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2 | 祂仍舊坐在寶座上

 

讀經:詩篇 第2篇

1 外邦為什麽爭鬧,萬民為什麽謀算虛妄的事?
2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
3 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4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
5 那時,祂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
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8 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
9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
10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醒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
11 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
12 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祂仍舊坐在寶座上

作者:Kiki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最近,很多主內的網站在中國大陸直接被關停,一大批信仰類的APP也被迫下架。隨著形勢越來越緊張,新一輪的逼迫似乎要開始了。這讓本來就只能在夾縫中生存的信徒們更加沒有喘息的空間。這一切使得我常常對環境和現狀感到不滿,總想問為什麽?

但縱觀歷史,每一個世代的信徒似乎都在面對著來自社會和政權的逼迫,從來沒有停止。使徒時代的信徒們面對羅馬帝國的逼迫更加殘酷,最初的時候是只要被抓到幾乎都會送命,直接扔去餵猛獸。然而,基督信仰卻是在這樣的境況中復興起來。羅馬政權害怕這群他們不了解的人群快速崛起,所以準備滅絕他們,但之後發現越是逼迫他們越是復興,所以開始很想要弄明白,究竟是什麽令這群人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堅守。後來,基督信仰成為了羅馬的國教。

這像極了詩篇第二篇中描述的場景。「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詩篇第2篇2-6節)。

原來祂早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話語,祂已經建立了穩固的國位,是任何世上的君王和政權都無法撼動的。所以我們應當有穩妥的信心和平安的心,無論在面對怎樣的環境時,都可以握住祂給我們的應許。而且,當主看到這些地上君王的「胡鬧」時,是用嗤笑的態度看待他們,並且在怒中責備了他們。這足以讓我們清楚真正掌權的是誰。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當存畏懼侍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詩篇第2篇10-12節)。
這一段讓我們看到,地上的君王若不悔改就會受到管教。無論是誰,都應當存敬畏的心來對待耶和華。否則,讓全然公義的祂怒氣發作可不會是任何人想要遭遇的事情。而投靠祂的人,才是有福的。作為投靠耶和華的人,我們更應當有底氣和信心來面對一切外面的環境。

讓我們一起禱告:

公義而聖潔的主啊,感謝禰借著詩篇第二篇堅固我們的信心,讓我們認識到禰才是真正掌權的那位。求禰幫助我們,讓我們在面對各樣患難和環境的逼迫時能夠依然持守禰的真理,也因著握住禰的話語而得力量不再懼怕。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當你遭遇環境和逼迫時,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態去面對的?
2、今天的經文對你有怎樣的激勵?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1 | 兩種生命

 

經文:詩篇第1篇

1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2 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3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4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5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6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兩種生命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如果現在不幸福,那就祝願將來會幸福;如果現在很幸福,就希望這份幸福能持續到永遠。有的人覺得幸福是擁有財富、權勢、資源,讓自己的生活一無所缺;有的人渴望在這世上得到一份真摯的感情,心有歸屬;有些人則透過熱於助人,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得到幸福。不管是哪一種,其實我們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都基於一個出發點:自己的心願和渴望都能被滿足。但真是如此嗎?只要我的心願和渴望都被滿足了,我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了嗎?

詩篇第一篇給我們展示了真正「有福」的人是怎樣的。首先,這個有福的人是一個正直的人。他「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從「從」,「站」到「坐」,這三個動作描繪出一個越來越投入和委身的過程。同時也讓我們看見,面對不合上帝心意的行為,我們往往最開始是「跟從」、「順從」惡人提供的計謀和計策。也許一開始就是隱瞞真相、再撒個小謊,這些計謀一般可以給大家免去很多麻煩,乍看還能給所有人帶來好處。看起來只有利而無害,唯一一點就是這計謀是不正確、不正直的。

