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小島

讀經: 提多書3章1-7節


不要毀謗⋯⋯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 —提多書3章2節


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島嶼,小到讓人很難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它(如果你還不知道新加坡在哪裡,可以試著找找看)。因為新加坡人口稠密,為別人著想顯得格外重要。有一位男士寫信給他第一次到新加坡的未婚妻,信中說:「因為這裡地方很小,所以⋯⋯你要注意周圍讓路給人,要常常靠邊走,這樣才不會擋住別人的路。重點就是要替人設想。」

使徒保羅寫信給年輕的傳道提多,說:「你要提醒大家,⋯⋯聽從命令,隨時隨地做各樣好事。勸他們不要毀謗別人,不要爭吵;要和氣友善,以謙讓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提多書3章1-2節,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有人說:「我們的生命,很可能是別人唯一閱讀的聖經。」世人都曉得,基督徒應該是與別人不同的。倘若我們脾氣暴躁、自私和無禮,那麼其他人將如何看待基督和我們所傳的福音呢?

替人設想是良好的生活準則,只要倚靠上帝,我們就能做到;這也是一個效法基督的方式,同時也向世人見證耶穌拯救並改變了我們。

— Poh Fang Chia

親愛主,幫助我們有寬廣胸襟,
慈愛和體貼的心腸,在教會中如此,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願世人看到我們的改變,
從而相信祢改變生命的大能。

你的見證跟你的品格是相輔相成的。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5章 提摩太前書4章


靈命日糧:整理衣櫥

讀經: 詩篇139篇13-24節


上帝阿,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詩篇139篇23節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母親叫我去整理房間的情形。我總會老老實實地走進房間去收拾,只不過在把書放回書架上時,我會分心看看漫畫書。但是,不一會兒就被母親的警告聲打斷了,她說要在五分鐘後來檢查我的房間。我根本沒辦法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收拾好房間,只好把所有不知道怎樣處理的東西,全部塞進衣櫥裡,然後把床舖好,等母親進來,並暗自希望她不會檢查衣櫥。

這件事情提醒了我,許多人的生命都是這樣子,我們把生命的外表都整理得很好,希望沒有人去看我們的「衣櫥」,因為在裡面有我們的罪和過失,是我們以各種理由、藉口,以及怪罪他人所隱藏起來的。

問題在於我們的外表看來雖然很好,但我們心知肚明,其實自己內裡多麼髒亂。詩人鼓勵我們降服於上帝,接受祂的審視:「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篇23-24節)。讓我們邀請祂來檢視和潔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

— Joe Stowell

上帝,求祢赦免我只注重外表的美好,
卻試圖隱藏自己的錯誤與失敗。
我渴望祢來潔淨我的生命,
好讓我能夠以全然的正直與祢同行。

我們可以坦然認錯,因為罪在上帝面前無法隱藏。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章 提摩太前書3章


靈命日糧:祂知我心

讀經: 詩篇139篇7-12節


因為祂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 —歷代志上28章9節


朋友丈夫的老年癡呆症已進入末期。他和負責照顧他的護士初次見面時,便握住對方的手,說要把自己最好,並且深愛著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她認識。

由於當時沒有其他人在場,護士以為他是出現了妄想,後來才知道原來他說的最好的朋友是耶穌。護士深受感動,可是當時她還要忙著照顧其他病人。當護士回去看他的時候,他已經再次陷入完全癡呆的黑暗狀況,而自此之後,他的神智再也沒有清醒過。

即便這位老先生陷於癡呆症的黑暗之中,但仍深知主是他最好的朋友。上帝居住在我們靈魂的最深處,祂能夠穿透最黑暗的心靈,對我們保證祂滿有溫柔和慈愛。的確,黑暗也不能遮蔽我們(詩篇139篇12節)。

我們無法知道自己與所愛之人的未來。很可能當我們年老時,也會得到精神方面的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或癡呆症。即便如此,主的手仍要引導我們,祂的右手必扶持我們(10節),祂的愛與關懷無處不在。

— David H. Roper

上帝知道我走過的每一個曲折路途,
也知道我所有的憂傷、悲哀與痛苦;
祂永遠不會離棄我,
因祂深知、且深愛所有屬祂的子民。
Bosch

耶穌愛我,我知道。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5-66章 提摩太前書2章


靈命日糧 :不配得的讚美

讀經: 路加福音5章27-32節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路加福音5章32節


早在我有能力購買具有自動清潔功能的烤箱前,我就已經能保持家裡的烤箱清潔了。甚至每回邀請客人到家裡吃飯時,他們都讚嘆說:「哇!你們的烤箱好乾淨,簡直跟新的一樣!」我雖知道自己不配得這樣的讚美,卻也接受了。其實我心裡知道,烤箱之所以乾淨,並非因為我辛勤地清洗擦拭,純粹只是因為很少用它罷了。

我不禁想,自己有多常接受他人因著我那看似「潔淨」的生活,而給我不配得的讚美呢?只要我們不自找麻煩,不做具爭議性,以及讓人不悅的事情,就很容易給人良善正直的印象。但耶穌說,我們要去愛那些不認同我們、持不同價值觀,甚至是不喜歡我們的人。愛就是當他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時,我們不會袖手旁觀。當時宗教領袖只顧自己的名聲不受玷污,卻不關心他人屬靈狀況,他們覺得耶穌老是和他們作對。因為耶穌和門徒與罪人在一起,這些宗教領袖認為耶穌和門徒是不潔淨的。其實,耶穌和門徒只是希望將人從敗壞的生活中拯救出來(路加福音5章30-31節)。

真正跟從耶穌的門徒,都願意為了幫助別人脫離罪的泥沼,而不計較自己的名聲。

— Julie Ackerman Link

親愛的主,求賜我憐憫的心,
善待在罪中迷失的人。
幫助我不在乎他人的稱讚,
而單單尊榮祢聖名。

基督差遣我們出去,帶人進入祂的國度。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2-64章 提摩太前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