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放心,別怕!

讀經:

詩篇118篇5-14節


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詩篇118篇6節


我女兒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童年回憶,就是我丈夫教她如何不用輔助輪騎腳踏車的那天!在女兒小的時候,某次父女一起出遊時,我丈夫讓女兒練習騎腳踏車,我丈夫的腳踩在後輪的輪軸上,女兒則蹬著踏板,父女倆一起握著車把,這樣他們就能一起從一小段緩坡滑行下來。女兒記得當時我丈夫開心大笑,與她的心驚膽顫形成強烈的對比。騎車下坡的路程很短,一下子就過了,我丈夫根本來不及暫停以安撫女兒的心情。如今,他們一起回憶這段往事時,我丈夫總是柔聲地回應女兒,向她保證,當時他知道一切都會沒事的。

這件事恰好能對照我們在生活中經歷恐懼的時刻。從我們的視角來看,「山丘」似乎很高、很可怕,而且我們可能真的會受傷。但聖經向我們保證,因為「有耶和華幫助[我們],[我們]必不懼怕」(詩篇118篇6節)。雖然有時人們的幫助會令我們失望,但當我們感到困難重重、無能為力時,上帝是值得我們倚靠的避難所(8-9節)。

上帝是我們的「幫助」(7節),這意味著當我們面對生命中最艱辛、最恐懼的時刻,我們可以相信祂會看顧我們。即使會跌倒、疼痛和留下傷痕,但上帝會與我們同在,拯救我們,祂就是我們的「力量」和「詩歌」(14節)。

— 洪可婷

你曾在何種困境中意識到上帝的同在?
祂如何幫助你?

天父,謝謝祢在我的生命中與我同在,
請幫助我能意識到祢就在我身旁。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加拉太書4章


靈命日糧 : 絕非巧合

讀經:

列王紀下8章1-6節


妳和妳的全家,要起身往妳可住的地方去住,因為耶和華命饑荒降在這地七年。—列王紀下8章1節


丹德小時候住在馬尼拉一個貧困的社區,那裡經常會淹水。每逢下雨天,他都必須使用鄰居架設的臨時木板橋才能去上學。丹德說:「湯明思先生搭建木板橋,幫助社區的居民能照常進出,他會帶我過橋,還會拿傘為我遮雨。」

多年後,丹德加入馬尼拉北部的一間教會,查經班的組長湯力昂,也是他的導師。有一次他們聊到童年生活,丹德才發現原來力昂是湯明思先生的兒子!丹德說:「這絕非巧合!上帝先是讓湯先生幫助我,而今上帝讓他兒子帶領我認識信仰。」

書念城的一位婦人經歷上帝的供應也絕非巧合。她憑信心聽從先知以利沙的建議,遠離家鄉,躲避饑荒(列王紀下8章1-2節)。她離開故土,也放棄了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權。後來,她返回故鄉正準備要請求國王,讓她能收回自己的房屋田產時,國王恰巧正在與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談論她。

多年前,基哈西親眼看見書念婦人的兒子死而復生,就對國王說:「我主我王,這就是那婦人,這是她的兒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5節)。於是國王「派一個太監」處理這件事,將這婦人的田產家業都還給她(6節)。

有時事情沒有按我們的計劃發展,但我們仍然可以信靠上帝和祂的眷顧。

— 黃嘉仁

這位書念婦人的經歷如何激勵你?
她的經歷讓你對上帝的眷顧有怎樣的認識?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顧念我。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拯救生命

讀經:

使徒行傳20章17-24節


[我]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經歷試煉。—使徒行傳20章19節


阿道弗.凱明斯基(Adolfo Kaminsky)知道如何除去文件上不褪色的墨水。身為法國抵抗運動(反納粹)的一員,他竄改許多人的身分證,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不致被關進集中營。有一次,他必須在三天內,為三百個猶太兒童偽造出生證、受洗證及配給卡等,共九百張證件。他連續兩天不眠不休地工作,並對自己說:「在一個小時內,我可以偽造三十張證件。如果我睡一個小時,就會有三十個人喪命。」

使徒保羅也有同樣的急迫感,他提醒以弗所教會,他「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經歷試煉」(使徒行傳20章19節)。保羅還說:「凡於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20節)。這種發自內心的急迫感,促使他向猶太人和希臘人傳講悔改和信靠耶穌的必要性(21節)。當時,他正乘船返回耶路撒冷,渴望「行完[他]的路程,成就[他]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24節)。

保羅不能施行拯救,唯有上帝才能使人得救。但保羅能告訴人們從上帝而來的好消息,那就是除了耶穌以外,「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4章12節)。

今天,聖靈讓你想起誰尚未得救?你也可以與他們分享從上帝而來的好消息。

— 韋陌格

你知道有誰需要聽到「上帝恩惠的福音」?
你會如何與他們分享?

親愛的耶穌,求祢讓我能主動關懷那些需要祢的人,
賜我機會向他們傳講祢的愛。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認出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8-14節


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約翰福音14章9節


理查德.格里芬(Richard Griffin)曾擔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貼身警衛,長達14年。有一天,他陪女王在巴爾莫勒爾城堡附近的山區野餐時,遇到兩位美國遊客。他們沒有認出這位衣著簡樸的女士就是女王,便問道:「妳見過女王嗎?」女王俏皮地回答:「我沒見過,但這位理查德經常見到她!」那兩位遊客因見到與皇室關係密切的人而感到興奮,就趕緊把相機遞給女王,站在理查德旁邊擺好姿勢,要求女王替他們拍照!

重要的人物就在眼前,人們卻無法認出來,這樣的事並不稀奇。雅各在伯特利夢見上帝之後,說:「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創世記28章16節)當腓力請求耶穌將天父顯給眾門徒看的時候,耶穌回答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這些門徒就像那兩位遊客一樣,準備把相機遞給耶穌,而未能認出祂真正的身分(10-11節)。

正如那天女王遇到的情況,耶穌並不總是被人認出祂真正的身分。祂不只是「有智慧的老師」或「德高望重的道德領袖」,祂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也是至高的君王(1章14節,18章36節)。這真是驚人的啟示,讓我們能認出耶穌!

— 霍薛頓

若你在郊遊野餐時遇見耶穌,你會對祂說什麼?
你認為耶穌是誰?

親愛的耶穌,祢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遠超過我所能測度,我要讚美祢。

三一真神是一個永恆存在的本體,是截然不同但又不分開的三個位格。
全年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