再來就關乎決定、選擇和立場。如果從一開始「跟從」了惡人的計謀,抱著「雖然這個行為不對,但有利可圖」的想法默認、同意了那些計謀,那麽後面就會漸漸地站在惡人的道路,做出和罪人一樣的選擇、決定,並且為此捍衛立場。只要不承認這是錯的,總有可以解釋、可以辯駁的說辭。

如果繼續往這條道路上走,這個人就會越發認同那些錯誤和有罪的行為。他們會投入在其中,甚至致力這麽做,將自己交托在錯誤、虛妄的期盼中,在罪中越陷越深。「坐」表明一種安穩和投入,同時也是一種等待和交托的姿勢,他們會以為自己所交托的,所相信的才是正確的,是適用於這個世上的法則,他們所持守的才是「真理」。由此,他們再也聽不進去真正的真理,甚至帶著褻慢的態度去面對真理。

義人卻不是這樣。他的行為正直,這是因為他「晝夜思想耶和華的律法」。比起滿足自己心所願和渴望的,他更希望自己能討上帝的喜悅,遵守上帝的旨意。當他的心不是為了滿足自己,而是竭力追求榮耀上帝時,他的生命就像一棵飽含生命力、結果子的樹。同時,他是被上帝所「知道」的,上帝眷顧他、供應他,就像園子的主人呵護、照顧這棵樹,供應他一切所需。而上帝的眷顧和保守,也使他心所願的得滿足。

然而惡人的結局卻是悲慘的。他們一開始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欲,有利可圖,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了公義的原則。畢竟公義和正直是難守的,眼前的好處是可以即時得到的。但最終,他們等不來自己所期望的,反而在審判之日無所遁形。上帝不眷顧、不呵護他們,因為他們自己離棄了正道,於是就如糠秕,隨風飄散,在永恒中消亡,無人紀念。

其實這兩種人都想要成為有福氣、幸福的人。罪人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被即時滿足,只看見眼前的利益和罪中的小樂,得了甜頭就以為這條路的終點也必定是美好的。他們放棄了正直的路,因為正直的路是艱難的。然而義人卻留心留意上帝的律法,因為律法指出那條真正永恒的道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正是那位義人,祂專心尋求上帝的心意,並且遵守,而祂也被父上帝所眷顧、呵護,結出累累的果實。最終顯明只有遵行上帝旨意的義人,被上帝所認識的,才是真正有福的人,並且這份福氣是存到永遠的!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謝謝禰讓我從詩篇第一篇中看到兩種生命。義人是遵守和尋求禰的,惡人是偏離禰的律法的。求禰保守我的思想和行為,使我常常思想禰的律法,也謹慎自己不要犯罪作惡。謝謝禰讓我看見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完全的義人,我倚靠祂,也能成為真正有福的人。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怎樣才是一個有福的人?
  2. 我們該如何避免一步步走向惡人的結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 | 耶穌的禱告本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詩篇》在聖經中屬於詩歌智慧書中的一卷,與《詩篇》並列為詩歌智慧書的還有《約伯記》、《箴言》、《傳道書》和《雅歌》。「詩歌」作為聖經文學的其中一種類別,比聖經中其他的文體都更讓人心向往之,因為詩歌最能直觀地震撼我們的靈魂,把我們內心深處許多無法言說的情感,透過美的文字表達出來。有人把聖經比喻為上帝寫給人的「情書」,訴說著上帝自己如何愛人,那麽《詩篇》在聖經的正中,仿佛也是情書中最美最芳香的文字。歷朝歷代的聖徒,無不在詩篇中找到得以向上帝抒發的情感。詩篇是聖靈所啟示寫下給我們的,更是叫我們使用詩篇來對上帝有稱頌、贊美、傾訴、認罪、哀嘆、感恩。人所能想到的所有情感,都能在詩篇中找到合上帝心意的表達。

