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失憶健忘

讀經: 詩篇118篇1-14節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詩篇118篇1節


有時我們遇到困境,就彷彿罹患屬靈健忘症似的,完全忘記上帝的恩典。要重建一顆感恩之心,就需要騰出一段時間來,心無旁騖、仔細地回想上帝過去充足的供應,並向祂獻上感謝。

當以色列百姓發現他們身處荒涼、炎熱的曠野時,頓時忘記了上帝的恩典,甚至還想要回到埃及,享受當地一切的美食(出埃及記16章2-3節)。後來,他們更為了飲水的問題而大發怨言(17章2節)。他們忘了上帝是如何以祂的大能拯救他們,又如何將財富豐豐富富地賜予他們(12章36節)。可惜,他們只專注於當時所面對的困境,忘記了上帝先前的豐富供應。

因此,詩人發出呼籲:「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18篇1節)這裡的慈愛是指「永不搖動的愛」,也就是上帝的信實。祂應許永遠要與祂的兒女們同在,看顧他們。

細數上帝過去如何具體地供應我們,就能改善我們的觀點,因為上帝堅定的慈愛永遠長存!

— Dennis Fisher

日日等候主,
力量祂供應,
無須多懼怕,
主恩永同在。
Fortna

數算昨日上帝所賜恩典,今日便得盼望與能力。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 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


靈命日糧:以善勝惡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1-16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5章16節


在托爾金(J. R. R. Tolkien)的著作《哈比人歷險記》一書中,巫師甘道夫解釋他為何選擇矮小的哈比人比爾博加入矮人族一同抗敵,他說:「薩魯曼相信只有強大的力量才能阻擋邪惡,但我知道不是這樣。我發現,普通人的日常行為,只要是出於恩慈與仁愛,就能制止黑暗的勢力。」

耶穌的教導也是如此,祂提醒我們,在這黑暗的世代中,我們因祂的緣故成為「世上的光」(馬太福音5章14節),我們的好行為能抵擋黑暗的權勢,使上帝得著榮耀(16節)。使徒彼得寫信給那些面對逼迫的信徒時,也告訴他們,應當如何謹慎度日,好讓那些毀謗他們的人,能夠因看見他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章12節)。

有一種能力是黑暗權勢無法勝過的,那就是奉耶穌的名所行的仁愛和恩慈。當上帝的百姓轉臉讓人打另一邊的臉頰,陪人多走一里路,不僅赦免還能去愛那些逼迫他們的敵人,他們便能力挽狂瀾,對抗邪惡。今天就尋找那珍貴的機會,去行恩慈的善舉,把基督的光帶給周遭的人吧!

— Joe Stowell

主啊,求祢教導我,使我明白
以惡報惡是何等愚昧,
求讓我能因祢的恩慈憐憫獻上感恩,
也樂於向周遭的人行出慈行善舉。

行出恩慈,照亮世界。



全年讀經:
詩篇113-115篇 哥林多前書6章


靈命日糧:活在愛中

讀經: 詩篇112篇


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發現;他有恩惠,有憐憫,有公義。 —詩篇112篇4節


在我朋友洛桑妮的非洲老家那邊,水這個必需品格外珍貴,當地的人必須走很遠的路,才能從又小、又髒的小溪取水,而這些被污染的水導致飲用的人生病,甚至死亡。因為水源缺乏,使孤兒院和教會等機構,難以為當地人提供所需要的幫助,然而,這一切都開始改變了。

在洛桑妮的領導下,一群教會弟兄姊妹以無私的愛心,挖掘了一些乾淨的水井。目前,至少有六口新挖掘的井可供使用,這使教會成為眾人的盼望和鼓勵。此外,因為取水變得容易許多,一所健康中心和一座可容納七百名孤兒的孤兒院,也即將啟用。

這就是相信基督的人,因經歷上帝的愛與豐盛的恩典,進而流露出來的愛。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提到,若我們沒有愛,那我們就如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們的信心也算不得什麼。使徒約翰也說,當我們擁有世上的財物,看見有人缺乏就幫助他們,就是上帝的愛在我們裡面的明證了(約翰一書3章16節)。

上帝希望我們以恩慈善待有需要的人(詩篇112篇5節),因為祂也以一顆慷慨施恩的心待我們。

— Dave Branon

服事他人莫厭倦,
助人需求傾全力。
恩慈行為得賞賜,
此乃遵行主旨意。
Anon.

恩慈就是將基督信仰付諸行動。



全年讀經:
詩篇110-112篇 哥林多前書5章


靈命日糧:勇敢的心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32-39節


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希伯來書10章35節


有句古老的諺語說:「貪多嚼不爛。」的確,有智慧的人不會將過多的責任攬在身上,使自己負荷過重。然而,有時我們會因為所承擔的工作太繁重、太困難而感到將被壓垮。

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也可能會因向主承諾的事,似乎超過我們的能力而覺得無力承擔。然而,當我們信心動搖時,別忘了主早已賜下鼓勵我們的話語。

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他的讀者,要回想從前的日子,他們在信仰上所展現的勇氣(10章32-33節)。儘管受到公然侮辱和迫害,他們仍能扶助身陷囹圄的信徒,並且甘心忍受自己的家業被人搶去(33-34節)。因為這樣的信念,他說:「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35-36節)

我們的信心不是靠我們自己,而是倚靠耶穌,並祂要再來的應許,絕不遲延(37節)。

唯有上帝的大能使我們得以在信心的旅程中繼續前行,回想往日主的信實,就會激勵我們今天對祂的信心。

— David C. McCasland

生活勞苦重擔增,
如上崎嶇蜿蜒徑,
日常瑣事平淡處,
願我見主總同行。
D. DeHaan

信靠上帝的信實將激勵我們的信心。



全年讀經:
詩篇107-109篇 哥林多前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