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慷慨付出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幾年前,美國南加州面對經濟衰退,但鮑柏·強森牧師卻在危機中看見契機。於是,他安排與市長會面,問市長說:「有什麼事是我們教會可以幫忙的?」那位市長相當驚訝,因為通常人們找他,都是要他幫忙,但這位牧師卻為他提供教會全體會眾的支援。

過後,市長和牧師共同制定計畫,解決一些迫切的需要。僅在該郡就有超過二萬名孤苦老人無人探視,數百名兒童需要寄養家庭,還有許多兒童需要課業輔導,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其中一些解決方案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但所有的方案都需要人們願意付出時間與關心,而這正是教會所能提供的。

耶穌告訴門徒,將來有一天,祂會對忠心跟隨祂的人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馬太福音25章34節)。耶穌也說這些人會因所得的賞賜而感到訝異,但祂將會告訴他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40節)

當我們慷慨地付出上帝供應我們的時間、愛心和資源,便能成就上帝國度的工作。

— 葛庭墨

聖靈有沒有讓你想起一些孤單寂寞的人?
你能拜訪、打電話或寫信給他們嗎?
有哪些年輕人是你可以花時間去關心的呢?


施予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我們的本分。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5-66章;提摩太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永恆的愛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21-26節


祢永恆的愛比生命寶貴,因此我要頌讚祢。-詩篇63篇3節,-現中修訂版


最近,我搭乘的一趟班機著陸時不太平穩,在機場跑道上左搖右晃。有些乘客顯得非常緊張,但坐在我後面的兩個小女孩卻興奮地歡呼:「好棒啊!再來一次!」緊繃的氛圍瞬間消失無蹤。

孩童總是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以謙卑、好奇的心態來看待生命。或許耶穌也曾這麼認為,所以祂說:「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福音10章15節)

生命難免會有挑戰和悲傷,很少人能像「哭泣的先知」耶利米那樣體會良多。然而在耶利米遭遇困境時,上帝卻以奇妙的真理鼓勵他,以至於他能說:「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上帝隨時都會賜下新的憐憫,事實上,上帝的憐憫一直都存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若能有小孩那樣的心態,期待等候上帝行大事,就必能看見上帝的憐憫。耶利米知道上帝的美善超越我們面對的環境,祂的信實遠超過我們生命中的困境。今天就等候上帝新的憐憫吧!

— 龐雅各

主,求祢幫助我擁有孩童般的信心,
使我帶著盼望而活,
時時期盼祢新的作為。


全能的上帝超越我們遭遇的困境。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2-64章;提摩太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人生旅程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5-21節


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翰福音14章18節


我成長於叛逆的六十年代,曾經背棄信仰。我從小就開始上教會,但直到二十多歲遇上一次慘痛的意外之後,才真正認識耶穌。自從那時候起,我就將所有的歲月用來傳講耶穌對人們的愛,這就是我的人生旅程。

在這破碎的世界,用「旅程」一詞來描述人生,實在很貼切。沿路上,我們會遇到高山與低谷、江河與平原、擁擠難行的公路與人跡罕至的道路,經歷高峰與低谷、喜樂與悲傷、衝突與失落、心痛與孤寂。我們無法看見未來的路程,前景也未必如我們所願,因此不同的景況來臨時,我們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基督的跟隨者不必獨自面對人生旅程中的景況。聖經提醒我們,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無論我們往何處去,祂都在那裡(詩篇139篇7-12節) ;祂絕不離棄我們,也不撇下我們(申命記31章6節;希伯來書13章5節) ;耶穌應許賜下聖靈之後,對祂的門徒說:「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翰福音14章18節)

我們可以滿有信心地面對人生旅途中的挑戰和機會,因為上帝已經應許我們,祂必永遠與我們同在。

— 柯貝爾

慈愛的主,感謝祢。因祢不只知道我所走的道路,
祢還一路伴我同行。幫助我在每一天的旅程中,
都能倚靠祢的同在、幫助和智慧。


信心是從來不知道要往哪裡去,卻知道且深愛領路的那一位。–章伯斯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9-61章;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受造之美

讀經: 詩篇136篇1-9節


上帝看著是好的。-創世記1章12節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曾擔任猶他州拱門國家公園的管理員,他將那幾年的經歷寫成《曠野旅人》一書。艾比對於美國西南方栩栩描摹的巧語,讓這本書值得一讀。

可惜艾比雖能妙筆生花,卻是個無神論者。除了眼見的美景,他無法體會其他的意義。多麼令人惋惜啊!他的一生都在讚揚受造物之美,卻完全錯失了重點。

自古人們總以傳奇故事、神話和歌曲來闡述世界的起源,而以色列人傳講創造的起源卻很獨特。他們敘述一位上帝創造美麗的世界,使我們享受其間,沉浸在童真的快樂裡。上帝創造宇宙天體時,祂說有就有,並且說這創造是「好的」(希伯來文的好也意味著美)。上帝完成美好樂園的創造後,又因著愛而創造我們,將我們安置在伊甸園裡,然後對我們說:「好好享受吧!」

有些人看見造物主的美好賞賜,並且享受其間,但對於上帝「卻不當作上帝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馬書1章21節) 。

有些人看見了受造物之美,就說:「感謝上帝!」並且接受祂,進入祂的光明中。

— 羅大衛

慈愛的天父,我們讚美祢的美善。
感謝祢的創造滿有榮美與目的,讓我們享受萬物之美,
並能認識祢。祢的愛永遠長存!


一切受造之物反映上帝的榮美。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58章;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