基督徒都熱愛詩篇,然而我們也需要知道,詩篇是指向基督的,因為主耶穌自己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加福音24章44節)聖靈也就是基督的靈,啟示和感動詩篇的作者寫下詩篇,表達了作為中保王基督的心聲。甚至有的解經家認為,福音書是耶穌的「言行傳記」;教牧書信是耶穌教導的解釋;而耶穌的內心世界,就是透過詩篇來窺知一二。一位解經家霍誌恒認為,詩篇是上帝教導百姓,如何在基督裏向天父稱頌和贊美的一卷書,因此這本耶穌的「禱告本」,也當成為我們的禱告本。

因此閱讀過詩篇的人一定會發現,詩篇中充滿了關於國度的「元素」。裏面提到了君王、國土、城池、敵人的攻擊、得勝的喜悅,和對上帝的贊美和崇敬。這是一卷關於上帝國度和合上帝心意之王的詩歌,應該被所有上帝子民傳誦、珍惜、熱愛,傳承下去,也分享給身邊的人。

詩篇在希伯來語標題為「贊美之書」,但是其內容包含懺悔、哀嘆、贊美、咒詛、感恩、自然、訓誨等內容。主要作者是大衛(一共有75篇),其他作者包括亞薩、可拉的後裔、所羅門、摩西、希幔及一些未知作者。寫作年代最早可至摩西(第90篇),最晚可到以斯拉,大約是在主前15-5世紀之間。

詩篇一共分為五卷,卷一是第1篇至41篇,卷二是第42篇至第72篇,卷三是第73篇至第89篇。卷四是第90篇至106篇,卷五是107篇至150篇。若我們以「上帝的國度」作為主要線索串聯的話,卷一到卷三主要談論耶和華作王和上帝國度的拓展,卷三的結尾部分出現上帝國度的危機、困境和失敗。因此卷四一開始便開始追溯到摩西、亞伯拉罕,上帝曾與他們立約應許拯救,因此人要回到上帝面前倚靠祂。卷五讓我們看見上帝的旨意不落空,祂的計劃完成了,因此百姓要稱頌耶和華直到永永遠遠。

詩篇有崇高恢弘的敘事,同時也有貼合我們當下情感的表達。當我們在閱讀、傳誦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許多說不出來的情感都能在詩篇中得到表達。詩篇也確實安慰、鼓勵我們。詩篇中有時候出現的一些咒詛的表達,其實也是站在上帝國度的角度,對敵對、阻礙上帝的敵人的一種公義表達。詩篇是豐富而且深厚的,盼望我們能一起從中發現上帝藉著詩篇賜給我們的寶藏!

讓我們一起禱告:

天父,謝謝禰賜下詩篇給我們,讓我們從中看到基督是我們的王,我們的主。也讓我們看見,盡管在生活中我們也如詩人,陷入到沮喪和絕望的境地,但是禰的應許是永不改變的。謝謝禰拯救我們,也願人都稱頌禰的名直到永永遠遠。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思考問題:

  1. 你最喜歡詩篇中的哪一篇?
  2. 我們如何能從詩篇中看出基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約伯記》靈修10 | 如何從苦難復興,領受生命的豐盛?

 

經文:約伯記42章1-17節

如何從苦難中復興,領受生命的豐盛?

作者:Lynn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去年9月,因確診雙相情感障礙(一種嚴重的情緒病)而進行了五年藥物治療的我終於停藥,邁向康復了。在不同的場合與弟兄姊妹們分享這一好消息,把這生病的五年娓娓道來,發現他們都會問我同一個問題:現在提及那段黑暗經歷,你好像已很平靜了。但最糟糕、最痛苦的時候,你是靠什麽度過的?

