝:《約拿書》中的功課(God in Pursuit: Lessons from the Book of Jonah)》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