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書》靈修5 | 我們都需要第二次機會

 

約拿書3章1-10節

 

1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

2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

3 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4 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5 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

6 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7 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8 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上帝。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9 或者上帝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

10 於是上帝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於他們了。

 

我們都需要第二次機會

 

作者:Mike Riddell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定向越野比賽——這是一項越野賽跑,需要使用地圖和指南針在森林道路中導航前行,並在沿途的打卡點停下來打卡。

我不擅長看地圖和使用指南針,但我還是報名了,因為覺得我的跑步優勢可以彌補我的導航弱點。

不出所料,我沒有跑多好。當我應該左轉的時候我卻右轉了,當我應該下坡的時候我卻走了上坡的路。許多錯誤的轉彎讓我迷路了。直到一位領跑員過來告訴我要掉頭時,我才發現自己走錯了多少路,也才知道哪條路才是對的。

在我們誤入歧途的時候,常常是當我們的行為後果展現出來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來到了一個轉折點,必須決定改變航向,朝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今天的《約拿書》經文就給了我們一個這種轉折點的例子,以及上帝的恩典是如何奇蹟般地改變人們生命的。

約拿書3章1-3節告訴我們,在上帝借著大魚的經歷叫醒約拿之後,這位上帝的先知得到了完成任務的第二次機會。這一次,約拿順服了,並傳達了只有一句話的消息:「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約拿書3章4節)。

雖然約拿顯然傳達了一個壞消息,但尼尼微人的反應卻更令人震驚。《約拿書》3章5節告訴我們,這些以殘暴和邪惡暴行而著稱的人們聽到壞消息後卻以悔改來回應,因為他們「信服上帝」。這提醒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回應上帝,即使我們覺得不配得的人。

在整本聖經中,每當寫到某人「相信」,這裡所說的信都遠遠不止是頭腦上的想法或對事實的承認。相信總是伴隨著回應——一種由於開始相信某事或某人而做出的基本承諾。

簡而言之,相信上帝就需要做出回應(約翰一書2章3-6節)。

在《舊約》中,禁食通常是在面對審判時尋求上帝憐憫的一種方式,而穿麻衣則是悔改的有力視覺象徵。除了這些儀式,尼尼微王還頒布了一項法令,要求所有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約拿書3章8節)。

在這裡,「丟棄」是悔改的一種表現。在希伯來語原文中,它使用了同一個詞根,意思是「轉彎」或「回頭」,描述某人來到需要改變方向的時刻(參考以西結書14章6節; 約珥書2章12-13節;以賽亞書55章7節 )。所以,當王呼召百姓悔改時,他們的悔改行動就是放棄惡道和暴力,這是他們生活方向的改變。

令人驚訝的消息是,當人們悔改並轉向上帝時,他們會遇到一位滿有慈悲、恩典和憐憫的上帝。請注意上帝是多麼快地寬恕了尼尼微人,不降下預言中的審判,並給了他們重新生活的機會(約拿書3章10節)。

這個恩惠今天仍然存在。不管我們犯了什麼錯誤,犯了什麼罪,上帝都給我們悔過的機會並比我們想像的要有耐心得多,祂無比願意並早已做好準備,當我們悔改時原諒我們。

問題是,我們會聽從祂的呼召回頭嗎?我們會讓祂的寬恕掩蓋我們的罪孽和羞恥以使我們可以再次轉向祂,做祂喜悅的事嗎?

 

 

問題反思:

1.今天的你需要悔改、迴轉和丟棄什麼?迴轉向上帝對你來說是怎樣的?

