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上帝離棄我嗎?

讀經: 詩篇22篇1-21節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章46節


在魯益師的《地獄來鴻》一書中,描繪大魔鬼寫給小魔鬼的書信內容,討論該如何有效地引誘一位基督徒。這兩個魔鬼想要摧毀基督徒對上帝的信心。大魔鬼寫給小魔鬼說:「你要小心哦!當一個人環顧宇宙,似乎看不到上帝以及祂的作為,心裡充滿被拋棄的疑問,然而他卻還能順服上帝,這時,我們神聖的把戲就面臨破功的危險了。」

從聖經裡我們看到,許多人雖然感到被拋棄,卻仍然持守信心行事。亞伯蘭以為上帝已經忘記曾應許要賜他後嗣(創世記15章2-3節) 。詩人在患難中覺得被上帝忽視(詩篇10篇1節)。約伯極度痛苦以致以為上帝要殺了他(約伯記13章15節) 。甚至耶穌都在十字架上大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章46節) 然而,上帝一次又一次地顯明祂是信實的(創世記21章1-7節;詩篇10篇16-18節 ;約伯記38章1節-42章17節 ;馬太福音28章9-20節 )。

雖然撒但可能企圖欺騙你,使你以為自己被離棄了,但上帝卻是永遠在你身邊。祂永不離棄自己的兒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希伯來書13章5-6節)

— 費丹尼

主啊,雖然黑暗和烏雲有時籠罩我,
但我知道祢就在我身旁。謝謝祢!

即使心中徬徨,但主就在身旁。



全年讀經:
箴言25-26章;哥林多後書9章


靈命日糧:上帝的指南針

讀經: 詩篇119篇105-112節


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119篇105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27名水手在離北卡羅萊納州沿岸約500公里處,靠著小小的指南針從死裡逃生。當時,退休海員錫曼諾夫(Waldemar Semenov)在美國一艘參戰的商船上擔任初級工程師。一艘德國潛水艇浮出水面,並向他們的輪船開火。結果輪船被擊中,著火並且開始下沉。錫曼諾夫和船員們一起將救生艇放入海中,並使用救生艇上的指南針導航,回到航道,然後慢慢靠近海岸。三天後,他們獲救了。

詩篇的作者提醒上帝的百姓,上帝的話語是全然可信的「指南針」,詩人將之比喻為一盞燈。在那個年代,橄欖油燈的亮度只足以照明路人的下一步。對這位詩人來說,上帝的話就是這樣的一盞燈,提供足夠的光線照亮尋求上帝者的道路(詩篇119篇105節)。詩人相信,當他面對未知和混亂的境況時,上帝會透過祂的話語領導他,指引他的方向。

當我們迷失人生方向時,我們可以完全信靠上帝。祂賜下可靠的話語作為我們的指南針,引領我們與祂有更深的團契。

— 魏馬文

天父,人生的道路實在艱苦。
有時候我飄移不定,但我信靠祢。
求祢以祢信實可靠的話語帶領我、引導我。

上帝賜給我們祂的話語,幫助我們認識並跟隨祂。



全年讀經:
箴言22-24章;哥林多後書8章


靈命日糧:言語和行為

讀經: 馬太福音21章28-32節


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章18節


我在大學教導寫作課程,一名學生寫了電郵給我,語氣急切。當時已是學期末,他發現必須有更好的成績才能參加運動校隊。他該怎麼辦呢?因為他曾欠交過數次作業,所以我給他兩天的時間補交那些報告。他回覆我:「謝謝。我會照做的。」

兩天後,截止日期過了,我並沒有收到他的作業。他沒有實踐他的承諾。

耶穌也曾講述一位年輕人做出類似舉動的故事。這個男孩的父親要他去葡萄園裡做工,他說:「父啊,我去」(馬太福音21章30節),但他說了卻不做。

解經家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針對這個比喻總結:「花苞和花朵皆非果實。」我們可以滿舌生花,讓別人以為我們會有所行動,但若沒有實踐的果實也只是空談。耶穌說的這個比喻,主要對象是那些口中順服卻拒絕徹底悔改的宗教領袖,但也同時適用在我們身上。只有「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章18節) 跟隨上帝,而不是開空頭支票,我們才能榮耀我們的上帝和救主。

我們順服上帝的行為,比任何討好的虛詞更能展現對祂的愛、尊崇和讚美。

— 白德夫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履行諾言,
讓我對祢和對信賴我的人不失信。
更求祢幫助我遵行祢的旨意,而不只是空談。

言語如花朵,行動為果實。



全年讀經:
箴言19-21章;哥林多後書7章


靈命日糧:祂愛我至深

讀經: 約翰福音3章13-19節


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


在2014年7月28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的100週年紀念日。英國媒體紛紛推出論述和紀錄片,回顧這場四年戰役的開始。一部以某倫敦百貨公司為背景的電視劇《百貨人生》(Mr. Selfridge),甚至以1914年為背景,上演一段年輕男員工排隊加入志願軍的情節。我看到這些自我犧牲的畫面,忍不住一陣哽咽。劇中那些年輕力壯的青年,帶著滿腔熱血參戰,卻很可能會在那恐怖的壕溝中喪命。

耶穌雖然不曾從軍和地上的敵人作戰,祂卻上了十字架,打敗了最大的仇敵,就是罪和死亡。耶穌來到世上體現了上帝的愛,並為我們遭受酷刑,痛苦地被釘死,使我們罪得赦免。祂甚至願意饒恕那些鞭打祂並將祂釘十字架的人(路加福音23章34節) 。祂藉著復活戰勝死亡,使我們能夠成為上帝永恆家中的成員(約翰福音3章13-16節)。

紀念日和紀念碑會提醒我們重大的歷史事件或英雄事蹟,而十字架提醒我們,耶穌死時的痛苦,以及祂為救贖我們的偉大犧牲。

— 史梅恩

親愛的主,感謝祢愛我至深,
竟願離開天家來到世上,甘心為我上十字架。
感謝祢為我付上贖價,赦免我的罪。

耶穌的十字架,是上帝大愛的鐵證。-章伯斯



全年讀經:
箴言16-18章;哥林多後書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