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最佳行銷

讀經: 歌羅西書4章2-6節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 —歌羅西書4章5節


有個故事說:從前有個男孩,他為了賣蘋果而上了一列火車。他在火車車廂間行走,一邊叫賣著:「蘋果!您要買蘋果嗎?」然而,他從車頭走到最後一節車廂,卻連一個蘋果也沒有賣出去。

有位男士看到他的窘境,就將他拉到一旁,要求看一下蘋果。接著,他就拿了個蘋果,走到第一節車廂,當著眾人面前用餐巾把蘋果擦一擦,然後沿著通道一面走,一面吃蘋果,並誇讚這蘋果有多清甜爽口。隨後,他告訴那個男孩再試著叫賣一次。這一次,男孩賣掉了所有的蘋果。差別在哪兒?對那些乘客而言,如今這些蘋果變得吸引人了。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一個讓人願意聆聽基督福音的方法,就是使它變得更吸引人,讓人看見這福音怎樣改變了我們的生命。保羅在歌羅西書4章5節裡所說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若我們對他人表現出仁慈、愛心和同情心,看到我們的人就會覺得好奇,這將給我們機會,向他們述說上帝賜給他們的奇妙大愛。

— Dave Branon

親愛的主,

謝謝祢賜給我們豐盛的救恩,

求祢幫助我們活出基督的生命,

使這福音變得更吸引人。

生命奇妙的改變,能吸引人認識那位改變生命的主。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 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不加害人

讀經: 羅馬書13章8-10節


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羅馬書13章10節


許多人認為古希臘內科醫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現代西方醫學之父。他明白行醫時遵循道德原則的重要性,而他寫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也備受推崇,至今仍是許多醫生的道德指標。這誓言其中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不加害與人」,這表示一位醫生只當做他認為對病人有益的事。

「不加害與人」這個原則,也可以延伸到我們日常的人際關係中。事實上,新約聖經教導的「愛人如己」,正是以「仁愛」為核心。在上帝的律法背後,保羅看見「愛」是許多誡命的真正目的:「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13章10節)

每天,當我們跟隨救主耶穌基督時,都會面臨許多影響他人生命的抉擇,在我們做出選擇時,應該先問問自己:「這樣做是彰顯基督對人的關懷嗎?抑或我只是關心我自己?」這種體恤他人的心顯示出基督的愛,為要醫治傷心的人,以及幫助有需要的人。

— Dennis Fisher

主啊,我心極易被慾望和需求吞噬,
感謝祢告訴我如何關懷他人,
求主幫助我學習祢的榜樣,
效法祢關懷他人。

關懷他人的需要,能幫助我們忘掉自己的重擔。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 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 :路邊援助

讀經: 詩篇46篇


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詩篇46篇1節


我有位點頭之交與他的幾個朋友一同去打獵。他們到了英國女王的莊園巴爾莫勒爾附近。在行走時,他不小心扭傷了腳,無法再行走,只好叫其他人繼續往前走,而他自己則在路旁等候。

當他孤伶伶地坐在路旁時,看見有輛車緩緩駛近,停在一旁。接著車上的女士搖下車窗,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他向那位女士解釋自己的狀況,並且說他正在等朋友回來,那位女士則回答:「上車吧!我載你回去你住的地方。」他一瘸一拐地走近車旁,打開車門一看,原來那位女士正是伊莉莎白女王!

得到英國女王的幫助,已經夠讓人吃驚,然而卻有另外一個幫助,更讓人震驚不已。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親臨這個世界,祂看見我們的困難,並提供資源來幫助我們。詩人也充滿信心、堅定地表示:「上帝……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篇1節)。我們的救主賜下恩典,使我們可以忍耐,祂的話語扶持我們,祂讓朋友鼓勵我們,為我們代禱,並且賜我們信心,知道最終祂必使萬事互相效力,讓我們的靈命得益處。

下一次,若你發覺自己在人生路上孤立無援,別忘了上帝就是你的幫助者。

— Joe Stowell

親愛的主,感謝祢在我碰到困難時,
成為我隨時的幫助。求祢教導我仰望祢、
在祢的恩典與慈愛中得享平安,
直到祢領我安返天家。

要喜樂!上帝是位幫助你的王!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 使徒行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屬天智慧

讀經: 撒母耳記上24章1-10節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 —雅各書3章17節


如果美國16歲的女高中生威摩特(Kiera Wilmot)是在科學課上做實驗,她可能會拿到優等。然而,她卻被指控引起爆炸。她本來計畫事先取得老師同意才做這項實驗,但她的同學卻說服她在教室外做實驗。於是,她用塑膠瓶將一些化學物質混合,結果引起爆炸,她這項無意的行為造成了同學們的惶恐不安,還因此遭到退學。

舊約告訴我們另一個關於同儕壓力的故事。大衛和他的隨從為了躲避掃羅的追殺而躲到山洞裡,剛好掃羅也進入山洞(撒母耳記上24章)。大衛的部下向他建議,這正是上帝賜給他的好時機,能夠處置掃羅,他們慫恿大衛殺了掃羅(4、10節)。他們以為大衛殺了掃羅,就可以不用閃躲,大衛也可以稱王。但大衛卻拒絕傷害掃羅,「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6節)。

在生活中,有時旁人會建議我們隨心所欲,做一些當下似乎最快樂,或看來最實際的事情。但是屬天和屬世的智慧是有分別的(哥林多前書2章6-7節),「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雅各書3章17節)。當旁人企圖說服我們採取某些行動時,我們可以祈求上帝來引導我們,作出適當的回應。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憑祢意行,主!憑祢意行!
管理我動作,憑主指引;
聖靈充滿我,顯明主恩,
惟望主耶穌,常住我心。
Pollard

真正的智慧是從上而來的智慧。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 使徒行傳7章44-6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