2.你有沒有相信哪些關於上帝的真理或祂的話語,卻沒有讓其影響或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Mike Riddell,澳大利亞

Mike是耶穌的追隨者,Zoe的丈夫,Norah和Charlie的爸爸,澳大利亞墨爾本服事「下一代」的家庭事工 牧師(Next Generations Pastor)。他喜歡與人相處,喜歡咖啡,還有立式槳板運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約拿書》靈修4 | 看似一切希望破滅時

 

 

約拿書 1章17節-2章10節

 

17 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1約拿在魚腹中禱告耶和華他的上帝,

2 說:「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

3 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洪濤都漫過我身。

4 我說:『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

5 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深淵圍住我,海草纏繞我的頭。

6 我下到山根,地的門將我永遠關住。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

7 我心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

8 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

9 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於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

10 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

 

看似一切希望破滅時

 

作者:Christine Emmert

翻譯:佐奕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幾年前,我們一家不得不突然搬回祖國。我們收拾了幾箱滿滿的行李,與我們過去稱之為家並計劃在那裡撫養孩子們長大的地方告別。

希望破滅讓我很痛苦,我陷入了絕望之中。如同約拿一樣,我感到上帝好像把我「投下深淵」(約拿書2章3節),並且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儘快地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

當我們感受到生活被完全顛覆的時候,是很難去信靠上帝的。不管是出於我們自己的不順服還是其他的原因,我們都會遇到感覺到自己被上帝拋棄,被祂掩面不見的時刻(2章4節)。

今天的經文讓我看到,約拿也處在一個相似的窘境之中。約拿被他的船友扔到了海里,此時他一定是覺得自己要死了。他發出的禱告反映出了這樣的絕望:「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深淵圍住我,海草纏繞我的頭。」(2章5節)

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生存下來的幾率接近於零。但是上帝卻沒有讓約拿就這樣死了,而是派了一條大魚來吞下他(1章17節)。

 

以前,每當我讀到這一段,我總認為約拿被扔進大海並被魚吞下是一種對他不順服的懲罰。但其實,那條魚並不是懲罰!而是上帝保護約拿免於死亡的仁慈之舉。

這或許也是上帝想要引起約拿全部注意力的方式,因為正是在這樣黑暗的時刻,約拿才轉向上帝,意識到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他說,接著充滿信心地宣告說「你就應允我」(2章2節)。

深知上帝有恩典、憐憫的屬性(4章2節),這使約拿在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宣告他相信上帝的良善:「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他說,「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2章4節)

因著許多不同的原因,生命中的困難時期會臨到我們。在這些時刻,我們很容易就會感到迷茫和無助。和約拿不同的是,我們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經歷這些苦難。但是我們可以像約拿那樣向上帝呼求,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祂都是拯救我們的上帝。

雖然在那一刻,我們可能會覺得上帝已經把我們丟棄了,讓我們處在痛苦中或是有意懲罰我們,聖經卻提醒我們上帝持續不斷地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3-24節)。祂管教我們,正是因為我們是祂所愛的(希伯來書12章4-11節)。祂的干預正是要把我們領回正確的路上——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像基督。

正是在大魚的肚子里,約拿才投靠在上帝的憐憫之中。在我們搬家後的那段時間裡,我發現自己每天都在反覆說:「上帝是良善的。」當我早上不能起床時,當我無緣無故就大哭時,當我不能抓住任何祂所應許的喜樂、平安或是良善時,我提醒自己「上帝是良善的。」即使我不能感受到祂的良善,我知道祂依然是與我同在的,我知道祂仍然在動工,並且我知道祂會帶我走過這段低谷(2章6節)。

讓我們像約拿一樣勇敢地宣告,「救恩出於耶和華!」(2章9節),全然地相信:即使是在我們的難處上,上帝仍舊孜孜不倦地在動工來拯救我們並且讓我們與祂更加親近。

 

問題反思:

1、在你的過往經歷中,有哪些困難時期是蒙了上帝保守的?你在哪些方面見證了上帝的憐憫?

2、你現在是否正在經歷一場特別的掙扎?你目前的情況可以怎樣激勵你去禱告並完全信靠上帝?

