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聖誕焦點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10-15節


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哥林多後書9章15節


當孩子們還住在家裡時,我們家在聖誕節的早晨,會有一個簡單但深具意義的傳統。全家人會圍繞在聖誕樹旁,樹下堆放著彼此互贈的禮物,而我們會一起閱讀聖誕節的故事。這樣可以提醒我們,贈送禮物並不是因為東方博士向聖嬰基督獻禮。相反地,當我們將愛的禮物送給對方時,是紀念上帝以無限的愛將那至好的禮物賜給我們。

關於天使、牧羊人和馬槽的故事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盼望透過重溫聖誕節的故事,我們能夠將焦點放在上帝於第一個聖誕節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而不只是專注於表達對彼此的關愛。

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與上帝藉著祂獨生子所賜給我們的禮物相媲美,正如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所說的話:「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哥林多後書9章15節)

上帝願意賜下祂的獨生子來拯救我們,這實在是一份言語無法形容的禮物。這份禮物正是我們歡慶聖誕佳節的理由,基督才是聖誕的焦點。

— Bill Crowder

雖是卑微貧賤的小馬棚,
卻有恩典無量;
明星光引領照在小馬槽,
聖潔完美又安祥。
Neidlinger

主耶穌就是最棒的聖誕禮物!



全年讀經:
那鴻書1-3章 啟示錄14章


Photo credit: Alan Cleaver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包裝方式

讀經: 腓立比書2章5-11節


[耶穌]反倒虛己,⋯⋯成為人的樣式。—腓立比書2章7節


每年的聖誕節,我們家有一些事情是歷年不變的。其中一樣就是當孩子和孫子們拆禮物時,妻子瑪蒂會要求他們說:「不要把包裝紙弄破,我們明年還可以再用。」瑪蒂喜歡送人精緻的禮物,但她也很喜歡漂亮的包裝,因為精美的包裝也代表送禮人的心意。

這讓我想到基督選擇來到世上的方式。耶穌來是為了拯救我們,讓我們脫離罪的轄制。祂原本可以大張旗鼓,以萬馬奔騰的氣勢,帶著日月星辰的榮光向世人顯現。然而,與創世記1章26節不同的是,祂選擇「成為人的樣式」來包裝自己(腓立比書2章7節)。

為什麼「成為人的樣式」如此重要?那是因為,耶穌成為我們的樣式後,祂體會了我們所面對的掙扎,祂經歷了深刻的孤寂感,以及親密朋友的背叛。祂也曾被當眾羞辱、被誤解、被誣陷。簡而言之,祂完全明白我們的痛苦。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今年的聖誕節,當你想起耶穌給我們的這份禮物時,記得將祂的「包裝方式」謹記於心。

— Joe Stowell

主啊,謝謝祢願意以人的樣式包裝自己!
提醒我們,祢全然明白我們的掙扎,
以致我們有信心靠著祢所賜的憐憫與恩典,
來勝過這一切。

別忽視這份寶貴聖誕禮物的包裝方式。



全年讀經:
彌迦書6-7章 啟示錄13章


靈命日糧:恰當時機

讀經: 希伯來書9章11-22節


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希伯來書9章11節


指揮站在台上,雙眼巡視交響樂團及詩班的每一位成員。詩班員們整理手中的歌譜,找到最舒適的站姿,調整拿著歌譜的高度,讓自己仍可以看見指揮。交響樂團的成員也把樂譜放在譜架上,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定了下來。指揮等待著、觀察著,直到所有人都預備好。這時,他將指揮棒向下一揮,韓德爾「彌賽亞」序曲隨即充滿了整個大教堂。

蕩氣迴腸的音樂讓我感覺自己也沉浸在聖誕節的氛圍中。上帝在最恰當的時間,將指揮棒向下一揮,為彌賽亞的降生掀開序幕,基督來到世上「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希伯來書9章11節)。

每年的聖誕節,當我們以宏偉壯麗的音樂歡慶基督降生時,便讓我想到我們這些上帝的子民,如同交響樂團的團員和詩班員一樣,每個人都準備就緒,等待上帝再將指揮棒向下一揮,迎接基督的再來。到那日,我們將會與基督一同參與上帝救贖交響曲的最終樂章,上帝會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定睛在上帝身上,同時確保我們已經做好準備。

— Julie Ackerman Link

聖歌嘹亮蕩氣迴腸,
天使子民和諧歡唱;
漫漫長夜即將結束,
基督很快就要再來。
Macomber

我們歡慶基督降生,也期盼祂再來。



全年讀經:
彌迦書4-5章 啟示錄12章


Photo credit: Dr. RawheaD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奉耶穌的名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2-21節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6章24節


我最喜愛的一本相簿,收集了一次家庭聚餐的照片。這本相簿保存了父親、我們幾兄弟夫婦,以及孩子們,在那次感恩聚餐的情景。

那時,父親已經有多次的中風,因此說話能力大不如從前。然而,在禱告時,我卻聽見他以堅定的口吻說:「我們奉耶穌的名禱告。」大約一年後,父親離開人世,與他所信靠的上帝同在。

耶穌教導我們要奉祂的名禱告。在祂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祂應許門徒說:「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6章24節)。但這個奉耶穌的名祈求的應許,並不是一張讓我們滿足私慾的空白支票。

那天晚上,耶穌告訴門徒祂必成就奉祂之名所做的禱告,好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14章13節)。到了較遲時候,耶穌懷著極度的痛苦禱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馬太福音26章39節)

我們的禱告,應該順服在上帝的智慧、愛與權能之下,並以信心「奉耶穌的名」祈求。

— Dennis Fisher

天父,幫助我們少擔憂能從祢那裡得著什麼,
而是多思考能向祢學些什麼。
正如祢的使徒所說:「加增我們的信心。」
(路加福音17章5節)

除了不合上帝旨意的祈禱,沒有任何事情是禱告辦不到的!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 啟示錄11章


Photo credit: Wiedmaier / Foter / CC BY-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