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最大的喜樂

讀經: 約翰三書1章1-8節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三書1章4節


鮑伯和伊芳的生命有了美好的轉變。他們是一對活潑開朗的夫妻,育有三個年幼的兒子。1956年,他們在奧克拉荷馬市舉辦的葛理翰佈道大會中,將生命獻給基督。不久,他們為了向更多人分享信仰和基督的真理,便在每週六晚上開放家庭,讓高中生和大學生可以在他們家一同查考聖經。當時我接受朋友的邀請參加查經班,之後我也成為他們家的常客。

這個查經班認真嚴謹,需要做功課和背誦經文。在充滿友誼、喜樂、笑聲氛圍的那些日子裡,我們彼此激勵,上帝也改變了我們的生命。

多年來,我與這個家庭仍保持連繫,也收到很多鮑伯寄來的卡片和信件,他總是在結尾寫道:「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三書1章4節) 。如同約翰寫信給他那「親愛的該猶」(1節) ,鮑伯鼓勵他所認識的每一個人,繼續與主同行。

幾年前,我參加了鮑伯的追思禮拜。那是個喜樂的場合,在場的大都是仍行在信心真道上的弟兄姐妹。這全是因為這對夫妻在他們年輕時,開放了他們的家庭,熱心地幫助他人尋求主。

— 麥大衛

主啊,感謝祢,因有許多人鼓勵我繼續遵行祢的真理。
願我也能在真道上幫助他人,以效法這些激勵我的人。


今天就開始激勵你認識的人吧!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


靈命日糧 :不住禱告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28節


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


你是否覺得很難持守禱告生活呢?相信很多人都覺得確實如此。我們知道禱告很重要,但是要持續地禱告似乎很困難。有時,我們能向上帝傾心吐意,但有時卻好像只是敷衍了事,為什麼要專心恆切地禱告會這麼難呢?

信心的生活就像是馬拉松賽。在禱告生活中,我們會經歷高峰、低谷和平穩狀態,就像越野馬拉松一樣。此外,如同馬拉松的選手需要不斷地向前跑,我們也要持續不懈地禱告。重點是:不要放棄!

這也是上帝對我們的教導。使徒保羅說:「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 、「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章12節)、「你們要恆切禱告」(歌羅西書4章2節),這些經文不斷地強調要堅持禱告的生活。

我們的天父上帝是有位格的,所以我們可以和祂建立親密的關係,就像我們和身邊的人親近一樣。屬靈導師陶恕曾經提到,當我們學習禱告,禱告生活就能逐漸成熟,「從一開始的偶然與主接觸,漸漸進到人所能達到最完全、最親密的心靈交流」。只要我們恆切地禱告,就能達到內心真正的渴望,與上帝深深地契合。

— 謝葆芳

親愛的天父,我們經常沒有花時間和祢親近,
求祢幫助我們安排時間親近祢,並感受祢的良善與同在。


沒有一天不需要禱告。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9-20章;路加福音23章1-25節


靈命日糧 :走出廢墟

讀經: 耶利米哀歌5章8-22節


我們的上帝……叫我們復興,能重建我們上帝的殿,修其毀壞之處。-以斯拉記9章9節


在耶路撒冷猶太區,有一間猶太會堂(Tiferet Yisrael Synagogue)。這座會堂建於19世紀,但在1948年的以阿戰爭中被突擊隊炸毀。

多年來,那裡一直都是廢墟,直到2014年才開始重建。當時,政府官員選了一塊石礫作為房角石,當中便有人引用耶利米哀歌的一節經文:「耶和華啊,求祢使我們向祢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祢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5章21節)

耶利米哀歌是先知耶利米為哀悼耶路撒冷所寫的輓歌,描繪了這座城市如何遭受戰爭的蹂躪,21節更是他發自內心祈求上帝介入的禱詞。除非上帝全然棄絕他們,向他們大發烈怒(22節) ,否則就求上帝恢復這座城市的原貌。幾十年後,上帝回應他的禱告,讓被擄的百姓返回耶路撒冷。

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像是一片廢墟。我們自身的困難和無可避免的衝突,都可能使我們感到絕望。然而,我們的天父完全能體會,祂溫柔耐心地清除我們心中的殘垣斷瓦,重建我們的生命,賦予我們生命美好的意義。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我們能信靠上帝,因祂擅於重新建造。

— 葛庭墨

主啊,祢讓我們回轉,並重建我們的生命。
儘管我們常偏行己路,但感謝祢仍然愛護與看顧我們。
謝謝祢的赦免,讓我們能在主裡合而為一。


到那一天,上帝會恢復萬物的榮美。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6-18章;路加福音22章47-71節


靈命日糧 :正合所需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在阿拉斯加州帕爾默市的老人活動中心,我女兒麗莎的高中合唱團正唱著《我心靈得安寧》。我站在大堂的後面,心中納悶,麗莎既身為合唱團的指揮,為何要選這首詩歌?因為這首歌曾在她姐姐梅莉莎的喪禮中吟唱,麗莎知道每當我聽到這首詩歌,就無法忍住心裡的悲傷。

這時,一位男士悄悄地走過來跟我說話,打斷了我的思緒。他說:「這正是我需要的詩歌。」接著我簡短地介紹自己,並問他為何需要這首詩歌。他說:「上星期,我失去我的兒子卡麥隆,他在一場摩托車意外中過世了。」

我頓時發現,我太過專注於自己的悲傷,而從未考慮到他人的需要,但上帝卻用這首詩歌來安慰有需要的人。於是,我帶著這位剛認識的朋友麥克到一旁聊聊,讓他明白在這最痛苦的時刻,上帝如何眷顧他。

我們身旁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有時我們必須拋開自己的感受、放下手邊的事去幫助他們。當記得上帝在各樣試煉和患難中安慰我們,是要「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我們極易沉溺在自己的憂慮裡,卻忘了身旁的人可能正需要一個禱告、一句安慰、一個擁抱,或是一份以耶穌之名付出的關懷。

— 白德夫

主啊,求祢幫助我,讓我看見哪裡有需要,
就提供適時的幫助。謝謝祢賜下安慰,讓我也能安慰人。


我們得安慰,為要安慰人。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