 

– Christine Emmert,美國

Christine 是基督的跟隨者,她喜愛讀好書,也喜歡美味的食物。她堅持,生活是那麼美好,每一次的呼吸都提醒我們,無論環境如何,上帝仍然是良善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約拿書》靈修3 | 別再沉睡了

 

約拿書1章4-16節

 

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約拿已下到底艙,躺卧沉睡。

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船上的人彼此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

眾人對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他們就大大懼怕,對他說:「你做的是什麼事呢!」他們已經知道他躲避耶和華,因為他告訴了他們。

他們問他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這話是因海浪越發翻騰。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我知道你們遭這大風是因我的緣故。」然而那些人竭力盪槳,要把船攏岸,卻是不能,因為海浪越發向他們翻騰。

他們便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們懇求你,不要因這人的性命使我們死亡,不要使流無辜血的罪歸於我們,因為你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他們遂將約拿抬起,拋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

 

《約拿書》靈修3 | 別再沉睡了

作者:Caleb Young,紐西蘭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黑客帝國》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其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如Neo 以慢動作躲避子彈),這些場景現在已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我最喜歡的場景必然是標誌性的「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的對話——Morpheus為Neo提供了一個選擇:服下藍色藥丸繼續在 Matrix 中沉睡,不明真相地「幸福」下去;或者服下紅色藥丸,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

在今天的經文中,約拿似乎決定了選擇藍色藥丸,因為我們發現他在一艘朝上帝告訴他的反方向行駛的船上(第 5 節),並在甲板下睡著了。約拿一定想到了逃避上帝會有後果,但他可能覺得睡覺並暫時逃避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容易。

當約拿睡著時,現實以一場猛烈的暴風雨襲來,風暴使他們的船劇烈地翻騰,所有水手都危在旦夕。水手們向他們自己的神呼喊,此時船長走到甲板下,看到約拿,就把他叫醒,要求他也向他的神祈禱(4-6 節)。

很快,大家就知道了約拿是風暴的起因。然而,儘管約拿建議水手們把他扔進海里,他們還是竭盡全力將船開到旱地,以保全每個人的性命(第 13 節)。當我們意識到這些水手為挽救約拿的生命所做的一切,而約拿卻竭盡全力逃避做上帝呼召他做的——可以挽救成千上萬人生命的事情時,對比尤為令人震驚。

這段經文中的一系列事件給我們帶來了兩個挑戰:

首先,當今世界被各種各樣的風暴所包圍——戰爭、經濟衰退、政治危機、精神疾病、情感創傷和精神空虛——作為耶穌追隨者的我們有多少次像約拿一樣沉睡,對別人的哭聲視而不見呢?

我們是否也服下了「藍色藥丸」,選擇了舒適和熟悉的環境,而不是睜開眼睛面對現實,盡自己的力量去滿足他人的需要?

其次,我們看到這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些可能拜地中海諸神的異教徒水手們看起來卻比約拿更了解希伯來的上帝,因為他們以敬畏的態度來回應。他們認識到了約拿忽略的一個真理——希伯來的上帝是如此偉大,以至於沒有人可以躲避祂的面(9-10 節)。

 

在《黑客帝國》的高潮部分,Morpheus對Neo說:「知道和行出來是有區別的。」

對於作為上帝追隨者的我們也是如此。我們是否有像約拿一樣的危險?對上帝只有頭腦上的知識,但缺乏我們從水手們那裡看到的對上帝正確的敬畏和尊重(14-16 節)?我們可能了解,無論種族、性別或經濟地位如何,我們在基督里都是一體的(加拉太書 3章28節),但我們仍然根據這些外部符號看待他人而不是像耶穌那樣一視同仁。我們可能會熟記羅馬書 3章23節,但仍然根深蒂固地自以為義。

希望我們不必被拋入洶湧的海洋,才能醒來並走上正確的道路。我們每天都有一個選擇:醒來,閱讀上帝的話語,與祂交談,這樣我們就可以走上祂為我們設定的道路。

我的禱告的是,我們都將選擇「紅色藥丸」,求上帝打開我們的眼睛去看到我們周圍的需要,並催促我們去幫助那些身處風暴的人。

 

問題反思:

1、你在生活的哪些方面需要努力「保持清醒」?

2、你可以採取哪些實際步驟來幫助自己保持清醒並關注你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真相?

