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同在一艘船上

讀經: 馬太福音8章23-27節


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祂。-馬太福音8章23節


當遊輪駛進了港口,乘客們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因為過去幾天,遊輪上突然爆發病毒感染,使數百人患病,顯然他們已經無法忍受了。一名乘客在上岸時接受訪問,他最後說:「其實我並不是故意要抱怨,我的意思是說,我知道每一個人都同在一艘船上。」他不經意的言談,卻語帶雙關,讓記者不禁莞爾。

在馬太福音8章,我們看到不同的航行旅程 (23-27節)。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祂 (23節),然後海上起了巨大的風浪,門徒害怕喪失生命,就搖醒睡著的耶穌,他們以為耶穌沒有察覺海面上的危機。

耶穌親自與門徒同在一艘船上,祂並不擔心海上的風浪。祂是全能的造物主,祂不害怕任何風暴。於是祂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 (26節)。

但是我們並非全能,而且我們人性天生容易擔憂害怕,所以當生命的風暴環繞四周時,我們應當怎麼辦呢?其實,無論風暴即刻消逝或持續侵擾,我們都可以有信心地說:我們與那位連風和海也聽從祂的人同在一艘船上。

— Cindy Hess Kasper

天父,雖然人生充滿變幻不安,但祢已應許永遠與我們同在。願我們今日得見祢,尤其是在我們心裡驚慌,或是依靠自己之際。

基督徒雖會面臨危險,但總有上帝在身邊。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3-5章;路加福音20章1-26節


靈命日糧:愛與光

讀經: 申命記11章8-15節


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是耶和華你上帝所眷顧的。-申命記11章11-12節


夏季來臨之前,我的朋友們便開始預備菜園的種植。有些人早已經在室內育苗,因為室內環境容易控制生長條件,提供最好的環境讓種子發芽。過了霜害期之後,他們會將幼苗移植到室外。種下幼苗後,還要除草、施肥、澆水、灌溉、防鼠害、除蟲害等等。農作確實需要大費功夫。

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之前,摩西也提醒他們這件事。當他們居住在埃及的時候,必須辛苦灌溉才有收成 (申命記11章10節),然而在上帝所賜的應許之地,祂應許降下春雨與秋雨,以減輕他們的工作,祂說:「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 (14節)。唯一的條件是要他們「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並且「愛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盡心盡性事奉祂」 (13節)。上帝帶領祂的子民到應許之地,在那裡子民的順服及上帝的賜福,使以色列人成為四周的亮光。

同樣地,上帝要賜福給我們,但祂也要我們因為愛祂而順服,在生活環境中成為祂的光,照亮周圍的人。當然我們對上帝的愛與順服遠不及祂所應該得到的,但祂是我們的供應者,祂必會賜福,使我們有能力成為世界矚目的亮光。

— Julie Ackerman Link


並非愛上帝的人就能坐享其成,
但靠著祂的力量就能事半功倍。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章;路加福音19章28-48節


靈命日糧:以聖經為基礎

讀經: 詩篇119篇105-112節


我以祢的法度為永遠的產業,因這是我心中所喜愛的。-詩篇119篇111節


全球有數千萬人看過「亂世佳人」這部電影。這部1939年12月15日首次在全美上映的電影,不僅贏得了十座奧斯卡金像獎,票房更高居好萊塢最成功商業片之列。該片是根據瑪格麗特·米契爾於1936年寫的小說《飄》改編而成。這本小說一上市半年即銷售上百萬冊,亦是普立茲獎得獎作品,還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一部經典的鉅片往往都是以偉大而雋永的著作為基礎。

至於基督徒的信心基礎就是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聖經全書充滿上帝創造宇宙及對人類的計畫。詩篇119篇頌揚上帝的話語,祂的話是我們生命中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祂的話照亮我們的路 (105節),使我們的靈魂復甦 (107節),更保守我們的腳步 (110節)。透過閱讀祂的話我們可以尋得智慧、指引、生命與喜樂,正如經上所說:「我以祢的法度為永遠的產業,因這是我心中所喜愛的。」 (111節)

主耶穌要我們在生活中遵從祂的話,並要與渴望尋得生命的人們,分享我們認識救主耶穌的福樂。因為「我的心專向祢的律例,永遠遵行,一直到底」 (112節)。

多麼了不起的一本書!多麼偉大的救贖主!

— David C. McCasland

親愛的主啊,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祢的律法為我所愛,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我要謹守祢的律例,直到永遠。

聖經是上帝亙古不變的真理,今日我們仍能信靠。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獻上一切

讀經: 羅馬書12章1-8節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章1節


在約翰•甘迺迪唯一的那場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他對美國人民發出了一項挑戰:「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那是對人民的一個呼籲,要求人民奉獻生命服務他人。他的這番話激勵了許多人,尤其是那些父母曾在戰爭中為國家效命的男女。

他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當初他們父母所獲取的,大多是以寶貴性命換來的,如今必須經由和平的方式加以保護。後來一群人響應了這項呼召而組成一隊志願軍,數十年來在全球完成了無以計數的人道工作。

許多世紀以前,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2章的起始幾節中,也對基督徒發出了一項類似的呼籲。他力勸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來事奉那位為我們的罪犧牲生命的耶穌。這種屬靈的獻祭,不只是在話語上,而是把生命完全地擺上,讓他人的身、心、靈得到上帝的恩福。

最棒的是,我們此時此地就可以如此事奉。

— Randy Kilgore

親愛的天父,請教導我今天如何將生命完全獻給祢,然後,再賜給我力量去付諸行動。

別總是問耶穌能為你做什麼;要問耶穌你能為祂做什麼。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Photo credit: hang_in_there / Foter / 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