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從新得力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27-31節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以賽亞書40章31節


在一個美麗晴朗的日子,我在公園裡散步,覺得心靈非常疲憊。不只是一件事情沉重地壓在我心頭上,而似乎是所有的事情都成為我心中的千斤重擔。當我停下來坐在長凳上,我注意到那裡有一塊小牌匾,註明這個長凳是為了紀念「一位忠實的丈夫、父親、兄弟和良友」,上面還有這樣一段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40章31節)

這句熟悉的經文像是主特別對我說話,給我安慰。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生理上、情緒上或心靈上感到疲憊,然而先知以賽亞提醒我們,我們會感覺疲累,但永在的上帝、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 (28節) 。可惜我卻時常忘記我們的上帝有大能大力,「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 (29節) 。

你今天過得如何呢?如果疲乏已讓你忘記上帝的同在和大能,何不稍停一下,就在此地、此刻,回想祂的應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31節)

— 麥大衛

主啊,謝謝祢,因祢永不困倦。
求祢賜給我力量,
讓我能面對今天所處的任何景況。


當生活壓力讓你疲憊不堪,靠主從新得力。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 :主啊,幫助我!

讀經: 希伯來書4章14-16節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我朋友告訴我她就要做媽媽了,我真為她高興!我們對孩子的誕生充滿了喜悅和期待。然而,這孩子在出生時腦部卻受到了損傷。聽到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後,我難過得不知如何禱告。我只知道我應該向上帝禱告,因祂是我們的天父,祂必垂聽我們的呼求。

我知道上帝能行神蹟,祂使睚魯的女兒死而復生(路加福音8章49-55節) ,也就是說耶穌醫治這個女孩,讓她脫離使她致命的疾病。所以我也懇求上帝,醫治我朋友的孩子。

但如果上帝不施行醫治呢?我這樣想著。當然,祂並不是沒有能力,難道祂不在乎嗎?我想到耶穌在十架上受苦,想到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然後,我也想起約伯的提問,以及他如何學會透過奇妙的創造看見上帝的智慧(約伯記38-39章) 。

慢慢地,我看見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當中,上帝都要我們倚靠祂。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和我朋友一起學習一個功課,那就是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呼求主並信靠祂。

— 謝葆芳

主啊,除祢以外,我還能倚靠誰呢?
我將我的一生和至親的生命,都交在祢的手中。
感謝祢總是聽我的呼求!


當生活將你擊垮時,你最需要的是禱告。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不是簡單模式

讀經: 歷代志下16章7-14節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章9節


舊約律法似乎給了一個簡單的生活指標,順服上帝就蒙福,不順服就招災禍,這好像不錯,但真的這麼簡單嗎?

亞撒王的經歷好像符合這個模式。當他帶領百姓遠離假神,他的王國就復興 (歷代志下15章1-19節) 。但他在位後期,因倚靠自己而不倚靠上帝 (16章2-7節) ,使他在戰爭和病痛中度過餘生 (12節) 。

亞撒王的故事可說是完全符合這簡單的模式。但當先知哈拿尼警告亞撒王時,他說上帝要「彰顯大能來扶助那些全心歸向祂的人」(16章9節,當代中譯本)。為何全心歸向上帝的人還需要這樣的大能呢?因為要做正確的事,還需要勇氣和堅忍。

約伯可說是聖經中遭遇最悲慘的人物,難道他犯了罪嗎?上帝說:「他完全正直」(約伯記1章8節) 。約瑟被誣告意圖性侵他主人的妻子,在監牢中受苦多年,其實是為了成就上帝美好的旨意(創世記39章19節-41章1節) 。先知耶利米遭人毆打、囚禁(耶利米書20章2節) ,他是犯了什麼錯嗎?他只是向悖逆的人們傳講真理(耶利米書26章15節) 。

可見人生並不能套用這簡單的模式,上帝的道路也非同人的道路。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可能需要付上代價。但在上帝的永恆計畫中,祂所賜的福分總是會適時地臨到我們。

— 葛庭墨

主啊,謝謝祢藉著聖經讓我們看見勇氣和順服的榜樣。
請幫助我們在選擇事奉祢時,能從他們的經歷中得著鑒戒。


上帝幫助那些倚靠祂的人。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靈命日糧 :知行合一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章27節


中國哲學家韓非子對人生有一番特別的見解,他說:「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的確,知易行難啊!

某一天,一位有錢的年輕人來見耶穌,他也有同樣的困擾。這位年輕人明白摩西的律法,也確信他從小就遵守了一切的誡命(馬可福音10章20節) 。但他似乎想聽聽耶穌會怎麼說,所以他就開口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17節)

結果耶穌的回答,令這位有錢的年輕人失望不已。因為耶穌要他變賣所有的家產、把錢捐給窮人,再來跟隨耶穌(21節) 。耶穌用短短的幾句話,揭露了這位年輕人不想聽到的真相,那就是他對財產的眷戀和依賴,遠超過他對耶穌的信靠。要他放棄財富所帶來的安全感,轉而跟隨耶穌,實在太冒險了,因此最後他黯然離去(22節) 。

耶穌的話讓門徒感到驚訝,因此他們問道:「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回答說:「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27節) 。求主賜我們勇氣和信心,因為只要「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9節)。

— 謝葆芳

上帝啊,感謝祢藉著耶穌,賜下救恩。
求祢賜給我們勇氣,不但知道祢是救主,也願意接受救恩。
我們感謝祢,因祢必賜信心,使我們能知行合一。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