 

Caleb是基督的狂熱追隨者。是個父親、丈夫和顧家的男人;也是電影、小說和美食熱愛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約拿書》靈修2 | 當我們認為自己更懂時

 

作者:Charmain Sim      翻譯:RuiQi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約拿書1章1-3節

 

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

2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

3 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

幾年前,我參加了一個去國外交換讀書的項目。我的目標很簡單:學習,獲得不一樣的文化體驗,然後回家。這本來是很簡單的事,然而後來,我遇見了一個男生。

從一開始我就很清楚地聽到上帝大聲告訴我:「不要和他在一起。他不適合你」。但是我沒有聽。我厭倦了等待「適合我的那一個」。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

在一個崇尚「做你自己」和「跟隨你心」的世界裡,順服聽起來令人不快。但正如《約拿書》讓我們看到的那樣,無論我們生活在哪個時代,上帝都期待我們順服祂。

作為先知,約拿習慣於被上帝差遣,他也明白差遣意味著什麼。但是當上帝告訴他去尼尼微宣告審判的信息並且呼籲悔改時(約拿書1章1-3節),約拿卻認為這個任務不適合他。於是他跳上了一艘反方向的船,前往當時以色列人認為世界上最遠的地方。

儘管他無法逃脫無所不在的上帝,但約拿希望能夠逃離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呼召和影響力,他認為逃跑可以阻止上帝再次把這個艱難的任務分配給他。

我們很容易嘲笑約拿不負責任的性格和魯莽的行為。 但老實說,在生活中我們和約拿是一樣的。

並非所有人都會被呼召去宣告上帝的審判,但是跟隨基督同樣也伴隨著做困難的事或是順服祂讓我們覺得難以執行的命令。然而,我們有多少次選擇逃離上帝?

約拿拒絕了上帝給他的使命,因為他無法相信上帝竟然要原諒以色列最大的敵人之一——亞述人(約拿書 4章2-3節)。 他相信自己比上帝更清楚狀況。

我們總是輕易地相信我們比上帝更了解事情的狀況。這體現在我們的決定當中,無論是選擇建立錯誤的戀愛關係,還是在日常各樣的選擇中,例如追求物質利益或拒絕原諒別人。

好消息是,這不是故事的結局。固執的約拿選擇逃跑,但是滿有恩典的上帝沒有使他成功逃離。上帝一路追隨著他。同樣地,上帝也不會因為我們的不順服而離棄我們。 祂不斷地來找我們,尤其是通過十字架的偉大救恩。

順服對我們來說不是自然而然的,經常會讓我們感覺很難做到,但我們並非被呼召去順服某個人。 我們蒙召要順服的那位是良善的天父,祂無所不曉的智慧 「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雅各書3章17節)。

我從那段以自我為中心而建立起來的戀愛關係中切身學到了這一點。 靠著上帝溫柔的陪伴和不斷的催促,我終於結束了那段關係。 這並不容易,但當我學會順服上帝的智慧時,我又開始能夠更多地看到祂的良善了。

當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掙扎著順服上帝時,我們需要回過頭讓祂的話語提醒我們,祂是怎樣的一位上帝。 聖經向我們保證,比起我們,上帝擁有無限的智慧,祂的良善也永不改變。

願約拿的故事繼續被我們熟知。只不過希望這一次,它能讓我們更加認識到上帝的良善,以促使我們更順服祂。 也許我們正處在為某一段關係或工作的下一步做決定的時候。 也許我們正因為某個不健康的習慣而在被上帝管教中。 或者,也許我們只是需要被提醒,每天忠心地與祂同行。 無論我們在生命的哪個階段,願我們選擇跟隨上帝,並按照古老的讚美詩所說的——「信靠、順服

 

 

問題反思:

1.對於某個讓你難以順服的處境,上帝有沒有在對你說什麼? 回想上帝的信實和祂話語可以如何幫助你堅定地信靠祂?

2.上帝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告訴尼尼微人要悔改。你是如何順服大使命,去傳福音和帶門徒的?

 

 

Charmain 喜歡巧克力、簡奧斯汀和普通人的非凡故事。 作為丈夫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正在努力發現如何以永恆的眼光,帶著天父的愛而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