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留下

讀經: 約翰福音4章9-14,27-29節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約翰福音4章28-29節


記得在兒子成年取得駕照,並開始隨身攜帶皮夾的那年,我們常接到有人來電說,他在某處撿到了兒子的皮夾。我們便告誡兒子要更謹慎,務必把皮夾收好,不要老是留下皮夾忘了帶走。

但留下東西並非總是壞事。約翰福音4章提到一位婦人向來在某個井邊汲水,但那一天在井邊遇見耶穌後,她原本的計畫便立刻改變了。她留下了水罐,趕到城裡,去告訴人們耶穌對她所說的話(約翰福音4章28-29節)。雖然婦人需要水,但是她覺得告訴別人遇到耶穌的這件事更為重要。

當耶穌呼召彼得和安德烈時,他們也做了類似的行動。他們留下了漁網(他們謀生的工具),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4章18-20節)。當耶穌呼召雅各和約翰時,他們也同樣捨棄了漁網、漁船,甚至辭別了父親,並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4章21-22節)。

當我們跟從耶穌展開了新生活,這或許意味我們得放下一些東西,這包括了那些只帶來短暫歡愉的事物。因為我們曾嚮往擁有的那些事物,實在比不上耶穌所賜的新生命,以及永不枯竭的「活水」。

— Cindy Hess Kasper

惟主基督滿足我心,
並無何人像祂,
仁愛生命,永遠喜樂,
由主耶穌賜下。
McGranahan

基督因愛而為我們捨命,我們因愛基督而為祂活。



全年讀經:
創世記41-42章 馬太福音12章1-23節


Photo credit: GuySie / Foter / CC BY-SA

靈命日糧:更新的話語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8-11節


我口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以賽亞書55章11節


在我小時候,全家偶爾會到內華達州各地旅行。我們很喜歡沙漠的雷陣雨。隨著雷聲閃電而來的傾盆大雨,掩蓋了整片我們所見的炎熱沙漠,清涼的雨水不但使大地暑氣消散,也讓我們感覺神清氣爽。

雨水能為乾旱地區帶來奇妙的變化。例如針墊似的仙人掌在乾季時彷彿沉睡了一般;但第一場夏雨來臨後,只見所有的仙人掌都爭相開花,冒出一叢叢粉紅色、金黃色以及白色的細緻花朵。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只要下一場大雨,原本乾涸的大地便可以在一夕之間冒出綠芽。以賽亞以復甦大地的雨水來形容上帝使人更新的話語:「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賽亞書55章10-11節)

主的話語帶著屬靈的力量,所以上帝的話絕不徒然返回,只要願意向祂敞開心門,就會得著更新、滋潤,與新生命。

— Dennis Fisher

上帝話語如甘霖,
滋潤種子與稻穀;
敞開心門迎新生,
我的需要得滿足。
Sper

聖經猶如甘霖,澆灌乾渴的心靈。



全年讀經:
創世記39-40章 馬太福音11章


靈命日糧:將愛傳開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13-16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可福音10章14節


一個發生在紐約地鐵上的善舉被人報導出來,迅速地被世界各地的網友傳開來。一名身穿連帽衣的年輕男子在地鐵車廂裡睡著了,他的頭靠在身旁一名比他年長的乘客肩上。另一名乘客見狀,想搖醒年輕人,這名年長的乘客卻小聲地說:「他今天一定很累,讓他睡吧!我們也都有過同樣的經驗。」過後,這名乘客還調整坐姿,讓年輕人舒服地靠著他的肩膀睡了將近一個小時,直到他要下車前,才輕輕地將年輕人的頭移開。車上另一名乘客將這一幕拍了下來,上傳到社群網站,結果網友不斷地分享轉寄,故事就傳開了。

這位年長乘客的仁慈良善,反映了上帝的心懷,正是我們心中一直希望得到的良善。我們從主耶穌的身上就看到了這種溫柔良善,當門徒因為擔心小孩子吵鬧,而阻止他們靠近耶穌時,耶穌卻抱起小孩子,並為他們祝福(馬可福音10章16節)。在這個過程中,耶穌也要我們所有的人像小孩子一樣地信靠祂(13-16節)。

耶穌要我們明白,有祂的同在,我們就有平安。無論清醒或熟睡,我們都可以倚靠祂。當我們疲憊不堪時,祂為我們提供了可安歇之處。

— mart de haan

主翅膀下,我今可安然居住,
夜色雖深沉兼狂風暴雨;
我要信靠祂,深知祂必眷顧,
已蒙祂救贖,我是祂兒女。
Cushing

上帝是我們的安歇之處。



全年讀經:
創世記36-38章 馬太福音10章21-42節


靈命日糧:一切都值得

讀經: 哥林多後書11章24-33節


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後書11章30節


羅博丟下鉛筆,絕望地說:「我做不到!太難了!」的確,閱讀、寫作和拼字,對我們有閱讀障礙的9歲兒子來說,幾乎比登天還難。最後,有人告訴我們一個解決的方法,但是很不容易,那就是每晚我們必須花二十分鐘陪他閱讀和做拼字練習,不能有例外。有時我們很想逃避,有時看著進展如此緩慢,也感覺非常沮喪。但我們決意要讓羅博的閱讀能力和實際年齡相符,因此我們繼續奮鬥。

兩年半之後,羅博終於學會了閱讀和拼字,而且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學會了堅忍不拔的耐心。一切的眼淚和付出看來都是值得的。

當使徒保羅竭力追求目標,就是與從未聽聞福音的人分享耶穌的好消息時,他承受了各種痛苦。受逼迫、被鞭打、受困在監牢裡、被誤解、常常面對生命的危險(哥林多後書11章25節)。但只要看見人們回應信息,他所得到的喜樂使這一切都非常值得。

倘若你覺得上帝呼召你去做的工作太難,請記住其中所包含的屬靈功課及喜樂,剛開始時或許你看不到,但卻是真實存在,上帝會幫你找到它。

— Marion Stroud

有時我們知道苦難
是化妝的祝福;
認真工作信靠上帝
是智慧的明證。
Hess

過程與終點同等重要。



全年讀經:
創世記33-35章 馬太福音10章1-20節