答案是:上帝藉著《約伯記》陪我度過。

 

在苦難中遇見上帝,並選擇順服

與眾人想象的不同,我雙相發作最嚴重的那一年,並不是自己背棄信仰離開教會的時候,反而是我認罪悔改、回到教會並開始服事的那一年。讓我始料未及的是,我的病並沒有好轉,相反越來越嚴重:完全不能起床去上班,以至於丟掉工作,不得不加藥繼續治療;也失去了自己曾經擁有的好容貌、好身材、不多的儲蓄和賺錢的能力。

祂再一次讓我經歷黑暗,而且是在我回轉之後,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為什麽是我?為什麽是我生這樣的病?我都回來服事你了,為什麽還要讓我病得比以前更嚴重呢?

生病後我常常這般質問上帝,猶如約伯向上帝不斷發問一般。

「我知道,禰萬事都能做,禰的旨意不能攔阻。誰用無知的言語使禰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約伯記42章2-3節)

面對上帝的絕對主權,約伯選擇了順服祂的旨意,並承認自己的有限。同樣的,雖不明白上帝為什麽會允許黑暗再一次將我吞噬,但我對親愛的主說:「我知道主權在禰,我相信禰仍是公義並大有慈愛的,我願意選擇順服。」

我們所經歷的苦難常常沒有緣由,或遭遇嚴重疾病的折磨;或在與他人的關系中經歷傷害;又或面臨意想不到的事業、學業危機,總會有一刻感覺自己怎麽都熬不過去了。特別是在我們自認為沒有做錯什麽,也並未犯罪,反而在做榮耀上帝的事情的時候。但祂似乎就是不成就我們所求的,依舊留下我們獨自一人行在黑暗之中。那時,我們還願意信靠、贊美、順服全能的上帝嗎?

 

讓上帝使用你的傷痕,醫治安慰他人

上帝是什麽時候開始讓約伯從苦境轉回呢?是約伯為他的朋友們祈禱的時候。而上帝並沒有直接告訴約伯要為他的朋友祈禱,反而是先讓以利法和他的兩個朋友去找約伯。而當他們照著耶和華所吩咐的去行,耶和華就悅納約伯,而寬恕約伯的三個朋友。

試想想:當你最好的朋友在自己面臨如此苦難之時,站在道德至高點,要說服你因有罪才遭此患難,你會選擇為他們禱告嗎?想到自己早已傷痕累累,卻還要為他們禱告、給予安慰,自己卻無人安慰,會不會覺得這樣十分不公平呢?

然而約伯在為他的朋友祈禱後,上帝不僅使他從苦境轉回,也讓他得到多人的安慰「又論到耶和華所降於他的一切災禍,都為他悲傷安慰他,每人也送他一塊銀子和一個金環」(約伯記42章11節)。

原本坐在黑暗中的你,是否願意向那些曾經傷害過、論斷過你的人禱告呢?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章16節)。原來為他們向上帝獻上禱告,也能使得自己從苦境中轉回。看上去是你安慰了別人,想不到原來是上帝在使用你的傷痕,讓你再一次得到醫治和安慰。

 

經歷過破碎,領受生命的豐盛

約伯記的結尾讓人欣慰,苦難終於過去,上帝賜福給約伯,不論是財務、家庭還是靈性方面,耶和華後來賜福給約伯比先前更多(約伯記42章12節)。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即便是我們經歷生命的苦難與破碎,也不一定會立馬看到上帝的祝福,也並不一定會像約伯那樣日子滿足而死(約伯記42章17節)。而祝福依舊已從天而降,那因著苦難被拆毀而又重建後的信心,會讓上頭來的盼望、平安充滿你的心,幫助你活出豐盛的生命。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謝謝禰讓我在經歷人生的苦難時依舊與我同在,讓我能夠選擇順服禰的旨意。願禰使用我的痛苦、我的傷痕成為別人的醫治和祝福,也願禰借此更深地醫治我、復興我,讓我得享豐盛的生命。謝謝禰,以上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在苦難中,你願意聆聽上帝的話語並選擇完全順服祂的主權和旨意嗎?
2.你願意讓上帝使用你的傷痕,成為他人的醫治和安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